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氮肥两大巨头有意合并(氮肥的历史)

什么是氮肥氮肥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氮肥行业作为化工行业的一个分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氮肥行业发展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计民生。什么是氮肥? 氮肥种类有哪些呢? 氮肥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什么是氮肥,欢迎阅读。

什么是氮肥

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氮肥,也为无机盐的一种。

氮肥种类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铵态硝态氮肥

铵态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1]

酰胺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2] 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尿素

尿素是 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

分子式: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生产方法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施用

尿素是 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施用: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

氮肥 其他用途

调节花量

为了克服苹果地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水稻制种

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防治虫害

用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份,搅拌混匀后,可防止果树、蔬菜、棉花上的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杀虫效果达90%以上。

尿素铁肥

尿素以络合物的形式,与Fe2+形成螯合铁。这种有机铁肥造价低,防治缺铁失绿效果很好。此外叶面喷0.3%硫酸亚铁时加入0.3%尿素,防治失绿效果比单喷0.3%硫酸亚铁好。

我国发展

20世纪 以来,氮化肥的生产一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世界土壤的平均氮肥力不高,氮素不易在土壤中积累,而现代集约化农业又促使土壤有机质与氮的过多损耗,在多数条件下单位氮素的增产量高于磷、钾养分。

我国的氮肥工业发展较晚,到1935年才先后在大连和南京建成两座氮肥厂生产硫酸铵。1949年前,全国累计生产的氮肥量为60万吨(N),主要用于沿海各省。新中国成立后,氮肥工业先于磷钾肥获得迅速发展。1953年我国年产氮肥以养分计算为5万吨,超过历史上1941年最高年产量4.8万吨。经过第一和第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至1965年,全国氮肥产量已达103.7万吨(N)比1953年增长近10倍。以后,经过1969~1978年10年大、中、小型化肥厂并举的大发展时期,全国新建了1000余座小氮肥厂和10余座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氮肥厂。至1983年,全国氮肥产量猛增至1109.4万吨(N),成为仅次于前苏联的世界上第二位氮肥生产国。1991年全国氮肥产量达到151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国共生产合成氨4629.85 万吨,生产氮肥3200.7万吨(折纯氮),其中尿素4147.13万吨(实物量)。2006年全国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产量为5,592.79万吨,比2005年同比增长8.0%;2007年1-11月全国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产量为5,248.58万吨,比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13.1%。

作物氮素

农作物含氮量

氮是植物生活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个营养元素。氮在植物体内的的平均含量约占干重的1.5%,含量范围在0.3%~5.0%。

作物 器官 N(%

水稻

茎秆 0.5~0.9

籽粒 2.0~2.5

小麦

茎秆 0.4~0.6

籽粒 1.5~1.7

玉米

茎秆 0.5~0.7

籽粒 2.8~3.5

棉花

纤维 0.28~0.33

茎秆 1.2~1.8

籽粒 4.0~4.5

油菜

茎秆 0.8~1.2

籽粒 4.0~6.5

豆科作物 茎秆 0.8~1.4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一般集中于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新叶、分生组织、繁殖器官)。因此,氮素供应的充分与否和植物氮素营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农作物生育的有些阶段,是氮素需要多,氮营养特别重要的阶段,例如禾本科作物的分孽期、穗分化期,棉花的蕾铃期,经济作物的大量生长及经济产品形成期等。在这些阶段保证正常的氮营养,就能促进生育,增加产量。进入作物体内的氮素,也可能经由可溶性氮的分泌(如水稻叶尖分泌的叶滴),氮的挥发等方式而损失,这种损失主要发生在作物的顶部,尤其在开花至成熟期。

氮不足一般表现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农作物氮营养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氮营养不足的一般表现是: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显著早衰并早熟,产量降低。

氮过量一般表现

物氮营养过量的一般表现是: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棉花烂铃增加,铃壳厚,棉纤维品质降低;甘蔗含糖率降低;薯类薯块变小,豆科作物枝叶繁茂,结荚少,作物产量降低。

