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下雨时撒肥料都有哪些好处?
种植农作物时,遇到下雨天能去地里撒肥料吗?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不请自来,关于这个问题在农村里长大的很多人,应该都很清楚,很少有人冒着雨去撒肥料的吧,至少在农夫的家乡这边很少看到有人这样做。大多数农民都是选择在雨后撒肥料的。
其实,莫这样去地里撒肥料并没有什么好处,总结起来就是坏处要多于好处。这里,农夫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啊!
首先,冒着雨去地里撒肥料,这样身体容易感冒。农民朋友是有很多的农活要做,而有些人就是想着在下雨的时候,把地里农作物的肥料撒了,这样天晴了就可以干其他的事情了。但是冒着雨去干活其实并不好的,轻则我们淋雨而感冒,或者是地说路滑摔跤,如果是在夏天的话,气候变化莫测还很容易出现雷雨天气,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肥料利用率低。在下雨天的时候,有些人是想着肥料撒到地里了,这样遇到雨水就慢慢化掉了,如此一来就被农作物吸收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然而他们却想错了。顶着风雨给农作物撒肥料这样利用率会更低,会导致大量的肥料白白浪费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雨水也会冲刷掉很多的肥料,同时这些肥料经雨水浸泡以后,然后会溶解掉,但是基本上是在土壤的表面,能够渗透到土壤被作物根系吸收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最后,容易造成肥害。在下雨天的时候,泥土经过雨水的浸泡会变得很松软,人踩在上面就会留下许多的脚印。当肥料撒在土壤中之后,经过雨水浸泡有些就会大量流入到脚印里面去,这样就会导致此处的肥料过剩,如果离农作物比较近的话,就有可能导致肥害,或者是出现地里的农作物长势不一。
所以,最后不要在下雨天去给农作物施肥,这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最好是在下雨以后了,或者是下雨前三四天撒肥料。
化肥在刚下雨后撒对庄稼好吗?
在农村里,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种植一些农作物,虽然现在种植粮食确实不挣钱了,但是农民依然还是会种植,因为如果不种地,那吃什么、喝什么,毕竟农民不像城里人有固定工资,退休了还有退休金!而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施肥就必不可少了。老话说得好:鱼靠水活,苗靠肥长。那你可知道,如何给农作物撒肥料?是下雨天撒肥料好,还是在雨后撒肥料好呢?

在农村里,就偶尔能看到有些人冒着雨水在给农作物施肥。其实,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总结起来就是坏处要多于好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首先,冒着雨去地里给农作物撒肥料,这样身体容易感冒。农民朋友是有很多的农活要做,而有些人就是想着在下雨的时候,把地里农作物的肥料撒了,这样天晴了就可以干其他的事情了。但是冒着雨去干活其实并不好的,轻则我们淋雨而感冒,或者是地比较滑容易摔跤。如果是在夏天的话,气候变化莫测还很容易出现雷雨天气,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肥料利用率低。在下雨天的时候,有些人是想着肥料撒到地里了,这样遇到雨水就慢慢化掉了,如此一来就被农作物吸收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然而他们却想错了。顶着风雨给农作物撒肥料这样利用率会更低,会导致大量的肥料白白浪费掉。因为雨水也会冲刷掉很多的肥料,同时这些肥料经雨水浸泡以后,然后会溶解掉,但是基本上是在土壤的表面,能够渗透到土壤被作物根系吸收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最后,容易造成肥害。在下雨天的时候,泥土经过雨水的浸泡会变得很松软,人踩在上面就会留下许多的脚印。当肥料撒在土壤中之后,经过雨水浸泡有些就会大量流入到脚印里面去,这样就会导致此处的肥料过剩,如果离农作物比较近的话,就有可能导致肥害,或者是出现地里的农作物长势不一。
所以,最后不要在下雨天去给农作物施肥,这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如果要给地里的农作物撒肥料,最好是在下雨以后了,或者是下雨前三四天最佳。
请问种地化费怎么撒
你是问在我们种地时。是怎小撒化肥才算好\这个撒化肥有两种方法\即一种是翻地撒化肥\在翻地前要均匀地撒在地下\然后马上翻地。另一种是地里有有苗的\也可以均匀撒在苗的周围别太多\别弄到叶子上\马上进行浇水。
如何施化肥
化肥一般是无机化合物,虽然尿素等是有机化合物,但习惯上,将化肥常称作无机肥料;又由于生产化肥的原料多是天然矿物,所以化肥又称矿物肥料。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的天然有机废物称为有机肥料或天然肥料,这不属于化肥范围。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它们是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中国习称中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或混合肥料。
化肥的有效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标准。但化肥施入土壤后,其组分与土壤发生复杂的反应,有些化肥的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却对作物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也可选用其他溶剂来度量化肥对作物的有效性。各国规定的溶剂种类和标准并不一致。多数氮肥和钾肥易溶于水,它们的有效性主要以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来度量,只有例外。由于不少磷肥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磷肥除用在水中的溶解度外,还用中性枸橼酸铵、碱性枸橼酸铵、 2%枸橼酸或甲酸溶液来评价其有效性。但是,所有这些度量化肥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只不过是在实验室里模拟作物根系土壤条件的相对方法,化肥对作物的真实有效性,还需要通过农业肥效试验结果来确定。
主要的复合肥料
①磷酸铵:是以磷为主的氮磷复合肥料,含氮12%~18%,含P205 46%-56%,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多种土壤,最适合条施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7-10千克,撒施作基肥667平方米25~30千克。其中磷酸一铵呈酸性,磷酸二铵呈碱性,二者均易溶于水,水溶液为中性,有一定的吸湿性。
