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怎么施效果好?
我国土壤含钾量比较丰富,在目前生产水平条件下,北方大部分土壤供钾量可满足需要,南方土壤缺钾面积比较大。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氮、磷素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多, 钾素化肥的施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积极发展钾素化肥的生产和施用,一定会对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钾素化肥的种类不如氮、磷素化肥多,生产量还少。目前生产或副产的钾素化肥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钾镁肥、窑灰钾肥、草木灰,钾钙肥等,常用的主要是硫酸钾和氯化钾等。我国钾肥供应量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尚难做到与氮、磷肥料的平衡。所以,一方面要增加钾肥肥源,尤其是农家肥;另一方面要合理施用钾肥,要把有限的钾肥用在最需要的作物和土壤上,并在轮作中合理分配。
一,作物缺钾的主要症状
作物缺钾症状一般在生长中后期才逐渐表现出来,最典型的症状是叶尖和叶边缘枯焦,叶中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斑点。这种症状首先从老叶或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因为钾的再利用程度大,钾不足 时,老组织中的钾可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去。但如果严重缺钾,嫩叶也会发生此症状。
作物缺钾的症状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 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近叶脉处仍为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
其次是根系发育不良,根细弱,常呈褐色,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在氮素充足时,缺钾的双子叶植物 的叶子常卷曲而显皱纹;禾本科作物则茎秆柔软易倒伏,分蘖少,抽 穗不整齐。
二,钾肥的生理功能
1,酶的活化剂。钾在细胞内可作为60多种酶的活化剂,如丙酮酸激酶、果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淀粉合成酶、琥珀酰合成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等。因此,钾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以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2,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钾与糖的合成也有关,并能促进糖类向贮藏器官运输。
3,钾是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如对气孔的开放有着直接的作用。
三,钾肥的合理施用
我国大部分土壤钾素含量比较丰富,供钾能力比氮、磷要强。但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氮、 磷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土壤中和农家肥中的钾素就不能满足作物持续高产的需要。如: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地,作物不断出现缺钾症状,南方各地土壤缺钾面积达30~60%。各地在缺钾土壤上施用钾肥,肥效越来越显著,一般在施用有机肥的氮、磷化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可增产10%以上。
钾肥肥效受一定条件的限制,要合理施用钾肥,充分发挥钾肥的增产效益,必须了解有效施用钾肥的有利条件和合理 施用技术。
(一)有效施用钾肥的条件
1.土壤供钾水平:土壤速效钾丰缺程度,是决定钾肥肥效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土壤质地不同,士壤速效钾含量不一样,施钾肥肥效不同。各地试验表明,质地粗的沙性土壤施用钾肥的效果比粘土 高,所以钾肥最好优先用在缺钾的沙性土壤上。
2.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作物上:一般在缺钾土壤上,钾肥对各种作物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含钾量中等或较丰富的土 壤上,只有喜钾作物肥效较好。因此,一般应把钾肥优先施在含糖、淀粉、脂肪、纤维较多的“喜钾作物”上,如甜菜、烟草、甘 薯、西瓜、苹果、麻类等作物上施钾肥效果较好。
