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该怎么处理呢
农药废弃物包括被禁止使用但仍有库存的农药、过期失效的农药、假劣农药、农药施用后剩余的残液、盛装农药容器的冲洗液、农药包装物(瓶、桶、袋)、被农药污染的外包装物或其他物品等。这些残留农药的包装物被丢弃在田间地头, 遇到降雨或浇水时,其中的农药就会被稀释而释放出来;散落在河流中的农药包装物,进入水体后,农药被稀释,污染水域。在农村,因为饮食被农药废弃物污染的水或其他食物致畜禽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1、 浙江省农药废弃物处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废弃农药的管理办法。据浙江省嘉兴市秀州区政协委员陆雪祥调查,农民在田里施药后,有42.5%的人把农药瓶随手扔在田间地头或河里。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我省常年农药用量在6~7 万t,每667m2 农田上残留的农药包装物5~10 个,则每年丢弃的农药包装物在4 亿个以上。近年来,浙江省农药生产企业中过期农药的累积越来越多,部分地区存放的废弃农药数量也较大,这些不断累积的废弃农药,随着农药用量逐年增加。这些农药废弃物无法自行分解融化,愈积愈多,以致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犹如隐藏在各地的时刻威胁环境的“定时炸弹”,其潜在的破坏力实在不容小觑。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农药残留通过食物链的逐级累积传递,最终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处理大量的农药废弃物,除了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处理的措施以外,更要号召广大农民共同治理农药废弃物,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 农药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
1.要遵守有关的法律和管理条例。2.农药废弃物不要长时间堆放。3.对不确定的农药废弃物,要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妥善处理。4.处理农药废弃物时,要穿戴和农药适应的保护服。5.不要在人、家畜、作物以及食品和水源附近处理农药废弃物。
3 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方法
第一、被国家指定的技术部门确认为变质、失效及淘汰的农药应予销毁。高毒农药一般先经化学处理,而后在具有防渗结构的沟槽中掩埋,要求远离住宅区和水源,并且设立“有毒”标志。低毒、中毒农药应掩埋于远离住宅区和水源的深坑中。凡是焚烧、销毁的农药应在专门的焚化炉中进行。
4、、在非施用场所溢漏的农药应及时处理。在进行农药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保护服(如手套、靴子和护眼器具),如果作业中发生溢漏,则污染区要由专人负责,以防人员和动物靠近或接触;对散落的固态农药如粉剂和颗粒剂等,要用干砂或土掩盖并清扫于安全地方或施药区;对泄漏的液态农药,用锯木、干土或炉灰等粒状吸附物清理;如泄漏量较大高毒农药,应按照高毒农药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第三、农药废弃包装物严禁作为他用,不能随意丢弃,要妥善处理。完好无损的可由销售部门或生产厂家统一收回;破损的包装物要按照高毒农药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来说,金属罐和桶,要清洗,爆坏,然后埋掉。在土坑中容器的顶部距地面不低于50cm;玻璃容器,要打碎并埋掉;杀虫剂包装纸板要焚烧;除草剂的包装纸板要埋掉;塑料容器要清洗、穿透并焚烧。此外,如果不能马上处理容器,则应清洗并放在安全的地方。
5、 结束语
农药废弃物处理涉及到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当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农业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因此科学使用农药和合理处置农药废弃物的工作也应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共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请问老师合作社农药包装空瓶如何回收和处理?
农药使用完了,盛药的空瓶、空桶、空箱及其他包装品上,一般都沾上了农药,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中毒事故。为此,需把好以下几个环节。 #40;1 #41;严禁乱丢乱放空容器或包装品随时集中、清点,由保管农药的人收藏。田间喷药后,切不可把空药瓶丢在田埂路边。 #40;2 #41;统一回收利用有些农药的包装物,工厂可以再利用,
农村
供销社应积极主动回收,由有关部门清洗处理,再送给农药厂。
现在农药包装物越来越精制、美观,切不可因此而将其留作他用,更不可用以盛装食品、伺料、粮食。 #40;3 #41;集中焚烧对回收利用价值不大的,要集中焚烧,不能当作燃料生火、煮饭、烧水等。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包装物不宜采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因其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有可能伤害作物。对金属类或玻璃类包装物应冲洗3次后砸扁或砸碎后深埋于远离水源和居民点的土壤中。
仅供老师参考
农药包装废弃物该怎么处理呢?
农药包装废弃物量大而分散,成为田间地头隐形的污染。这些包装废弃物该去哪?如何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媒体近期采访了解,尽管面临回收难、处理难的困境,但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置的有效方法。
污染严重,上亿农药包装废弃物被扔在田间地头
今年的水稻栽插季,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的9家农资店多了一项新任务:回收卖出去的农药包装。
日前,媒体在农丰农资经营部看到,店门前醒目地摆放着一灰一黄两个有害垃圾回收箱,分别用来回收农药包装袋和农药瓶。
经营部负责人巢玉堂正在接待种田大户张永福,他说:“虽然都是低毒低残留农药,但是用完以后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包装。如果被风吹进河里、井里,就会污染水源。包装袋里的残留农药随雨水渗入地下,还会污染土壤,破坏地下水水质。”
张永福不时点头,表示下次一定把这批农药的包装带到店里回收。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单正军介绍,我国农药包装容量大多在数克到几百克之间,如按每100克农药制剂一个包装物进行统计,每年生产的农药包装物可达100亿个。
目前,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低,仅在浙江、上海等地开展回收工作,其他地区零星开展试点工作。更多包装废弃物则被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成为农业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
专家指出,由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多是玻璃、塑料等材质,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散落于田间、道路、水体等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包装废弃物中的残留农药会释放到环境中,特别是塑料和铝箔材质包装中残留的农药量比例较大,如果进入土壤和水体环境中,对农村土壤及水体造成直接危害,影响农业生产,并可能进入饮用水源地,威胁居民身体健康。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三废的来源及处理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的投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化肥包装、农药包装废弃物以及废旧农膜等农资“三废”,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业生产每年产生的化肥包装袋超过10亿个,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100亿件,农用薄膜使用量近250万吨。大量被随意丢弃的农资“三废”,已成为土壤和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农资“三废”的回收处理难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填补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立法空白。今年以来,随着《关于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及法规的陆续出台,农资“三废”带来的土壤污染防治问题不仅成为农资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消灭农资“三废”,守护土壤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就农资“三废”回收处理问题,笔者在与相关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三废”回收处理共同的也是最大的难题,仍是资金短缺。以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为例,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回收、分类、储存、运输、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专业的公司、专业的人员和专业的设备来处理。回收时要有专用的容器、专业的贮存场所和运输车辆,具备相应的防流失、防渗透、防扬散的条件,要将容易产生化学毒害反应的废弃物分类并分隔存放,避免出现回收贮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人员中毒事件的发生。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除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外,过期农药的回收处理同样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农药的保质期一般是2-3年,经销商的库房里每年都有大量的过期农药需要处理,而厂家回收过期库存农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成本非常高昂,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就通过修改保质期后低价销售或直接倾倒的方式进行处理,存在很大的环境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农资“三废”包括其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投入回报比的问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