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汉语主题词表
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1997年12月修订)
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01.综合经济(77个)
01A计划
规划 统计 指标 分配 统配调拨
01B经济管理
经济 管理 调整 调控 控制 结构 制度 所有制 股份制责任制 流通 产业 行业 改革 改造 竞争 兼并开放 开发 协作 资源 土地 资产 资料 产权 物价 价格投资 招标 经营 生产 转产 项目 产品 质量 承包 租赁 合同 包干 国有 国营 私营 集体 个体 企业 公司集团 合作社 普查 工商 商标 注册广告 监督 增产 效益 节约 浪费 破产 亏损 特区 开发区 保税区 展销展览
商品化 横向联系 第三产业 生产资料
02.工交、能源、邮电(69个)
02A工业
冶金 钢铁 地矿 机械 汽车 电子电器 仪器 仪表 化工 航天 航空 核工 船舶 兵器 军工轻工 有色金属 盐业 食品 印刷 包装 手工业 纺织服装 丝绸 设备 原料 材料 加工
02B交通
铁路 公路 桥梁 民航 机场 航线 航道 空中管制 飞机港口 码头 口岸车站 车辆 运输 旅客
02C能源
石油 煤炭 电力 燃料 天然气 煤气 沼气
02D邮电
通信 电信 邮政 网络 数据
民品 厂矿 空运 三线 通讯 水运运费
03.旅游、城乡建设、环保(42个)
03A旅游
03B服务业
饮食业 宾馆
03C城乡建设
城市 乡镇 基建 建设 建筑 建材勘察 测绘 设计 市政 公用事业监理 环卫 征地
工程 房地产 房屋 住宅 装修设施 出让 转让 风景名胜 园林 岛屿
03D环保
保护区 植物 动物 污染 生态生物
风景 饭店 城乡 国土 沿海
04.农业、林业、水利、气象(56个)
04A农业
农村 农民 农民负担 农场 农垦 粮食 棉花 油料 生猪 蔬菜 糖料烟草 水产 渔业 水果 经济作物 农副产品 副业 畜牧业 乡镇企业 农膜 种子 化肥 农药饲料 灾害 以工代赈 扶贫
04B林业
绿化 木材 森林 草原防沙治沙
04C水利
河流 湖泊 滩涂 水库 水域 流域 水土保持 节水 防汛抗旱 三峡
04D气象
气候 预报 预测
烟酒 土特产 有机肥 多种经营 牧业
05.财政、金融(57个)
05A财政
预算 决算 核算 收支 财务 会计税务 税率 审计 债务 积累 经费 集资 收费 资金 基金 租金 拨款 利润补贴 折旧费 附加费 固定资产
05B金融
银行 货币 黄金 白银 存款 贷款 信贷 贴现 通货膨胀 交易 期货 利率利息 贴息 外汇 外币 汇率 债券 证券 股票 彩票 信托 保险 赔偿信用社
现金 留成 流动资金 储蓄 费用侨汇 折旧率
06.贸易(52个)
06A商业
商品 物资 收购 定购 购置 市场 集贸 酒类 副食品 日用品 销售 消费批发 供应 零售 拍卖 专卖 订货 营业 仓库 储备 储运 货物
06B外贸
对外援助 军贸 进口 出口 引进海关 缉私 仲裁 商检 外商 外资 合资 合作 关贸许可证 驻外企业
贸易 倒卖 外向型 议购 议售 垄断经贸 贩运 票证 外经 交易会
07.外事(42个)
07A外交
对外政策 对外关系 领土 领空 领海 外交人员 建交 公约 大使 领事 条约协定 协议 议定书 备忘录 照会 国际 涉外事务 抗议
07B外事
国际会议 国际组织 对外宣传 出访 出国 出入境 签证 护照 邀请 来访谈判 会谈 会见 接见 招待会 宴会 外国人 外宾 对外友协 外国专家涉外
08.公安、司法、监察(46个)
08A公安
警察 武警 警衔 治安 非法组织 安全 保卫 禁毒 消防 防火 检查 扫黄案件 处罚 户口 证件 事件 危险品 游行 海防 边防 边界 边境
08B司法
政法 法制 法律 法院 律师 检察 程序 公证 劳改 劳教监狱
08C监察
廉政建设 审查 纪检 执法 行贿 受贿 贪污 处分侦破
09.民政、劳动人事(85个)
09A民政
基层政权 选举 行政区划 地名 人口 双拥工作社会保障 社团 救灾 救济 募捐 婚姻 移民 抚恤 慰问 调解 老龄问题 烈士纠纷 残疾人 墓地 殡葬 社区服务
09B机构
驻外机构 体制 职能 编制 精简更名
09C人事
行政人员 干部 公务员 考核 录用 职工 家属 子女 知识分子 专家 参事 院士 文史馆员 履历 聘任 任免 辞退 退职 职称待遇 离休 退休 交流 安置 调配 模范 表彰 奖励
09D劳动
就业 失业 招聘 合同制 工人 保护 劳务 第二职业事故
09E工资
津贴 奖金 福利 收入
老年 简历 劳资 人才 招工 待业 补助拥军优属 丧葬 奖惩
10.科、教、文、卫、体(73个)
10A科技
科学 技术 科普 科研 鉴定 标准计量 专利 发明 实验 情报 计算机 自动化 信息 卫星地震 海洋
10B教育
学校 教师 招生 学生 培训 毕业 学位 留学 教材校办企业
10C文化
文字 文史 文学 语言 艺术 古籍图书 宣传 广播 电视 电影 出版 版权 报刊 新闻 音像 文物 古迹 纪念物电子出版物
10D卫生
医院 中医 医疗 医药 药材 防疫 疾病 计划生育妇幼保健 检验 检疫
10E体育
运动员 教练员 运动会 比赛
馆所 院校 校舍 地方志 软科学社科
11.国防(24个)
11A军事
军队 国防 空军 海军 征兵 服役 转业 民兵 预备役 军衔 复员 文职 后勤装备 战备 作战 训练 防空 军需 武器 弹药 人武 退伍
12.秘书、行政(74个)
12A文秘工作
机关 国旗 国徽 机要 印章 信访督查 保密 公文 档案 会议 文件 秘书 电报 提案 议案 谈话 讲话 总结 批示 汇报 建议 意见 文章 题词 章程条例 办法 细则 规定 方案 布告 决议 命令 决定 指示 公告 通告 通知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 函 会议纪要
12B行政事务
行政 工作制度 纪念活动 庆典活动 休假 节假日 着装 参观 接待 措施调查 视察 考察 礼品 馈赠 服务
出席 发言 转发 名单 批准 审批信函 事务 活动 纪要 督察
13.综合党团(54个)
13A党派团体
共产党 民主党派 共青团 团体 工会 协会 学会民间组织 文联 学联 妇女 儿童 基金会
13B统战
政协 民主人士 爱国人士
13C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事务
13D宗教
寺庙
13E侨务
外籍华人 归侨 侨乡
13F港澳台
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
13G综合
整顿 形势 社会 精神文明 法人 发展 其它 试点
推广 青年 政治 范围 党派 组织领导 方针 政策 党风 事业 咨询 中心 清除
附表
01.中国行政区域(54个)
01A华北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01B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01C华东地区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01D中南地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01E西南地区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重庆
01F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01G台湾
01H香港
01I澳门
哈尔滨 沈阳 大连 青岛 厦门 宁波 武汉 广州 深圳海南岛 西安 单列市 省市 自治区
02.世界行政区域(244个)
02A亚洲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越南 老挝 柬埔寨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文莱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尼泊尔 锡金不丹 孟加拉国 印度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巴基斯坦 阿富汗 伊朗 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 巴林 卡塔尔 阿联酋 阿曼 也门伊拉克 叙利亚 黎巴嫩 约旦 巴勒斯坦 以色列 塞浦路斯 土耳其
02B欧洲
冰岛 法罗群岛 丹麦 挪威 瑞典芬兰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俄罗斯 白俄罗斯乌克兰 摩尔多瓦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德国 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 瑞士 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 英国 爱尔兰 法国 摩纳哥 安道尔西班牙 葡萄牙 意大利 梵蒂冈 圣马力诺 马耳他 南斯拉夫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波黑 马其顿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阿尔巴尼亚 希腊
02C非洲
埃及 利比亚 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 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 塞内加尔 冈比亚 马里 布基纳法索 佛得角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 塞拉利昂 利比里亚 科特迪瓦 加纳 多哥 贝宁尼日尔 尼日利亚 喀麦隆 赤道几内亚 乍得 中非 苏丹 埃塞俄比亚吉布提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卢旺达 布隆迪 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 加蓬 厄立特里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安哥拉 赞比亚 马拉维 莫桑比克 科摩罗 马达加斯加 塞舌尔 毛里求斯 留尼汪津巴布韦 博茨瓦纳 纳米比亚 南非 斯威士兰 莱索托圣赫勒拿
