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的发展简况
近年来世界磷肥工业逐渐复苏,生产能力增长较快,中国、美国及摩洛哥成为世界三大磷肥生产国。2006和2007年,全球磷肥产能实现净增长。2007年全球磷肥(包括MAP、DAP和TSP)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5%,达到2520万吨,接近历史最高产量。
中国磷肥工业经过20多年来的阶段性扩张升级,已经实现了由磷肥进口大国向磷肥制造大国的变革。截止“十五”末期,中国磷肥产量和消费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磷肥消费基本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产品结构有了较大改善,磷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中型磷肥装置的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业经济效益好转。云、贵、川、鄂、豫、鲁等地磷肥产业发达,是中国磷肥的主要产区。
磷肥产品的数量、品质、生产技术,以及磷肥行业的设备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盈利水平,都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磷肥品种也从单一养分、低浓度,向高浓度、复合化、多品种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磷肥生产技术日渐成熟,加之政府从2000年采取了“以产顶进”的扶持政策,磷肥产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总产量由2000年的663万吨飙升至2005年的1125万吨,产量首次跃居世界首位,高浓度磷肥比重从35%增长到60%。“十一五”期间,我国磷肥产业步入国际化时代:2006年磷肥自给率高达99.8%;2007年磷肥产量达到1351万吨,继续位居世界第一,而且首次实现了磷肥净出口。目前,我国磷肥产品具有多样化的品种结构和优良的性价比。
2009年全球磷化工产品价格先跌后升,全球磷化工行业也经历了从景气——低谷——复苏的过程。2009年全球磷肥价格低迷,在三大肥料中最先完成去库存化,磷肥市场季节性好转启动时间提前至2009年10月份。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初磷铵价格累计涨幅10%-40%;产量连创新高,自9月起连续4个月超过160万吨。
2010年2月起中国对磷肥征收110%出口关税,这将造成2010年全球磷肥的供应偏紧,国际二铵价格2009年末至2010年2月中旬累计上涨100-120美元/吨,最终将带动整个磷化工产业链价格上涨。
化肥全面降价,氮磷肥已降1000元一吨,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随着9月农业种植季的到来,经销商有库存需求,复混肥厂和东北调肥厂也有补货需求,本周尿素价格波动将更加频繁。今年6月,小粒尿素一度高达3100元以上,大颗粒价格更高,钾肥更是高达5300元以上,东北氯化钾甚至一度冲上5700元的高价,磷肥也均突破3000元/吨。柴油价格也在上涨,农业成本急剧增加,这使得种植谷物的微薄收入荡然无存,人们希望粮食价格能回升一点。目前国内小粮尿素和柴油价格均有回落。
部分主流尿素产品已降至2400元/吨,降幅22%;每吨氮磷肥的平均价格也下降了约1000元,约30%。即将进入小麦产区施肥季和东北地区冬储启动季。我们希望化肥不要涨得离谱,让农民能以合理的价格得到化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化肥价格在今年6月达到了年内高点。但随后上涨势头戛然而止,目前国内尿素已跌至2400元/吨左右,降幅22%;氮肥、磷肥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降价30%左右。卓创资讯化肥分析师郑杰认为,进入三季度后,国内化肥市场开始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夏季农业肥料使用的结束和工业生产的淡季,对化肥的需求减少,商品流动放缓。
尿素暴跌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优势,可以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众所周知,种植离不开尿素,它能达到增产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大面积种植作物的人来说,现在可以购买尿素来节省很多钱。现在化肥生产厂家受不了市场压力,都在出清库存,相关部门不断调控,这将继续造成化肥价格下跌的趋势。没有哪个市场会允许价格持续下跌,所以“触底反弹”是肯定的,所以如果你需要,现在可以购买一些储备。
为什么今天的复合肥涨价怎么厉害?
