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及抗倒伏的防治方法分别是什么?
玉米倒伏的原因:品种选择不当、有的玉米品种本身抗倒性差、品种不抗病虫害、或抗病虫害能力差,使其抗倒能力减弱,也易发生倒伏。 施肥不当,氮肥过多,磷、钾肥少,特别钾肥施用不够量,造成玉米营养失衡。
防控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选择抗倒品种是最为关键,购种时必须到诚信种子经销商购种,工商、农业执法及种子监管部门 。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按说明书的密度种植,不得随意增产或减少种植密度,最好要比空种植,保证丰产株数的同时,通风透光,抗倒增产。 加强田间管理,对特殊株高品种、肥水大的地块要喷施化控剂“高玉金”能有效控旺抗倒。
玉米倒伏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倒伏现象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危害,由于倒伏后植株很难再直立起来,对产量造成重大危害,倒伏严重甚至会引起绝产。因此,对于玉米防倒伏工作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丰产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是什么?在实际种植中如何操作才能有效的预防玉米倒伏?
一、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
1、品种原因
不同品种的玉米在株高、穗位高度、根系发达程度、茎秆粗度和机械强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也有差别。一般情况下植株高度较矮、玉米果实穗位较低、根系健壮、茎秆粗而且韧性好的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强。
2、种植密度
在玉米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就会导致玉米植株通风透光性不好,进而导致植株的茎秆生长发育纤细、脆弱、株高增加、穗位升高,植株的重心就会上移,抗倒伏的能力也就变差,一旦出现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就会造成倒伏或倒折。
3、虫害的危害
玉米螟等茎秆类害虫的危害也是造成玉米倒伏的重要原因。它们会钻到茎秆内部,蛀空玉米茎秆,一旦遇到大风天气,就会造成茎秆倒折。
4、田间管理不当
田间管理不及时,如苗期受涝、拔节期肥水过多,再加上如果施用的氮肥过多,就会促使玉米茎叶出现疯长和拔节过猛,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果穗以下节间伸长过度,果穗位置相应升高,这一类的玉米就容易出现倒伏现象。
二、玉米倒伏的预防
1、选择抗倒能力强的品种
玉米要预防倒伏,从选种、播种时就要开始。在生产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抗倒伏能力强、高产的玉米品种。购买玉米种子的时候要仔细阅读玉米品种的介绍,特别要注意其抗倒性和适宜种植的区域,不能盲目引种和选种。
2、适时播种
播种时,根据当地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适时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抽雄期前后错开大风多雨季节的危害,以减轻不良天气对玉米的影响。
伴随播种还要随种施入种肥,施肥量不宜过大,建议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为好。如果种肥施用量过大,在苗期雨水过多时会导致小苗地上部分旺长,造成玉米苗后期倒伏。在施用种肥时,种子一定要与种肥分离开,以免引起烧种或烧苗。
3、做好田间管理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从苗期到穗期是玉米防倒伏的关键时期。
苗期是指播种后至拔节期这段时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玉米的穗期是指玉米从拔节至抽雄这段时间,此时玉米处于结实器官分化形成的时期。其中从拔节至大喇叭口期为前半期,主要是茎叶的生长;大喇叭口至抽雄穗为后半期,以雌穗分化为主。
①、苗期科学留苗
玉米的品种不同,留苗密度也相应有所区别。在田间留苗时要根据品种的特性要科学留苗,创造一个适宜玉米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留苗密度过大,造成田间光照不足,植株郁闭,茎秆细弱,节间太长,茎秆的机械组织嫩弱缺乏韧性,一旦遭受风雨的袭击就容易出现倒伏。因此,要在三叶期及时间苗,五叶期及时定苗,防止高脚苗或弱苗的出现。
苗期还要适当蹲苗,蹲苗能够抑制玉米基部茎节出现旺长现象,促使根系向下生长深扎根,从而减轻倒伏发生的几率。蹲苗时在保证不发生干旱和种肥施用得当的前提下,苗期一般不施肥浇水。以防止小苗地上部分生长过快,后期遭遇风雨时发生倒伏现象。
苗期间还要进行一次中耕,以疏松土壤,促使根系下扎,中耕深度宜浅耕为主,建议中耕深度为3~5厘米,蹲苗应在拔节开始时结束。由于夏玉米在出苗后很快就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基本上没有蹲苗的机会,所以这一措施主要适用于春玉米。
②、穗期的预防