对氮素吸收利用

作物具有吸收同化无机氮化物的能力。因此,除存在于土壤中的少量可溶性含氮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酰铵等外,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盐和硝酸盐,既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吸收到体内的铵态氮,可直接光合作用产物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进而形成其它含氮有机物。而硝态氮在体内还原呈铵态氮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植物吸收的氨和硝态氮还原成的氨,在体内不能积累过多,否则会使植物中毒,氨中毒使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蛋白质合成受阻。未经还原的硝态氮可以在植物体内积累,如养麦、烟草等旱作物和盐土上生长的耐盐植物,都能积累较多的硝酸盐,蔬菜也可在叶片中积累大量的硝酸盐。

由于作物体内与氨结合成氨基酸的有机酸,来源于光合作用产物,如丙酮酸(氨化后成丙氨酸),Q-酮戊二酸(氨化后成谷氮酸)。因此,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合作用的强度,这与群众在实践中认识的施肥效果往往在晴天较好较快的经验相一致。

缺氮的植株施用适量氮肥后,由于体内大量合成了高分子含氮有机物,使植株迅速生长和叶色变黑,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氮肥的效果最易从植株的长相和叶色改变中观察到。

虽然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植物氮源的价值相同,但在两种氮源可以选择的条件下,不同植物的相对吸收量仍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受植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期,土壤溶液的反应(PH)及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相对含量,两种氮源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大田作物中,一般烟草、棉花等旱作物对硝态氮的反应较好,水稻则较多吸收铵态氮。

植物能经由叶面和根直接吸收尿素和某些铵盐作氮源。但尿素在体内的同化过程尚未完全搞清,一般认为,尿素在作物体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铵态氮后被利用。

土壤的氮素供应

从农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土壤中的氮素流是一种不断转换形态,并有多通道循环的物质流。它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随着生物生产活动的不断强化和氮素的有机化,氮在土壤圈中将不断富集和表聚。

土壤是氮素多通道循环中一个最重要的库。随着农田单位面积生物产量的增加,土壤圈的氮素趋向积累;相反,随农田单位面积生物产量的降低氮素趋向减少。

土壤圈中伴随植物生长过程的氮的累积,谓之氮的生物学富集。这是一个农田系统中最经常发生的过程,是指相对惰性的气态氮(N2)及无机氮化物(NO5、NH4+)经由各种生物学途径逐渐转变成积极参与循环的有机氮(-NH2等)及其各种矿化和腐殖化的含氮产物。使用”富集”一词,显然还包含着人类希望增加土壤圈中含氮有机物的这样一个目的在内。

农田氮在土壤圈中的生物学富集,主要依赖于碳的富集(氮的有机化),即依赖于光合作用或有机物第一性生产过程(绿包植物生产)的强度。通常需20份以上碳才能富集一份氮(碳氮比≥20)。

随着土壤圈中氮的生物学富集,土壤肥力不断提高,作物产量不断增加,氮素物质流中有机氮的比率不断增大,因而依靠第一性产品营养的第二性生产(动物生产)及相应的氮循环也随之被大大强化。在我国条件下,一亩农田氮的年收获量增加3公斤(约合150公斤粮食及相应的秸秆),将其转化为饲料时即可多饲养一头猪,因此,农田系统中氮的生物学富集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次,伴随氮的生物学富集及有机化,氮在土壤中将日益表聚,氮素表聚主要与作物根系及相应的生物活动在土壤中由上而下呈锥型分布,植物残体及人类耕作施肥活动集中于土壤表层等因素有关。

氮的表聚现象,一般有利于当季生物产量,因而,如按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次排列,表土层含氮越高,表层与亚层之间的含量差异越小,则土壤越肥沃,作物产量一般较高。