02D大洋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巴布亚新几内亚 所罗门群岛 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 斐济 基里巴斯 瑙鲁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帕劳 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联邦 关岛 图瓦卢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 西萨摩亚 美属萨摩亚 纽埃 托克劳库克群岛 汤加 法属波利尼西亚 皮特凯恩群岛
02E美洲
格陵兰 加拿大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美国 百慕大 墨西哥 危地马拉 伯利兹 萨尔瓦尔洪都拉斯 尼加拉瓜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巴哈马特克斯群岛和凯科斯群岛 古巴 开曼群岛 牙买加 海地 多米尼加 波多黎各 美属维尔京群岛 英属维尔京群岛 圣基茨和尼维斯安圭拉 安提瓜和巴布达 蒙特塞拉特 瓜德罗普 多米尼克 马提尼克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巴多斯 格林纳达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 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 圭亚那 苏里南 法属圭亚那 厄瓜多尔 秘鲁巴西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巴拉圭 乌拉圭
苏联 民主德国 联邦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 扎伊尔 留尼汪岛 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等贝劳 马绍尔群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东萨摩亚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百慕大群岛 多米尼加共和国多米尼加联邦 荷属安的列斯群岛
想问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曾遭沙俄与苏联的并吞,1990年再度争取独立并成功。它也是欧盟、北约、申根公约及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1991年9月14日,中国与立陶宛正式建交。总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万(2008年12月)。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中文名称: 立陶宛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简称: 立陶宛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维尔纽斯
主要城市: 考纳斯,克莱佩达等
国庆日: 1918年2月16日
国家代码: LTU
官方语言: 立陶宛语
货币: 立特
时区: 东二区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人口数量: 335万人(2008年12月)
人口密度: 55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 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65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 1.35%
GDP总计: 322.92亿欧元(2008年)
人均GDP: 9592欧元(2008年)
通货膨胀率: 8.5%(2008年)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
立陶宛国徽
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
人口
立陶宛人口为335万(2008年12月)。民族有立陶宛族、俄罗斯族、波兰族、白俄罗斯族,还有少量的乌克兰族、犹太族、拉脱维亚族和鞑靼族等。南部人口密度较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主要宗教为天主教东正教,其次是基督教新教、犹太教等。主要语言为立陶宛语和俄语,立陶宛语为官方语言。 立陶宛传统舞蹈
节日
【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
【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独立宣言)
【国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国家政要
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 Grybauskaite),2009年5月当选;总理安德留斯库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2008年12月就职;议长伊雷娜德古蒂埃内,2009年9月当选,德古蒂埃内是立陶宛历史上首位女议长。
国花
芸香
自然地理
立陶宛一处国家公园立陶宛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地势平坦,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为灰化土壤。主要河流有涅曼河(内穆纳斯河),境内多湖泊。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17℃。
资源地理
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覆盖率为30.3%。有722条河流,4000多个湖泊。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筑材料等。
历史地理
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4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度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政区地理
立陶宛最高行政建制为县。全国划分为10个县:阿利图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马里扬泊列、帕聂韦日斯、希奥利艾、陶拉格、特尔希艾、乌田纳、维尔纽斯,下设108个市,44个区。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首莱等。
首都
维尔纽斯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人口54万人(2008年底),面积394平方公里。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0.8℃。
维尔纽斯郊区以景色优美著称。城市东北郊有优良的浴场,瓦拉库姆皮亚是别墅集中地。特拉凯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览胜地。特拉凯过去曾是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至今它还保存着昔日的宫殿遗址,殿中的残存壁画还依稀可见。
宪法
立陶宛前总统阿达姆库斯立陶宛宪法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力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截至2008年7月,立陶宛共有39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
2008年,立陶宛政局基本稳定。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成功维护内部团结,基本完成施政纲领。10月,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12月,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组成中右联合政府,祖国联盟—基民党主席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出任总理。2009年5月17日,独立候选人、前财政部长、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当选立首任女总统,7月12日就职。
总统选举
最近一次总统选举在2009年5月17日进行,选举结果如下:达莉亚格里包斯凯特 69.1%;阿尔基尔达斯布特凯维修斯 11.8%;瓦伦蒂纳斯马祖罗尼斯 6.2%;其他三名候选人共12.2%
