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菜豆锈病怎么防治?
菜豆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和荚。叶片染病,初生黄白色小凸起斑点,后变锈褐色,以后隆起,扩大成红褐色的夏孢子堆,病斑破裂散出红锈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植株上长出黑褐色锈状条斑,表皮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发病严重时,植株提早枯死。
菜豆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单孢锈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温暖地区,可以夏孢子越冬,病菌借气流、雨水、农事活动传播。夏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度,最适宜温度为16~22度,入侵适宜温度为15~24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温室内湿度大,起雾、结露时发病严重。此外,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灌水过大,低洼积水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综合防治参阅本书综合防治部分。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其主要用药如下:15%粉锈宁1500倍液,或25%粉锈宁2000倍液,或天达裕丰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粉必清200倍液,或绿乳铜800倍液,或10%世高3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20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7~10天1次。每10~15天掺加1次600倍“天达-2116”液(或5000倍康凯液),连喷2~3次。阴天或雨天以25%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每667米2温室用药300~400克,或5%万霉灵粉尘剂喷粉防治,每667米2温室用药1000克。每5~7天1次,连续2~3次。
菜豆的锈病要怎样防治?
菜豆锈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易感病。
(2)轮作。
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年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采用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棚室注意通风降湿,避免叶面结露时间过长。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次。
菜豆锈病用什么药最好
防治菜豆锈病,可用三唑类药,如戊唑醇,腈菌唑,氟硅唑,三唑酮,己唑醇等药常规浓度下喷雾防治,防治高效而且价格经济。各个地区抗性不同,建议喷两次,5-7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两次。
治疗菜豆锈病上,个人常用配方:苯甲.嘧菌酯+戊唑醇80%5克(或43%的10克)或已唑醇,一线零售配方,农户反应效果不错。
菜豆的锈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菜豆锈病的症状:主要侵染叶片,发病严重时也侵染茎蔓和荚,叶片染病产生褪绿的小黄斑,中央稍凸起成小疱斑,逐渐变成圆形锈褐色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锈色粉末(即夏孢子)。
生长后期在夏孢子堆或四周产生紫黑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冬孢子)。豆荚染病,产生突出表皮疱斑,散出褐色冬孢子,发病严重时茎叶提早枯死。
菜豆的锈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菜豆锈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菜豆锈病是真菌性病害,由担子菌亚门单孢锈菌侵染致病。
(2)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宜,病菌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侵入寄主。在病部产生夏孢子堆,借风雨、气流、昆虫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再侵染,深秋产生冬孢子随寄主越冬,成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来源。
(3)发病条件。
病菌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5~24摄氏度,相对湿度95%以上。病菌孢子必须在叶面结露或有水滴的情况下,才萌发侵入寄主。因此,高温多雾、多露易发病,低洼积水,种植过密,棚室内高温,昼夜温差大,结露持续时间长易发病。一般秋季菜豆生长后期发病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