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与磷、钾等其他营养元素相比,氮在不同生态圈中存在的主要形态不一,几乎在所有通道的循环,都伴随氮的形态变化,且主要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生物化学变化,因此,只有各种生物的参予,才能发生氮形态在各子系统的变化,保持气圈中分子态氮的绝对多数和一定生态条件下各种氮化物的相对稳定。即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完成及其强度,紧密地依赖于生物链。从实际生产的要求出发,一方面,人们为了满足作物增产的需要,以各种形式对农田施用氮素,以期增加对光能的利用,最基本的手段是施用化学氮素和有机氮素,充分利用生物固氮;另一方面,人们也将充分利用作物生产的有机氮素,发展和强化动物生产,进而控制和利用各种含氮物质的微生物分解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进程,提高生物氮素的系统效益。于是,随着作物生产量的增加,各个通道即氮循环也随之被强化。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存在”高投入,高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等不同类型。因此,对农田生态系统投入氮越多,经由其各个通道循环的氮量也越多,损耗也越大。这是生产条件下氮素施入量与氮素收获量不成比例,且随施入量递增呈现报酬递减趋势的一个根本原因。

随着化学氮肥的增施,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量逐步增加,但单位氮素的增产量及边际效应却逐步降低。显然,未被作物利用的那些氮素,用于强化土壤中各个通道的氮循环了。因而,一方面土壤中残留氮的总量增加,能促进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活动,土壤氮素释放量和作物单产的增加。随着对农田施氮量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土壤向气圈和水圈的氮素耗散,强化了能引起氮损失的各个通逍。因此,一般说对农田施氮量越高,氮循环强度也越高。与此相应,将形成作物高产和氮素低效高损耗这样两个方面相互相成的效应,反之亦然。有鉴于此,人们经常把农田氮素年收支状况,作为肥料氮量一定生态条件下氮循环强度的指标。作物一生中所吸收的全部氮素,50%~80%来自土壤,随作物类型、土壤供氮条件与施氮量,施肥时期等因素的不同而异。

氮肥 贮存方法

1、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理化性质较稳定,施后对土壤性质没有影响,可施用于任何土壤和作物,可做根外施肥使用。同时尿素也是树脂、塑料、炸药、医药、食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2、尿素也可以部分代替蛋白质饲料,例如倒在奶牛青饲料中能代替一部分蛋白质饲料,但尿素的加入量不能超过青饲料的3%和总饲料量的1%,否则牲畜肾脏负担过重,容易引起疾病,大豆饼中含脲酶,不要与尿素混合供给。

3、尿素如果贮存不当,容易吸湿结块,影响尿素的原有质量,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广大农户要正确贮存尿素。在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装袋完好无损,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雨淋,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在20度以下的地方。

4、如果是大量贮存,下面要用木方垫起20公分左右,上部与房顶要留有50公分以上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散湿,垛与垛之间要留出过道。以利于检查和通风。已经开袋的尿素如没用完,一定要及时封好袋口,以利下年使用。

氮肥 生产原料

天然气、煤炭、石油是生产化肥的三大原料,通常被称为气头、煤头、油头三类,由于石油和煤炭价格的升幅远大于天然气,故按成本优势排列为气头、煤头、油头。比如07年气头企业云天化尿素的毛利率达47.1%,而煤头企业华鲁恒升尿素的毛利率为21.5%。

氮肥 注意事项

长效氮肥施用

长效氮肥适宜于各类农作物和各类土壤条件。我国推广使用的长效氮肥主要有两个品种:长效尿素和长效碳酸氢铵,其施用方法与尿素、碳酸氢铵基本相同。具体施用要点如下:

(1)长效氮肥的氮素释放相对缓慢,释放高峰期比尿素约迟5天,故应比尿素的常规施用期提前。一般早春提前5-6天,夏季提前3-4天为宜。

(2)长效氮肥在土壤中的保氮能力比较强,利用率也较高。因此,它的用量比一般氮肥要略少些,通常比常量减少10%-15%为宜。

(3)由于土质不同,长效氮肥在土壤中吸收保存能力也有明显差异。粘土的吸收保存能力较强,一次用量可多些;而沙质土应以少量多次施用为宜。

(4)要根据作物不同的吸氮特性,科学施用长效氮肥。

提高利用率

1.氮肥适宜施用量推荐

主要可分两大类方法:(l)以土壤供氮量的预测为基础的方法;(2)不需要预测土壤供氮量的方法。两类方法都只是半定量的,需强调:(l)以无氮区作物累积氮量为量度的土壤供氮量(Ns)与作物特性及生长期间的水热条件等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非土壤来源氮量的强烈影响;(2)土壤有机氮的形态与其生物分解性并无明确的联系,因此,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量(Nm)的化学指标只是经验性的;(3)因此,在理论上,Ns与Nm之间不一定有高的相关性,除非各田块间影响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各个因素以及非土壤来源氮的数量都相近。“平均适宜施氮量法”有利于氮肥施用量的地区性控制。平均适宜施氮量法是指在同一地区的同一作物上,从氮肥施用量的试验网中得出的各田块适宜的平均值。

