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科(莎草科植物图片)

莎草科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文名 4 拼音名 5 拉丁名 6 描述 7 莎草科的特征 8 中国植物志 9 所有属 10 莎草科的分类依据

10.1 莎草属(Cyperus) 10.2 荸荠属(Heleocharis) 10.3 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10.4 苔草属(Carex)

1 拼音

shā cǎo kē

2 英文参考

Cyperaceae,Sedge Family

3 中文名

莎草科

4 拼音名

shacaoke

5 拉丁名

Cyperaceae

6 描述

莎草科(Cyperaceae,Sedge Family)

本科为广布全球的一个草本大科,约120属4500多种,主产温带地区。我国有31属670种,分布全国各地。其经济意义不及禾本科重要,但荸荠可作水果或蔬菜,有些植物可药用或供编织草席、制纸等用,然而有不少为农田杂草。

荸荠的块茎可食或提取淀粉。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秆实心,常三棱形,无节;叶通常3列,有时缺,叶片狭长,有封闭的叶鞘;花小,两性或单性,生于小穗鳞片(常称为颖)的腋内,小穗复排成穗状、总状、圆锥状、头状或聚伞花序等各种花序;花被缺或为下位刚毛、丝毛或鳞片;雄蕊1-3;子房上位,1室,有直立的胚珠1颗,花柱单一,细长或基部膨大而宿存,柱头2-3;果为一瘦果或小坚果。我国的主要属有:Carex,Cyperus,Fimbristylis,Heleocharis,Kobresia,Mariscus,Scirpus,Scleria等等。 (参见《中国植物志》第11卷。)

7 莎草科的特征

多年生,少为一年生草本,常具根茎;地上茎(秆)多为三棱形,实心;叶基生或秆生,常排成3列;叶片条形,基部叶鞘闭合,或叶片退化而仅具叶鞘。花小,2~多朵集成小穗,单一或再排成各种花序,花序下通常有1~多枚叶状、刚毛状或鳞片状总苞片;花两性或单性,生于鳞片(颖片)的腋内,鳞片在小穗轴上2列或螺旋状排列;花被缺或退化成下位刚毛或下位鳞片;雄蕊3(少1~2);雌蕊2~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小坚果或瘦果,有时为苞片形成的囊包所包被,种子有胚乳。染色体:X5。花粉1~4孔。

8 中国植物志

11:1

9 所有属

Bly *** us……..扁穗草属

Bulbostylis….球柱草属

Carex……….薹草属

Cladium……..克拉莎属

Courtoisia…..翅鳞莎属

Cyperus……..莎草属

Diplacrum……裂颖茅属

Eriophorum…..羊胡子草属

Fimbristylis…飘拂草属

Fuirena……..芙兰草属

Gahnia………黑莎草属

Heleocharis….荸荠属

Hypolytrum…..割鸡芒属

Juncellus……水莎草属

Kobresia…….嵩草属

Kyllinga…….水蜈蚣属

Lepidosperma…鳞籽莎属

Lepironia……石龙刍属

Lipocarpha…..湖瓜草属

Machaerina…..剑叶莎属

Mapania……..擂鼓艻属

Mariscus…….砖子苗属

Pycreus……..扁莎属

Remirea……..海滨莎属

Rhynchospora…刺子莞属

Schoenus…….赤箭莎属

Scirpus……..藨草属

Scleria……..珍珠茅属

Thoracostachyum野长蒲属

Torulinium…..断节莎属

10 莎草科的分类依据

本科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两性或单性、小穗排列方式、花鳞片的排列方式、花柱基部是否膨大、柱头数目、小坚果是否具囊苞和下位刚毛等性状。

10.1 莎草属(Cyperus)

秆散生或丛生,叶基生。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有时缩短成头状,叶状苞片数枚;小穗2~多数,穗轴宿存,鳞片两列,无下位刚毛;花两性,柱头3(极少2);小坚果三棱形。380种,我国有30多种。莎草(香附子,C. rotundus L.),广布各地,为恶性杂草之一,也是飞蝗、花稻虱及稻纹枯病的中间寄主。块茎药用或提取香附油作香料。碎米莎草(C. iria L.)、异型莎草(C. difformis L.)、扁穗莎草(C. pressus L.)等为江南各地常见田间杂草。此外,伞草(C. papyrus L.),常栽培作观赏。

10.2 荸荠属(Heleocharis)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有的根状茎顶端膨大成球茎;秆丛生,圆柱形或四棱柱形,只有叶鞘无叶片;无总苞,小穗单个顶生,花两性,下位刚毛7枚;柱头3,花柱基三角形;小坚果棕色。荸荠[H. tuberosa (Roxb.) Roem. et Schult.]广为栽培,球茎供食用。同属的牛毛毡[H. yokoscensis (Franch. et Sav.) Tang et Wang]为水田的矮小杂草,也是水稻铁甲虫的寄主。

10.3 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秆常丛生,叶基生;聚伞花序顶生;花两性,无下位刚毛,花柱基部膨大,常易脱落,柱头2~3。约130种,我国有47种,广布。水虱草[F. miliacea (L.) Vahl.]、烟台飘拂草(F. stauntoni Dabea. et Franch)、两歧飘拂草[F. dichotoma (L.) Vahl.]等,多为稻田或路边湿地常见杂草。

10.4 苔草属(Carex)

莎草科(莎草科植物图片)

莎草科植物有哪些

莎草,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植物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你知道常见的莎草科植物有哪些吗?

