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种类
驯鹿: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 马鹿:身体为深褐色,背部和两侧有白色斑点。 驼鹿: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食草动物。 坡鹿:喜欢吃青草和嫩树枝叶。 梅花鹿:身上有许多像梅花一样的白斑。
鹿的品种有哪些
1、驯鹿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身长约为200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
2、马鹿
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种,因为体型和骏马相似而得名,它们的身体颜色为深褐色,背部和两侧有白色斑点,喜欢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中,爱群居,夏季多于夜间和清晨活动。
3、驼鹿
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同时也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食草动物,一般单独或呈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
4、坡鹿
坡鹿的外形与梅花鹿相似,身上的花斑较少,毛色为红棕色、黄棕色或者棕褐色,喜欢吃青草和嫩树枝叶,是典型的食草性动物,一般栖息在丘陵草坡地带。
5、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肩高70-95厘米,体重为70-100千克,它们的毛发在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像梅花一样的白斑,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明显。
鹿有多少品种
鹿大约有52个品种,分为4亚科,分别是鹿亚科、獐亚科、麂亚科、空齿鹿亚科,不同品种的鹿体型大小不一,分布地区也不同,其中的代表品种有梅花鹿、马鹿、欧亚驼鹿、欧洲狍、驯鹿等,鹿的体长约为0.75-2.9米,体重约9-800千克。
鹿有几个品种
鹿大约有52个品种,分为4亚科,分别是鹿亚科、獐亚科、麂亚科、空齿鹿亚科,不同品种的鹿体型大小不一,分布地区也不同,鹿的体长约为0.75-2.9米左右,体重约9-800千克。
鹿的代表品种有哪些
鹿的代表品种有梅花鹿、马鹿、欧亚驼鹿、欧洲狍、驯鹿等,其中梅花鹿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目前野生较少,大部分为家养,驯鹿则是环北极分布的动物,中国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
鹿的外形特点
鹿的眼窝凹陷,有颜面腺和足腺,无胆囊,胃4室,反刍,牙齿有32-34枚,腿部细长,善于奔跑,多数品种具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
鹿的分布范围
鹿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纬 40°以北地区及西南非洲,它们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而且善于游泳,现今世界各地将鹿列为保护动物。
鹿有多少品种?
鹿在全世界约有52个品种。分别包含了花鹿属的4种、鹿属的10种、黇鹿属的2种、麋鹿属的1种、毛冠鹿属1种、麂属的7种、獐属的1种、驼鹿属的2种、驯鹿属的1种、狍属的2种、空齿鹿属的2种、南美泽鹿属的1种、草原鹿属的1种等。
其中该52个鹿的品种中最为常见是梅花鹿(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马鹿(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欧亚驼鹿(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北部)、狍(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河北、河南)以及驯鹿(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北部)。
梅花鹿分布范围:
1、中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台湾亦分布有一个特有亚种。
2、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立陶宛、马达加斯加、新西兰、菲律宾、波兰、乌克兰、英国和美国等地区已引进梅花鹿。
3、在韩国,梅花鹿已经灭绝,朝鲜和越南的种群也面临着可能灭绝的风险。
鹿的品种有哪些?
鹿的品种有:
1、驼鹿:
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属下共有2个物种8个亚种。驼鹿的名称取意于其肩高于臀,与骆驼相似。它又称堪达罕、犴达罕、犴,驼鹿在北美洲称为“moose”,而在欧洲称为elk。
2、贡山麂:
贡山麂是鹿科、麂属动物。属中型麂类。体重16-24千克,体长950-1045毫米,尾长88-162毫米,颅全长195-205毫米。前额无长簇毛。额腺不显著。角柄细短,被棕黄硬毛;角干尖圆,少具纵棱沟。
3、毛冠鹿:
毛冠鹿又叫青鹿,为一种小型鹿。毛冠鹿是草食性动物,多以种子植物以及蕨类和伞菌为食。栖息于高山或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采伐迹地和河谷灌丛,经常活动干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
4、沼鹿:
成年沼鹿体长180厘米,肩高在119至124厘米,体重170至289千克,背部呈棕栗色,两侧和腹部呈浅褐色,腿部、臀部和尾部下侧呈乳白色,冬季体毛加厚,体色变成灰褐色。雄鹿有角,鹿角光滑,向上延伸超过一半的长度后分支,雌鹿无角。
5、黇鹿:
黇鹿是鹿科的一种反刍动物,头上的鹿角一般有60厘米长。全身毛黄褐色、有白色条纹,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状,尾略长,性温顺。黇鹿有黑化和白化等多个变种。
鹿的种类有哪些?
我国有鹿科动物9属16种,它们是
斑鹿属的斑鹿;鹿属的梅花鹿。水鹿(黑鹿)、白唇鹿、马鹿、泽鹿(坡鹿);糜鹿属的糜鹿;狍属的狍;驼鹿属的驼鹿;驯鹿属的驯鹿;麂属的黑麂、小麂、赤麂;毛冠鹿属的毛冠鹿;獐属的獐(河麂)。
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分布于欧亚、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和非洲西南部。
扩展资料: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
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
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有角种类的雌鹿如无角亦不具獠牙状上犬齿。雄鹿大于雌鹿。毛色冬深夏浅,多数幼鹿有白色斑点。
鹿有哪些品种?
1、梅花鹿
一种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无角。梅花鹿群居性不强,雄鹿往往是独自生活,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黄昏,生活区域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春季多在半阴坡,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冬季喜欢在温暖的阳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树芽、树、农作物为食。
2、麋鹿
一种大型食草动物,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雌性体形比雄性略小。雌麋鹿没有角,雄性角多叉似鹿。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
3、斑鹿
样子与梅花鹿差不多,也长着一些白色的斑点。斑鹿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草原及森林中。喜欢群居,一般每群可多达100只以上。斑鹿的样子很漂亮,雄性斑鹿头上长着可长达1米而且分出三叉的角。所有的鹿科动物都是人们重点保护的动物。
4、驯鹿
驯鹿(学名:Rangifer tarandus),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身长约200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
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林兰岛上的白色。主要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花色中白色一般出现在腹部、颈部和蹄子以上部位。
5、马鹿
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10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雄性有角,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群居。
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