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可以浇花吗可以兑水浇花吗?
氨基酸可以浇花,但是必须使用水稀释,浓度过高导致渗透压过大,出现烧根现象,严重导致死亡。另外,植物只能吸收无机氮,氨基酸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成无机氮才能被植物吸收,性价比很低。一般采用市面销售的氮磷钾肥及尿素就足够了,不同的植物,不同品种施肥有差异,以下举例月季、康乃馨、百合的施肥注意事项。
施肥应注意薄肥勤施的原则,注意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基肥如粪干、豆饼在定植前使用,腐熟好的有机肥可作为追肥,施肥用量一般115~225kg/100m2。追肥氮、磷、钾比例以1:3:1为好。一般180m2的设施,在营养生长期每周施尿素5kg,结合浇水,一个月加施一次40kg的饼肥。缓苗后植株生长旺盛,肥料供应要足,宜结合浇水,每20~25天施氮、钾为主的复合肥每667m215kg,也可视叶片长势用2~3g/kg的叶面肥每10天喷1次。进入花期,要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另外叶面喷施稀土微肥等对月季开花也有明显的好处。产花期每15~20天施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每2kg/667m2。月季一茬花夏天需35~42天,冬天需42~56天,在各茬花之间亦应追施农家肥和以氮、钾为主的复合肥。休眠期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施用量,以控制新枝生长,加速枝条发育成熟和木质化。
康乃馨喜大肥,在栽植前施以足量的粪肥及骨粉,一般出蕾后多施磷、钾肥。施肥夏季5天1次,春秋季1周1次,冬季可10天至半月1次。康乃馨对钙、硼有特殊要求,应在施肥中加入一定过磷酸钙、硼砂等。另外,矿物肥可与有机沤肥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百合通常不需要中耕追肥,以叶面追肥为主。发芽出土后要立即追肥,在整个生长季节的追肥10~15次,要“薄肥勤施”。生长前期有1%尿素(或硝酸铵)+0.5%的硫酸镁水溶液灌入土中。后期用0.5%硝酸铵+0.5%尿素+1%硝酸钾水溶液施入土中。并辅之以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另外,还要根据叶色的变化增施硫酸亚铁液肥。如发现上部叶和花蕾黄化(老叶正常),应及时叶面喷0.2%~0.3%硫酸亚铁2~3次,如果发现新叶正常,老叶黄化,生长势差,多缺氮肥,可叶面喷0.3%尿素或土壤浇施稀薄粪水2~3次,现蕾后叶面喷施2~3次0.3%~0.5%复合肥浸出液。
氮磷钾复合肥怎样浇花,用水稀释后再浇灌
氮磷钾肥在浇花时最好稀释后再灌溉,利用肥液灌溉的形式添加在盆土当中。除此外,氮磷钾复合肥也可以作为底肥埋入土壤内,不过用量要少。遵循薄肥勤施的追肥方法,保证茎干健康生长,叶片翠绿,在花果期产量品质双丰收。
1、稀释后浇花
氮磷钾复合肥怎样浇花,一定要先兑水稀释后才可以进行灌溉。施肥时,肥料和水按照1:1000或者1:1500的比例进行混合,让氮磷钾复合肥和水分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肥水的浓稠度不可过高,以免浇花后出现肥害。
2、埋土施加
氮磷钾复合肥除了混合为溶液浇灌外,也可以作为底肥埋在土壤当中。埋土的复合肥,肥料不要和根系靠的太近,最好远离根系避免烧根。因为埋土的复合肥浓度过大,所以要少量施加,不然养殖风险实在太高。
3、薄肥勤施
建议大家再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浇灌花卉的时候,保证薄肥勤施的操作方法。大部分花卉植物在生长旺期也只需要一定的肥料强度就能生长得很好,而薄肥勤施的方法正好能够满足。在夏季高温酷暑和冬季严寒环境下,则应停肥。
4、复合肥好处
氮磷钾复合肥中的肥料元素丰富,能够促进叶片发育生长进行细胞分裂变得更加青翠嫩绿。对于茎干的生长起到促进和保护的作用,提升植根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病虫害侵袭。花果期可提升花果的产量和品质。
为什么氮磷钾肥经过水一泡就会减弱?详细点。
在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之中,氮、磷、钾三种是植物需要量和收获时带走量较多的营养元素,而它们通过残茬和根的形式归还给土壤的数量却不多 。因此往往需要以施用肥料的方式补充这些养分。中学课本上提到的氮磷钾元素粗略来讲分别对应叶根茎三部分。
氮编辑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氮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1]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含氮化合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和氧气,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此外,氮素的丰缺与叶子中叶绿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我们能从叶面积的大小和叶色深浅上来判断氮素营养的供应状况。在苗期,一般植物缺氮往往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分孽少。生长后期严重缺氮时,则表现为穗短小,籽粒不饱满。