②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钾各约10%,淡褐色颗粒。氮钾均为水溶性,有一部分磷是水溶性的。主要用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25~30千克。
③磷酸二氢钾:含P2O5 24%、K2O 21%,白色易溶于水,一般用于黄瓜无土育苗及无土栽培生产。因价格较高,在大面积生产中多用于根外追肥。 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土壤对农业生产有益的微生物经过分离繁殖制成的各种生物性肥料,又叫细菌肥料。如“5406”抗生菌肥,硅酸盐菌肥,绿环生物肥等。常用化肥1、氮素化肥
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
①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
②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
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 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2、磷肥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
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 含P2O5 12%一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 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 从而提高肥效。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
②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 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
3、钾肥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在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
①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 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机肥料。
②硫酸钾: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含K2O 50%-52%左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根外追肥浓度以0.2%为宜。
4、复合肥料:前面说的化学肥料一般只含一种营养元素,属单元素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它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便于贮存和施用等优点。
①磷酸铵:是以磷为主的氮磷复合肥料,含氮12%~18%,含P205 46%-56%,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多种土壤,最适合条施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7-10千克,撒施作基肥667平方米25~30千克。其中磷酸一铵呈酸性,磷酸二铵呈碱性,二者均易溶于水,水溶液为中性,有一定的吸湿性。
②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钾各约10%,淡褐色颗粒。氮钾均为水溶性,有一部分磷是水溶性的。主要用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25~30千克。
③磷酸二氢钾:含P2O5 24%、K2O 21%,白色易溶于水,一般用于黄瓜无土育苗及无土栽培生产。因价格较高,在大面积生产中多用于根外追肥。施肥方法合理的施肥方法是提高肥效的重要方面。完整的施肥应包括施肥时间、施用位置及施用方法三个方面。
1、施肥时间
化肥施肥的最适时间一般应由作物需要来定,即应保持养分持继有效地供应或是在作物需要期间有效地供应,同时又要使有效养分从土壤中的损失程度减少到最少。
2、施用位置
肥料施用位置对充分发挥肥料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土壤中移动性差的肥料,如磷肥。肥料的正确施用位置须根据作物根系的特点、肥料本身的性质、气候情况等来考虑。一般播种作物或大田作物,通常是将肥料施在种子两旁或下方4~5厘米处,如氨水要施到种子下方10厘米处;固体肥料在用量少的情况下,尤其是磷肥,可施于紧靠种子的地方,或与种子拌合一起播施。在追肥中,肥料必须施于根系生长最多的根区。
3、施用方法
(1)基肥
基肥是指播种或移植前施到土壤中去的肥料,其目的是供应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的养分。有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的作用。对于难溶的、移动性小的磷肥宜用作基肥。
(2)种肥
种肥是指播种或移植时施用的肥料,其目的是使幼苗一生长便可以吸收到养分。用作种肥的肥料,应当是容易被幼苗吸收的速效肥料。
(3)追肥
追肥是指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对养分的要求,补充因基肥不足而施的肥料。追肥大多使用速效肥料,主要是化学氮肥或人畜粪尿。
追肥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
撒施:是将肥料均匀地撒到田地里,宜用于浅根作物,如水稻追肥。撒施对于施肥量大的密植作物是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养分分布较为均匀;缺点是需肥量大,肥料利用率不太高。
行施:用于行播作物,成行施于靠近作物的土表,这种方式比撒施肥料集中,肥效较高,但花工较多。
沟施:也用于行播作物,成行施于靠近作物的浅沟,然后盖土。
条施和穴施:是将肥料施在播种的沟或穴里,或是施到移栽的沟或穴里,肥料可施在种子下方,也可施在种子的一侧或两侧。多用于多年生作物、大型果树、林木等。这种方式施肥集中,不易流失,但与根系接触面较少,花工较多。
喷灌或滴灌施:在作物需要的时候,可以把肥料加入灌溉水中,这样能较容易地按规定用量进行施肥,当然肥料必须是可溶性的。目前这种方式广泛用于塑料大棚中。
(4)根外追肥法(叶面喷施)
植物不仅可以从根吸收必需的养分元素,还可以从其它处(如叶面)吸收一些可溶性的养分。因此,可用喷施方式在叶面上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根外追肥,也称叶面喷施。在作物生长中、后期由于根系吸收养分不足,这时就可以通过根外追肥来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化肥都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