恰不齐草是一种什么植物
掐不齐一般指鸡眼草。
鸡眼草(学名: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一年生草本植物,披散或平卧,多分枝,高10-45厘米,茎和枝上被倒生的白色细毛。叶为三出羽状复叶,具条纹,有缘毛;叶柄极短;小叶纸质,全缘。花小,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花萼钟状,带紫色,5裂;花冠粉红色或紫色,长5-6毫米,旗瓣椭圆形。荚果圆形或倒卵形,稍侧扁,先端短尖,被小柔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
鸡眼草有怎样的生长发育特性?
鸡眼草宜在春季霜期后播种,播种量15kg/平方hm。在长江以南地区3月份即可萌发;北方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7~8月为开花期,8~9月为结果期,花果期持续时间很长,常延至10月底至11月初,其生育期达140~150d,生长期长达210d左右,但降霜后即全部枯死。在其生长初期,生长较为缓慢,6月份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速增,几乎超过其他豆科植物。在栽培条件下,日平均温度最低-3~-7℃,最高22~26℃时也能很好生长。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割草后,再生草仍能在霜降前结实。在野生情况下,鸡眼草生于荒野、路旁、山坡草地。在湿润地上常形成单一的鸡眼草群落,生活力旺盛,长势良好。在家畜踩踏的放牧地区也能生长良好。
鸡眼草为浅根性植物,根系分布在距地表10cm深的土层中;地上部枝叶伏地或斜生,有迅速占满空地的能力,在撂荒地、路旁等处形成连片草丛。
了解牧草的朋友讲一下鸡眼草 和 苜蓿有什么区别?
鸡眼草和苜蓿有什么区别:
1.鸡眼草大戟科铁苋菜属。
苜蓿豆科苜蓿属。
2.鸡眼草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全株被短柔毛和散生的毛。
苜蓿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无香草气味。
3.鸡眼草叶膜质,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上半部边缘具圆锯齿。
苜蓿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部分与叶柄合生,全缘或齿裂。
4.鸡眼草雌雄花同序,花序1-3个腋生,长5-9毫米,花序梗几无。
苜蓿总状花序腋生,有时呈头状或单生,花小。
鸡眼草
苜蓿
鸡眼草的植物学特征是怎样的?
鸡眼草为鸡眼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1.根
根系发达,支根多,但入土不深;根有根瘤,根瘤主要分布在根颈附近(42.46%)及主根上(32.28%),侧根上较少(25.26%)。
2.茎
茎细长而坚硬,直立或匍匐,株高25~60cm;分枝多,枝条淡红色,茎和分枝有白色向下的毛;有明显之节,节为膜质托叶所包裹。
3.叶
叶多而小,密集,互生,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状长椭圆形或圆形,长5~15mm,宽3~8mm,叶柄很短;托叶2个,大型,膜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脉明显,掐断时断而不齐,呈倒“V”字形,故称掐不齐。
4.花
花梗很短,每梗着花一至数朵,通常多单生,生于叶腋;花很小,淡红色至紫色,花萼长钟状,着生细小短柔毛,萼齿长披针形;花冠蝶形,淡红紫色;雄蕊与花冠在果期脱落。
5.果实
荚果小,倒卵圆形,突出于萼外,含种子1粒;种子卵形,黑褐色,种子千粒重约2.0g左右。
染色体2n=22。
鸡眼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