议会
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 立陶宛地图有141个席位,任期4年。议员由25岁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中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现议会于2008年10月选举产生,其主要党团及议席分别为:祖国联盟—基民党44席、社民党26席、民族复兴党16席、秩序和正义党15席、自由运动11席、劳动党10席、自由中间联盟8席、波兰人选举运动3席、农民人民联盟3席、独立议席4席、新联盟1席。现任议长为民族复兴党主席伊雷娜德古蒂埃内(Irena Degutien?),2009年9月17日当选。
政府
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5届政府,由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与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四个党派联合执政,于2008年12月组成,下设13个部。总理: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内阁成员包括:卫生部长阿尔吉斯查普利卡斯、社会保障和劳动部长里曼达斯尤纳斯达吉斯、国防部长拉萨尤克涅维切涅、环境部长盖迪米纳斯卡兹劳斯卡斯、经济部长戴纽斯克雷维斯、交通部长埃利吉尤斯马修利斯 、内务部长雷蒙达斯帕赖蒂斯、农业部长卡济米拉斯斯塔尔凯维丘斯、教育和科学部长金塔拉斯斯捷潘纳维丘斯、财政部长阿尔吉尔达斯盖迪米纳斯谢梅塔、司法部长列米吉尤斯施马修斯、外交部长维加乌达斯乌沙茨卡斯、文化部长列米吉尤斯维尔凯蒂斯。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凯斯图蒂斯拉平斯卡斯,2008年4月3日就职,任期至2011年3月。最高法院院长维陶塔斯格雷丘斯,1999年7月8日就任,任期9年。总检察长阿尔吉曼塔斯瓦兰蒂纳斯,2005年11月24日就任,任期7年。
立陶宛现任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政要
达 利娅格里包斯凯特:立陶宛总统。1956年3月1日生于维尔纽斯,1983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日达诺夫大学经济学专业。1983年起在立科学院任职。1983年至1990年在维尔纽斯高级党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立经济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4年任对外经济关系部欧洲司长、外交部对外经济司长。1994年至1995年任入盟谈判副代表1996年至1999年任驻美使馆公使。1999年至2001年先后任副财长和副外长。2001年至2004年任财政部长。2004年11月起任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2009年5月17日当选总统,7月12日就职。她未婚,无子女。
安德留斯库比留斯:立陶宛总理。出生于1956年12月8日。1979年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物理系。1981年至1984年在维尔纽斯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84年至1990年先后在维尔纽斯大学任实验员、工程师和研究员。1990年参与立独立运动萨尤季斯,1990年至1992年任该组织责任秘书。1992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当选第六届至第十届议会议员,先后在议会欧洲事务、自然保护、法律和法制、预算和财政等委员会工作,其中1996年至1999年任第一副议长。1999年至2000年任政府总理。2005年至2008年为议会反对党领袖。2008年12月起任总理。他懂英语、俄语。已婚,有两子。 立陶宛现任总理库比留斯
编辑本段
经济
体制
工农业比较发达。独立后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国内有三个自由经济区:考纳斯、克莱佩达和希奥利艾,那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欧洲标准的公路网,4个国际机场,不冻港(东波罗的海岸)和该地区第一个卫星通讯系统。自然资源贫乏,但盛产琥珀,有少量的粘土、砂石、石灰、石膏、泥炭、铁矿石、磷灰石及石油,所需石油和天然气靠进口。西部沿海地区发现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储量尚未探明。森林面积19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野生动物,有60多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及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等发展迅速,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行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首都维尔纽斯是全国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占立陶宛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以水平较高的畜牧业为主,占农产品产值的90%以上。农作物有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谷物产量很低。
立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较发达,糖、奶、肉制品出口有一定优势。现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转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73%。2002年,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金融、税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供求改善,外资流入增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幅为5.9%。但支柱产业不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511.82亿立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4780立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6.7%
货币名称:立特(LITAS),辅币为立分(CENTAS)。
1立特=100立分
汇率:1美元=3.25立特(2002年12月)。
通货膨胀率(2002年):0.3%
失业率(2002年):11.3%。
工业
2002年工业产值266.52亿立特,同比增长7.5%,占GDP的52.56%。主要工业部门为采矿和采石业、加工和制造业以及能源,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7%、86.2%、12.1%。采矿和加工制造业产值222.93亿立特,增长7.7%,电力、天然气、供水业产值40.63亿立特,增长6%。工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7.9%。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开采泥炭(万吨) 24.55 26.32 51.25
开采石英砂(万立方米) 4.07 5.70 4.37
化肥(万吨) 91.44 87.85 115.04
造纸(吨) 12264 14732 10436
水泥(万吨) 56.95 55.81 59.92
电视机(万台) 20.62 16.83 34.71
显像管(万个) 276.2 306.8 342.7
亚麻纤维(吨) 4095 6597 3660
套装(万套) 54.05 48.14 36.20
布匹(亿平方米) 1.086 1.039 9240
立陶宛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113.84 146.89176.725
输送管道天然气(亿立方米) 10.065 8.646 6.135
农业
2002年立农业产值35.5亿立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其中谷物增长9%,糖类增长17%,油菜增长63%,马铃薯增长45%,肉类增长8%,蛋增长6%,牛奶增长1%。共有6.75万个农场,耕地面积230.13万公顷。全国3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7%。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为(千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谷 物 2730.7 2397.5 2602.0
马铃薯 1791.6 1054.4 1531.3
蔬 菜 329.4 322.0 261.0
甜 菜 881.6 894.1 1029.8
亚 麻 7.2 4.0 7.8 油菜籽 81.0 64.8 105.6
净 肉 264 208 224
