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调控(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

园艺植物花期调控的方法

调控球根花卉的花期常采用以下方法:

(1)选择品种、分期播种、控制适温、补充光照。用于调控唐菖蒲花期,可基本上做到常年开花。美人蕉选择矮型早花种,在11月中、下旬栽于温床内加温催芽,翌春定植于露地,可提前至5月初开花;若选择晚花种,可在3月上、中旬于冷床内催芽,晚霜结束后定植于露地,花期可延迟到10月底。大丽花选择适宜品种也可分期开花。

(2)孕蕾期控制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可使已经孕蕾的球根花卉提前或推迟开花,也可使正在开花的植株延长花期。水仙、郁金香、百合等鳞茎类球根花卉均可用此法调解花期。

(3)打破球根休眠期。球根花卉具有休眠期,春植球根花卉冬季休眠;秋植球根花卉夏季休眠,因此种球的萌发,需要经过一个休眠期结束或打破的阶段。打破休眠,通常是采用低温或高温处理,也可采用激素处理。

(4)延长球根休眠期。一般利用低温、干燥和应用激素等方法,使贮藏器官休眠期延长,便可使其开花推迟。

花期调控(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

花卉花期调控常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有哪些

1、修剪法,用摘心,修剪,摘蕾,剥芽,摘叶,环剥等措施,调节植物生长速度。依植物种类及摘取量的多少和季节有所不同。

2、药控法,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控制花卉生长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常用药剂有赤霉素,乙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能诱导花卉开花外,还能使植物矮化,促进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催熟果实及田间除草等。

3、温控法是在如温室,冷库等进行花期调控。人为的创造出满足花卉植物花芽分化,和花蕾发育对温度需求,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扩展资料:

部分花卉的花期控制:

1、荷花

荷花大多在6-8月开花,为使在国庆节开花,可利用栽培到开花只要50天左右的早花品种。于7月中旬第二次翻缸栽植,这样就可在国庆节开花。晚花品种的新藕要在9月初形成,再将其栽在22℃以上室温的温室中,则荷花可在冬季开花。

2、茶花

可以用调节温度的方法来促进或延迟开花。为延迟开花,应选晚花品种,入库前整个植株要加苫包扎防寒,放到2℃-3℃的冷库中,每天应见约6小时的弱光,处理时间约1个月左右,可达到延迟开花的目的。春季开花品种,满足低温要求后。只要加温就可捉早开花。

3、牡丹

要提前到春节开花,应选玉粉、玉楼春、桃花红等开花早而勤的品种。5-6年生、植株长势强的,落叶后,将牡丹上盆,尽量不伤根系,放在温度不高的地方,施肥一次,以后移入室温25℃左右的温室。

每天在植株上喷水5-6次,出叶后只喷枝干。当花蕾现色时,转入低温温室,这样花期可保持20天左右。若要将牡丹的正常花期推迟,则可采用冷藏的方法延长其休眠期。温度保持0℃以上,室内要有弱光,每天照射3-4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期调控

人民网-学会花期调控 你也可以控制家里盆栽的开花时间

花坛花卉的花期是怎样调控的?

自然界各种花卉的开花,都是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是复杂的生理过程,既取决于花卉自身的遗传性,又受营养条件、温度高低、日照长短等影响。例如二年生草本花卉,春天播种,当年生长繁茂就是不开花。秋天播种幼苗越冬,经过低温处理阶段,再满足长日照,遇到适宜温度才开花。

花卉生产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节日、展览等),人为地改变自然开花日期,从栽培学角度属于促成或抑制栽培。

1.调节繁殖时期

要让一种草本花卉在指定时期开花,必须熟悉它在当地生长习性,从播种或扦插到开花需多少时间。

万寿菊扦插后6~8周开花,确定需要开花期以后,只要提前6~8周扦插,成活后再满足开花所需其他条件,就能及时开花。

2.利用栽培技术调整

(1)修剪控制。

对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采取摘心、剥芽、摘叶等措施,调节植物生长速度,促使营养物质再分配,控制花期。