1.球穗莎草

秆三棱形,叶状苞片3至多枚,长于花序。小穗密集成椭圆形的穗状花序,小穗条形赤褐色,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狭翅;鳞片卵状长圆形,膜质,先端钝。小坚果三棱形,有网纹。生水田及湿地。为主要杂草。

2.异型莎草

秆直立,丛生。叶条形,短于秆,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小穗披针形或条形,密集成头状。小穗轴无翅;鳞片边缘膜质,白色,中部红棕色。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有三棱,淡黄色。生于农田及湿地。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

3.头状穗莎草

秆三棱形。叶长条形,叶鞘红褐色。叶状苞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小穗密集成椭圆形的穗状花序,圆形膜质先端钝。小坚果,三棱形,有网纹。生于稻田及湿地。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水浇地的菜田及果园也常见为害。

4.水莎草

多年生草本。秆散生,扁三棱形。叶条状,叶状苞片较花序长。长侧枝聚伞花序复生,小穗条形,穗轴具透明的翅。小坚果椭圆形,棕色。生于稻田、水沟边。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

5.黄颖莎草

秆丛生。叶条形,短于秆。叶鞘红棕色,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小穗多数,条状披针形。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狭边。鳞片黄色,膜质,先端凸尖短,背部具龙骨状突起。小坚果倒卵形,与鳞片近等长,表面密生微突状细点。生于湿润地。为玉米田、大豆田、菜田及果园主要常见杂草。

莎草科的植物有非常多种,无法全部进行整理,但比较常见的就是以上这些。另外莎草科植物还有:荸荠、油莎草、头状穗莎草、高山嵩草、水莎草、脚苔草、黄颖莎草、异型莎草、牛毛毡、低苔草、扁秆藨草、垂头藨草、白颖苔草、异穗苔草、水葱、风车草、纸莎草、球穗莎草、云南莎草灯等。

莎草科详细资料大全

莎草科,为单子叶植物纲、木兰纲、禾本目的一科,约5000种,莎草科的特征为:茎实心,横断面常为三角形,叶基部具叶鞘,叶鞘的两侧边缘互相接合;某些种类的叶片已退化;花小,聚生成小穗,小穗外无叶状的苞片包围。花由一枚雌蕊和2~3枚雄蕊构成,生于特称为颖片的鳞片腋间。茎的高度从数厘米至4厘米以上。几乎所有种类均为风媒传粉。

莎草科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者, 并发挥固沙护土、 土壤改良、 水源净化、 光合物质的固定与碳循环等重要作用。该科植物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 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众多种类成为人类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食物资源、饲用资源、同时也是中国然草地中,饲用价值 高、分布面积广、数量多的一类优良牧草。