牛 奶 1725 1730 1752
鸡蛋(亿个)6.92 7.42 7.90
服务业
共有批发商11389家,零售商42886家,各类餐饮业实体4998家。从业人员及占从业人口的17%。
2002年零售业销售额154.6亿立特,同比增长12.4%;餐饮业产值为3.268亿立特,增长18.7%。旅游业
2002年共接待外国游客399.94万人次,同比下降4.7%。外国游客人数和比例为:俄罗斯117.28万(29.3%),拉脱维亚114.60万(28.7%),白俄罗斯64.68万(16.2%),波兰30.49万(7.6%),爱沙尼亚23.19万(5.8%),德国11.78万(2.9%),其它国家37.92万。立陶宛人出境者约358.39万人次,同比减少5.7%。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城堡、百浪港、尼达、希奥利艾十字架山、杜鲁斯基宁盖等。
交通运输
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前苏联各共和国连成一体,并拥有发达的公路网。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
铁路:总长1997.2公里。2002年铁路货运量3678.82万吨,同比增长26.1%;其中国内货运量652.5万吨,同比增长2.9%,国际货运量3026.32万吨,同比增长32.5%。
公路:总长21316公里。干线公路1724公里,国家级公路4864公里,地区级公路1472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1980公里,水泥路面86公里,砂砾路面9227公里,块石路面23公里。2002年公共交通运送乘客1.65665亿人次,增长0.8%。
水运:2002年海运总量2582.14万吨,同比增长15.5%;其中装货量2125.27万吨,同比增长17.2%,卸货量456.87万吨,同比增长8.3%。内河货运量51.50万吨,同比下降5.2%。水路客运量为289.02万人次,同比增加118.4%。克莱佩达是立唯一海港。年吞吐能力:7000多艘船只,70000多名旅客,货物转运量2000多万吨。
空运:2002年航空公司空运旅客37.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共计5.244亿人/公里,增长8.4%。运输货物、行李、邮件量为3350.9吨,同比增长1.5%。机场进港35.06万人次,同比增长8.8%;出港35.10万人次,同比增长6.9%;中转1.60万人次,同比下降6.3%。飞机起降26013次,其中国际航线23541次。国际机场有:维尔纽斯机场、考纳斯机场、百浪港机场。
财政金融
截止2002年底,黄金外汇储备80.13亿立特,同比增长20%。国家债务总额131.63亿立特(占GDP26.3%),其中外债91.78亿立特,内债39.85亿立特。
2000-2002年国家财政状况(亿立特)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平 衡
2000年 57.813 58.422 -0.609
2001年 63.447 69.748 -6.301
2002年 104.74 110.64 -5.9
共有10余家银行,主要银行及资产情况如下:
1.维尔纽斯银行(Vilniaus Bank),资产60.48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41.62亿立特,贷款额27.44亿立特。
2.汉莎-立陶宛储蓄银行(Hansa-LTB),资产39.59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33.60亿立特,贷款额12.06亿立特。
3.立陶宛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Lithuania),资产17.92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11.79亿立特,贷款额9.58亿立特。
4.斯诺拉斯银行(”Snoras” Bank),资产9.01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6.86亿立特,贷款额5.48亿立特。
对外贸易
据立海关统计,2002年出口额为202.798亿立特,增长10.6%,进口282.201亿立特,增长11%,逆差79.403亿立特。主要出口商品是矿产品和纺织品,主要进口商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
2000-2002年进出口贸易(亿立特)
2000 2001 2002
出口额 152.375 183.328 202.798
进口额 218.260 254.132 282.201
差 额 -65.885 -70.804 -79.403
立陶宛2002年对欧盟国家出口98.154亿立特,占出口总额的48.4%,同比增长12.0%;对独联体国家出口38.937亿立特,占出口总额19.2%,同比增长7.7%。从欧盟国家进口126.990亿立特,占进口总额45%,同比增长13.6%,;从独联体国家进口73.937亿立特,占进口总额26.2%,同比减少0.9%。
2002年主要出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英国13.5%,俄罗斯12.1%,德国10.3%,拉脱维亚9.6%,波兰6.2%。主要进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为:俄罗斯21.4%,德国17.2%,意大利4.9%,波兰4.8%。
【外国资本】 截止2002年底,立获外国直接投资累计131.82亿立特,同比增长23.7%,其中2002年外来直接投资额23亿立特,人均获外国投资总额3808立特。主要投资领域为:加工制造业29.3%,金融20.1%,贸易17.3%,邮政及其它服务业务13.9%。主要投资国家为:丹麦17.2%,瑞典15.3%,爱沙尼亚11.7%,德国9.6%,美国8.7%。
【外国援助】 2000年上半年,立共得到各种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1.326亿立特,同比增长61.6%,其中1.03亿是以物资形式提供的。这些援助15.9%来自立本国企业和个人,其余84.1%来自世界35个国家,主要为:美国6000万立特,德国2200万立特,法国790万立特,丹麦450万立特,挪威190万立特,波兰158万立特。
人民生活
2007年初,立全国住宅面积814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米,农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国共有医院174所,病床27114张,医生13510人,每万名居民拥有病床80.1张和医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电话79.24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71.82万,家庭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42%和40.3%。
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资2174立特(约630欧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20.6%,税后实际收入1667.2立特,增长23.3%,平均养老金770立特(约223欧元),增长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5.8%。2008年底,立登记注册的失业人口9.43万人。
编辑本段
军事
国防
1992年11月19日,立陶宛组建军队,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立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国防委员会是协助总统处理国防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总统 立陶宛士兵、议长、总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组成。现阶段实行行政领导与作战指挥相分离的军政、军令双轨领导体制,即由国防部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由三军司令及其领导的国防参谋部指挥部队执行各种作战训练任务。
立国家安全政策是公开、透明和非对抗性的,认为目前国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军事威胁,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
军力
2008年,立军队共有16000人,比2007年减少1000人,编为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有近6000人,空军1000多人,海军600多人。另有8000多名预备役人员。实行职业军人和义务兵混合制,义务兵服役期12个月。目前,立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波黑和格鲁吉亚等地派有220余人参加维和行动和国际军事行动。
军费
2008年度国防预算支出为3.7亿欧元,同比增长13.5%,占国民生产总值1.16%。
饮食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他们喜欢俄式西餐,用餐惯于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
立陶宛简介?