其次,棉花、油 料、玉米、小麦、水稻等施用钾肥也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3.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在氮、磷、钾都缺的土壤上,应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才能充分发挥钾肥的肥效。
(二)钾肥施用技术
钾肥施用要因地制宜,因作物、因土采用经济有效的施用技术。钾肥的施用也具有“报酬递减”现象,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用量过高,每千克钾肥增产效益低,纯收益不高;用量过低,虽然每千克钾肥增产效果好,但产量和质量上不去,纯收益低。目前在钾肥资源比较少的情况下,一般还做不到完全满足作物的需求,要因土壤和作物进行合理分配。
1,基肥
钾肥主要应作基肥施用钾肥用作基肥要适当深施在根系密集的范围内,以利于根系对钾素的吸收,钾肥要早施,在缺钾地块上,作物一旦进入生长旺盛阶段,速效钾消耗很快,如果不施用钾肥,要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施用氯化钾作基肥,宜早不宜迟,早施有利于氯离子淋洗,以避免土壤氯离子浓度局部过高,影响作物生长。
钾肥作基肥施用方法主要有:北方旱作田,耕地前撤施或耕地时撒施在犁沟内,翻压作基肥。也可以结合播种条施或坑 施。水稻田和本田可撒在表面上,经粑拖平后插秧。
2.追肥
钾肥做追肥也应早施。因作物缺钾症状较氮、磷表现迟,如在外表上出现缺钾症状时再追施钾肥,则为时已晚,必然会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因此,追施钾肥宜早不宜迟, 面且后期追施钾肥效果较差。旱作地追施钾肥可在苗期条施或坑施,水稻追施钾肥可结合稻田第一次中耕撒施或把钾肥与氮、磷肥制成球肥塞施。
3.钾肥用量
钾肥施用量应根据土壤速效钾丰缺状况、作物需钾多少及各营养元素的适宜配合比例而定。对喜钾作物如烟草、甜菜等,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施用量。
四,钾肥的施用方法
我国土壤普遍缺氮,大部分缺磷,所以钾肥在缺钾土壤上必须配合氮肥或氮磷肥施用,才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钾肥主要施用方法
1,水稻秧田肥
钾肥用于秧田面要比本田面施用量多,秧田肥 。施肥前先把秧板做好,将钾肥直接撒在秧板上,耙入泥浆中,整平即可播种。
草木灰可结合盖秧施用,应与湿土混合,防止被风吹散。如果钾肥用于秧田追肥,宜早追,一般在秧苗3片叶以前追施。追施前应与 细干土或细土粪拌和,也可以在没有露水时直接撒施。
2,水稻本田肥
钾肥易溶于水,易渗漏,施用时本田中的水不宜过多,应将多余的水排走,然后撒施钾肥,再耙匀拖平、插秧。施肥后3~5天内不要排水,同时尽量避免串灌和干湿交替排灌,减少土壤中钾素的淋失和固定。钾肥用于水稻本田基肥的施用方法与氮、 磷肥类似。
3,旱地作物基肥
钾肥往往与氮磷一起作基肥,采用撒施、沟施或穴施等方法,不同作物的施用方法与氮、磷肥一样。钾肥不能表 施,否则作物根系很难吸收,也易引起钾的固定或淋失。碱性较强的草木灰、窑灰钾肥呈粉末状,应多作基肥,少作追肥,以免因黏附面烧伤幼苗。
4,根外喷肥
作物生长期间表现缺钾时,尤其对于密植作物, 可进行根外喷肥,作为根际施肥的补充。
氯化钾和硫酸钾的施用方法一样。除烟草等忌氯作物和低注盐碱地不宜施用外,氯化钾与等养分硫酸钾的肥效一样,都能改善作物 品质,合理施用对土壤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
总之,氮,磷,钾,钙,镁,硫等化学肥料,各有不同的功能,也各有不同的特性,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其特性,科学合理地施肥,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钾肥,气候条件对钾肥肥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干湿冻融、通气等条件的改变而表现出来的。如土壤通过冻融,可以促进土壤中含钾矿物质的风化,增加土壤速效性钾的含量提高对作物的供钾能力。在作物生长期间,若土壤水分不足,会使土壤中钾离子活度下降,减弱钾离子的扩散,影响作物对钾的吸收。当土壤水分过多时,则土壤通气性差, 作物吸收钾的能力受到抑制,而易出现缺钾现象。另外,土温偏高或偏低也影响作物对钾的吸收,如早稻前期温度低时,会影响各种养分的吸收,特别是磷钾等养分,所以此时施用磷肥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硅钙镁元素肥对土壤有什么好处?
硅钙镁中微量元素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高活性离子态钙、硅、镁、硫、硼、锌、铁、钼、锰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科学利用微生物菌剂解硅菌等来分解矿物质的特性来促进作物的吸收。可以调节土壤养分平衡供应,调控作物土壤环境、改良土壤酸碱平衡、解磷、解钾提高土壤肥力。
硅是仅次于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又一大营养元素,被称为第四营养元素。试验表明硅对各种农作物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花生增产15%-35%、麻类增产10%-25%、草莓增产30%-50%、西瓜增产10%-25%、玉米增产12%-20%、小麦增产10%-15%、水稻增产10%-20%。
