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那件教我勇敢的事
【 01 】
已然立夏,夏天果然是暴雨频发季节。
昨天下午的暴风雨仿佛还在耳边,今个儿午后3点,一阵狂风席卷着乌云又跑来了,瞬间整个城市上空灰蒙蒙的一片,待闪电将黑压压的天空撕出一线光亮,雷声过后,伴随着狂风倾盆大雨说来就来。
容不得人们半点准备,看楼下摆摊卖水果的大叔还在往车上收筐子呢,雨已大的连成了线。
我起身关掉家里的电源,搬个椅子坐到窗前,望向窗外,索性任思绪随雨纷飞……
【 02 】
思绪飘回到98年的那个夏天,二年级的我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忽然,教室外的天气像极了今天:乌云密布,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教室光线暗了下来,接着雨一直下个没停……
学校统一断了电,教室里黑漆漆一片,小小的我们从没见过这种天气,内心还真有点儿怕。老师让我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乱动,耐心等待家长来接我们回家。
9岁的我隐约感觉到:我的爸妈是不会来接我的。
我们家一把雨伞也没有,唯一能遮风挡雨的雨具是爸爸的旧雨衣(已破的占满了胶带,一沾雨,胶带就会泛白,雨水就会顺着空隙沾湿衣服的)其实已经没法穿了。我的姐姐在五年级的教室里,弟弟在一年里的教室里。爸妈来学校接我们,无非是给我们带个塑料薄膜(化肥袋子剪下来内袋,除此以为家里没别的东西能用来给我们挡雨),让我们跟着自己走回家。风那么大,那塑料薄膜也不会起作用。
想到这心里酸酸的,不免有些怨气:为什么我们家这么寒酸,怎么就没有一把伞,真丢人。可是每次我要笔跟本子的时候,爸妈都会第一时间给我买到啊。跟我同龄的那个谁谁他爸妈都不让他念书,只因为家里没有钱。想到这,脸上不禁火辣辣地,我搓了搓脸,环顾四周,幸亏没有人发现。
转念又安慰自己:爸妈来接我们,好像作用也不大,该淋还得淋,该走还得走。那之后,不仅我们,爸妈也会被淋成落汤鸡的。于是在第一个同学被家长接走后,我就告诉老师,要自己回家。天气那么恶劣,老师当然是不允许的。
天越来越黑了,同学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他们要不跟爸爸或妈妈共用一把伞(家长背着),要不就自己打一把(家长自己打一把或是穿雨衣)……教室人越来越少,最后教室里就剩我跟另外3位(总共42人)同学了。我后悔,期间两次雨小点的时候,没有挣脱老师的劝阻,我该趁那会跑回家的。
我坐立不安起来,我越来越笃定了我当初的感觉:爸妈是不会来接我的。我决定自己跑回家,不再徒劳地等下去。不顾老师的劝阻挽留,我挽起裤腿儿,一个人冲出了教室,一个劲地往家的方向跑去。
只记得,冲出教室那一刻,我哭了,雨水打在脸上有些疼。一路上,有些树枝被大风折断了,小树被吹得有些歪;路被雨水冲的一道道沟,有些地方一脚踩下去,拔出来有些吃力,黄黄的泥水顺流而下;离家不远的一个地方,地势很洼,水没过了我的膝盖,我一点点挪动着走出了那个大水洼……
回到家,妈妈快迎上前给我擦湿漉漉的头发(旁边放着我的干衣服),爸爸说他们也刚回不久(他们去很远的地里,搭理庄稼去了,也被淋了个落汤鸡)。姐姐跟弟弟早已在家(他们告诉我,趁雨小的时候跑回来的)。回家后的我,感觉很委屈,但我没有哭。
还记得,吃晚饭的时候,爸爸表扬我们3个很勇敢。爸爸说,我们家孩子多,他跟妈妈有时候顾不过来,遇到问题,我们得想办法,别忘了什么时候都要勇敢。
小小的我也就真的信了:我很勇敢。
自那以后,暴风雨里,我独自一人跑回家这事,给我带来了好多无形的力量。
【 03 】
此刻,
回过神来的我,
脑海里冒出两句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室内,渐渐的亮了起来,窗外雨小了呢。
嗯哼,今天的狂风暴雨也不过就俩小时而已,我本以为它要下到深夜的。
窗外雨彻底停了,带上伞,我赶紧地下楼呼吸新鲜空气去……
【 04 】
至今记得,
下雨的时候爸妈就不用下地干活,放学回家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一家人或是邻里邻居或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如今那已是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又有什么关系,
我很勇敢,
活在当下,享受此刻,温存美好。
我爱下雨天,爱它的温柔静谧亦爱它狂风暴雨时教会我勇敢。
雨中的幸福-情感散文
一场淅淅沥沥的雨正在下,细细的滴在这长江江边的人家,所谓春雨润如酥,是来的早了些的,差点淋湿了冬的尾巴~
虽然很喜欢雨,我却是没有十分的刻意的期待,因为不经意间的到来,才会使人珍惜她的精彩。无论你此时在做什么,当听到了她的脚步声,随之给你带来另一种不一样的心情,伴着为她开路的风,滴滴嗒嗒的就来了。
在窗前,门外,车里,路上,看雨凌乱的滴落下来,那一刻就算被雨淋着,我都会感觉很幸福。
幸福感觉往往是这样,偶尔的,突然的,留不住,自知她肯定还会再来。~雨就有这样的特点。
是因为那么的偶然,突然,短暂,才是让我喜欢并感受她给予惊喜的理由么?生活中的人往往如此,多了就感觉不到了,厌倦啦!我有经历些阴雨连绵的日子,只要有雨,对我来说都有那种说不出来的小兴奋,小幸福。是我那么容易满足还是这就是这个年纪特有的成熟的味道?
