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有黄条跳甲危害很大,芥菜有黄条跳甲是什么原因?
黄条跳甲又叫菜跳甲、地跳甲、黄条跳甲。随处可见,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大白菜、油菜、萝卜、芥菜、花椰菜和茄科水果、瓜类和豆类也遭到破坏。(1)形态特征成虫为黑色小甲虫,鞘翅上有黄色条纹,条纹中间向内弯曲。后脚腿部关节肿胀,善于跳跃。成熟幼虫长约4毫米,呈圆柱形,黄白色,栖息于土壤中。条纹蚤甲虫的成虫和幼虫都可能造成伤害。成虫主要吃叶子,咬叶肉,把叶子咬成很多小洞。
造成种子的破坏和幼苗的缺乏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吃根皮,咬掉须根,使地面的叶子变黄、枯萎、死亡,影响整齐苗。此外,成虫和幼虫的伤害会造成伤口,诱发软腐病。防治方法:播种前深耕干燥土壤,造成幼虫生活环境不利,消灭部分蛹。地膜覆盖可以防止成虫在根部产卵。清除蔬菜植物的落叶,根除杂草,消除它们的越冬场所和食物基地化学防治烟熏可以用来杀死棚内的对照。冬天种芥菜,温度太低,光线太弱,不抗冻。成熟期要推迟40天左右。
应加强种植管理,以促进芥菜的生长,冬季应顺利排出捕捞的种子。晒干三小时后,种子应浸泡在多菌溶液中5 ~ 10分钟,混合种子以杀灭病菌。苗床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基肥,每亩施2~2.5吨。种子为全粒、无病、耐寒品种,播种后用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然后均匀洒水湿润地面。大约一个星期后,种子出现了。出苗后不用施,只需早晚浇水一次,使地面湿润即可。经过一个月的生长,芥菜苗长到10厘米以上,可以育苗移栽。选择肥沃、疏松、透气的土地,用草木灰耙将大块土克拉整平、细碎,浇湿透,芥菜籽小而轻。
为了使播种均匀,幼苗不聚在一起,将种子与细土混合,铺在一起,使芥菜种子的幼苗分布均匀,不稀疏。荠菜味道清香可口,可油炸、冷拌,也可作为饺子馅和汤菜。早在3000年前,中国就有吃荠菜的记载。目前,随着人们对蔬菜品质、口感和营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荠菜因其营养价值高、污染少、风味独特而越来越受欢迎。芥菜叶密、宽、光滑,叶柄短而宽。当6~7片叶子时,开始包裹形成叶球花。主要用于腌制,也可以油炸。比如广东的潮汕鸡,厦门的宝信奇菜。
怎样防治黄曲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又称菜蚤子、地蹦子、黄条跳甲。各地均有发生,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的害虫之一。受害较重的有白菜、油菜、萝卜、芥菜、花菜,也危害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
(1)形态特征
成虫为黑色小甲虫,体长约2毫米,鞘翅上各有一条黄色条斑,斑纹在中部向内弯曲。后足腿节膨大,善跳。老熟幼虫体长约4毫米,长圆筒形,黄白色,栖息于土壤中。
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成虫主要食叶,咬食叶肉,将叶片咬成许多小孔,幼苗被害后不能继续生长而死亡,造成毁种缺苗。幼虫生活在土中,蛀食根皮,咬断须根,致使地上部分的叶片变黄、萎蔫枯死,影响齐苗。此外,成虫和幼虫危害造成伤口,可诱发软腐病。
(2)防治方法
播前深耕晒土,造成不利于幼虫生活的环境,并能消灭部分蛹。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可避免成虫把卵产在根上。清除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灭其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
(3)化学防治
选用瓢甲敌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防治幼虫可以使用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棚内防治可采用烟剂熏蒸法杀灭。
怎样防治黄条跳甲?
(1)为害特点
黄条跳甲是黄曲跳甲、黄直条跳甲、黄狭条跳甲和黄宽条跳甲的总称,俗称地蹦子、土跳蚤。其中以黄曲跳甲分布最广,为害最重,其幼虫和成虫都能为害。成虫为害时把叶片咬成许多小孔,咬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许多透明小孔。成虫还为害嫩茎和花蕾。幼虫主要生活在土中,取食韭菜地下假茎,将假茎表皮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还咬断须根,使叶片由外向内发黄而萎蔫而死。
(2)发生规律
黄条跳甲一年可发生4~7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土隙中越冬。春天当气温达10℃时,便开始活动取食。成虫善于跳跃,气温高时飞翔也强,在中午前后温度高时活动最盛。有趋光性。卵多产在湿润的表土层,或韭菜根茎基部。幼虫孵化后向假茎处移动,咬食表皮,造成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全株枯萎死亡。老熟幼虫在3~7厘米深的土中化蛹。在温室里,成虫和幼虫也都可以发生为害。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在播种前或移栽前7~10天,深耕晒垄,能有效改变幼虫的生存条件,减少虫源,并有灭蛹作用。在韭菜收获期,及时清除残株枯叶和田间杂草,均可减轻为害。
②药剂防治。当发现植株受成虫为害时,即行喷药。喷药从四周向里,以防外逃。适用农药有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当发现植株受幼虫为害时,即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3~5天一遍,连续3~4次。
黄曲条跳甲是什么?