莎草科植物广布于全世界潮湿地区。除了人类现已利用的该科物种外, 绝大部分有着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尚未被 人类认识和 利用, 蕴涵着巨大的资源潜力。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莎草科 拼音 :suō cǎo kē 学名 :Cyperaceae Juss. (1789) 界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超目 :鸭跖草超目 目 :禾本目 科 :莎草科 分布区域 :广布于全世界 植物学史,物种区别,类别,特征与分布,经济价值,分类, 植物学史 Cyperaceae 莎草科,单子叶植物,莎草目,约4000种,广布于全世界,中国有31属,670种,全国皆产之,其中有些可为织席或制纸的原料,有些入药,荸荠的块茎可食或提取淀粉。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秆实心,常三棱形,无节;叶通常3列,有时缺,叶片狭长,有封闭的叶鞘;花小,两性或单性,生于小穗鳞片(常称为颖)的腋内,小穗复排成穗状花序、总状花序、圆锥状花序、头状花序或聚伞花序等各种花序;花被缺或为下位刚毛、丝毛或鳞片;雄蕊1-3;子房上位,1室,有直立的胚珠1颗,花柱单一,细长或基部膨大而宿存,柱头2-3;果为一瘦果或小坚果。 中国的主要属有:Carex,Cyperus,Fimbristylis,Heleocharis,Kobresia,Mariscus,Scirpus,Scleria等等。 物种区别 莎草科常与早熟禾科(Poaceae)植物——禾草——相混淆,但藉上述特征可与之鉴别。例如,禾草的茎圆形,中空;叶有鞘,但叶鞘不闭合;花由2枚苞片包围,小穗又由2枚苞片包围。 虽然莎草科植物外形似禾草,莎草科又与早熟禾科同置于莎草目(Cyperales)中,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莎草科亲缘关系最近的却是灯心草目(Juncales)的灯心草科(Juncaceae)。 类别 莎草科中的大属包括苔草属(Carex,约2,000种)、莎草属(Cyperus,近650种)、刺子莞属(Rhynchospora,约250种)以及飘拂草属(Fimbristylis)、荸荠属(Eleocharis)和珍珠茅属(Scleria),后3属各约200种。其它较大的属有球柱草属(Bulbostylis,约100种)和赤箭莎属(Schoenus,约100种)以及擂鼓艻属(Mapania,约80种)。 羊胡子草属(Eriophorum)的棉草 虽然总的说来莎草科的经济意义不大,其中一些种却十分著名。如纸莎草(Cyperus papyrus),古埃及人将其茎剖成薄片,压平后用作缮写材料;现纸莎草常栽作观赏植物。其它栽培属包括苔草属、荸荠属、藨草属(Scirpus)及羊胡子草属(Eriophorum)。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又称风车草,为受欢迎的盆栽植物,高可达1.2公尺,每个茎顶端均生有一簇排成伞形的叶片。 黄坚果莎草(C. esculentus,即可食莎草)在许多北温带地区被视为禾草样杂草,其黄色形似坚果的块茎以及与之近缘的莎草属种类的块茎可食,尤其是黄坚果莎草的一个变种——栽培可食莎草(Cyperus esculentus sativus),又称地杏仁,其块茎富含淀粉、糖及脂肪。荸荠(Eleocharis dulcis)的球茎和同属一些种类的球茎可食。垂头藨草(Scirpus cernuus)和水葱(S. tabernaemontani)两个种常栽培于沼泽花园和水生植物园中。羊胡子草属的种类也是沼泽花园中爱种的植物。 特征与分布 多年生草本,较少为一年生;多数具根状茎少有兼具块茎。大多数具有三棱形的秆。叶基生和秆生,一般具闭合的叶鞘和狭长的叶片,或有时仅有鞘而无叶片。 花序多种多样,有穗状花序,总状花序,圆锥花序,头状花序或长侧枝聚繖花序;小穗单生,簇生或排列成穗状或头状,具2至多数花,或退化至仅具1花;花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少有雌雄异株,着生于鳞片(颖片)腋间,鳞片复瓦状螺旋排列或二列,无花被或花被退化成下位鳞片或下位刚毛,有时雌花为先出叶所形成的果囊所包裹;雄蕊3个,少有2-1个,花丝线形,花药底著;子房一室,具一个胚珠,花柱单一,柱头2-3个。 果实为小坚果,三棱形,双凸状,平凸状,或球形。 莎草科含皂苷类(saponins)、丹宁(tannins)、酚酸(phenolicacids)、黄酮(flavonoida)、生物碱 (alkaloids)和萜类(terpenoids)等。约90属4000余种,广布全世界。中国约有28属 800余种。南北均产。大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中,也生长在山坡草地或林下。 经济价值 莎草科是众多种类成为人类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 食物资源、 饲用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天然草地中, 饲用价值高、数量多的 一 类优良牧草。有些种类的块茎可供食用,如荸荠、油莎草等。有的为优良牧草,如高山嵩草(见嵩草属)、脚苔草( Carex pediformis )、低苔草(见苔草属)。还有的如白颖苔草、异穗苔草等,可作草坪,美化环境。 分类 以往分类学家均认为莎草科和禾本科关系密切。1934年J.哈钦森将莎草科与禾本科分开,莎草目仅包括莎草科,以后形态学、细胞学的资料也支持这个观点。但禾本科的小穗和莎草科的小穗仅在外形上相似。禾本科的花顶生,子房为侧膜胎座,由古老类型所衍生,胚偏生胚乳的一侧。莎草科的花侧生,胚珠为基生胎座,源自古老的特立中央胎座,胚位于胚乳的中央。此外,在种子植物中,染色体极大部分具一个着丝点,只有在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的种类中,其染色体具有分散的着丝点。 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的花粉粒为单粒花粉样的四合体,在4个成员之间没有分开的壁。1个核正常发育,其余3个通常在花粉的“底部”找到。从形态发生和细胞学上看,莎草科的花粉粒应称为四合体;从外壁的形态上看,则应称为单花粉(或假单花粉)。染色体和花粉形态都表明莎草科与灯心草科关系密切。 本科分为2个亚科。 藨草亚科  小穗通常多花;鳞片螺旋状或成二列排列;花两性或单性,无先出叶所形成的果囊。本亚科分5族: ① 藨草族(Scirpeae),中国有7属。 ② 刺子莞族(Rhynchosporeae),中国有 6属。 ③ 莎草族(Cypereae),中国有7属。 ④ 割鸡芒族(Hypolytreae),本族有5属。 ⑤ 珍珠茅族(Sclerieae),本族只有2属。 苔草亚科 花单性,雌花有先出叶,大多先出叶在边缘合生而成果囊,很少完全离生。本亚科有1族2属。 全世界约80余属4000余种,中国有28属500余种,广布于全国,多生长于潮湿处或沼泽中,苔草族多产于东北、西北及华北或西南部高山地区,南方种类较少,藨草族和莎草族广布于全国各省,刺子莞族和珍珠茅族多产于华中、华东以及南部各省,割鸡芒族则只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藨草亚科:花两性或单性,而无先出叶所形成的果囊。花两性。鳞片螺旋状排列;下位刚毛存在或因减退趋向缺如。 藨草族:小穗多半有静多两性花。 刺子莞族:小穗只有很少几朵花(多半减至1-2朵花);两性花在小穗顶部或中部。 莎草族:鳞片不为螺旋状而为两行排列;下位刚毛缺如。花单性,极少两性。 割鸡芒族:穗状花序单生或2至多数组成各种各样花序。小坚果下面无盘。 珍珠茅族:小穗少数至多数组成圆雄花序,少数为间断的穗状或小簇状。小坚果下面具盘。 薹草亚科:花单性,雌花有先出叶,绝大多数先出叶在边缘合生而成果囊,很少完全离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3699.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26日 上午3:13
下一篇 2023年1月26日 上午3:25