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万(2008年12月)。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立陶宛人口和面积是多少?
截至2021年,立陶宛的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9.4万人。位于波罗的海东岸,首都维尔纽斯,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位于该国东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它也是立陶宛最大的城市,2019年人口约为707000人,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该国三分之二的工业产值产自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国内行业简介:
1.工业:工业是立陶宛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门类齐全,尤其是电子工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原苏联, 90%的电动机床、70%的电视部件和30%的拖拉机部件所需的家用电表全部由立陶宛提供。立陶宛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器和计算机已销往85个国家和地区。立陶宛化肥产量居波罗的海,沿海第一,化纤产量居第二。
2.农业:畜牧业是主要的农业,肉类和牛奶的人均产量在苏联共和国中排名第一,主要农作物是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但粮食产量低,不能自给自足。
3.交通属性:立陶宛交通发达,主要是陆路交通,铁路全长2898公里;公路全长6132.9公里;内河航道全长788公里,主要港口是克莱佩达港;有飞往前苏联其他共和国的定期航班和飞往法兰克福、哥本哈根、柏林等城市的国际航班。
建筑的建可以组什么词
建设、建立、建造、修建、建议、高屋建瓴、封建社会、营建、在建、八一建军节、构建、基建、建国、拆建、封建割据、扩建、大建、建筑物、兴建、上层建筑、建制、筹建、半封建、建元、建都、建安、建筑学、建言、改建、建交。
立陶宛国的介绍
概况: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与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和俄罗斯相毗邻。面积6 5 3 0 0 平方千米。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 。 1 3 世纪立陶宛民族形成。1 9 4 0 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 9 9 1 年9 月6 日独立。1 9 9 1 年9 月1 4 日与我国建交,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国 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
国 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
居民 :居民主要是立陶宛人,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信奉天主教,东正教。
自然环境 :西、中部地势平坦,间有丘陵。主要河流为尼亚穆纳斯河。东部湖泊众多。属海洋性气候,但大部分地区较干燥。泥炭和建筑材料为主要资源。
经济概况:工农业较发达。农产品主要为长纤维亚麻、马铃薯、谷物和豆类。乳肉兼用畜牧业是农业中专业化部门,主要饲养牛和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 0 % 。
重要城市:首都维尔纽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与我国建交日:1 9 9 1 年9 月1 4 日。
货币:里特( 目前使用代用券和“瓦戈诺尔基”)
名胜:特拉凯湖泊群,圣安娜教堂
世界遗产:维尔纽斯历史中心,库尔兰沙嘴
【国家人口】 346.27万(2003年1月),人口密度53人/平方公里。立陶宛族占83.45%,波兰族占6.7%,俄罗斯族占6.3%。此外还有白俄罗斯(1.2%)、乌克兰(0.7%)、犹太(0.1%)等民族。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多数居民懂俄语。主要信奉天主教,教徒270多万人。此外还有东正教、犹太教、新教等
【国家首都】 维尔纽斯(VILNIUS),面积287平方公里,人口55.3万(2002年12月)。1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20℃。
【重要节日】 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成立立陶宛共和国);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恢复独立宣言);7月6日:国家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简 况】
[编辑本段]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与白俄罗斯毗连,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界线总长1846公里,其中陆地边界长1747公里,海上边界长99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17℃。
公元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和波兰曾三次联合。1795年后立陶宛逐步被沙俄兼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十月革命后,立大部分领土上曾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秘约,立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旋即被苏联占领。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 11日,立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立独立。9月17日立加入联合国。
【政 治】
[编辑本段]
2000 年立陶宛经历了地方政权和议会换届选举。3月举行地方选举,选出了全国60个市、区级行政机关的新一届领导人。10月举行了四年一度的议会换届选举。社会民主党和劳动民主党竞选联盟得票最多,原执政的保守党遭到惨败。但是,由于自由者联盟和新联盟两个新党在总统支持下在大选刚结束即迅速结盟并联合其它党,获得议会多数席位,从而最终掌握了政权,迫使社民党和劳民党联盟成为议会中最大的反对党。新联盟主席帕乌劳乌斯卡斯任议长,自由者联盟主席罗兰达斯·帕克萨斯当选第11届政府总理,政府各部长、副部长职位亦由两党分摊。现政府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内政外交政策,对内实行经济自由化,允诺反腐败,提高教育和保健拨款,减税、促进经济发展,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发展措施,外交上仍以加盟入约、睦邻关系以及经济外交为主要方向。继续推进同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正式开始了加入欧盟的谈判,并于2000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谋求和促进同北约的交流和合作,并把入约的时间表定为2002年。
