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是什么意思
栀的意思是常绿灌木,叶子长椭圆形,有光泽,花大,白色,有强烈的香气,果实倒卵形。花供观赏,果实可做黄色染料,也可入药;这种植物的果实。
栀是一个汉字。读音为zhī。中文名称为栀,笔顺编码是123433155,郑码为FPAY,U:6800,GBK:E8D9,笔画数有9画 ,部首是木。出自《说文新附》:“栀,木,实可染。从木,巵声。“
栀子,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因其芳香的白花而被长期栽培。栀茜草科,夏季开白花,稍带黄晕,有浓香。果实卵形,赤黄色,可入药,亦可作黄色染料。木黄褐色,质密而坚实,可供雕刻等用,有的地区亦称“水横枝“。
一、栀的古籍解释:《博雅·释木》栀子,㮁桃也;《唐本草》一名木丹,一名越桃;《图经》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坚硬,二三月生白花,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
二、栀的又名以及又名的句子:又名鲜支。《司马相如·上林赋》鲜支黄砾;又栀之花叶差大者,谓之林兰。《谢灵运·山居赋》林兰近雪而扬猗;又作巵。《史记·货殖传》千亩巵茜;又《尔雅·释木》桑㸤有葚栀。见椹字注。
栀怎么读音,栀怎么读什么意思
1.栀,汉语汉字,读音为zhī,指栀子,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因其芳香的白花而被长期栽培。
2.叶子长椭圆形,有光泽,花大,白色,有强烈的香气,果实倒卵形。
3.花供观赏,果实可做黄色染料,也可入药。
4.栀字组词:南栀:指在南方生长的栀子花。
5.栀鞭:比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6.栀貌蜡言:意思是伪饰的面貌和言辞。
栀怎么读,栀的组词,栀的读音,栀的笔顺,栀的意思
栀字的拼音是[zhī],笔顺是横、竖、撇、点、撇、撇、横、横折钩、竖弯钩,组词有栀子、山栀、栀鞭、栀貌、栀黄、栀蜡、栀貌蜡言、栀言蜡貌等。
指的是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白花,稍带黄晕,有浓香。果实卵形,赤黄色,可入药,亦可作黄色染料。木黄褐色,质密而坚实,可供雕刻等用,有的地区亦称“水横枝”。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栀子
1、拼音:zhī zi
2、释义:
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因其芳香的白花而被长期栽培。
二、山栀
1、拼音:shān zhī
2、释义:即栀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芳香,果可作染料或入药。
3、出处:参阅《广群芳谱·花谱十七·卮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三·卮子》。
三、栀鞭
1、拼音:zhī biān
2、释义:用栀黄染的劣质鞭。比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3、出处:元 方回 《次韵酬郝润甫》之一:“俯仰此心了无媿,冷看举世售栀鞭。”
白话文:俯仰心中毫无羞愧,冷看全世界伪饰欺世。”
四、栀貌
1、拼音:zhī mào
2、释义:女子饰额黄的容貌。借指腊梅花的颜色。
3、出处:元 张翥 《水龙吟·郑兰玉赋蜡梅工甚予拾其遗意补之》词:“玉人栀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白话文:“玉人栀貌可怜,晓妆一洗涂脂抹粉尽。这种花应该是,菊花分颜色,梅分魅力。”
五、栀黄
1、拼音:zhī huáng
2、释义:像栀子染成的黄色。
3、出处:唐 韩偓 《深院》诗:“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白话文:“鹅儿咋啑栀黄紫,凤子轻盈细腻粉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栀
百度百科-山栀
百度百科-栀子
百度百科-栀鞭
百度百科-栀貌
百度百科-栀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