每次下雨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小时候淋雨的感觉。
夏天的一声闷雷,接着豆大的雨点接着到来,把地面上的宣土砸出一个窝,起初的时候总是赶紧跑到屋里或者躲到可以淋不到的地方。看着雨下,汇成溪流慢慢的流淌,我开始有点想跑到雨里的冲动。至今仍有一点不懂,大人总不让小孩淋雨,总还说淋雨见长(说小孩淋雨可以长高)。不知这算不算使我冲进雨里的原因,那个时候只是觉得好玩而已,没有那么繁琐的心事,从内心里就是想尝试一下被雨淋的感觉,几乎每次夏天的雨,都有我雨里逗留的身影。是的,一旦我们在心理埋藏了一种向往的种子后,实施起来很容易。
在雨中看着院子里流淌汇集的水,我的心仿佛也希望和她一起徜徉。那雨滴,滴落水洼里溅起的气泡,凑近看,在那弧形的.起泡上折射出来的微小的变形的物和我,如同哈哈镜里面看到的。突然破裂开来,融于水里。虽是那么短暂,似乎如我们生活中的幸福,小小的一个连一个,组合贯穿了我们整个的人生。
雨过天晴再看被雨水冲刷过的世界,感觉是那么的清新。偶尔的风吹过,翠绿的枝叶发出来的声音那是另一个世界表现出来的欢乐。其实我们的身心也是需要经常洗礼的,每经过一场雨,我的心情也如是经过了一场洗礼。
小时候家里没有雨伞,那时农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是剪开化肥袋子披在身上做雨衣,长大了到了城市才使用过伞。这使我更喜欢雨了。 我甚至感觉在雨中,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一起躲在伞下走在雨里,穿着凉鞋任凭地下汇聚的雨水冲刷着脚丫,是一种多么亲密,多么浪漫的感觉。这时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来戴望舒的雨巷~
那个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会用眼睛说话的
带着些许怨愁的姑娘
牵住你的手,咱都不出声,在雨中漫步,我们一起听雨欢快的唱歌吧,把你的怨愁赶走……
农村记忆散文:小时候的下雨天,用化肥袋子作雨衣
有人说,下雨天最适合睡觉。人在屋里听窗外雨滴落下的声音,是最放松的时刻了。对雨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尤其是小时候的下雨天,想来还是十分怀念。
小时候住的是瓦房,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像一条条水柱直击地面,日积月累,房前屋后的地面上就形成了一道凹下去的痕迹。
那时候村里还没有水泥路,院子里还都是泥地,一到下雨天,尤其是漂泊大雨时,空气中瞬间弥漫出泥土的气息,多了一丝清新的味道,仿佛整个环境都被净化了。
小时候喜欢下雨天,因为大人不用出去干活了,都待在家里,一家人难得闲下来聚在一起,挤在一张床上看看电视或者打打扑克。
母亲擅长针线活,下雨天也不闲着。踩着她那台比我年龄还大的缝纫机,嗒嗒嗒地做起布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穿的鞋都是母亲亲手做的。一双新布鞋,也足够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了。
夏天的雨格外的大,一下就是好几天,屋后沟里的水就会涨起来,到了一定水位就会从桥洞口流出去,这也是捕鱼的好时机。
父亲把用竹篾编成的捕鱼笼放在桥洞口,两边用泥巴堵住,就等着鱼儿们顺着水流游到笼子里。放置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去收鱼了。小时候经常吃鱼,大多都是在雨后。
小时候住的瓦房,门头没有挡雨的结构。为了防止雨量反流入屋内,都会在门口放一个大盆用来接水。瓦片由于常年经受风吹雨淋日晒,表面会出现粉化或者裂缝,雨水就会从屋脊处往下渗。我家的房子就是这样,所以每到下雨天,还要在房梁下放两个小盆接水。
小时候看的彩电是靠天线搜索信号的,一碰到雨天打雷的时候,就立马关掉电视,说是为了防止雷顺着天线下来把电视烧坏,所以,小时候打雷时不看电视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事,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说起下雨天,离不开雨鞋和雨伞,而家里的雨鞋和雨伞并不能满足人手一样。所以夏天下雨的时候,我就经常光着脚丫出去,踩进泥里的触觉也是喜欢的感觉。没有伞就找一个化肥袋子,把底部的一个角往内折,就有了一个简易的斗篷。戴在头上,两手抓住袋子两边在膝盖的位置,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挡雨效果也是可以的。
现在遇到下雨天时,如果不用上班就可以躺在床上,玩玩手机,听雨滴落下,内心无比平静,难得的放松时光,连睡觉都十分香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