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的制造流程和原理讲解一下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作物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可分成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肥料两大类。前者是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经化学反应制成的,如磷酸铵、硝酸磷肥、硝酸钾、磷酸钾等;后者是将几种单元肥料(只含一种营养三要素元素的肥料)或化成复合肥机械掺混、造粒而成的肥料。
国外引进的料浆法复合肥工艺:包括:法国AZF、KT,美国Davy/TVA,挪威norskhydro,西班牙incro、espindsea等。此工艺氮、磷、钾三种养分中有两种的养分标量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料浆的造粒工艺,起步阶段主要是引进技术或同步国产化的DAP改产NPK的工艺, 中和、各种管式反应器工艺及其混合工艺 ,优点:产品质量好。缺点:单套装置规模大、投资高,因使用磷酸收到限制。产量在200万吨左右。
好肥料和劣质肥料的生产工艺,都有哪些不同之处?
市场上假冒伪劣单元素肥料主要以磷肥为主,鉴别方法是:
①普钙为灰色的疏松粉状物,有酸味;磷石膏为灰白色的六角柱形结晶或晶状粉末,无酸味;钙镁磷肥的颜色为灰绿或灰棕,没有酸味;废水泥渣为灰色粉粒无光泽,有坚硬块状物,无酸味;砖瓦粉末颜色发蓝,无酸味。
②普钙质地重,手感发腻;磷石膏质地轻,手感发棉;钙镁磷肥质地重,手感发棉、较干燥;废水泥渣质地重,不干燥,有坚硬水泥渣存在;砖瓦粉末手感发涩,不干燥,有砖瓦渣存在。
③普钙部分溶于水;磷石膏完全溶于水;钙镁磷肥不溶于水;废水泥粉和砖瓦浆在水多的情况下发生沉淀。
④在磷肥的识别中若出现以下现象:普钙中有土块、石块、煤渣等明显杂质,则可断定为劣质产品;若酸味过浓,水分较大,则为未经熟化的不合格非成品;如果发现颜色发黑,手感发涩、发扎,一般为粉煤灰等假冒产品。
二、假冒复混(合)肥料的鉴别
1、复合肥料的鉴别 市场上出现较多的假冒的复合肥是磷酸二铵。已发现的假冒物有:硝酸磷肥、重过磷酸钙、颗粒过磷酸钙。
①从外观鉴别。磷酸二铵(美国产)在不受潮的情况下为不规则颗粒,其中心黑褐色、边缘微黄,颗粒外缘微有半透明感,受潮后颗粒黑褐色加深,无黄色和边缘透明感,着水后在表面泛起极少量粉白色。硝酸磷肥也为不规则颗粒,颜色为黑褐色,表面光滑。重过磷酸钙的颗粒为深灰色。过磷酸钙颗粒的颜色浅,为灰色,表面光滑程度差。
②从水溶性上鉴别。磷酸二铵,硝酸磷肥和重过磷酸钙(三料)均溶于水;颗粒过磷酸钙仅部分溶于水。
河南通达重工只是简单的对这几种复合肥的造粒工艺进行了一下对比,并不针对某类产品,可能整理的不是太全面,最主要的就是想让大家对这几种加工造粒工艺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不至于被忽悠。
大家在具体选肥料的时候,并不能只看包装上的造粒工艺(因为即使标注了某些加工工艺,也并不能保证肥料就完全合格),需要综合考虑肥料的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产品。
而且要尽量选择正规、大厂家的产品,一般他们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都比较先进,生产出的产品颗粒均匀,养分均衡,质量稳定,相对可靠一些。
常见的化肥生产工艺有哪些?
第一:掺混法。近年我国逐渐兴起了一种掺混法生产肥料的工艺技术,其实该项技术在国外一直以来是应用比较广泛和成熟的,只是我们国内的种植户接受起来还有一个过程。这种工艺是直接将原料按照计量好的配比进行投料,然后用物理方法充分混匀,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肥料,工艺简单,节约成本,同时配方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作物按需进行定制。
第二:干粉物理团粒法。其实这种方法所采用的的仍然是物理方法,与直接掺混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采用的原料是粉状的,按事先需求的配方进行投料,然后通过添加水或者蒸汽然后在滚筒或者圆盘里滚动的状态下,形成复混颗粒,有时也通过添加酸或者液氨,以方便造粒形成。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肥料,比直接掺混更均匀,肥效更稳定一些
。
第三:料浆法。就是利用磷酸或者硫酸等酸类和液化氨反应生成氮磷的混合浆,然后通过添加氯化钾或者硫酸钾和其他填充料,这种方法制得的复合肥料,颗粒均匀,并且每一个小颗粒所含养分比例基本上一致,物理性状也比较好。
第四:高塔造粒。有一种肥料高塔硝硫基或者高塔硫基、高塔硝基很受种植户的喜爱,就是因为高塔造粒颗粒均匀,外观漂亮,而且水溶性较好,肥效快。高塔造粒设备主要有塔体,一般50米-100米,或者更高;造粒设备;反应釜三部分。一般小的肥料厂家是生产不出来这样的颗粒的,而且高塔造粒有一个区别其他肥料颗粒的特点,每一个高塔造粒,都有一个针孔大小的小孔,其他生产工艺模仿不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