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和葛根一样吗?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苦,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山豆根种植多久可以收?
山豆根种植多久可以瘦,正常的话种植4个月的5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收了。
山豆根种植技术
1、选种
选用高质量种子,根瘤菌拌种(根瘤菌剂0.25克/亩)。药剂拌种以防根腐病。
2、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深厚,并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0。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全部磷肥,钾肥,多施有机肥。深耕或深松,细致整地,蓄水保墒,改善耕层通气条件。
3、播种
根据品种类型,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等灵活掌握,5-10cm地温稳定通过8-10℃即可播种。华北一般在4月下至5月上。根据品种及温度情况合理密植,适宜稀植的1万-1.5万株/亩;适宜密植的2万-3万株/亩。
4、田间管理
第一片复片展开时间苗,定苗,确保密度,进入花荚期是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最多的时期,需根外追肥,一般每亩可用磷酸二铵1千克或尿素0.5-1千克,加硼砂100克,对水50-60千克喷施。一般进行2-3 次中耕除草,可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特别注意除草剂的类型,以防对植株造成危害。
5、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白绢病、白粉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因此高温季节,要加强通风降温管理,发现病害及时对症防治。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或山坡密林中,海拔800-1350米。野生是生长生长生长于石山脚下或岩石缝中,喜温暖、凉爽的环境,25~30℃最适宜生长。不耐寒。一般土壤均能种植。忌积水。
分布范围:
产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江西、浙江;亦分布于日本。
产地主要位于中亚热带,星散生于沟谷溪边常绿阔叶林下,喜阴湿、腐殖质丰富的生境。
分布区1月平均温5.5-8.0℃,土壤为红壤或黄壤,pH值4.5-5.5。
分布于中国与日本,在中国的西南、中部、南部和台湾地区都有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豆根
山豆根出峰时间
山豆根出峰时间在10月份。
山豆根是豆科、山豆根属藤状灌木,不分枝,茎上常生不定根。叶片3枚;叶柄被短柔毛,小叶厚纸质。
椭圆形,先端短渐尖至钝圆,基部宽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侧脉极不明显;总状花序。
总花梗,花梗均被短柔毛;小苞片细小,钻形;花萼杯状,裂片钝三角形;花冠白色,旗瓣瓣片长圆形,先端钝圆,匙形,龙骨瓣上半部粘合,极易分离。
瓣片椭圆形,子房扁长圆形或线形,荚果椭圆形,先端钝圆,细尖,黑色,光滑,无毛。
野外有种“山豆根”不起眼却价值昂贵,有哪些辨识小技巧?
农村里的老人常说“大山里到处是宝贝”,确实是如此,在农村的大山里,有着许许多多的野生植物,这些野生植物当中有不少都有着很好的价值,就比方说松树,它那形似针一般的叶子,鲜嫩的时候可以用来泡茶养生,干枯的时候还可以用来点火。
它的果实可以剥出松子来。又比如各种野生菌、野果等,不仅好吃,有些还具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所以才说农村大山里到处是宝贝。下面笔者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山里的野生植物,它叫做“越南槐”。
说到这个越南槐,可能很多朋友都没听过,更不知它为何物,不过这两天的网上一片新闻报道却把这种野生植物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大意是说一位11岁的小姑娘,误喝过量的山豆根所泡的水,结果出现了中毒性脑损伤,以至于手脚变形。
看到这个消息确实让人非常惋惜,不过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这山豆根是什么?它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呢?
其实这山豆根就是越南槐的根部,当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山豆根没什么价值,其实那就错了,山豆根在民间还是相当珍贵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山豆根吧。
山豆根是越南槐的根部,越南槐是一种南方山区里常见的一种野生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其生长位置主要位于海拔1000米到2000米的亚热带或温带的石山或石灰岩山地的灌木林中。
之所以说这山豆根相当珍贵,其原因就是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如今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也有不少农民朋友专门把它当做药材作物种植,其经济效益也是很好的。
山豆根种植
山豆根又称广豆根,是传统常用中药,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是治疗肝炎重要药物“肝炎灵”的主味中药,近年来医药工业用山豆根作为原料,大量研制开发治疗肝炎的针剂(肝炎灵),咽喉肿痛的片剂以及抗肿瘤的中成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山豆根的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目前山豆根的主要病害为两大真菌性病害:根腐病、白绢病。
a.根腐病:病原菌由根部侵入,造成腐烂,使水分养分输导受阻,地上部分呈萎蔫状。该病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严重发生期。在发病初期以百菌清兑水500倍灌根。
b.白绢病:为害茎基部和根部,使受害部纵裂变褐,后期腐烂。该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发病初期以多菌灵兑水800倍灌根或喷雾。
(2)虫害
山豆根的虫害主要有4种:蛀茎螟、豆荚螟、红蜘蛛、蚧壳虫。
a.蛀茎螟:以幼虫钻蛀山豆根的茎部及枝条,造成内部完全中空,最后地上部分枯死。受害株地面会发现有白色长条形排出物。防治时,抓住该虫的卵期及幼龄期(4~6月)进行防治,以乐斯本兑水800倍喷雾或从蛀口灌入。
b.豆荚螟:山豆根花果期,豆荚螟幼虫在豆荚内取食豆粒,使豆荚萎蔫干扁,无种子可收。所以在山豆根孕蕾开花期注意观察,一经发现,用敌百虫兑水800~1200倍喷雾。
c.红蜘蛛:该虫害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在植株叶片背面刺吸为害,使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变成白色小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发病初期用吡虫啉1200~1500倍喷雾。
d.蚧壳虫:此虫全年均可发生,集中在山豆根植株的幼嫩部位刺吸为害,使嫩叶卷缩畸形。可用敌敌畏或吡虫啉兑水1200~1500倍喷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