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茎甘蓝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一、植物学分类
球茎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
即: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 L.),甘蓝种 Brassica oleracea L.,球茎甘蓝 var. caulorapa DC.。
二、栽培学分类
球茎甘蓝的食用部位是膨大的球茎,栽培上主要以球茎的形态或生育期长短的不同进行分类。
(一)根据球茎外皮颜色分类
1.白苤蓝
球茎外皮颜色为绿白色,如捷克白、北京白皮、成都白叶子等。
2.绿苤蓝
外皮颜色为绿色或深绿色,如西昌二缨子、天津青苤蓝、云南东川苤蓝等。
3.紫苤蓝
球茎外皮颜色为紫色,但内部颜色为绿白色。如已由国外引进多年的北京紫苤蓝等。
(二)根据生育期分类
1.早熟品种
植株矮小,叶片少而小,叶柄细短,球茎重0.5~1.0kg。生长迅速,定植后50~60d收获。为春、夏或秋、冬栽培的早熟品种。主要品种有早白(捷克苤蓝,又称捷克白)、天津小英子和小七星、二叶子、济南小叶子、山西小籽、云南团苤、成都金毛根等。
2.中熟品种
植株生长势中等,植株、叶片中等大小,从定植到收获80~100d。如天津青苤蓝、云南东川苤蓝、四川春秋青苤蓝等。
3.晚熟品种
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片多而且大,从定植到收获120d以上。如大同松根、甘肃苤蓝、新疆大苤蓝、定边大苤蓝等。
由于球茎甘蓝育种及品种开发相对落后,今后尚需加强北方冬春保护地、春季露地耐抽薹品种及南方秋季露地早熟品种等专用品种的选育研究。
球茎甘蓝具有什么营养价值?
球茎甘蓝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肉质茎的变种,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ulorapa DC.,别名:苤蓝、擘蓝、松根、玉蔓菁、芥蓝头等,二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18。
球茎甘蓝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膨大的球茎可鲜食、熟食或腌制。每100g鲜重含水分91~94g、碳水化合物2.8~5.2g、粗蛋白1.4~2.1g、维生素C 34~64mg、纤维素1.1~1.4g、灰分0.9~1.2g,并富含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的含量比结球甘蓝多1倍,维生素多0.5~1倍,特别是它的维生素C含量不低于柑橘类水果(方智远,1990)。球茎甘蓝也有药用功效,中医认为球茎甘蓝性味甘平、无毒,益肾,填脑髓,利五脏六腑,利关节,通经络,中经气,明耳目,益心力,壮筋骨。球茎甘蓝所含的抗坏血酸、吲哚类物质、微量元素钼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癌抗癌等作用。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也将球茎甘蓝列为20种抗癌蔬菜之一。此外,球茎甘蓝的嫩叶,尤其是紫色球茎甘蓝的嫩叶也可食用,可炒食、作汤菜等,是一种含钙质较高的蔬菜,并具有消食积、痰积等保健功效。
目前,世界上球茎甘蓝的栽培以德国最为普遍,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尤其是越南栽培面积较大。球茎甘蓝对气候的适应性比较广,能在春、秋两季进行栽培。中国北方及西南各地均有较大面积栽培,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北方逐渐推广早熟球茎甘蓝,对调剂冬春淡季蔬菜供应起到一定作用。从市场情况来看,尽管球茎甘蓝栽培面积远远低于其他主要蔬菜作物,但栽培范围广泛,几乎在中国的所有地区都有栽培,其加工用量相对稳定,鲜食用量呈上升趋势。近期市场上还出现了水果型球茎甘蓝,主要品种引自欧洲,以脆嫩、品质上好的肉质球茎和嫩叶供食,很受消费者欢迎。
中国拥有不少球茎甘蓝地方品种,据资料,截至2006年全国已收集保存球茎甘蓝种质资源共104份(见表1-7);其中有30份作为主要或重要种质资源被列入《中国蔬菜品种志》(2001),包括早熟种10份,中熟种13份,晚熟种7份。
球茎甘蓝具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一)根