2.深施。

这是一项成熟的、效果明显的技术,包括稻田深施,无水层混施、旱地表施后灌水。研究证明,深施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氨挥发,其效果大小取决于施氮肥后田面水(稻田)或土表(旱地)中存留的氮肥量。

3.施用时期。

利用作物对化肥氮的竞争性吸收以降低土壤中化肥氮的浓度,是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其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并已得到许多田间试验证实。因此,在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的分配上,应在保证作物前期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长前期的氮施用量,并将重点移到生长中期。

4.硝化抑制剂。

硝化过程中有微量N2O逸出。而且,所形成的硝态氮易于通过反硝化和或淋洗而损失。因此,硝化作用的抑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

5.脲酶抑制剂。

主要是PPD和NBPT,及其配合使用。国内还有氢醌和涂层尿素,并研究了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的配合使用。研究表明,使用脲酶抑制剂后氨挥发的减少量与对照不使用脲酶抑制剂的氨挥发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但是,减少总损失的量与对照的总损失量却并无相关。

6.全国几乎所有的土壤和作物都需要施用氮肥。

氮肥的科学施肥原则是对不同作物、地块和不同生育期的具体施肥量进行实时、定量调控。例如,目前我国大田作物施氮量(N)一般每亩8-15kg,约一半作基肥,其余主要作追肥,具体施肥量应通过土壤测试确定。

7.除小麦等密植作物撒施后灌水、水稻水层撒施外,都要施后覆土。

氮肥基、追、种肥都用,是追肥主角

氮肥氮元素比率

尿素[CO(NH2)2] -约46.7%

硝酸铵(NH4NO3)-约35%

氯化铵(NH4Cl)-约26.2%

硫酸铵[(NH4)2SO4] -约21.2%

碳酸氢铵(NH4HCO3)-约17.7%

世界氮肥两大巨头有意合并(氮肥的历史)

氮肥是怎样被发现的?

据估计,地球上每年由“雷电合成”的氮肥有4亿多吨,这正是农谚所说的“雷雨发庄稼”。

自然界“制造”的氮肥还是不能满足人类对氮肥的大量需求。20世纪初,各国科学家纷纷致力于对“人工固氮”过程的研究。怎样才能把资源极丰富的氮气转变为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物呢?很显然,实现这个方案很不容易,因为无论通过高温还是放电来破坏氟的分子结构,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都是不现实的。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德国化学家哈伯于1909年用锇作催化剂合成了氨,当时产率很低,后经改进发展为工业化生产方法,1911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氮肥,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做出了极大贡献。氨氧化之后还可以得到硝酸,进而得到炸药、染料、塑料等,使化学工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1918年哈伯因为这一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正如历史告诉人们的:科学是一把双刃利剑,哈伯用他的聪明才智效忠于德国,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制造了大量烈性炸药,为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又指导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武器。他这种愚忠于祖国的行为遭到了各国科学家和世界人民的指责。

拿下世界60%市场,昔日亏损化肥厂成全球最大!实控人变首富?

来源 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 A Dolphin

“减糖热”让代糖行业“一飞冲天”,相关企业步入“甜蜜不止”的轨道。

近一个月来,代糖主力产品之一三氯蔗糖涨幅超20%。全球人工甜味剂龙头企业金禾实业连续2日股价涨停,其融资余额创近一年新高。主营“赤藓糖醇”的保龄宝也在此前实现涨停。

据了解,金禾实业是甜味剂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香料麦芽酚的主要生产商,其中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的产量已居全球第一。在全国约66.61亿元的甜味剂市场中,金禾的代糖销售额就有15亿元,金禾的实力毋庸置疑。

