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有什么防治方法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这边为您查询到:番茄青枯病防治方法:
1.在种植前,选用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从植株自身出发,减少患病几率。
2.土壤处理。可把西红柿和其他非茄科的作物进行四五年时间的轮作;选用排水良好的无病土壤育苗和定植。
3.在高温季节,要早晚浇水,做好降温处理避免伤根。雨后记得及时排水,保持土壤透水性。同时施足底肥,注意肥料要充分腐熟。
4.如果在田间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在病穴处浇灌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也可以在拔除部位撒施生石灰或者草木灰。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剂0.3~0.5公斤,每隔7到10天灌一次,共灌3到4次,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5.番茄青枯病容易年年复发,一旦复发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不能大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因为一旦染病,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到您帮助,这边祝您生活愉快!一切顺利~[开心]
番茄青枯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番茄青枯病的意思:
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萎蔫病。苗期不表现症状。番茄坐果初期开始发病。首先是顶部叶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出现萎蔫,中部叶片萎蔫最迟。病株初期白天中午萎蔫明显,晚间恢复正常。此时,若土壤干燥,气温偏高,经2~3天便会全株凋萎,直至枯死。
若气温较低,连续阴雨或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病株可维持一周左右才枯死,植株死后仍保持青绿。病株茎基部表皮粗糙,常产生大量长短不一的根。天气潮湿时,病茎上可出现由水渍状后变褐色的1~2厘米斑块
青枯病是有青枯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病害主要随着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营腐生活1~6年。
番茄青枯病防治方法:
1、轮作。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从番茄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引起病害发生。因此,应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床土消毒。采用新土,每平方米床面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与4~5公斤细土拌匀,配成药土,播种时用药土垫床、覆种。
3、种子消毒。用52度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采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灌根,每隔7~10天1次,连续灌2~3次。
西红柿青枯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治呢?
青枯病造成原因:
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属土传病害。多年连作地块发病重,像云南红河地区,很多大棚都是连着种10年,青枯病发病重。多年的病菌常潜藏在土壤中,大量繁殖。植株长势弱,抗病能力差,易死亡,易复发。
发病原理:
细菌从根部或茎部的伤口、气孔侵入,在维管束组织中扩散,造成导管堵塞,维管束受损,中午光照强时候,需要的水分多但实际输送上来的水分少,供不应求叶片自然萎蔫。
青枯病防治措施:
1.拔除已经发病的西红柿植株,并在病穴中撒施适量生石灰或草木灰或20%石灰水处理,防止病害扩散。
2.注意水肥管理,做到氮、磷、钾的合理搭配;雨后及时排水,避免大水漫灌,导致扩展。
3.对于没有染病的植株通过叶面喷施或灌根微生物菌剂,达到增强番茄植株抗病抵抗力,从而预防番茄青枯病的目的。
4.青枯病植株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而害虫成虫能造成植物伤口,所以在成虫危害严重的地块,要施用杀虫剂进行害虫防治。
5.当西红柿青枯病初显症状,用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6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升,8~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或者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500倍液+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8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灌根处理。
青枯病发病严重时,可以试试配施1.9%辛菌胺醋酸盐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0.1~0.2升,间隔7~10天灌1次,连续使用2~3次,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番茄的青枯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番茄青枯病的症状:青枯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长到30厘米左右,开花坐果期开始发病,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二三天后,病株不再恢复而死亡,死株保持绿色,叶片色泽稍淡,故称青枯病。在土壤含水量高或连日下雨,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死亡。
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初为水渍状后变褐色的直径1~2厘米的斑块。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或经保湿,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这是该病的重要特征,可与真菌性枯萎病相区别。
种植的番茄发生了青枯病,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番茄青枯病始于花期,受害植株叶色变淡,顶叶萎蔫。随着病情的加重,下部叶片开始枯萎,中部叶片最终枯萎。患病的植物在受伤的早期会在白天枯萎,到了晚上就会恢复正常。当温度过高,土壤干燥时,病情会迅速恶化,发病植株可在2-3天内迅速死亡。病茎用手挤压,呈现白色,该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病原菌为布氏青枯菌,随病残体残留在田间,潜伏在土壤中,以腐生生活。没有宿主,病原体可以存活14个月以上,最长可达6年。冬季温室种植的番茄,春季气温升高时容易发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植物根部或根部基部的伤口侵入,并通过雨水或灌溉传播。
当土壤温度在20℃左右时,田间出现少量病株,当土壤温度上升到25℃以上时,病情加重。此外,高垄栽培病害轻,黏性土、微酸性土、营养不足、排水不畅病害严重。由于青枯病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在连作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青枯病连年发生,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轮作,减少青枯病的发生。田间作业时,可以选择与大葱、大蒜、谷类作物轮作。切记不要与其他茄科或豆科蔬菜轮换,轮换周期应在三年以上。病原体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农业作业等传播。
从宿主根部或茎基部的皮孔或伤口侵入,沿维管束向上扩张,导致导管堵塞,整个组织破坏,传导功能丧失。茎叶因水分不平衡而枯萎。病原体喜欢高温、高湿度和微酸性环境。该病的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30 ~ 37℃,PH值6.6。当土壤含水量超过25%时,植物长势不好,经过一场长时间的雨或大雨就变好了。浙江和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高峰期是6月至10月。番茄的敏感生长期是番茄结实的中后期。此外,幼苗生长弱,连作多年,低洼积水,通风不良,土壤缺钾,或氮肥过量,管理粗放,田间湿度大,都会促进病害的发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