2001年6月,由于联合执政的自由者联盟和新联盟在政见上的分歧激化,导致政府垮台。7月,社民党和新联盟组成联合政府,社民党主席布拉藻斯卡斯出任总理。新政府基本上延续前届政府的施政方针,对内继续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改革和减税政策,并允诺实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对外政策以“加盟入约”为核心。
2002年,立政局保持稳定,总统、议会和政府关系基本协调。政府对内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和私有化进程,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对外坚持以加入北约和欧盟、睦邻周边为政策核心,取得重要进展。11月和12月,立先后获得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邀请,可望于 2004年5月成为正式成员。
2002年12月22日举行首轮总统选举,时任总统阿达姆库斯和自民党主席帕克萨斯在十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进入第二轮角逐。在2003年1月5日进行的第二轮选举中,帕克萨斯以54.15%的得票率胜出,成为立独立后第三任总统,并于2月26日正式就职。2002年12月22日,立同时举行地方自治委员会(地方议会)选举。25个政党和20个政治联盟的10138名候选人争夺60个市、区自治委员会中的1560个席位,社民党、保守党、农民党与新民主党联盟、自由者联盟和新联盟得票分别列前五位。
【宪 法】
[编辑本段]
1992 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力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议 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有141个席位,任期四年。议员由25岁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1名由全国71个选区选出,另外70 名由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进入议会,并根据各党所获选票按比例分配议员名额。现议会于2000年10月选举产生,社会民主党占51席,新联盟 25席,自由者联盟23席,自由民主党11席,祖国联盟(保守党)9席,农民党和新民主党联盟7席,中间派联盟、波兰人选举运动和基督教民主党人议会党团 8席,其它较小党派和独立候选人组成混合议会党团7席。议长阿尔图拉斯·帕乌劳乌斯卡斯(ARTURAS PAULAUSKAS),2000年10月19日当选。帕为新联盟主席。
【政 府】
[编辑本段]
现政府为立独立后第十二届政府,2001年7月成立,共设13个部。总理阿尔吉尔达斯-米科拉斯·布拉藻斯卡斯(ALGIRDAS-MYKOLAS BRAZAUSKAS),外交部长安塔纳斯·瓦利奥尼斯(ANTANAS VALIONIS),经济部长彼得拉斯·切斯纳(PETRAS CESNA),社会保障和劳动部长维利亚·布林凯维丘婕(VILIJA BLINKEVICIUTE),农业部长叶若尼马斯·克拉乌捷利斯(JERONIMAS KRAUJELIS),环境部长阿鲁纳斯·昆德罗塔斯(ARUNAS KUNDROTAS),财政部长达莉娅· 格利芭乌斯凯捷(DALIA GRYBAUSKAITE),司法部长维陶塔斯·马尔凯维丘斯(VYTAUTAS MARKEVICIUS),国防部长利纳斯·林凯维丘斯(LINAS LINKEVICIUS),文化部长罗玛·多维德涅涅(ROMA DOVYDENIENE),教育和科学部长阿尔吉尔达斯·蒙凯维丘斯(ALGIRDAS MONKEVICIUS),内务部长约扎斯·贝尔纳托尼斯(JOZAS BERNATONIS),交通部长吉格曼塔斯·巴尔齐季斯(ZIGMANTAS BALCYTIS), 卫生部长康斯坦丁纳斯·罗姆阿尔达斯·多布罗沃尔斯基斯(KONSTANTINAS ROMUALDAS DOBROVOLSKIS) 【2003年3月起为约扎斯·奥列卡斯(JUOZAS OLEKAS)】。
【主要网址】 (政府); (外交部)。
【行政区划】 分为10个县(county)。共设有60个实行地方自治的市级行政单位,其中9个大城市(city)、43个区(district)和8个小城市(municipality)。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司法机构】 宪法法院院长埃基迪尤斯·库里斯(EGIDIJUS KURIS),2002年3月16日就职,任期至2008年3月。最高法院院长维陶塔斯·格雷丘斯(VYTAUTAS GREICIUS),1999年7月8日就任,任期9年。总检察长安塔纳斯·克利马维丘斯(ANTANAS KLIMAVICIUS),2000年12月13日就任,任期7年。
【政 党】 共有4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主要政党有:
(1)立陶宛社会民主党(LITHUAN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执政党。1896年创建,1989年8月12日重建,1990年1月17日注册,2001年1月27日与立陶宛劳动民主党 (LITHUANIAN DEMOCRATIC LABOR PARTY)合并。现有党员12000余人。主席阿尔吉尔达斯-米科拉斯·布拉藻斯卡斯。原劳民党主席契斯洛瓦斯·尤尔舍纳斯(CESLOVAS JURSENAS)和原社民党主席维佳尼斯·安德留凯季斯(VYTENIS ANDRIUKAITIS)任副主席。在议会中占51席。
(2)新联盟(THE NEW UNION):又名社会自由党(SOCIAL LIBERALS),执政党。1998年4月25日成立,现有党员4500余人。主席阿尔图拉斯·帕乌劳乌斯卡斯。在议会中占25席。
(3)立陶宛自由者联盟(LITHUANIAN LIBERAL UNION):1990年11月24日成立。主席埃乌格纽斯·根特维拉斯(EUGENIUS GENTVILAS)。现有成员2000余人。在议会中占23席。
(4)立陶宛自由民主党(LITHUANIAN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2002年3月9日由立陶宛自由者联盟分裂而成。主席罗兰达斯·帕克萨斯。在议会中占11席。
(5)祖国联盟(立陶宛保守党)[HOMELAND UNION(LITHUANIAN CONSERVATIVES)]:1993年5月1日成立。现有党员14000余人。主席维陶塔斯·兰茨贝尔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在议会中占9席。
(6)农民党和新民主党联盟(FARMERS” AND THE NEW DEMOCRACY PARTIES):2000年10月成立。现有成员3000余人。主席卡济米拉·普隆斯克涅(KAZIMIERA PRUNSKIENE)。在议会中占7席。
(7)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人党(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2001年5月12日由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和立陶宛基督教民主联盟(LITHUANIAN UNION OF CHRISTIAN DEMOCRATS)合并成立。现有成员10000余人。主席卡季斯·博比利斯(KAZYS BOBELIS)。在议会中占3席。
(8)立陶宛中间派联盟(CENTRE UNION OF LITHUANIA):1993年6月5日成立,同年10月27日注册。现有党员2300余人,主席罗穆阿尔达斯·奥佐拉斯(ROMUALDAS OZOLAS)。在议会中占3席。