在增施氮肥以后,对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有明显的作用。往往施用后,叶色很快转绿,生长量增加。但是氮肥用量不宜过多,过量施用氮素时,叶绿素数量增多,能使叶子更长久地保持绿色,以致有延长生育期、贪青晚熟的趋势。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如糖用甜菜,氮素过多时,有时表现为叶子的生长量显著增加,但具有经济价值的块根产量却少得使人失望。我国土壤全氮含量的分布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我国土壤全氮含量的基本分布特点是:东北平原较高,黄淮海平原、西北高原、蒙新地区较低,华东、华南、中南、西南地区中等。大体呈现南北较高,中部略低的分布。但南方略高主要指水稻土,旱地含氮量很低。一般认为土壤全氮含量0.2%即有可能缺氮,我国大部分耕地的土壤全氮含量都在0.2%以下,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几乎所有农田都需要施用化学氮肥的原因。我国农田相对严重缺氮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如果把土壤全氮含量等于 0.075% 作为严重缺氮的界限,严重缺氮耕地超过面积一半的有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新疆等五个省区。2磷编辑磷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仅次于氮和钾,一般在种子中含量较高。磷对植物营养有重要的作用。植物体内几乎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磷。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1] 磷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细胞增大和其他一些过程。磷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有助于植物耐过冬天的严寒。磷能提高许多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的品质。磷有助于增强一些植物的抗病性,抗旱和抗寒能力。磷有促熟作用,对收获和作物品质是重要的。但是用磷过量会使植物晚熟结实率下降。我国缺磷土壤的分布我国缺磷土壤面积约为10.09亿亩,主要是北方石灰性土壤、东北白浆土、红壤、紫色土和低产水稻土。所谓缺磷土壤一般是指土壤有效磷(P)小于10mg/kg的土壤。从可以看出,缺磷土壤面积大于该省区耕地面积75%的省份遍布我国东南西北,这就是磷肥为我国第二大化肥工业的根本原因。有关磷肥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氮磷过量也会引起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常用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3钾编辑钾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同时也是土壤中常因供应不足而影响作物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农作物含钾与含氮量相近而比含磷量高。且在许多高产作物中,含钾量超过含氮量。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迄今为止,尚未在植物体内发现含钾的有机化合物。钾呈离子状态溶于植物汁液之中,其主要功能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有关。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钾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缺钾使光合作用减弱。钾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蛋白质。钾还能促进植物经济用水。由于钾离子能较多地累积在作物细胞之中,因此使细胞渗透压增加并使水分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向高浓度的根细胞中移动。在钾供应充足时,作物能有效地利用水分,并保持在体内,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钾的另一特点是有助于作物的抗逆性。钾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是增强细胞对环境条件的调节作用。钾能增强植物对各种不良状况的忍受能力,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植物最常见的缺钾症状是沿叶缘的灼伤状,首先从下部的老叶片开始,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并且有斑点产生。缺钾植物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茎杆脆弱,常出现倒伏。种子和果实小且干皱。植株对病害的抗性低。具有明显的抗伏倒性,可以增加果实类、蔬菜类作物口感。[1] 缺少元素口诀:氮黄红磷钾褐斑
土壤中氮磷钾含量过高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浇水,浇水,再浇水!可以使土壤中的部分氮磷钾随水流失。
冬季生菜想要长得好,水肥应该如何管理呢?