通过摘心、摘蕾,促进侧芽萌发,可延迟或延长开花时间。如一串红、千日红、万寿菊等。

剥去侧芽、侧蕾,减轻养分消耗,营养物质集中供给顶芽花芽,开花提早,花朵大并更艳丽。

(2)肥水控制。

花芽分化需要水分供应,水分不足抑制花器官的形成,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抑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期,所以控制土壤水分可调节开花期。

花芽分化除水分外还需要营养物质,对开花期长,开花量大的花卉,在开花后期增施氮肥,可延缓植株衰老,延长开花期。在花期前追施适量的磷、钾肥,有促进开花和提高开花质量的作用。

3.温度调节

(1)增温处理。

提高温度有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能促进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冬季气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一般不开花,若在花芽已形成的前提条件下,提高温度,可以打破其休眠状态,促进植株加速生长,提前开花。增温处理应逐步提高温度,最后稳定在白天22~26℃,夜晚12~15℃比较适宜。在增温促花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水分管理。

经过春化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均可通过增温来促进开花。夏、秋季开花的草本花卉,随着温度下降,开花逐渐稀少,若及时移到塑料大棚或温室中,可延长开花期。

(2)降温处理。

提前满足二年生草本花卉的春化过程所需低温,以诱导花芽分化,如报春花、虞美人、紫罗兰等很多二年生草本花卉,在0~6℃的低温条件下,处理30~60天,然后再逐渐增温,可提前开花。

在花蕾形成或刚现蕾时,给予低温冷藏处理,可推迟开花。生长在温带地区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春季继续给予2~5℃的低温环境,可延长其休眠期,推迟开花期。原产于夏季凉爽地区的花卉,遇到夏季高温炎热的气候条件,就会影响其继续开花,甚至终止开花,采用降温措施,把气温降到28℃以下,能继续开花。

4.光照调节

(1)长日照处理。

晚秋、冬季和早春,在温室生产的长日照草本花卉,如金鱼草、三色堇等,采用人工补光,使每天的光照时间达到14~16小时,可提前开花。此外,在短日照季节,对短日照花卉进行长日照处理,能延长开花时间。例如,为了使菊花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供应市场,从9月上旬到10月上旬补充光照,12月中旬可开花,补充光照时间延至11月10日,则翌年1月上旬到2月上旬开花。

(2)短日照处理。

在夏季长日照自然的环境下,利用遮光的方法,把光照时间从14~16小时缩短为8~10小时,使一年生的草本花卉,如凤仙花、牵牛花、波斯菊等短日照花卉植物提前开花。

对于中性的草本花卉,如石竹类、万寿菊和矮牵牛等,在光照10~16小时都能开花的情况下,只要注意温度,调节播种期就能控制花期。

5.生长调节剂处理

生长调节剂又叫植物激素,是具有高效生理活性的物质,对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和抑制两种相反的作用,即促进提早开花和抑制延晚开花。具体起哪种作用,取决于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用量)。花卉生产上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乙烯、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秋水仙素等。其中,乙烯的作用是促进花芽分化,而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等主要用于刺激芽的生长。近年来国内外花卉生产应用生长调节剂处理,进行花期控制已经普遍。

据实验研究,在草本花卉现蕾后,喷洒100~200毫克/升的萘乙酸或吲哚丁酸,有促进开花的效果,用10~100毫克/升的赤霉素喷洒草本花卉植物顶端的叶面,能促进矮牵牛、雏菊、紫罗兰、金鱼草等草本花卉提早10~30天开花。

人工调控花期有哪些方法?