常用的硅肥为不溶于水的硅钙钾肥,除含有硅、钙、镁等成分外,含有镁、硼、锌、硫、锰、铁等中微量元素。
功能特点:
1.抗倒伏
硅能使作物机械组织细胞硅质化,表皮细胞的外侧细胞壁中纤维素微团孔隙被硅胶充满为硅一纤维膜,与角质层形成角质一硅质双层结构,使茎叶硬度增强。由于作物的茎秆直,使抗倒伏能力提高80%左右
2.抗病虫,减少危害:
硅素丰富,硅纤维膜就致密坚硬,寄生病菌菌丝和害虫难以入侵,从而提高防虫抗病能力,特别是对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叶斑病、茎腐病、小粘菌核病、白叶枯病及螟虫、小麦白粉病、锈病、麦蝇、棉铃虫等病虫害发生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3.抗干旱
角质硅质双层结构的存在,降低了叶面的蒸腾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作物的抗旱能力,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干热风和抗低温能力。在干旱地区种植的作物施硅后增产作用尤为显著。
4.促进光合作用
能够使作物的茎叶挺直,减少遮阴,叶绿素含量大大增加,叶片光合作用加强。如水稻施硅后,叶片角度缩水25.4度,冠层光合作用提高10%以上。
5.通气性增强、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硅素能改善植株体内通气组织,根系氧化能力、抗渍害能力等增强,白根增多,使作物导管刚性加强,促进通气性,这对水稻、芦苇等水生和温生作物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预防根系的腐烂和早衰,特别对防治水稻的烂根病有重要作用。
6. 促进养分的有效利用:
施硅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必然促进作物有效地利用土壤养分,且硅肥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并含有一定量的磷、锌、镁、硼、铁等微量元素,对作物提供复合营养作用。
7.硅能减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的磷,并促进磷在作物体内的运转,从而提高结实率。
8.硅肥能调节土壤、消除污染
硅肥为碱性肥料,能改良土壤,矫正土壤的酸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抗板结、抗重茬。且硅肥中所含的硅、钙、镁离子,能够与红土壤中大量积聚的铁、铝离子和盐大地中大量积聚的钠离子发生转换反应,形成无害化合物,减少有害成分,同时补充作物生长急需的硅、钙、镁离子。
9.硅是品质元素:
能够解决西瓜不甜,大米、小麦不香,黄瓜一头大一头小等问题。并果实硬度高,便于储存和运输。
使用方法及使用量:
基施:施用量为50-100公斤/亩,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能更充分发挥硅肥的作用
使用时间:
整理田地时使用。也可以撒施追肥,由于不溶于水,会在附着在土壤表面,雨季放水时,可能会被水带走。
注意事项:
1、 本品在水里不溶解,但作物可以吸收利用它含的养分
2、本品为碱性肥料,不可与酸性肥料混合后长时间存放。应现混现用
3、本品与有机肥料、土杂肥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盐碱地如何处理 该如何施肥
盐碱地小麦要高产,选用化肥是关键。化肥性质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酸性、中性化肥可以在盐碱地上施用,而碱性肥料则应避免在盐碱地上施用。如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等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杂质,不会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其中的铵被小麦吸收后,残留的硫酸根可以降低盐碱的碱性,也适宜施用;石灰氮、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就不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硝酸钠也属生理碱性肥料,共中的硝酸根离子被小麦吸收后,残留的钠不仅增加了土壤盐分,还会使土壤碱性提高,使土壤越变越坏。盐碱地小麦也适宜施用氯化铵,以免盐分增加,影响小麦生长。给盐地小麦施用磷肥,应选用过磷酸钙。而钙镁磷肥就没有效果,反而会增加盐碱地的碱性。
配合施用有机肥,小麦长好有前提。盐碱地小麦施用化肥,要注意配合施用有机肥料,既可以补充多种营养,又有利于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减轻由于施用化肥而引起盐碱危害。
施肥方法要有巧,少量多次深埋好。盐碱地小麦施用化肥,不同于一般好地,要注意多次少量施用,以免土壤溶液浓度骤然过高,影响小麦吸收和生长。另外,铵态氮肥在盐碱地上施用易引起氨的挥发,一定要强调深施埋严。
硅钙镁在土豆上有什么用?