临近月底,夏季肥市场进入收尾阶段,不同于往常,近期化肥市场完全没有受到季节末期需求低迷所有影响,反倒是价格集体上涨,个别肥种的火爆程度已经超出人们所预料,就连平日里涨价较为谨慎的复合肥,目前也开始“被迫”上调报价,据中肥网了解,截至本周末,全国范围内45%氯基/硫基通用系列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分别为2110-2200元和2410-2500(吨价,下同),较月初上调了50元左右。
自五一假期归来之后,复合肥价格变化不大,企业方面普遍稳价为主,甚至为了调动下游采购积极性,少数企业出台爆品价格,然而,本周以来多数企业挺价意愿逐渐加强,除了收窄或取消前期优惠政策之外,部分企业出厂报价出现上涨,虽然涨幅有限,但是受近日多种利好叠加影响,企业涨价信心更加强烈。
首先,原料成本高位再涨。截至本周末,全国范围内40%氯基高氮系列(如28-6-6/30-5-5)复合肥的高端原料成本已达1950元和1960元左右,并且接下来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国内尿素价格强势上涨,近日局部农业需求逐渐显现,加上印度进口招标,短期尿素价格或继续追涨;原料硫磺、磷矿石价格齐涨,一铵成本同处高位,秋季高磷肥市场即将启动,复合肥企业原料采购活动陆续开始,有助于支撑一铵行情稳定运行;传闻盐湖氯化钾价格下月将涨,港口氯化钾价格也同样有所上涨,60%大红颗粒平均涨幅在百元左右。
其次,剩余需求或超预期。受原料成本影响,今年春季至今复合肥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终端市场交投气氛非常一般,与春季市场相似,下游流通货物多以前期货源为主,因为价格远低于目前出厂报价水平,所以批发、零售价格同样不高,导致经销商补货活动十分缓慢,部分地区一级代理商的备货进度虽达到70%左右,但基层网点仅在50%附近,由此可见,剩余需求或超出预期,伴随季节的临近,预计5月底前后局部市场或开始升温。
最后,后续需求紧随其后。夏季复合肥市场跨度较短,局部需求最晚持续至7月初前后,届时无论是中原秋季小麦肥需求,还是东北冬储预收活动也将蓄势待发,尤其是秋季肥市场,呼声更要高于往年。众所周知,秋季阶段中原地区小麦肥需求以高氮和高磷肥为主,尿素后期确实存在降价风险,但毕竟很难回落到过低水平;磷肥需求旺季到来,工厂方面更不会放弃涨价机会,因此,秋季阶段复合肥价格或高于去年同期,市场热度也将有所提高。
综上,复合肥涨价理由充分,企业方面索性上调报价,不仅因为成本压力逐渐加大,同样也是为未来市场价格做铺垫
目前国内市场的磷肥价格是多少钱每吨?
上周磷肥市场疲弱,但受潜在出口因素影响,市场报价较 为混乱。国内需求疲弱致使厂家不得不降价销售,55%一 铵报价在1800-1900元/吨之间,但也有个别厂商的报价 到2000元/吨。64%二铵主流报价在2900-3200元/吨之 间。 12月份国内将有80万吨价格在50美元/吨的硫磺到岸, 预计未来硫酸价格将维持在200元/吨左右的水平, 而近期合成氨的价格也在下滑,不利于磷铵价格回暖。同时国际磷铵低端报价到400美元/吨,尽管有厂家签订了出口合同,但短期内磷肥价格仍不容乐观。
年磷供需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磷资源状况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品统计概况(2010),世界磷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9年底,世界磷酸盐岩总储量为156.27亿吨,储量基础约为467.5亿吨(为2008年数据)(表1)。具有工业开采和商业开发价值、经济意义较高的优质磷矿床主要集中在摩洛哥、西撒哈拉、中国、美国、南非和约旦等国家,这五国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5%以上。按2009年开采水平衡量,世界现有磷酸盐岩资源储量静态保证年限可达100年。
表1 2009年世界磷酸盐岩资源储量和储量基础单位:亿吨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9~2010
(二)我国磷资源状况
我国磷矿资源总体较丰富且分布集中,但品位以中低品位为主。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10),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磷矿区533个,磷矿储量11.74亿吨,基础储量31.71亿吨,查明资源储量178.56亿吨。这些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云南、湖北、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份,这五省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6%(表2)。
表2 2009年我国磷矿资源储量情况单位:亿吨(矿石量)
续表
资料来源:2009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国土资源部
二、国内外生产供应状况
(一)世界磷产品生产状况
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数据,2009年,全球总计有30多个国家在开采磷矿石,总产量达15800万吨(实物量),折纯P2O5为4900万吨,比2008年下降8.4%左右,除中国外,几乎所有国家开采量都有所下滑。中国、美国和摩洛哥是世界磷矿石产量前三位的国家,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强。美国近年磷矿石生产一直呈下降态势,2009年产量为272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7.2%,较上年减少了9.9%,居世界第二位,下降到40年以来的最低值。摩洛哥是世界第三大磷矿石生产国,2009年产量为2400万吨,较上年减少14.3%,占世界总产量的15.2%(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磷产品产量单位:万吨(P2O5)
资料来源:
注:“—”表示数据仍未获得;e表示估计值。
(二)我国磷产品生产状况