(9)立陶宛波兰人选举运动(LITHUANIAN POLES” ELECTORAL ACTION):1994年10月29日成立,1995年3月8日注册。现有党员约1000人。主席杨·谢克维奇(JAN SIENKIEWICZ)。在议会中占2席。
(10)立陶宛政治犯和流放者联盟(LITHUANIAN UNION OF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DEPORTEES):1991年作为政治组织正式注册,1994年7月16日成为政党,8月19日注册。现有党员60000人。主席巴利斯·伽雅乌斯卡斯(BALYS GAJAUSKAS)。
其他政党有:立陶宛民族党“青年立陶宛”(LITHUANIAN NATIONAL PARTY “YOUNG LITHUANIA”)、立陶宛民族联盟(NATIONAL UNION OF LITHUANIA)、立陶宛绿党(LITHUANIAN GREEN PARTY)、独立党(INDEPENDENCE PARTY)、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立陶宛社会党(LITHUANIAN SOCIALIST PARTY)、立陶宛自由联盟(LITHUANIAN FREEDOM LEAGUE)、立陶宛俄罗斯人联盟(UNION OF RUSSIANS OF LITHUANIA)、立陶宛改革党(LITHUANIAN REFORM PARTY)、立陶宛人民党(LITHUANIAN PEOPLE”S PARTY)、立陶宛生活逻辑党(LITHUANIAN PARTY OF LIFE”S LOGIC)及政治性组织立陶宛少数民族联盟(LITHUANIAN ALLIANCE OF ETHNIC MINORITIES)等。
【重要人物】罗兰达斯·帕克萨斯:总统。1956年6月10日生于立北部城市特尔希艾。1979年毕业于维尔纽斯民用工程学院工业及民用工程专业。1984年毕业于列宁格勒民航学院。1979-1985年任苏联空军分队飞行教练。1997年3月当选维尔纽斯市议员,同年4月10日当选维尔纽斯市长。1999年6-10 月任立总理。1999年10月至2000年2月任总统顾问。2000年4-9月再次出任维尔纽斯市长。2000年10月当选立议员,同时辞去维尔纽斯市长职务,同年10月27日再次出任立总理。2001年6月20日辞职。立独立后,曾为保守党理事会成员,1999年10月退出保守党,同年12月加入自由者联盟,并任主席。2001年12月退出自由者联盟,组建立陶宛自由民主党,出任主席。2003年1月5日当选总统,2月26日宣誓就职。已婚,妻子莱玛为经济学家,有一子一女。爱好网球和特技飞行。讲立语、俄语、波兰语,懂英语。
阿尔图拉斯·帕乌劳乌斯卡斯:议长。1953年8月23日生于维尔纽斯。1976年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法律系。1979年任凯什亚多利斯区副检察长。 1982年任瓦莲那区检察长。1987年任立副总检察长。1990-1995年任立独立后首任总检察长。1995-1997年,任立副总检察长。1998 年组建新联盟并任主席。2000年10月19日当选议长。已婚,有一子一女。喜爱滑雪、阅读。讲立语、俄语,略懂英语。
阿尔吉尔达斯-米科拉斯·布拉藻斯卡斯:总理。1932年9月22日生于立罗基什基市。经济学博士。1951-1956年就读于考纳斯工学院水利工程建筑专业。1956-1957年任考纳斯水电站工程管理处总工程师;1958-1962年任能源建设托拉斯管理处处长;1962-1965年任立国民经济委员会建材工业管理局局长;1965年任建材工业部部长;1967年任立计委第一副主席;1977-1988年任立共中央书记,负责经济事务;1988年任立共中央第一书记。1990年3月任立副总理。1989年其领导的立共同苏联共产党分离,宣布独立。1990年初立共改名为立陶宛劳动民主党,12月布当选劳民党主席。1992年当选议会主席,代行总统职权。1993年2月14日当选立首任总统。1998年2月期满。2001年1月,立劳动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社会民主党,当选该党主席。2001年7月任立第12届政府总理。1993年11月布以总统身份正式访华。已婚。爱好航海和狩猎。讲立语和俄语。
【经 济】
[编辑本段]
立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较发达,糖、奶、肉制品出口有一定优势。现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转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73%。2002年,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金融、税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供求改善,外资流入增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幅为5.9%。但支柱产业不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511.82亿立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4780立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6.7%
货币名称:立特(LITAS),辅币为立分(CENTAS)。
1立特=100立分
汇率:1美元=3.25立特(2002年12月)。
通货膨胀率(2002年):0.3%
失业率(2002年):11.3%。
【资 源】 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覆盖率为30.3%。有722条河流,4000多个湖泊。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筑材料等。
【工 业】 2002年工业产值266.52亿立特,同比增长7.5%,占GDP的52.56%。主要工业部门为采矿和采石业、加工和制造业以及能源,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7%、86.2%、12.1%。采矿和加工制造业产值222.93亿立特,增长7.7%,电力、天然气、供水业产值40.63亿立特,增长6%。工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7.9%。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开采泥炭(万吨) 24.55 26.32 51.25
开采石英砂(万立方米) 4.07 5.70 4.37
化肥(万吨) 91.44 87.85 115.04
造纸(吨) 12264 14732 10436
水泥(万吨) 56.95 55.81 59.92
电视机(万台) 20.62 16.83 34.71
显像管(万个) 276.2 306.8 342.7
亚麻纤维(吨) 4095 6597 3660
套装(万套) 54.05 48.14 36.20
布匹(亿平方米) 1.086 1.039 9240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113.84 146.89 176.725
输送管道天然气(亿立方米) 10.065 8.646 6.135
【农 业】 2002年立农业产值35.5亿立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其中谷物增长9%,糖类增长17%,油菜增长63%,马铃薯增长45%,肉类增长8%,蛋增长6%,牛奶增长1%。共有6.75万个农场,耕地面积230.13万公顷。全国3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7%。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为(千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谷 物 2730.7 2397.5 2602.0