球茎甘蓝主根不发达,须根多,较易发生不定根,耐水、耐肥能力较强。中国北方地区菜农常利用垄沟两旁栽培球茎甘蓝,栽在水道两旁的植株,几乎生长在水肥始终充足的环境里,故能结成数千克重的大球茎。
(二)茎
茎短缩、肥大为球状或扁圆状的球茎。当植株生长至一定时期,一般为长有8片叶时,在短缩茎离地面2~4cm处开始膨大,并逐渐形成球状或扁圆状的肉质球茎。球茎的外皮颜色一般为绿色、浅绿色或绿白色,少数品种为紫色,球茎的肉质部分一般为浅绿色或绿白色(图13-1)。早熟种球茎横径一般在9~15cm,中晚熟种在14~26cm,有些大型种在30cm以上;纵径在7~20cm之间。紫苤蓝与青苤蓝杂交后球茎部皮色为紫色,表明紫色性状为显性,球茎上有蜡粉相对于无蜡粉为显性。
图13-1 不同类型的球茎甘蓝
1.绿苤蓝扁圆类型 2.紫苤蓝 3.绿苤蓝高桩类型
(三)叶
球茎甘蓝的叶丛生,叶片为椭圆形、倒卵圆形或近三角形,叶长13~20cm,叶色绿、深绿或浅绿,叶面有蜡粉或无蜡粉、无毛,叶柄长6.5~20cm,叶柄大小因品种而异。生长后期,短缩茎上部膨大成球茎,叶着生于球茎上。
(四)花
球茎甘蓝的花为总状花序,顶生,完全花,花长1.5~2.5cm,花器构造与其他甘蓝类蔬菜相似,花萼、花瓣均4枚,交叉对生成十字状,并与萼片方向一致。花瓣上部宽大,花冠开展,花瓣浅黄至黄色,基部有蜜腺。雌蕊外围有6个雄蕊,为“四强雄蕊”。花药两室,成熟时纵裂。雌蕊一枚,子房上位,两心室,花柱一枚,柱头为头状。所有甘蓝类的变种和品种间都能互相杂交,为异花授粉植物,采种时应注意严格隔离。
(五)果
球茎甘蓝的果实为角果,扁圆柱状,表面光滑,成熟时颜色由绿变黄,细胞膜增厚而硬化,果荚成熟后不易自然开裂,荚果长度及着生种子数因品种及栽培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荚果长7~10cm,着生10~20粒种子。
(六)种子
球茎甘蓝的角果内着生两列种子,种子着生在隔膜上,呈不整齐的圆球形状,种皮红褐色或黑褐色,无光泽。种子直径为1~2.3mm,千粒重为4~5g。球茎甘蓝种子没有休眠期,在干燥阴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可贮藏3~5年。
球茎甘蓝变态类型是什么?
球茎甘蓝变态类型,是肉质茎变态类型。
球茎甘蓝,正式名称:擘蓝。又名芥兰头、玉头、苤蓝、茄莲。
擘蓝栽培技术
擘蓝耐寒能力和耐高温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对环境的要求并不严格,在南亚热带地区均可以四季进行露地种植。
繁殖方法
选育良种:苤蓝种植的种子,每年留3至4个苤蓝在地里,由它开花结子,待老熟后拔出来揉出种子,留在下年撒播。
整地播种:前作收后应及时翻犁晒垡,施农家肥45至60吨/公顷,施肥后碎土耙平,精细整地,做成平墒,采用平畦育苗,适宜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提前播种,易引起未熟抽薹,影响球茎产量和品质;若迟播,则苗小、成熟晚、效益低,所以要严格按时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要求苗床8至10厘米土层达饱和状态。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5克,用种量约60克/公顷,干籽撒播。播种后覆一层过筛细土,厚度约0.5厘米,要求全苗床覆土厚度均匀一致。
培育壮苗:在幼苗出齐后培土1次,厚度为0.5厘米,防止土面龟裂;子叶展开后间苗,苗距6.7厘米,间苗后再培土1次,厚度为0.5厘米,以利幼苗扎根,降低苗床温度,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定植前5天可揭去全部覆盖物,进行大炼苗。待苗高10至12厘米后可以定植。
施肥
擘蓝是一种喜肥的植物,所以施肥的方法和其习性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其肥料按照成分来说,种类要多以氮肥为主,以磷钾肥为辅,在整地的时候以基肥为主,以氮、磷、钾肥为辅,除了这些元素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钙和稀土,这样才能对其的营养成分具有全面性的供给,但是在施肥的时候不能施过量任何一种肥,否则很容易引起烧根的现象发生,而且会使植株中的水分反渗透。
灌溉
灌溉在播种的第一次时就要浇透苗床的水,根据床土水分的情况来采取喷淋的办法来进行浇水,不需要浇多或者少浇,只要保证其湿度为半干燥半潮湿即可。在定植的时候要三天浇一次水,等到一个星期后灌透一次水,灌水也是只需要灌到土壤湿润皆可,不要大量的进行灌溉,进入结球期时就要浇透一次水,在结球期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