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有什么特征?
白屈菜为多年生草本,株高40~90厘米,植物体折断后,流出红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状,土黄色或暗褐色,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多分枝,嫩绿色,外面被白粉,全株疏生白色长柔毛。叶互生,1~2回羽状全裂,基生叶较大,小叶5~8对,由上而下渐小,顶端小叶广倒卵形,上部3裂,每裂又2~3浅裂,基部呈楔形而下延,终与两侧小叶基部相连;茎生叶较小,边缘有不整齐缺刻,小叶3~4对,上面绿色,下面粉白色,全裂片2~4对。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2枚,椭圆形,早落。花瓣4枚,黄色,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雄蕊多数。子房条形、无毛,心皮2枚,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条状圆柱形,成熟时由基部向上开裂。种子细小卵形,多数,成熟后暗褐色,有光泽及网纹。花期5~7月,果期6~9月。
雄黄草又叫白屈菜能种植吗?
可以种植
白屈菜种子一般在6月上、中旬成熟。6月中、下旬开始采种,采种时要选壮株采种,一般在种子成熟1/2时整株采收,采收的整个植株在阴凉处阴干,促其后熟,阴干后,用小木棍把种子打落在塑料布上,去除杂质,即得新鲜种子。
种子处理:选一年生种子、且早熟、分枝力较强、抗倒伏的高产品种,将种子浸入清水中,水面淹没种子,经常搅拌、翻动,浸泡48小时,种子吸水量为种子自身重量的80%,捞出晾至散落备用。为使种子早出苗、出齐苗,可将处理后的种子置于常温下存放,3-4小时翻动1次,待种子开始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白屈菜一年生的种子发芽率80%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年降低。为了提高发芽率和保证全苗,要选一年生种子,以春季播种为最佳时期。播种分条播、穴播两种方法。条播是在备好的大垄上开10厘米宽、2-3厘米深的沟,踩底格子,均匀撒种,种子间距1厘米左右,覆土1厘米左右厚,及时采好顶格子。此项作业要及时认真,方可确保墒情。条播法适用于园田地,种子较集中,易拱土出苗,便于松土除草。穴播法是在备好的大垄上刨埯播种。穴距6厘米左右,每穴播7-10粒种子。覆土1厘米左右。穴播法顶土能力强,适合较板结土壤。但出苗密集在一起影响生长。
白屈菜是白菜吗?
不是。
白屈菜为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状,土黄色。茎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细长柔毛,断之有黄色乳汁。(希望对你您有帮助,帮忙点个采纳,感谢。)
白屈菜有哪些特征?
(司德昭)
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野生或栽培。以全草入药。全草含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普鲁托品、血根碱、甲氧基白屈菜碱、α、β、γ高白屈菜碱、金雀花碱等与白屈菜酸、苹果酸等合成盐。此外,尚有别克利托品碱、隐品碱、α-别隐品碱、小檗碱、黄连碱、胆碱、组织胺、酪胺、皂甙、黄酮醇、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乳汁中含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鹰爪豆碱,幼苗含白屈菜醇,为正廿九烷-10-醇。药理试验表明白屈菜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类似吗啡,有抑制痛觉神经作用,并有麻醉知觉神经末梢作用;对卡它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味苦,性凉,有毒。有清热解毒、止痛、止咳功能。主治胃炎、胃溃疡、肠炎、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症。外用水田皮炎、毒虫咬伤。
一、形态特征
株高50—80cm。茎直立,多分枝,嫩绿色,外面被白粉,全株被白色长柔毛,折断有黄色液汁流出。叶互生,1—2回羽状分裂,基生叶较大,小叶5—8对,由上而下渐小,顶端小叶广倒卵形,上部三裂,每裂又2—3浅裂,基部呈楔形而下延,终与两侧小叶基部相连;茎生叶较小,小叶3—4对,上面绿色,下面粉白色。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2,椭圆形,早落;花瓣4,黄色,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雄蕊多数;子房条形,心皮2,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条状圆柱形,成熟时由基部向上开裂。种子细小,卵圆形,有网纹(图16—13)。
图16—13 白屈菜形态图
1.花果枝 2.根茎
二、生物学特性
多生于山谷、河沟的湿润地带,村边、路旁及水沟边。喜湿润、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地。耐寒花期5—7月,果期6—9月。
种子发芽适温15—20℃。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地,施适量基肥,翻耕,整平。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春、夏、秋季均可播种。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100cm开浅沟,进行条播。播种前,将种子与倍量细砂混拌均匀。播后覆土5cm,轻轻镇压。春、秋季播种的约15天出苗。苗出齐后,过密处应适当间拔,并除去杂草。幼苗出现5—6片叶时,按株距25—30cm定苗。开花前,浇水2—3次,追肥1次。
(三)虫害及其防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