然而早期的金禾,却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化肥工厂。金禾能实现从小厂走到世界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杨迎春和中国代糖行业的蓬勃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余温未消,中国经济下滑,与此同时,小氮肥行业也开始失去往日“荣光”。而立之年的杨迎春临危受命,弃政从商,担任来安化肥厂厂长。

彼时,化肥厂年亏损1500万元,资不抵债,员工人心惶惶,企业一片混乱。杨迎春上任后立即制定竞争上岗制度、规范管理、加大补助和股权激励政策来吸引人才。同时,为摆脱化肥行业的式微,杨迎春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

1999年,公司上线香料生产线,打破了长期单一生产化肥的格局。此后,又上线了工业氧化镁、三聚氰胺项目,引进了麦芽酚生产技术,基本实现了产品结构多元化。

2003年,杨迎春收购了化肥厂,并将其进行资产重组,摆脱了旧式国营经营模式。但真正让其从化肥生产跨界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契机是在2005年。

当时,德国企业Nutrinova关于安赛蜜的专利到期。这给了早已瞄准安赛蜜市场,并通过自研且完成中试的杨迎春一个机会,他在同行密集引入安赛蜜生产技术时,就立即大规模上马安赛蜜生产线。

安赛蜜,是一种以双乙烯酮生产的人工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因不代谢、不吸收等特点,是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理想的“代糖”。

据了解,人工合成甜味剂已有六代,安赛蜜是第四代,在此之前,市场的人工甜味剂主要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但糖精、甜蜜素因不达标,早已被多个国家列为禁用添加剂。安赛蜜成为当时较为火爆的代糖产品。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金禾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首年,金禾就实现营业总收入22.84亿元,净利润1.82亿元。

实际上,金禾的发展离不开杨迎春对每一次机遇的精准把握。2015年,国内唯一能与金禾相竞争,配套双乙烯酮与安赛蜜的企业苏州浩波,在上市失败后便陷入亏损。不到2年时间,就以破产倒闭告终。

金禾在此迅速扩产,抢占市场份额。金禾的好运不止于此,原料双乙烯酮行业的震荡,直接将金禾送到聚光灯下。

2016年,年产8000吨双乙烯酮的“江苏天成”因环保不达标被迫停产。同年,双乙烯酮主要厂商宁波王龙集团也因发生泄漏而停产。主要厂商纷纷出事,双乙烯酮价格因短缺而迅速上升。

最大的对手倒了,其他同行也因原材料上涨,只能依靠外购生存,而陷入困境,彼时的金禾却依靠着自身完整的原材料自产优势,降低了安赛蜜成本,通过价格战,迅速壮大,直接跃至成为最大的安赛蜜生产商。

如今,金禾一年生产安赛蜜高达1.2万吨,成为直接全球最大安赛蜜供应商,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与娃哈哈,蒙牛,伊利等企业达成合作。

而企业的发展也推高了掌舵人的身价。据《2020年胡润百富榜》显示,杨迎春、杨乐父子以75亿元人民币财富成为滁州首富。

安赛蜜的成功,让杨迎春坚信他可以复制出第二个、第三个“安赛蜜”。

在安赛蜜之后,便是英国泰莱公司研发的第五代甜味剂三氯蔗糖。对于三氯蔗糖的看好,杨迎春从未隐藏。在扩产安赛蜜时,杨迎春就想引入三氯蔗糖,但当时国内并未攻破三氯蔗糖的生产技术。

本想借着现有资金实力,直接收购相关企业,但有着研发意识的杨迎春最终仍是选择放弃走捷径,通过引入技术进行自我研发。这一决定也为后来金禾拿下三氯蔗糖市场埋下夯实的根基。

2014年,金禾就已完成三氯蔗糖全套生产流程及系统的研发,并试产成功。这一年,杨迎春也将自身一半股权转让给儿子杨乐,令其进入董事会,为二代接班做准备。

在杨迎春看来,只要二代肯接班,一代能早退休就退休,因为新血液更能激发企业的活力。而杨乐也不负众望,在他的带领下,金禾的“三氯蔗糖”业务逐渐扩大。

2017年,杨乐成为副董事长,杨迎春开始对外逐渐淡出,专注幕后业务。到了2019年,杨乐正式接班。新老交替的平稳过渡,也让金禾保持了稳定发展。

此后,杨迎春父子一明一暗,一前一后,让金禾的产能接近翻倍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金禾的三氯蔗糖产能将达到8000 吨,远超三氯蔗糖创造者泰莱,约占全球总产能33%。也就是说,金禾实业将成为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的全球产量双冠军。

