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检测标准有哪些?
以氯化钾为例,优等品的质量分数(含钾量)标准为≥60.0%,而水分的质量分数标准为≤2.0%;一等品的氯化钾其质量分数的标准为≥57.0%,而水分的质量分数标准为≤4.0%;合格品的氯化钾其质量分数的标准为≥55.0%,而水分的质量分数标准为≤6.0%。
氯化钾,自不必说,是钾肥的中使用量最多的产品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想要对氯化钾肥料检测 ,一般都会依据国家强制GB 6549-2011《氯化钾》来执行。GB 6549虽然适用农业用氯化钾产品。但是毕竟是一个较为大的概念。具体到氯化钾肥料的指标要求还是并不是太合适。于是GB/T 37918-2019《肥料级氯化钾》便在各方的期待下正式出台并实施。GB/T 37918-2019是首次以肥料级命名的氯化钾检测标准,所以,对于氯化钾肥料的检测有着积极意义。
根据GB/T 37918-2019《肥料级氯化钾》中规定,氯化钾肥料按照形状主要分为粉末结晶状氯化钾肥料及颗粒状氯化钾肥料。这两种肥料都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外观要求为可以程白色、灰色、红色、褐色,不能有肉眼可以看到的机械杂质。
粉末结晶状氯化钾肥料检测要求
:氯化钾含量检测要求:Ⅰ级≥62.0%、Ⅱ级≥60.0%、Ⅲ级≥57.0%
水分含量检测要求:Ⅰ级≤1.0%、Ⅱ级≤2.0%、Ⅲ级≤2.0%
氯化钠含量检测要求:Ⅰ级≤1.0%、Ⅱ级≤3.0%、Ⅲ级≤4.0%
水不溶物含量检测要求:Ⅰ级≤0.5%、Ⅱ级≤0.5%、Ⅲ级≤1.5%。
颗粒状氯化钾肥料检测要:求
氯化钾含量检测要求:Ⅰ级≥62.0%、Ⅱ级≥60.0%、Ⅲ级≥57.0%
水分含量检测要求:Ⅰ级≤0.3%、Ⅱ级≤0.5%、Ⅲ级≤1.0%
氯化钠含量检测要求:Ⅰ级≤1.0%、Ⅱ级≤3.0%、Ⅲ级≤4.0%
水不溶物含量检测要求:Ⅰ级≤0.5%、Ⅱ级≤0.5%、Ⅲ级≤1.5%
粒度检测要求:1.00mm~4.755mm≥90%、2.00mm~4.00mm≥70%
颗粒平均抗压碎力检测要求:≥25.0N
GB/T 37918-2019要求的氯化钾肥料检测方式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出厂检验可以不用检测氯化钠含量及水不溶物这两个指标。型式检验要求全部项目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氧化钾含量可采用四苯硼酸钾重量法检测,水分含量使用电热恒温干燥箱来进行测定。氯化钠可 采用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来检测。具体方法可根据标准中的规定来检测。
土壤成分如何进行检测
可以购买一台土壤成分检测仪,现在的仪器都很先进,操作方法也很简单,也可以到第三方检测去测试一下。使用仪器测定作物钾肥的步骤如下:
(一)待测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磨细过筛的植株样品 0.05g(精确到 0.01g)于三角瓶中,加几滴水润湿,分别依次加入 2.0mL 浓硫酸和 10 滴植株消化加速剂,轻轻摇匀,瓶口可放一弯颈小漏斗,在电炉上低温加热,消化 10 分钟。如样品仍呈黑色或棕色,取下三角瓶,稍冷后补加植株消化加速剂2~5 滴(注意不要滴在小漏斗及三角瓶上),继续在电炉上消化至白色,取下冷却,定容到 100mL
(若浑浊可过滤),摇匀后即为待测液。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 滴植株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 (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植株钾 1 号试剂 4 滴
植株钾 2 号试剂 4 滴
充分摇匀,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6,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28.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仪器读数即为全钾的含量(K2O,g/kg)。
是不是很简单,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帮助到您。
怎样测量棉花叶片里的氮磷钾肥料含量怎样测量棉花叶片里的氮磷钾含量?
