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黄忠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黄忠是中箭病发而亡。在三国演义里黄忠是于公元222年跟随刘备征讨孙吴,关羽被东吴袭杀,刘备兴师伐吴,关兴、张苞于阵前斩将杀敌,刘备大加赞赏年轻将领,黄忠因此不服,于是单枪匹马出战,遇到吴将潘璋使关羽所用青龙偃月刀,急于给关羽报仇,中了吴军的埋伏,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年老血衰而亡。黄忠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黄忠出场于第五十三回,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获全胜,趁机夺取江南四郡,时黄忠镇守长沙郡,关羽率五百校刀手来攻,与黄忠大战,关羽用拖刀计将黄忠击败,但不忍将其杀害。次日,黄忠计诱关羽,为报关羽不杀之恩,用弓箭只射关羽盔缨,但太守韩玄却因此怀疑黄忠有二心,想将黄忠斩首,但遭魏延劫场,韩玄被杀,黄忠与魏延一同投降。
扩展资料:
蜀汉老将黄忠的成名战为定军山一战,此战黄忠大败魏军,阵前斩杀大将夏侯渊。此战后刘备封黄忠征西将军,称帝后加封黄忠后将军,赐关内侯。但是,战后本应诸葛亮对其封赏的,诸葛亮却迟迟不敢,在《三国志》描述诸葛亮是这样评价的:“黄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意思是黄忠名望向来没有关羽、马超那么大,现在要封赏黄忠,马超跟张飞是亲眼看着黄忠立功的,他们没问题。但是关羽在荆州,隔得太远,突然知道黄忠跟自己地位相等了,恐怕会不高兴,要不然还是不要封赏黄忠了。
定军山之战是汉中之战的一部分,是汉中争夺战的前奏,也是打破蜀魏两军汉中长久对峙僵局的关键一役。夏侯渊战死,定军山失守,刘备这才能在汉中之战里不断扩大战果,以至于后来曹操亲临汉中也无法改变败失汉中的结局。曹魏最终败退,汉末军阀混战的局面被三国鼎立的格局取代,这才能够进入三国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忠
历史上黄忠怎么死的?
黄忠是病死的。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刚侯。
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小说中黄忠的死法: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黄忠是死在战场的。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讨伐东吴时,说黄忠太老了,不能担当重任,但黄忠不服,说廉颇七十岁都还能上战场,自己怎么不可以,于是就跟随刘备一起上了战场。结果在和吴军将领潘璋战斗时,被一个叫马忠的人埋伏了,箭头射到了黄忠的肩膀上面,黄忠此时已经年过七旬了,最终流血过多,箭疮崩裂而亡,享年75岁。
当然历史上真实的黄忠并不是死于战场的,在公元220年,黄忠病死了,和小说里面的死于公元222年活了75岁当然不一样,他实际在73岁就寿终了。当然在古代传统思想中,好将军就应该死于战场,而不是床上,这也就是小说里和历史上存在的差异。
黄忠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三国演义中:在三国演义里黄忠是于公元222年跟随刘备征讨孙吴,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不服老,在与吴将潘璋战斗中中了马忠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窝,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而逝,时年75岁。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诸葛亮:黄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关羽: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陈寿:黄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灌婴)、滕(夏侯婴)之徒欤?
杨戏:将军敦壮,摧峰登难,立功立事,于时之干。
程公许:蜀将如关羽、张飞、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祎、吕蒙、程普、步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罗贯中: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
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忠(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