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外追肥的技巧有哪些?
1.什么叫根外追肥:植物的体表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将某些速效性肥料的稀薄水溶液喷洒于植物的表面,让其直接吸收利用,称为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用肥量少,见效快,作为营养不足的辅助性措施。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植物旺盛生长期急需肥料;根系受伤或植物生长后期根系木栓化;树木、花卉移栽后根系暂时吸收困难。常用的无机肥料有:磷酸二氢钾、尿素、过磷酸钙及微量元素等。2.常用根外追肥的种类:(1)尿素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分子较小,并有一定的吸湿性,喷施后叶面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因而吸收率高,系常用的根外追肥。
(2)磷酸二氢钾也是常用的根外追肥肥料。喷施时间是从花芽分化开始至现蕾为止,不仅有利于花芽分化,而且能使花朵硕大,花色鲜艳。
(3)如花卉发生缺铁性黄化,喷施硫酸亚铁效果甚佳。喜酸性土花卉(多产于我国南方,如茶花、栀子花、含笑花等)在碱性土壤中种植,往往发生叶片黄化现象,重时幼叶近白色,甚至枯死,这种病态系缺铁所造成(因碱性土中铁呈不溶态,植物难于吸收利用)。
(4)硼是促进开花的重要微量元素,它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氮代谢、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在现蕾期如能喷几次硼酸水溶液,即能防止或减少落花、落蕾现象,又能增加花朵的数量和提高质量。
3.根外追肥的方法与用量:使用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用喷雾器喷施即可。根外施肥,因肥料种类不同,使用的最适量亦有差异。一般盆花使用的较适浓度,尿素为0.2%~0.3%、磷酸二氢钾为0.2%~0.3%、硫酸亚铁为0.3%~0.5%、硼为0.05%~0.1%。4.根外追肥的时间:根外追肥应注意喷施时间,一般上午8~10时或傍晚喷施为好。溶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伤害叶片,适得其反。大风天或烈日下不宜施用。不要忽略喷施叶的背面,因植物叶片的下方是海绵组织,细胞间隙较大,而且下表皮具大量气孔,可提高吸收效率。
什么是根外追肥
答:根外追肥也叫叶面施肥,是将某些可溶于水的肥料稀释后喷到叶片和枝干上,利用叶片的气孔和角质层能吸收矿质元素的特性而进行的一种追肥方法。叶面喷肥吸收快、发挥肥效快,在1~2小时内即可吸收,3天即可发挥肥效。一般在坐果以前喷施氮肥为主,坐果以后喷施磷肥和钾肥为主,在整个生育期内可适当喷施微肥,以补充微肥的不足。根外施肥作为基肥和追肥的补充,保证枣树在整个发育期养分供应不断线,十分重要,应推广使用。尽管根外施肥是一种肥效快、肥料利用率高、使用方法简便的施肥方法,但必须与其他施肥方法配合使用,优势互补效果才好,根外施肥绝不能代替追肥和基肥的施用。根外追肥最好在傍晚进行,水分蒸发慢,便于叶片吸收,且不易发生肥害。适宜叶片喷施的化肥品种及浓度见表7。
表7 适宜叶片喷施的化肥品种及浓度
什么叫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为何宜在傍晚进行,怎样进行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就是把含有一定营养元素的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喷洒在植物叶片上,叶片通过表皮细胞和气孔,将营养元素吸入体内。由于肥料不施于土壤,又不通过根部吸收,因而这种追肥法称为根外追肥。
由于根外追肥时植物对肥液中的营养元素,主要依靠叶片上的气孔吸收,而这一吸收过程又必须在溶液状态下进行,因此在中午前后进行根外追肥,由于阳光的强烈照射,喷在叶面上的肥液会很快蒸发;再加上白天气温高时,叶片上的气孔会暂时关闭,因而也不利于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肥效的发挥。傍晚时分,由于夕阳西下,气温下降,进行根外追肥时雾液不易蒸发;气孔开放情况也好,可以有较长时间来吸收营养元素,从而更好地发挥肥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根外追肥时,将固体肥料加水溶解稀释到所需浓度,利用喷雾器喷雾。喷肥时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头对准叶片,把树叶均匀喷湿而肥液不滴即可,所以用肥液量要视树的多少和树身大小而定。一般因肥料用量小,要喷2~3次,效果才能显著。另外,喷肥时,还可根据当时枣树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农药结合,可起到施肥防病虫双重的效果。
根外追肥有许多优点:一是肥料利用率高,省工,易操作;二是用量少,见效快,收益大;三是可以促进枣头发育;四是能解决植物生育中后期的缺肥问题。所以,值得大力提倡。
什么是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根外追肥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促进枣树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在枣树产量高和干旱的年份,果实对光合产物竞争强,根系生长欠佳。缺乏灌溉条件的枣园,合理根外追肥可以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增大,增进品质,充实枝条,增强抗性等。
根外追肥简单易行,用肥少;既可满足对营养元素的急需,又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不受树体营养中心的影响,营养可以就近分配利用,枣树的中小枝和下部的枝条都可以得到营养;吸收利用快,在矫治缺素症方面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根外追肥可结合花期喷水提高坐果率及防治病虫同时进行。叶面喷肥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角质层吸收营养,一般喷后15分钟到2小时即可被吸收利用。
但吸收强度与叶龄、肥料成分及溶液浓度有关。一般喷施尿素等肥料浓度以0.3%~0.5%为宜,磷酸二氢钾以0.5%~1%为宜。从叶片的吸收能力看,幼叶生理机能旺盛,气孔所占比例大,较老叶吸收快。叶背面气孔多,且具有较松散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有利于渗透或吸收。操作时,应注意把叶背面喷匀喷到。叶面喷肥的最适温度为18~25℃,夏季最好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以免气温过高,溶液浓缩快,影响喷肥效果,避免药害的发生。
根外追肥有哪些特点?