如今的市场,在年节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让花卉开放,能获得较好的利润。通过花期调控技术可以打破自然花期,让花卉在所希望的时间开放。

人工调控花期的手段主要有调控温度、改变光照周期等办法。

(1)调控温度。

温度对植物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某一特定温度下,植物打破休眠或春化作用,开始生长或进行花芽分化。二是温度作用于植物生长速度,通过温度控制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而使其开花时间发生变化。

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一二年生草花,其生育周期就是一生。而对于多年生植物而言,一般认为一年为一个生育周期。正常生育所必需的温度或生育适温以年为周期发生变化。植物所具备的此种性质被称为感温周期性。正是利用这种周期性,可以借温度控制进行开花时间调节。也就是说,通过人为对植物生长环境温度进行调节,赋予最适合于植物的感温周期性的条件,使其提早生长、开花,或者不赋予该条件而抑制其开花。

(2)改变光照。

明期与暗期进行周期性的交替,被称为是光周期。明期长为长日,明期短为短日。植物的生长或开花受到日照长度的影响,这种性质被称为光周期性。在花期调控方面,通常会利用到植物的光周期性。

一般来说,在长日季节开花的植物就是长日照植物。在短日季节开花的植物为短日照植物。以菊花为例,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如果希望它在春、夏季长日照季节开花,就需要进行遮光处理,缩短光照周期;若是想让其在冬季开花,则需要增加光照,抑制其花芽分化,使其进行营养生长。如果是长日照植物处理方法则相反。

怎样调控花卉的开花期?

花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可是由于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花卉自身生长发育规律,一些花卉只能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开放。由于某些节日和亲友喜庆的需要,人们希望某种花卉能在需要的时间内开花,即按照人们的意志定时开放。这就需要人为地对花期进行调控,即所谓“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者称为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延迟的称为抑制栽培。

欲使花卉按照人们的需要适时开放,就要在深入地掌握各种花卉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熟悉各类花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用调节环境条件和花卉本身生育过程的方法来调控花期。常用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四种。

(1)温度处理

①加温处理:对于需要在较高温度下就能形成花芽的花卉,如月季、茉莉、米兰、瓜叶菊、大岩桐、长春花、天竺葵等,只要提前加温,就能在需要开花时如期开放。对于正在休眠越冬但花芽已经形成的花卉,如梅花、牡丹、碧桃、迎春等,经受霜雪后,移入室内,逐渐加温,使室温保持15~25℃,并经常喷雾,就能提前开花。

②低温处理:多用于休眠越冬的花卉,如杜鹃、梅花、碧桃等,如在春季不让其开花,可放在2~5℃冷窖内,约每半月浇一次水,可使花期延后至“五一”或“国庆节”。

(2)日照处理

①短日照处理:此法可使短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如菊花、一品红、叶子花、蟹爪兰等。这类花卉在健壮生长之后,采用遮光处理,常用黑布(或黑塑料)将全株罩严,每天只给8~10小时光照,经过此处理50~60天后即可提前开花。

②长日照处理:采用长日照处理,可以使短日照植物花期延后,如将菊花在花芽未分化前(8月下旬),每天用灯光补充光照,使每天见光时间超过12小时,即可抑制花芽形成,延迟开花;反之,也可采取加光法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

(3)药剂处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卉,可以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提前开花。如用200~4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对八仙花、杜鹃、樱花等进行处理,对打破休眠有效。

(4)栽培措施利用花卉不同时期播种、扦插、修剪、摘心等栽培措施来控制花期。如唐菖蒲采用分期栽种的方法,可以做到四季有花;一串红采用摘心措施,可以延迟花期20多天;大丽花从扦插到开花大约需要120天,采用分期扦插育苗,可调节花期。

求花期调控的原理与方法

一: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

1.光照与花期

1)光周期对花的影响:短日花卉在超过一定暗期才开花,

长日花卉在短于一定暗期才开花。所有诱导植物开花的关

键在于控制暗期。

2)光度对开花影响:花在光照条件下发,光照强促进器

官分化,但会制约器官生长发育速度,使植株矮化健

壮,促进花青素形成使花色鲜艳;光照不足会促进茎叶旺

盛生长而有碍花发育,甚至、落蕾。

2.温度与花期

1)低温与花诱导:低温促使植物开花即春化作用只是对开花期诱导作用

2)春化作用对开花影响:可分三类;种子春化.器官春化和植物体整株春化。

通常春化温度在0~17°C .3~8°C的温度范围对春化作用效果最佳

3.生长调节剂与花期

1)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激素和合成激素。合成激素如赤霉素,萘乙酸等

2)植物花芽分化与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分化前生长素含量低,分化后含量提高

3)植物激素对开花有明显刺激作用

二、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

1、调节光照

1)光周期处理的日长时数计算:每日日长的小时数应

从日出前20min至日落后min计算

2)长日照处理(延长明期法):加补人工光照

3)短日照处理: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用黑色遮光物。通常下午5时至翌日8时为遮光时间

