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霉胺能治辣椒早疫病吗,有效果
嘧霉胺主要是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的,对早疫病不行。
辣椒早疫病建议三唑类农药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氟硅唑,咪鲜胺锰盐(上述产品用量多了抑制生长),
或者丙硫唑或者苯醚甲环唑或者异菌脲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醚菌酯或者溴菌腈或者肟菌酯等等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怎样防治辣椒早疫病?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健壮。②选用抗病品种,种子严格消毒,定植前7天和当天分别细致喷洒两次杀菌保护剂,减少病害发生。③栽植前实行火烧土壤、高温闷室,铲除室内残留病菌,防止外来病菌侵入和互相传播病害。④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他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一次600~1000倍“天达-2116”,连续喷洒4~6次,提高辣椒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⑤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搞好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长势,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⑥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调节好温室的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以利于辣椒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发展。⑦发现少量发病叶果,立即摘除深埋,发现茎秆发病,立即用200倍70%代森锰锌药液涂抹病斑,铲除病原。⑧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667米2喷洒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千克,或70%的甲霜灵锰锌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定植后每10~15天喷洒一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
辣椒套管嫁接法
1.辣椒苗2.砧木苗3.塑料套管
青椒叶片上这些白色的斑点,
青椒的灰疫病
危害与诊断:幼苗期发病呈现立枯症状,在定植后茎基部呈水渍状软化,进而变为暗褐色迅速萎蔫枯死。茎和枝,起初为水渍状色变,进而软化褐变,干燥后呈萎蔫干枯状。果实上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斑点,褐变软化后枯死。病原菌生态:病原菌以卵孢子形态在土中生存2~3年形成侵染源。发病后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遇到水分后,在水滴中生成游动孢子进行传播。除了茄科之外,还侵染葫芦科植物,并互为侵染源。在发生条件与对策:高温多湿,尤其是大水漫灌时发病迅猛。在前期发过病的地块种植时发病比较多。因此,应避免在污染地块种植,合理灌水,高温多湿时要注意喷施药剂,可使用氯化苦剂消毒土壤,也可在盛夏期间密封大棚一个月,提高地温一达到防治的目的。要改善排水设施,进行高畦栽培。早期发病的植株应该连根拔掉以避免侵染,可以利用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以防止病原菌向四处飞散。
2、青椒的斑点病
在初期叶片上出现稍微隆起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中部呈现褐色,稍有凹陷,盛夏时期,病斑中央变为白色并干燥,呈现疮痂状。新叶沿叶脉出现水渍状斑点,成为畸形叶片。叶柄上出现褐色凹陷的病斑,叶片容易脱落。茎上首先出现水渍状条纹斑点,然后裂开呈疮痂状。果实上产生圆形或长椭圆形病斑,呈疮痂状。发生条件与对策:降雨多的季节,尤其是重粘土和土层浅的地块,以及没有追肥的田块容易发病,因此要加强肥水管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