近年,我国磷矿石产量保持着稳步增长趋势(图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国磷矿石(折含30%P2O5)产量为6021万吨,比2008年增长18.7%。这是继2006年之后,我国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大磷矿石生产国。其中,湖北、云南、贵州这三个省份磷矿石产量合计达54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6%。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磷肥工业的发展要求,“十一五”规划期末我国磷肥产量会达到1500万吨,磷矿石的总需求会达到6500万吨。按这样的需求,我国高品位磷矿只能开采到2015年。国土资源部已将磷矿列为2010年后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20个矿种之一。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自2005年磷肥产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之后,2006年磷肥供应完全实现自给,2007年之后成为世界重要的磷肥出口国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6385万吨(折纯),比上年增长了6.0%。其中,磷肥产量为1513万吨(折纯),比上年增长了9.2%(图1)。湖北、云南、山东和贵州是我国主要的磷肥产地,这四省磷肥产量合计达998万吨,占全国磷肥总产量的66%。从企业生产情况看,贵州开磷集团和瓮福集团,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铜化集团(即六国化工)等企业磷肥年产量超过20万吨,这些企业累计磷肥产量占全国磷肥总量的39%。
图1 2000~2009年我国磷矿石与磷肥产量
三、国内外磷的消费现状
(一)世界磷的消费状况
世界上90%的磷矿用于生产各种磷肥(70%用于磷肥,20%用于复合肥),剩余部分主要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洗涤剂和用于化工、轻工、国防等工业。
据IFA统计,2008年全球磷矿石表观消费量(折纯100%P2O5,下同)为5349万吨,比2007年减少了1.7%。2009年全球磷矿石消费量约为5050万吨,较上年下降约5.5%。受全球经济危机和农产品价格下滑等影响,全球化肥需求有所下滑,2009年全球化肥消费量为1.59亿吨,其中磷肥消费约3540万吨(折纯),比上年减少10.5%左右。全球磷酸需求(折纯)有所增长,2009年大约为3940万吨,过剩约690万吨(图2)。
图2 1999~2009年世界磷产品消费状况注:缺少2009年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具体消费数据
(二)我国磷的消费状况
我国既是一个磷矿生产大国,又是磷矿消费大国。我国磷矿石主要用于制造磷肥,其应用量约占我国磷矿石总消费量的70%以上,其他部分主要消费在黄磷、磷酸盐和磷化物等方面。2008年我国磷肥施用量为1200万吨,估计2009年磷肥施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磷肥基本可以自给,并有部分结余出口,有力地保障了农业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四、磷矿产品贸易状况
(一)国际贸易状况
近10年来,世界磷矿石贸易量一直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实物量),折纯P2O5量在1000万吨左右。据IFA统计,2009年世界磷矿石贸易量为640万吨左右(折纯),较上年下降了35%左右(图3)。从磷矿石出口来看,非洲仍是世界磷矿石最主要出口地区,其中摩洛哥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2%,其他非洲国家约占17%;中东地区占全球出口总量的26%;中国占全球出口总量的7%;其他地区磷矿石出口占8%左右。在磷矿石进口方面,印度为主要的磷矿石进口国,占世界磷矿石进口总量的48%左右;美国和西欧、东亚、大洋洲进口量都大幅下滑。
图3 1999~2009年世界磷产品贸易状况注:缺少2009年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具体贸易数据
在磷肥方面,2009年世界磷酸铵(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贸易量较上年有了恢复性增长,贸易量达1810万吨(实物量)(Potashcorp,2010)。近10年来,印度国内磷肥消费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6.3%左右,2009年印度消费磷酸二铵约1000万吨,其中进口磷酸二铵达600万吨(实物量)。
据IFA统计,2009年全球磷酸交易量略微回升,达420万吨,比上年增长4%左右。
(二)国内贸易状况
近年,国家为保护磷矿资源,稳定国内市场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实行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加征特别出口关税并多次调整相关税率、实行化肥关税进口配额、2009年首次对磷矿石实行出口配额管理等外贸措施;自2009年1月开始启动国内化肥价格改革;为应对金融危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石化行业产业升级和稳定发展,出台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措施对抑制国内磷矿石出口和保障国内化肥优先使用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我国磷矿石出口配额为150万吨,磷酸二铵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690万吨,与2008年持平。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我国磷产品(包括磷矿石、磷肥、磷酸盐及黄磷等)进出口贸易已大幅回落,出口创汇共计17.2亿美元,较上年下降了50.7%;进口用汇2.0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40%;实现贸易顺差达15.2亿美元,较上年下降了55%。
1.磷矿石
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磷矿石38.2万吨,创汇7744万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了80.9%和80.6%,出口均价为202.7美元/吨,主要与经济危机导致磷矿石及下游磷肥等相关产品价格和需求大幅下滑,产能过剩及配额管理等有关系(图4)。韩国、日本和东盟是我国磷矿主要出口市场。2009年分别对韩国和日本出口磷矿石21.6万吨和12.0万吨,分别减少69.6%和62.7%,这主要与我国实行磷矿石出口配额限制有关。