马铃薯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农作物,除氮磷钾外,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还需要一些中微量的参与,因此还需要一些中微量元素肥。那么,马铃薯能使用硅钙镁肥吗?硅钙镁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如何?一起来看下。
硅钙镁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1、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活性硅钙镁有机肥中的镁、钙、硼等中微量元素可增强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加速马铃薯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并可提供适量的磷素营养。经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硅钙镁有机肥可使薯类和根茎类作物增产15-40%。
2、增强马铃薯抗性
肥料中被活化的硅、钙等矿质元素不仅可使马铃薯的表皮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增强马铃薯茎叶的坚韧性,使有害病菌难以侵入,从而提高马铃薯对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黄叶和蝼蛄、螨虫等病虫害的抗性;还可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大量的钙、硅、镁、硼等中、微量元素,减少马铃薯因缺素而引起的环腐、黄叶等病害,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农产品品质
肥料中大量的功能性活性基团具有刺激和促进马铃薯根系对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均衡吸收,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运转的功能,有利于促进马铃薯块茎的不断膨大和淀粉含量的显着提高;同时,肥料中的硅、钙等元素可增强马铃薯细胞的硬度,有效减少马铃薯块茎病斑和机械损伤,提高耐储运性能。
4、改良土壤
活性硅钙镁有机肥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量和保水保肥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款来自青岛港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硅钙镁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的调节土壤酸碱度,特别针对长期使用化学肥料造成的土壤酸化问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硅钙镁土壤调理剂-港储生物
净含量:20kg
产品介绍:
本品原料来自韩国矿物质,经过特殊工艺提纯,8次高温煅烧,无任何重金属。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本产品中的硅、钙能够被作物更好吸枚,克服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硅、钙无法吸收或吸收不充分的缺点。
产品功能:
★本产品PH值为9-10,属碱性肥料,能够有效的调节土壤酸碱度,特别针对长期使用化学肥料造成的土壤酸化问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增强作物耐盐性,以及抑制土病病菌传播等。同时能减轻土壤中有毒污染对作物的侵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促进根系发育。使用本品,可使作物根系数目増加20%以上,根长加25%以上,根重增加21%以上。木本植物及禾本科作使用效果。
★全营养平衡调节生长,调节作物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有效控制植株和枝条徒长,对果实有显着的膨大作用。
★提高养分利用车。可使氮的利用率高40%、磷25%、钾41%,氮磷钾用量平均减少30%。
★提高叶绿素含量。使用本品的作物叶绿素含量平均提高22%以上,面且叶色浓绿素含量平均提高22%以上,叶色浓绿,叶片増厚,表面光滑,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延缓叶片衰老和植株衰老,延长采收期。
★促进作物提早开花、结果、成热。使用本品可使作物开花、结实时提前1-7天。早着色5-8天,早成熟7-20天
葡萄如何使用硅钙肥,一年使用一次么?
葡萄是果树类需肥量最大的树种之一,施肥量满足葡萄生育期要求,可为丰产
果优
打好了物质基础。葡萄在生长周期中也不例外,单靠土壤中原有营养很不够,必须用施肥来补充。
怎样施肥,从下列几个方面作个介绍:
一、肥料补充
(一)有机肥:施用量为产量的1.5-2倍,生产100公斤鲜果,需有机肥150-200公斤,亩产3000公斤,就需有机肥4500-6000公斤。
(二)
无机肥
:化学肥及矿质肥,共同特点肥效快,化肥易使
土壤板结
,而且葡萄必需的硼、铁、镁、钼、锌……等元素含量很少。
(三)
生物菌肥
:各种有益生物菌,活化土壤,激活土壤多种营养元素,缺少增加
土壤有机质
及速效性营养元素。
综合上述因素,
中国农业科学院
和河南三门峡
大三元
厂采用高新技术研究出大三元有机无机
生物肥
,将三
种肥
用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在葡萄上使用表现出果粒饱满、穗状形好、色好、含糖高、丰产,已成为葡萄产区优质高产首选肥料。
二、施肥量及时期
1.施肥量:除有机肥外,以亩产3000公斤计算,需亩施纯氮15-30公斤、
五氧化二磷
6-12公斤、钾15-30
公斤,铁、锌、硼、镁多种微量元素。大三元有机无机生物菌肥,根据葡萄对氮肥利用率50%,磷利用率25%,钾利用率60%。葡萄吸收量和土壤供给量用叶片分析,测土分析才确定亩可施用大三元肥150-200公斤作基肥施入。追肥量以产量和树势各个追肥时期有所不同。
2.施肥时期及方法
基肥:葡萄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施入越早越好,有利根系吸收积累,有利
花芽分化
,也为来年发芽供给充足营养。
追肥:第一次芽前追肥:对花穗分化和前期生长有作用,以含氮高的大三元肥为主,这次肥占全年施肥量1/3-1/2,株施1-1.5斤。第二次追肥:6月中下旬即果实膨大期,这次肥对生长和
座果
至关重要,可占全年施氮肥的一半,仍用大三元肥,株施0.5-1公斤。第三次灌浆肥:葡萄在7月中下旬成熟前以钙、钾肥为主,株施入
硫酸钾
或硅钙镁钾肥0.5-1.5公斤。每次追肥后要浇水。
施肥方法可选用放射状沟施、井字施肥,撒施、环状沟施等。
三、根外喷肥:叶面喷肥可选用果友氨基酸400倍液和
乳酸钙
600倍液,也可选用速乐硼等多种微量元素肥喷布。
四、主干涂抹:利用果友氨基酸
营养液
原液涂抹主干,连续3次,每10天一次,直接吸收,树势健壮,起到抗寒防冻作用。
我省
红提葡萄
发展迅速,面积逐年增加,红提葡萄需肥大是基础,单粒重要大于12克,要求抓住以上几个施肥期,作到配方施肥,加上综合措施,单粒重才能达到12克以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