根外追肥是将可溶性强的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直接喷洒在果树的枝、叶、果实上,可使营养物质进入树体直接参与新陈代谢及有机物质的合成,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供给果树养分,防止养分的固定。根外喷施的肥料,直接与树体的枝、叶、果实接触,养分无需通过土壤,可使树体及时迅速地获得养分,避免水溶液中的有效养分被土壤固定,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如磷、铁、锌等养分,施入土壤后常因土壤pH的影响而降低其有效性,而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可获得良好效果。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等施入土壤后也会有类似的现象,会使效果降低。
(2)养分转运快、肥效高。果树一类深根性作物,传统施肥方法难以施到根系吸收部位,而叶面喷施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且喷施用肥量少,见效快,肥效高。
(3)促进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收相互补救。当土壤环境如土壤过酸或过碱时,水分过多或干旱等造成根系养分吸收受阻,或生长后期根系衰老时,叶面吸收养分可以弥补根系吸收的不足,有利于增强树体内各项代谢过程,从而促进根系的活力,提高其吸收能力。
(4)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效益。叶面喷施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的用量,往往只需土壤施肥量的10%~20%,投肥成本低,肥料用量小,经济效益高。
(5)根外营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叶面喷施不仅费时,而且还受树种、气候、肥料性质等条件的影响较大,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不能代替。叶面积大,气孔多,角质层薄的树种,叶面喷施效果好;阴天喷施效果好;溶解度大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喷施效果好。
根外追肥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根外追肥应注意事项如下:
(1)配制适宜的肥液浓度
浓度大小与树种、物候期、气候、肥料种类关系密切。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施用高浓度,最大限度地满足果树对养分的平衡供应。但是必须先做小型田间试验,确定能否引起肥害,然后再大面积喷施。一般是气温低,湿度大,叶片老熟时,肥料对叶片损伤轻者可施用浓度大些;相反,则必须小些。
掌握适时喷洒:在果树急需某种养分且表现出缺素症状时,喷施该元素肥料效果最佳。花期需硼最多,此期喷施硼肥效果较好,可提高坐果率。幼叶对肥料反应敏感,但叶面积小,接触几率也较小,当叶片长到一定面积时喷施效果最佳。
(2)确定最佳喷洒部位
不同营养元素在树体中的移动性和利用率各不相同,因此喷洒部位也有所区别。在树体内移动性差的钙、硫和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最好直接喷洒到最需要的器官上,如幼叶、新梢、花与果实上。如硼肥喷到花朵上可提高坐果率;钙喷到果实上可防治生理缺钙或提高果实的耐贮性。
(3)选择适宜的配方肥料
应根据肥料特性和树种等配制适宜浓度与施用次数,以免产生肥害。不同树种对同一种肥料肥液反应也有差异。苹果喷施尿素效果明显,柑橘次之,其他果树较差;梨树和柿树吸收磷最多,柑橘和葡萄次之。
适用于根外追肥的肥料因树种、品种、物候期不同而异。根外追肥常用的肥料列于表6-1、6-2、6-3。
表6-1 苹果树根外追施各种肥料的适宜浓度
表6-2 梨树根外追施各种肥料的适宜浓度
表6-2 梨树根外追施各种肥料的适宜浓度(续)-1
(根据资料综合)
表6-3 柑橘根外喷施各种肥料溶液浓度表
据试验,氮磷钾三要素混合喷施效果最好(表6-4)。对18年生的葡萄树混喷0.3%过磷酸钙、0.5%硫酸钾、0.1%硝酸钠、0.05%硼酸、0.02%硫酸锰,于开花前、浆果结实后和浆果生长期,共喷3次(单喷或混喷),每次喷布时的混合液中都加入波尔多液,试验结果见表6-5。试验表明,三要素与微量元素配施,对葡萄的增产效果最显著。但三要素喷布区与对照区产量相近,仅含糖量有所增加。可见在土壤肥力较高或微量元素缺乏的果园三要素必须配施适量微量元素,效果才能更佳。
表6-4 氮磷钾三要素叶面喷施效果(涩川,1953)
注:国光苹果为1年生苗,沙培盆栽。
表6-5 葡萄根外追肥的试验结果(Acphea,1953)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