图4 1990~2009年我国磷矿石出口概况
2.磷肥及其他磷化工产品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磷肥生产国,也是磷肥净出口国,对国际磷肥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调控作用。2009年磷肥出口122.2万吨,创汇3.26亿美元,出口均价为266.99美元/吨,分别较上年减少了5.1%、53.5%和51.4%;磷肥进口量较少,仅为3.4万吨。2009年磷酸铵(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胺)出口量为256.9万吨,较上年增长40.4%,出口创汇9.18亿美元,较上年减少34.3%;进口量为44.4万吨,进口用汇1.7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5.3%。其中,磷酸二铵出口量和进口量分别为207.3万吨和43.3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154%和351%。这与2009年国家对化肥出口政策有所放松、国产化肥国际竞争力提高等因素有关。2009年我国磷酸盐出口量为50.5万吨,出口创汇3.19亿美元,出口均价为632.50美元/吨,分别较上年减少3.3%、44.8%和42.9%(表4)。
表4 2006~2009年我国磷产品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
五、矿产品市场价格
近年,全球磷矿贸易量下降及开采成本上升,但需求依然强劲,导致国际磷矿石、磷肥等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此后,受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影响,磷矿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市场价格在低位运行。国际磷矿石价格(年均价)从2006年的44.2美元/吨快速上涨到2007年的70.9美元和2008年的345.6美元,2009年国际磷矿石价格下跌至122美元/吨左右,跌幅约为65%。世界磷酸二铵(DAP)年均价从2008年的967美元/吨跌至2009年的323美元/吨,跌幅为66.5%。与国际市场一样,2009年国内磷产品市场也不景气,表现在需求下滑、产能过剩、企业开工不足、价格低迷和出口减少等方面。国内磷矿石出口价格也从2007年1月份的79.3美元/吨上升至2008年10月份的356美元/吨,进入2009年,受国内政策和出口配额限制,磷矿石出口迅速回落,出口价格从年初的384美元/吨降至年底的132美元/吨(图5)。
图5 2007~2009年我国磷矿石出口月度价格
六、结论
(一)国际市场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和磷产品价格下滑,导致全球磷矿石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及化肥需求都有所下滑。2008年和2009年磷肥消费下降幅度都超过10%,过剩500~700吨。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人口增长、粮食库存降低和农产品价格逐渐恢复,据国际肥料协会(IFA)预计,接下来几年里,全球化肥市场将全面回暖。磷矿石、磷酸和磷肥产能也将快速增加:全球磷矿石产能预计从2009年的1.9亿吨增加20%直至2014年的2.28亿吨(实物量);全球磷酸产能将从2009年的4650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5550万吨(P2O5);全球磷肥产能将从2009年的3400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4230万吨。磷肥的供应和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总体来看,磷肥供需是相对平稳的。
(二)国内市场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按截至2009年底的磷矿石储采比达52来看,磷资源可以保证国内农业、工业等产业的中长期发展。20多年来,我国磷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磷肥产业结构和供应体系都得到大幅优化。通过磷资源整合、磷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调控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磷产业集中度,有效指导了磷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在产品价格下滑的同时,我国磷矿石和磷肥产量仍在大幅增加,导致磷矿石和磷肥产能和产量过剩加剧,并且部分地区磷肥产能仍在继续增加。为保障磷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国内磷资源,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磷肥行业准入门槛,延伸磷肥产业链,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根据农业和工业需求,合理指导磷资源开发和使用。
(王世虎)
磷化工行业现状和前景
随着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磷矿及其相关产品的价格也在震荡中上行。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磷矿石价格一路飙升,上涨至每吨千元左右,这与年初相比上涨近五成。
随着需求的增加,磷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价格还有继续上行的空间,因此,握有磷矿资源的企业以及优质的磷化工企业可作为未来的投资方向。
从磷矿的分布来看,虽然世界磷矿资源整体分布较为广泛,但分布极不均匀,尤其是高质量的磷矿资源较少。中国磷矿储量约37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摩洛哥,是磷矿资源储备大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