穗期是玉米生长周期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玉米倒伏的高发时期,所以我们要做好必要的田间管理措施。
施肥:拔节期玉米植株基部的茎节开始快速的伸长,这时候如果追施大量的氮肥,就会加快基部茎节的伸长,加大倒伏的风险,因此,在实际种植中,一般不建议在拔节期给玉米施氮肥。如果种肥施的比较足,对于氮肥的追施时期可延迟到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在施肥的时候,最好将氮肥和可以壮秆的的钾肥搭配施用,这样可以平衡玉米营养,防止只施氮肥而引起植株的徒长,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施肥时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0~20千克的用量进行施肥。
浇水:施肥后,为了防止氮肥在高温气候下挥发损失,要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大喇叭口期,茎基部节间已经停止伸长,是气生根大量生长的时候,所以在这个时间浇水可以促使气生根的生长,气生根生长健壮,就可以有效预防玉米倒伏。
4、化学控制防倒伏
为减少玉米螟等害虫对玉米的危害,在大喇叭口期用3%的辛硫磷颗粒进行灌心,每亩使用辛硫磷颗粒250克,细沙5~6千克,拌匀后,撒入玉米心叶中,就有较好的防治倒伏的效果。
喷施 一些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化学调控剂,也可以有效控制玉米植株的高度,从而达到防止玉米倒伏的目的。在玉米7~11片叶时,也就是大喇叭口期,每亩用甲哌啶30毫升兑水40千克喷施,可缩短基部1~3个节间长度,使玉米植株株高降低10~15厘米,穗位降低10~12厘米,并能增加玉米气生根条数,起到防倒伏的作用。
如果在大喇叭口期没有进行化控,也可在抽雄前期喷洒50%的矮壮素进行化控,每亩用矮壮素30克兑水20~30千克,将药剂均匀的喷洒在玉米上部叶片上,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如果在喷药的6小时内遇到降雨,要重新喷洒,但药量要减半,可以有效防治倒伏。
5、植株培土
在拔节至封垄前,我们还要为玉米进行一次培土,培土的高度以埋到茎秆底部第一个节间为好,培土可以促进玉米基部气生根的发育,增强植株抗倒伏的能力,是防止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了解了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预防倒伏的关键时期后,加上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就能减少倒伏的几率,为玉米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抗倒伏需要加什么肥
抗倒伏需要加钾肥。
倒伏是指直立生长的作物成片发生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倒伏可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收获困难。小麦、水稻严重倒伏时,产量甚至可降低一半以上。倒伏大多发生在作物生育的中后期。稻、麦等谷类作物拔节后倒伏愈早,损失愈大。倒伏会打乱叶的分布,部分或相当多的叶片因被压或被盖,得不到足够的光照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有时叶片还会变黄腐烂,影响收获物的产量。预防倒伏的措施包括选用茎秆强壮的耐水、肥品种和节间较短的矮秆品种,确定适当的种植密度,实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什么叫 抗倒伏 啊
倒伏的意思是植物茎比较高,风一吹就容易倒,折断。在生物里,经常希望获得矮茎植株抗倒伏
倒伏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预防倒伏的措施包括选用茎秆强壮的耐水、肥品种和节间较短的矮秆品种,确定适当的种植密度,实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必要时,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调控节间长度与株高、株型等。
倒伏发生以后,土壤湿度大时应注意排水。如倒伏发生较早,对高秆作物应尽快将其扶起,加强管理;对密植作物则主要靠茎节生长素的作用,促使倒伏的茎秆在一定节位行背地性生长,以恢复直立状态。对生育后期的倒伏,因减产较轻,田间作业又易伤折植株,一般不再采取管理措施。
扩展资料
呼伦贝尔受台风影响,城市内涝庄稼倒伏:
受第9号台风“美莎克”影响,9月4日上午呼伦贝尔市多地迎来暴雨、大风天气,导致大田农作物大面积倒伏,农田受灾,城市发生内涝。
其中,阿荣旗地区9月3日夜间迎来暴雨、大风天气,截至9月4日9时,阿荣旗那吉镇极大风速达到20.4米/秒,超越历年9月极大风速极值;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阿荣旗兴安镇为99.9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阿荣旗兴安镇3日23~00时,为12.7毫米/小时,农作物大面积倒伏,农田受灾严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倒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