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又叫花叶病,能侵染番茄、辣椒、马铃薯、黄瓜、烟草等。
大棚西红柿的病毒病打什么药比较好?
西红柿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有花叶病、条斑病和蕨叶病等3种。
春季温室内主要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秋季温室内主要以黄瓜花叶病毒(CMV)为主,由种子和土壤带菌传播,主要有接触传染。高温干旱,缺水缺肥则发病重。
病毒病的防治办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 ~3季轮作;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苗;增施优质有机肥及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高温干旱季节应加强肥水管理;用银灰膜避蚜或化学治蚜。
生物防治:弱毒疫苗n14主要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具有一定的免疫性保护作用。用法:在西红柿1 ~2片真叶分苗时,洗净根部泥土,将根浸入n14的100倍液中30分钟,也可用手蘸取n14的100倍液在子叶上轻轻抹擦一下,进行抹擦接种;还可用7 ~9根9号缝衣针绑在筷子头上蘸取n14的100倍液轻刺叶片接种;也可将n14用毒水稀释50倍,按4 kg/m2,在西红柿2 ~3片真叶时喷雾接种。卫星病毒疫苗s52用于防治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其使用方法同弱毒疫苗n14。如果将s52与n14等量混合使用,防治效果更佳。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控制。在发病初期(5 ~6叶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为3.85%病毒必克wp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药后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对西红柿病毒病的防治疗效可达75%~80%;也可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使用方法同前,对病毒病的防效可达70%左右,还可用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此外喷施增产灵50 ~100 mg/kg及1%过磷酸钙做根外追肥,均可提高耐病性。
西红柿病毒病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番茄病毒病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马铃薯花叶病毒等侵染所致,其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多数是叶片呈黄绿相嵌的花斑,病叶皱缩略卷曲,背面叶脉产生灰褐色坏死斑,病株顶部伸展不开。有的叶呈线状,还有的在植株中、上部细枝丛生,叶片细小密集,不开花结实或仅开花不结实。茎上病斑为黑色或黑褐色的坏死条斑,果实病斑初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坏死斑,后随果实发育,病部凹陷,成为畸形果。
番茄的病毒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番茄病毒病的症状:番茄病毒病可由20多种不同病毒侵染引起发病,因而在番茄上表现出的症状不尽相同。在承德地区主要表现有三种。
(1)花叶型。
感病初期,表现为轻花叶型。叶片上呈现深绿浅绿不匀的斑驳,叶片不变形,植株一般不矮化,对产量影响不大。染病严重后,表现为重花叶型,叶片有浓绿、淡绿相间的花叶,叶片皱缩不平,新叶变小,细长狭窄扭曲畸形,茎顶叶片生长停滞,病株矮化,落花落果严重,果小质劣,多呈花脸状。苗期感病时,全株表现症状,成株期感病,则仅新叶表现症状。
(2)蕨叶型。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病株从心叶先沿叶脉褪绿,以发展成细长的小叶,甚至没有叶肉,仅留叶脉形成“鸡爪”,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严重时卷成筒状,全部侧枝都生蕨叶状小叶,茎上部节间缩短,形成枝叶丛生状。严重时,整个植株簇生细小,结果少。
(3)条斑型。
可发生在叶、茎、果实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初期表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背部叶脉紫色,有时叶脉局部坏死或散布黑色油渍状坏死斑。并顺叶柄蔓延到茎部。茎上的病斑初为暗绿色凹陷的短条斑,后变为深褐色或褐色凹陷的油渍状坏死斑,最后植株萎黄枯死。果实受害多形成各种形状的褐色斑块,变色部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茎和果肉内部。后期变为枯斑,果实成为畸形僵果,严重时病株萎黄枯死。
番茄的病毒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番茄病毒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番茄病毒病由多种病毒侵染致病,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
烟草花叶病毒主要引起番茄花叶症状,番茄花叶病毒主要引起番茄蕨叶症状。条斑型病毒病是在高温强光照下,由烟草花叶病毒或与马铃薯X病毒混合侵染所致。(2)侵染循环。
烟草花叶病毒在多种植物上越冬,种子也带毒,成为初侵染源,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此外,土壤中的病残体、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烟叶均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番茄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汁液也可传染,冬季病毒多在宿根杂草上越冬,春季由蚜虫迁飞传毒,引致番茄发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