虽然如今,金禾与国际化工巨头杜邦、陶氏,以及国内最大MDI化工企业万华化学相比,在各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在代糖行业里,金禾可谓“独霸一方”。

数据显示,2020年,金禾营业收入41.33亿元,净利润达到9.12亿元,是A股增长最稳的细分行业冠军之一。

回看金禾的成功,除了创始人对机遇的敏锐把控、对技术研发投入和始终维持绿色生产的“生命线”之外,新掌舵人杨乐也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与大多“富二代”不同,杨乐从美国读完金融硕士的他,现在依然会穿着蓝色工服待在厂子里。

在进入金禾之前,他去券商投行上过班,也自己创过业,初创公司还上过新三板,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敬畏谨慎之心,从而发觉踏实做实业的重要性。

因此,尽管金禾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但截止目前仍未有诸多跨界投资和并购重组。按杨乐的话说,金禾会一直专注化工主业,即使未来有并购也是为了主业。

当然,代糖行业的爆火,也给金禾莫大的助力。

随着“元气森林”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饮料行业掀起了“无糖”饮品的风潮。似乎贴上“无糖”二字,产品就意味着 健康 ,意味着 时尚 。

而要实现饮品的“无糖”,其主要添加的就是代糖,代糖拥有甜味口感,却不产生热量。以可口可乐为例,最新的可口可乐中就添加了三氯蔗糖。

随着“减糖”成为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甜味剂替代蔗糖也将渐成趋势。资料显示,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代糖生产国,占全球甜味剂产量的75%。从市场空间来看,甜味剂的市场十分广阔。未来的金禾,没有意外,还能更上一层楼。

氮肥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氨肥的作用是促进光合作用、促进合成蛋白质和促进长势。氨肥可以用于疏花疏果以及水稻制种。

1、促进光合作用:

氮肥可促进光合作用。因为氮里面含有叶绿素成分,叶绿素是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酶是促使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植物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氮元素。

2、促进合成蛋白质:

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没有氮就不能形成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不会有各种生命现象。

3、促进长势:

氮肥能促使树木枝叶更繁茂,能加强营养生长。如果植物缺少氢肥,就容易出现瘦小、叶子发黄情况,整体的生长速度也会变慢。

4、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尿素很敏感,在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疏花疏果实验中,需要较高浓度的尿素才能显示良好效果,一般最适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

5、水稻制种:

杂交稻制种中为了有效提高父母本异交率,一般是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但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也是有很好的作用。

氨肥的名词释义。

1、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2、化学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硫酸铵是最主要的氮肥品种;60年代,增加了硝酸铵;70年代以来,尿素成为主导的氮肥品种。碳酸氢铵是中国80年代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

化学氮肥的发展历程

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氮是作物营养元素中(除碳、氢、氧以外)需要量最大的元素。现代氮肥生产主要是氨加工过程。氮肥生产是化肥工业中规模最大的部分。1982—1983肥料年度,世界氮肥产量(以N计)达到62.033Mt,大于磷肥加钾肥的总和。中国1983年氮肥产量为11.094Mt,约占化肥总产量的80%。

功能 元素氮在植物体内是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它和镁是叶绿素分子中仅有的两种来自土壤的元素)。氮又是作物细胞分殖的关键,细胞分殖缓慢或停止,就意味着作物减产。施用氮肥除提高农业产量外,还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例如提高谷物、牧草和花生等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氮肥可以三种形式的氮进入土壤,即铵态氮 (NH )、硝态氮(NO )和酰胺态氮(—CO—NH2)。第三种形式的氮进入土壤后,在尿素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铵态氮。除水稻等少数作物能在土壤灌水条件下吸收利用铵态氮以外,多数作物吸收硝态氮。土壤中铵态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成硝态氮。