相关推荐

  • 羊寄生虫病有哪些羊寄生虫的治疗

      寄生虫病是羊场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春季的发病率较高,预防羊寄生虫病一般建议在三月或四月对羊群进行一次驱虫。四五月份是放牧的好时期,接下来在放牧过程中,有时候难免接触到脏草或被寄生虫感染的水塘,这也是为何春季羊寄生虫病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羊寄生虫病有哪些羊寄生虫的治疗!   羊寄生虫病有哪些   一、羊肝片吸虫病   又称羊肝烃,是严重…

    肥料资讯 2023年5月3日
    00
  • 小蜂箱养中蜂有哪些好处,详细如下

      易于调节温度:可以大大提高蜂群调节蜂巢温度的效率。   便于调节湿度:蜜蜂可以通过风扇调节巢内的湿度。   便于生产蜂蜜:中蜂有“向上储蜜,向下育儿”的习性,在小蜂箱中养蜂可以更容易生产高质量的蜂巢蜜。   便于管理蜂群:在越冬的时候可以减少箱体缩小空间,方便蜜蜂群的保温防寒。      一、易于调节温度   中蜂的群势一般较小,野生环境中蜂窝的大小也相…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3日
    00
  • 云南氨基酸颗粒(中国好茶知多少?喝茶怎能不懂茶)

    云南氨基酸颗粒 #楚雄头条# #一起来做传承人# 易门县浦贝豆豉是云南本土小有名气的食品类土特产,制作技艺精良,有选料精细、工序复杂、流程严格的要求,成品豆豉颗粒完整、色彩鲜艳、松软即化,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乳酸、磷、镁、钙及多种维生素,吃起来鲜、香、嫩、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2017年入选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真正懂茶的人喝什么茶 …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1日
    00
  • 羽毛粉氨基酸含量(动物性蛋白质羽毛粉和蚕蛹粉有哪些特点?)

    羽毛粉氨基酸含量 鹅苗为什么会啄羽怎么治疗? 鹅苗啄羽是指在鹅苗养殖过程中,一只或多只鹅自己啄或啄击其他鹅的羽毛的不良行为。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翅膀尖部,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羽毛被连根啄出后常被吃掉。   啄羽行为的发生,使鹅群变得骚动,损伤,食欲减退。严重影响了鹅的正常生长。   原因 :主要由于养殖管理不当引起。环境条件差 如饲养密度过…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31日
    00
  • 氨基酸注射液可以喝吗(注射用的氨基酸可以口服吗)

    氨基酸注射液可加葡萄糖服用? 葡萄糖属于还原糖一类,与氨基酸不会发生任何反应。不过如果实在很难喝还是注射吧。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能喝吗?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氨基酸是人体之能够直接吸收的一种物质,它是蛋白质的分解物,注射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要比口服效果好,所以不建议口服 支链氨基酸 注射剂 可以服用吗人吃蛋白质也叫肉后经酶解可变成氨基酸再被人体吸收,但有些氨基酸的味…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8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