莴苣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直立生长型,有的是抽穗莴苣。对于直立或快速生长的蔬菜,由于生长周期短,整个过程中有足够的氮素,可以很好的生长。这种蔬菜主要以底肥为主,后面还要决定是否需要追肥。氮肥充足,生菜叶子长得多,植株也大。莴苣虽然以吃叶为主,但缺钾时,莴苣叶薄叶松,产量也会降低。因此,补充一定量的钾对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前期以氮素为主,有利于叶片的生长。中期要适当控制水肥,防止生长旺盛。后期钾肥是促进结瘤的主要因素。追肥后期可以直接施用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用水冲洗会提高生菜的产量、形状和口感。
莴苣叶追肥时,可使用氨基酸和磷酸二氢钾,中期喷施。冬季温室种植生菜时,湿度不宜过高,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如果不能冲肥,要及时喷在叶面上。生菜生长时主要需要氮、磷、钾肥,苗期氮肥需求量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在生长高峰期,对磷钾肥的需求增加,生长也需要大量的氮肥,此时氮肥是高峰期;生长中后期,生菜开始结鳞茎时,对氮肥的需求逐渐减少,对钾肥的需求达到高峰。日光温室栽培,行距一般为40厘米,株距为30厘米。出苗前,应浇水和扦插,以带更多的土壤。挖沟或挖洞种植,封沟整平边界,灌足种植水。
种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 ~ 24℃,夜间保持在10℃以上。缓苗期翻耕松土1 ~ 2次。缓苗后应适当降温,白天温度15℃ ~ 20℃。缓苗后7天浇缓苗水,每亩施化肥10公斤左右。之后再培育,适当蹲苗。15天后,当莲座叶已经生长,心叶开始覆盖心脏时,再施15 ~ 20公斤复合肥或硝酸,结瘤期再施。冬季浇水次数不宜过多,以防降低地温或湿度过大。进入结瘤阶段供水要均匀,避免干湿,以免裂球或使球叶张开生长。收割前3天停止浇水。莴苣是一种半耐寒蔬菜,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为18-25℃,夜间为10-12℃,但也能耐受30℃的高温和-1℃的低温;爱光避阴,这是长日作物;适合潮湿的土壤条件,不抗旱,尤其是结瘤期,缺水时叶片小而苦。
怎样改善土壤氮磷钾含量
在田间试验中,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一般采取既“长期”,又“定位”的方法,它具有时间的长期性和气候的重复性等特性,并且该方法信息量丰富,准确可靠,解释能力强,能为农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它具有常规的工作生产实践,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特点以及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一、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全氮及有效氧 氮是植物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但是多数土壤的含氮量较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不断施用氮肥,就成为提高土壤肥力、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基本措施之一。
长期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可以提高土全氮及有效氮含量。这是因为施氮肥可增加根茬、系和根分泌物的含量,即增加了归还土壤的有机氮量。有机肥单施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及有效氮,但其作用不如化学氮肥来得快。在有机肥中,厩肥的作用优于绿肥和秸秆,在某些土壤上,即使施用厩肥,土壤有机氮含量也会缓慢下降。如果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于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这既能快速提高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又能久保存土壤氮素。
2、氮的存在形态 土壤中氮的形态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无机态氮主要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其在土壤中的含量较少,一般只占全氮的1%~2%左右,土壤中的氮主要以有机太存在。
长期施氮肥或氮磷钾化肥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但对土壤有机氮含量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氮的数量,其中富里酸氮、氮基糖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增加较多。土壤微生物量氮也是土壤有机态氮组成之一,其数量虽少,但却控制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碳、氮养分的循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的供给以及有机无机养分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长期施有机肥或化肥均能增加土壤生物量氮的数量,尤以有机肥的作用最为明显。
二、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1、全磷及有效磷 磷在植物大量营养元素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与其他大量营养元素相比,土壤磷的含 量相对较低。长期施用含量,并且磷肥的残效期较长,重施一次磷肥,其后效至少可持续10年以上。长期施用磷肥,导致土壤变酸,能提高石灰性土壤的有效磷水平,但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上连续施用氮肥将加速土壤磷素的耗竭。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也可提高土壤ph值,使难溶性磷酸铁、铝化合物溶解度增大,另一方面石灰也可促进土壤有机磷的矿化。长期施用有机肥,尤其是厩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及有效磷含量,但其效果不如有机无机肥配施。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有机肥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磷,且以有机磷为主,这部分磷容易被分解释放;另一方面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质可减少无机磷的固定,并促进无机磷的溶解。
2、磷的存在形态 在各种矿质肥料中,作物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可溶性磷化合物施入土壤后,这种形态经转化,大部分很快变成不溶性磷。土壤中磷的形态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两大类,在大多数土壤中,磷以无机形态为主。土壤中的无机磷化合物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磷酸钙、镁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石灰性或中性土壤中;另一类是磷酸铁、铝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酸性土壤中;第三类是闭蓄态磷。
长期施用磷肥或有机肥均可增加土壤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但磷肥主要是增加无机磷含量,而有机肥则以增加有机磷为主。在增加的有机磷中,主要是活性和中度活性有机磷。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磷的原因在于,有机肥本身不但含有较多的活性有机磷,而且有机肥中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能吸收固定无机磷,从而促进无机磷向有机磷的转化。施磷肥增加土壤有机磷的原因在于,磷肥能促进植物难以利用的中稳性和高稳性有机磷转化。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磷肥或有机肥主要增加土壤中的铁、铝含量。
三、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土壤钾库极大,即使长期施用钾肥,对土壤全钾的影响也很难测出,但钾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代换离子的含量,。根据田间试验,土壤中施用石灰能提高粘壤土钾素的释放速率。单施无机肥,尤其是氮、磷肥,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有机肥单施或与无机肥配施均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利用稻草还田可以缓解土壤中钾素流失,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是十分有效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长期施用氮磷钾化和有机肥对土壤中氮磷钾养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生产实践中,我们应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平衡科学配方施肥,大力实施“测、配、产供、施”一体化的农化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提高化肥和有机肥吸收利用率,保持地力久用不衰,这样既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又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