测量棉花叶片里的氮磷钾肥料含量,只能找专业检测机构。
棉花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选择良种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土壤地力和自身的管理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原则上掌握的标准是:早熟不早衰、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的品种。
播前晒种
在播种前15天进行晒种。方法是把棉种摊在晾席上或干燥的硬地上晾晒3至5天,打破种子休眠期,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切记:不要在水泥地、柏油路面或塑料布上晒种,以免高温灼伤棉种,降低种子发芽率。
科学施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当地土壤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确定肥料配比和施肥用量。按照“稳氮、适磷、补钾、配微”、“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施肥原则,一般每生产50公斤皮棉,约需吸收纯氮肥6至9公斤、磷肥2至3公斤、钾肥6至8公斤,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的状况。
适时造墒
足墒播种是确保棉花一播全苗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播前10至15天进行造墒,同时造墒后要及时耙盖保墒,做到底墒足、口墒好。
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确保棉花苗齐、苗壮的重要措施之一。棉田整地的要求:一是地表平整无沟坎;二是表土细碎无大块;三是地面干净无杂物;四是上虚下实好播种。
二、播种技术
适宜播期
适期播种是保障植株生长稳健、提早现蕾开花的关键措施、有利干棉花早熟、优质、高产。一般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6度时播种为宜,时间约为4月20日左右。
播种量及播种深度
选用精量播种机,一般常规棉机播亩用种量1至1.5公斤,杂交棉机播亩用种量0.6公斤。棉花子叶肥大,顶土能力差,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3至4厘米。播种过深,顶土困难,温度低,出苗慢,养分消耗多,幼苗瘦弱,甚至引起烂籽、烂芽、缺苗;播种过浅,容易落干,同样会造成缺苗断垄。
合理密度
当前栽培方式仍以大小行种植为主。一般棉田(亩产250至300公斤籽棉)建议亩密度在3200株左右;高产棉田(亩产300至350公斤籽棉)建议亩密度在3000株左右;小行行距50至55厘米,大行行距在100至120厘米之间根据密度要求灵活掌握。杂交棉或超高产棉田(亩产350公斤籽棉以上)或简化整枝栽培的棉田,建议亩密度在2000至2500株,采用100厘米左右宽行等行种植。
三、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
当植株出现第一片真叶时间苗,出现3片真叶时定苗。
中耕松土,增温保墒
尤其是雨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散墒提温,可有效抑制苗病发生。一般中耕深度不超过5厘米。
科学整枝
蕾期:根据不同种植密度合理整枝。亩密度在3000株左右的常规棉,当看出果枝和叶枝时,就要把叶枝去掉,但要保留主茎下部的大叶,有缺苗断垄的地方可留1至2个叶枝。亩密度在2500至2800株的棉田,可采取简化整枝,留1至3个叶枝,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早座桃,防止营养生长过剩。杂交棉因行距大、株数少可不整枝,预留3至5个叶枝。
花铃期:常规棉单株可留果枝13至14个,杂交棉单株可留果枝16至17个。要及时拔除空棵、掰去空枝防止土壤养分损失,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适时打顶心、去边心。一般在7月15至20日,单株达到14个果枝时进行打顶心,最迟不超过立秋。8月10日摘去边心,抹赘芽,去空枝,力争达到伏桃满腰、秋桃盖顶。
全程化控。应根据棉花品种特性、长势、土壤墒情、种植密度等灵活掌握。雨水勤、雨量大,植株生长.旺盛适期早喷,天气干旱植株矮小适期晚喷。一般棉田现蕾期开始喷药,按照药量从少到多的原则,亩用缩节胺量分别为:现蕾期1g、盛蕾期2g、花铃期3g、花铃盛期4至5g。
适时揭膜
揭膜时间应掌握在棉花盛蕾初花期。因为此时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逐步消退,而且阻止雨水正常下渗,不利棉:花根系下扎,不仅影响根系对水肥的吸收,而且容易造成棉花倒伏和早衰,揭膜时间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结合揭膜进行中耕培土,不仅有利于根系生长,起到控上促下、控蕾促花的作用,而且能够防止倒伏和早衰。
有机肥氮磷钾的测试方法
有机肥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一)待测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磨细过筛的肥料样品 0.5g(精确到 0.01g)于三角瓶中,加几滴水润湿,依次加入5.0mL 浓硫酸和 10~40 滴有机肥消化加速剂(初次可加 30 滴左右,待确定大致用量后再增减),轻轻摇匀,在电炉上加热消化至灰白色,取下冷却。
小心用蒸馏水将处理好的溶液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后过滤到三角瓶中(若三角瓶不干,弃去最初滤液)。吸取滤液 2mL 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后即为待测液。
(二)测定步骤
1. 测全氮含量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 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肥料铵态氮 1 号试剂 4 滴
肥料铵态氮 2 号试剂 4 滴
肥料铵态氮 3 号试剂 4 滴
摇匀,静置 5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1,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9.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肥料全氮的含量(%)。
2. 测全磷含量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 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肥料磷试剂 7 滴
摇匀,静置 10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1,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仪器显示≤100%;按“调整-”键,使液晶显示 100%。
②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调整键,使液晶显示值为 9.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肥料全磷的含量(%)。
3. 全钾含量的测定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 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肥料钾 1 号试剂 4 滴
肥料钾 2 号试剂 4 滴
充分摇匀,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6,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14.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肥料全钾的含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