4)暗中断法:在自然长夜中期给予一定时间的照明。将长夜隔断,使连续的暗期短于该植物的临界暗期暗期小时数。

5)光暗颠倒处理:采用白天遮光晚上光照的方法

6)全黑暗处理:此法多用于冬季温室使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82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30日 上午1:14
下一篇 2023年1月30日 上午1:29

相关推荐

  • 鸽药氨基酸价钱(水、能力、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在养鸽中的使用方法)

    鸽药氨基酸价钱 《我的父亲》(26) 2019.9.16日周一入住秦皇岛第三医院,直到2019.10.10日办了出院手续,住了20天的医院,输了鸽子油、氨基酸、输血、输蛋白……该输的、能输的,基本上都输了,我不怕花钱,只要能对父亲的病情有帮助,哪怕是对他的病情稍能缓解一下,我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在这20天里,父亲的病情反反复复,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不好的时候…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4日
    00
  • 筒胶和花胶有什么不同,附花胶的吃法

      筒胶和花胶没有区别,筒胶就是花胶,只是晒制手法不同,筒胶是直接取了鳔晒干而成的,而花胶是切开晒干后而成。常见的花胶做法有冬虫草花胶炖鸡、花胶排骨汤等。以冬虫草花胶炖鸡为例:首先将花胶、鸡放入滚水中拖一拖,沥干;然后将冬虫草洗净修理;再将花胶、鸡、火腿、水放入炖锅中,加盖慢慢炖约2小时即可。      一、筒胶和花胶有什么不同   筒胶就是花胶,是鱼鳔的干…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7日
    00
  • 氨基酸互补作用(最新研究:多吃肉的老人更长寿但不注意这点,会适得其反)

    氨基酸互补作用 今天的视频跟大家分享氨基酸的互补,还有两个提高蛋白质吸收利用率的搭配:一个是豆谷搭配一个是豆蛋搭配。谷物大部分都是缺乏赖氨酸的大豆里面赖氨酸很丰富,大豆也是优质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组成,只有甲硫氨酸稍微少一些。和谷物搭配,就能提高谷物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第二个豆蛋搭配等于肉。大豆的九种必需氨基酸,其中甲硫氨酸相对少一些。但是鸡蛋里面甲硫氨酸高。…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8日
    00
  • 牛打口蹄疫苗注意什么

         回答应严格按照**的操作规程和计量对患病牛、瘦弱牛、临产前2个月怀孕牛、吃奶的犊牛、不足月龄的早产牛以及经过长途运输的不予注射,待病牛康复、母牛产后或犊牛断奶及恢复正常后再按规定程序补注;**注射前要充分摇匀,瓶口消毒后在启封,启封后的**应于2个小时用完;注射**要保证注射到肌肉内。

    肥料资讯 2022年3月17日
    00
  • 育苗营养土怎么制作,育苗基质和营养土有什么区别

         回答1、播种苗床土:大田土4份,马粪土5份,优质粪肥1份,或者是大田土3份,细炉渣3份,腐熟的马粪或有机肥4份(体积比),同时每立方米土中加入0.5-1kg化肥。2、分苗床土:大田土5-7份,草炭马粪等有机物3-4份,优质粪肥2-3份,同时每立方米苗床土中加入1-1.5kg化肥。   一、育苗营养土怎么制作   营养土可以播种苗床土和分苗床土。  …

    肥料资讯 2022年3月2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