原料 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少量来自煤气工业和其他工业回收的副产氨。因此,氮肥生产一般需要与合成氨生产配套。在合成氨和氮肥配套的工厂中,合成氨装置的投资占总投资中的很大比例。

品种 氮肥除了是复合肥料中的氮素来源以外,其主要品种(表1 主要氮肥品种)是无机酸的铵盐、硝酸盐、尿素、液氨和氰氨化钙等。20世纪40~50年代,硫酸铵是最主要的氮肥;60年代,硝酸铵代替了硫酸铵;进入70年代以来,尿素成为领先的氮肥品种。碳酸氢铵在中国大量生产,80年代仍然是中国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液氨或含氨溶液是最廉价的氮肥,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用得很普遍(见流体肥料)。由于氮肥在土壤中的淋失和挥发,其利用率只有30%~60%。除了农业化学家研究改进施肥方法外,化肥工业发展了缓释肥料和硝化抑制剂。

生产方法 氮肥的生产是氨的加工过程:用无机酸与氨反应制成铵盐;二氧化碳与氨合成尿素及尿素与醛类缩合制成缓释氮肥;联合制碱联产氯化铵;氨加工为硝酸,再进一步加工制成硝酸盐,液氨、氨水(经二氧化碳处理的碳化氨水)和含氮溶液直接施肥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08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上午7:56
下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上午8:02

相关推荐

  • 如何提高奶山羊产奶量

      养殖奶山羊,主要以产奶为主,其产奶性能稳定,产奶量高,奶质优良,营养价值较高。一般泌乳期为7~9个月,年产奶450~600公斤,单位活重产奶量比牛高5倍。鲜奶中含乳脂3.6%、蛋白质3.5%、乳糖4.3%、总干物质11.6%。与牛奶相比,羊奶含干物质、脂肪、热能、维生素C、尼克酸均高于牛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脂肪球小,酪蛋白结构与人奶相似,酸值低,比牛奶…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26日
    00
  • 玉米底肥用加钾肥吗(玉米底肥如何施)

    玉米底肥怎么配比合理 玉米底肥应该采用2:1:1.5的氮、磷、钾肥比例配。玉米生长需要氮、磷、钾三种元素,其中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所以选用玉米底肥时应选含钾较高的三元复合肥,高钾的肥料可以促进玉米后期增重,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玉米底肥用红颗粒钾肥好还是用白色小颗粒水溶钾肥好? 用白色小颗粒水溶钾肥好。 钾肥,全称钾素肥料。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3日
    00
  • 肉狗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增加养殖收益

      我国具有悠久的肉狗养殖历史,由于狗肉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因此,成为很多人喜爱的一道美食。   伴随着狗肉需求量的增加,狗肉的价格也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给肉狗养殖者带来良好的利润空间,因此,有必要研究肉狗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效率,增加养殖收益。   1.选择场址   狗舍的选择是肉狗养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养狗首先要选择合适…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4日
    00
  • 氨基酸发酵肥料啥作用?一篇文章让你全明白!

    今天来跟大家唠唠,我是咋自己动手做氨基酸发酵肥料的。也是瞎琢磨,之前没干过,但我这人就爱折腾不是? 先说为啥想搞这个氨基酸肥料。咱也算半个种地小能手,平时就喜欢研究点花花草草。听人家说这个氨基酸肥料对植物好得很,我就寻思自己能不能也弄点试试。说干就干! 准备材料 得找材料。家里正好有些吃剩下的黄豆,这可是好东西,蛋白质多,做氨基酸肥料正合适。另外我还准备一些…

    肥料资讯 2025年2月5日
    00
  • 有机肥包装重量偏差多少公斤(国家化肥包装重量规定)

    化肥每袋重量上下浮动多少算标准 磷肥,复合肥多是50斤一袋,尿素多是100斤一袋,它们的标准生产误差是0.5%。实际上有少量可能会是2%,在传送带上,有规律的拿出一些来抽查,然后将每袋重量进行数理统计(标准差,或称方差),推算当天总量合格就行了。 化肥包装上标明的重量误差范围的国家标准是多少?每一批次产品的平均单包重要大于或等于标明的克重,只要不够标明的克重…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9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