马铃薯 1791.6 1054.4 1531.3
蔬 菜 329.4 322.0 261.0
甜 菜 881.6 894.1 1029.8
亚 麻 7.2 4.0 7.8
油菜籽 81.0 64.8 105.6
净 肉 264 208 224
牛 奶 1725 1730 1752
鸡蛋(亿个) 6.92 7.42 7.90
【服 务 业】 共有批发商11389家,零售商42886家,各类餐饮业实体4998家。从业人员及占从业人口的17%。
2002年零售业销售额154.6亿立特,同比增长12.4%;餐饮业产值为3.268亿立特,增长18.7%。
【旅 游 业】 2002年共接待外国游客399.94万人次,同比下降4.7%。外国游客人数和比例为:俄罗斯117.28万(29.3%),拉脱维亚114.60万(28.7%),白俄罗斯64.68万(16.2%),波兰30.49万(7.6%),爱沙尼亚23.19万(5.8%),德国11.78万(2.9%),其它国家37.92万。立陶宛人出境者约358.39万人次,同比减少5.7%。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城堡、百浪港、尼达、希奥利艾十字架山、杜鲁斯基宁盖等。
【交通运输】 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前苏联各共和国连成一体,并拥有发达的公路网。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
铁路:总长1997.2公里。2002年铁路货运量3678.82万吨,同比增长26.1%;其中国内货运量652.5万吨,同比增长2.9%,国际货运量3026.32万吨,同比增长32.5%。
公路:总长21316公里。干线公路1724公里,国家级公路4864公里,地区级公路1472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1980公里,水泥路面86公里,砂砾路面9227公里,块石路面23公里。2002年公共交通运送乘客1.65665亿人次,增长0.8%。
水运:2002年海运总量2582.14万吨,同比增长15.5%;其中装货量2125.27万吨,同比增长17.2%,卸货量456.87万吨,同比增长8.3%。内河货运量51.50万吨,同比下降5.2%。水路客运量为289.02万人次,同比增加118.4%。克莱佩达是立唯一海港。年吞吐能力:7000多艘船只,70000多名旅客,货物转运量2000多万吨。
空运:2002年航空公司空运旅客37.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共计5.244亿人/公里,增长8.4%。运输货物、行李、邮件量为3350.9 吨,同比增长1.5%。机场进港35.06万人次,同比增长8.8%;出港35.10万人次,同比增长6.9%;中转1.60万人次,同比下降6.3%。飞机起降26013次,其中国际航线23541次。国际机场有:维尔纽斯机场、考纳斯机场、百浪港机场。
【财政金融】 截止2002年底,黄金外汇储备80.13亿立特,同比增长20%。国家债务总额131.63亿立特(占GDP26.3%),其中外债91.78亿立特,内债39.85亿立特。
2000-2002年国家财政状况(亿立特)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平 衡
2000年 57.813 58.422 -0.609
2001年 63.447 69.748 -6.301
2002年 104.74 110.64 -5.9
共有10余家银行,主要银行及资产情况如下:
1、维尔纽斯银行(Vilniaus Bank),资产60.48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41.62亿立特,贷款额27.44亿立特。
2、汉莎-立陶宛储蓄银行(Hansa-LTB),资产39.59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33.60亿立特,贷款额12.06亿立特。
3、立陶宛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Lithuania),资产17.92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11.79亿立特,贷款额9.58亿立特。
4、斯诺拉斯银行(”Snoras” Bank),资产9.01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6.86亿立特,贷款额5.48亿立特。
【对外贸易】 据立海关统计,2002年出口额为202.798亿立特,增长10.6%,进口282.201亿立特,增长11%,逆差79.403亿立特。主要出口商品是矿产品和纺织品,主要进口商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
2000-2002年进出口贸易(亿立特)
2000 2001 2002
出口额 152.375 183.328 202.798
进口额 218.260 254.132 282.201
差 额 -65.885 -70.804 -79.403
2002年对欧盟国家出口98.154亿立特,占出口总额的48.4%,同比增长12.0%;对独联体国家出口38.937亿立特,占出口总额 19.2%,同比增长7.7%。从欧盟国家进口126.990亿立特,占进口总额45%,同比增长13.6%,;从独联体国家进口73.937亿立特,占进口总额26.2%,同比减少0.9%。
2002年主要出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英国13.5%,俄罗斯12.1%,德国10.3%,拉脱维亚9.6%,波兰6.2%。主要进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为:俄罗斯21.4%,德国17.2%,意大利4.9%,波兰4.8%。
【外国资本】截止2002年底,立获外国直接投资累计131.82亿立特,同比增长23.7%,其中2002年外来直接投资额23亿立特,人均获外国投资总额3808 立特。主要投资领域为:加工制造业29.3%,金融20.1%,贸易17.3%,邮政及其它服务业务13.9%。主要投资国家为:丹麦17.2%,瑞典 15.3%,爱沙尼亚11.7%,德国9.6%,美国8.7%。
【外国援助】 2000年上半年,立共得到各种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1.326亿立特,同比增长61.6%,其中1.03亿是以物资形式提供的。这些援助15.9%来自立本国企业和个人,其余84.1%来自世界35个国家,主要为:美国6000万立特,德国2200万立特,法国790万立特,丹麦450万立特,挪威190 万立特,波兰158万立特。
【人民生活】 2002年,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人均工资1118.7立特。最低月收入标准430立特,最低月生活标准290立特,平均养老金321立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4.87亿立特,支出43.83亿立特。
2002年1-9月,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425立特,月人均支出422立特,其中城市居民月人均收入473.6立特,月人均支出467立特,农村居民月人均收入348.3立特,月人均开支357.5立特。居民收入的35.26%用于购买食品和饮料,7.78%用于烟酒,6.89%用于服装和鞋,14.68%用于水、电、煤气,5.13%用于房屋装饰保养,4.88%用于保健,7.18%用于交通,5.12%用于通讯,4.34%用于休闲和文化活动,1.19%用于教育,3.92%用于宾馆住宿和餐厅就餐,3.64%用于购买其它商品和服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