黄曲条跳甲〔Phgllotreta striolaea(Fabricius)〕属鞘翅目跳甲科,俗称菜蚤子、土跳蚤。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发生。寄主植物主要有十花科的甘蓝、花椰菜、白菜、菜薹、萝卜、油菜、芜菁,还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为害状
成虫食叶呈孔洞,以幼苗期为害最严重。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食后,可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毁种。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嫩荚。幼虫只为害菜根,将根表皮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咬断须根,使叶片由外到内发黄萎蔫而死。萝卜被害,造成许多黑色蛀斑,最后变黑腐烂,白菜受害,叶片变黑死亡,并且传播软腐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毫米,黑色有光泽。触角基部3节深褐色。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排列成纵行,鞘翅中央有1黄色纵斑,两头大,中部狭而弯曲。后足腿节膨大,善于跳跃。卵长约0.3毫米,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约4毫米左右,长圆筒形,黄白色,头部、前胸盾和臀板均为淡褐色,胸部及腹部为乳白色,各节有不显著的肉瘤,生有细毛。蛹长约2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于前胸下面,翅芽和足达第五腹节,胸部背面有稀疏的褐色刚毛。腹末有1对叉状突起,叉端褐色。
发生特点
华北地区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树林田间、沟边的落叶、杂草、土缝中潜伏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在10℃以上开始取食,15℃时食量渐增,32~34℃时食量最大。成虫善于跳跃,高温时能飞翔,早晚或阴雨天,躲藏于叶背或土块下,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有趋光性,对黑光灯敏感。成虫寿命长,最长达1年多。产卵期可延续1个月以上,因此,世代重叠,发生不整齐。卵散产于植物周围湿润的土缝中或细根上,也可在植株基部咬1小孔产卵于内。每雌虫产卵200粒左右。
气温20℃时,卵期4~9天。发育起点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26℃。卵孵化要求相对湿度达100%,因此近沟边的菜地幼虫多。
幼虫孵化后在3~5厘米表土层啃食根的表皮。在土内栖息的深度与作物根系有关。萝卜地在4~5厘米处最多,最深可达12厘米,白菜地多在3~4厘米间。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1℃,最适为24~28℃。幼虫经3龄老熟。幼虫期11~16天,最长可达20天。老熟后多在3~7厘米深的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约20天。全年以春、秋两季发生严重,并且秋季重于春季,湿度高的菜田重于湿度低的菜田。北方春季多风沙,干旱少雨,阻碍成虫的活动和卵的存活,而秋季正值雨季之后,天热无风,适于成虫活动,卵孵化率高,这是秋季发生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虫寡食性,偏食十字花科的白花、萝卜、油菜、芥菜等。越冬代开始活动时,田里主要是甘蓝、菜花等成虫不喜食的蔬菜,所以越冬代成虫主要集中在白菜,萝卜留种株上;而秋季里白菜、萝卜、油菜、芥菜俱全,食料充足,这也是造成秋季为害重于春季的原因之一。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科蔬菜轮作,可减轻为害;秋后清洁田园,彻底铲除杂草,清除残株落叶,消灭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播种前深耕晒土,改变幼虫在地里的环境,不利其生活,且兼有灭蛹作用。
(2)药剂防治。以防治成虫为主。在大面积防治上,应先由菜田的四周喷药,以免成虫逃到相邻的地块。可选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1.52千克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4000倍液喷洒。防治幼虫可用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杀灭黄条跳甲最有效的方法 怎么杀灭黄条跳甲
1、土壤处理。整地时撒施杀跳甲颗粒剂等(较辛硫磷等液体制剂缓释,持效期长)可以很好地杀灭跳甲幼虫及成虫,但要全面处理才能彻底起作用。
2、初发期防治。防虫要趁早,不能大面积爆发了才去防治,那时治标不治本,难以彻底控制。
3、喷淋结合。喷淋前最好使地面土壤湿润。喷药要仔细,正反面都要喷到。此外,还要把地面喷匀,不能只喷叶面不照顾地面,否则跳甲跳到地面或钻入土里再好的药也鞭长莫及。
4、经常换药,联合用药。不能见一种药有效就拼命用,一直到没效再换。触杀和胃毒药结合,不同机理的药剂经常换用。
5、注意安全间隔期。不同药的残留期不同,为了规范和合理用药,应严格按照间隔期使用,避免有产量没有了质量。防治跳甲可以用喜落。
黄条跳甲是什么?
黄条跳甲俗称狗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咬食叶片长成无数小孔,影响光合作用。幼虫蛀食根部。还可传播细菌性病害。成虫为体长3毫米的硬壳小甲虫,鞘翅上各有1条黄色纵斑。在广州地区年发生7~8代。成虫在茎叶、杂草中过冬,4~5月份危害最烈。清园、深翻晒土;轮作水稻;化学防治可用敌百虫、乐斯本、米满等标定浓度,于傍晚喷洒植株即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