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蠹蛾是害虫还是益虫?
是害虫。木蠹蛾是常见的蛀干害虫之一,在白蜡分布地区发生极为普遍,且危害严重,可使白蜡枯萎死亡,一旦发生,需注意防治!
木蠹蛾的介绍
木蠹蛾,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昆虫,世界分布。
1、形态特征
成虫为中至大型蛾类,头部小,喙退化或无。触角通常为双栉齿状,极少为丝状。雌雄相似,一般多为灰褐色。翅面饰以鳞片或毛,并有许多断纹。幼虫粗状,多为红色,前胸背板与臀板多具色斑,可借此鉴别虫种。蛹为动蛹,每一背侧环节上生1~2列锯齿或尖齿。
2、种群分布
广泛分布,幼虫系害虫。成虫体白色,毛蓬松,灰色翅上(翅展约4∼6公分)有许多黑点和斑纹。夜间飞行,趋光性强。
3、生活习性
木蠹蛾幼虫活动期为3~10月,成虫多在4~7月出现,最晚可至10月。木蠹蛾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如东方木蠹蛾、小木蠹蛾);老熟后入土化蛹(如榆木蠹蛾、蒙古木蠹蛾)。
4、繁殖
成虫羽化多在傍晚或夜间,少数在上午10时前进行。成虫昼伏夜出,多数虫种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后当夜即行交配,并可重复交配。成虫寿命1~12天不等。产卵多在夜间,每雌产卵数十粒至千粒以上,卵多产在树皮裂缝、伤口或腐烂的树洞边沿及天牛危害坑道口边沿。
扩展资料
芳香木蠹蛾:鳞翅目,木蠹蛾科。
芳香木蠹蛾分布于上海、山东、东北、华北、西北等。寄主于杨、柳、榆、槐树、白蜡、栎、核桃、苹果、香椿、梨等。
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以后蛀入木质部,向上向下穿凿不规则虫道。被害处可有十几条幼虫,蛀孔堆有虫粪,幼虫受惊后能分泌一种特异香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木蠹蛾
百度百科-芳香木蠹蛾
木蠹蛾的防治方法
茶木蠹蛾也叫钻心虫,每年繁殖1代,产卵期为3月下旬至6月间。孵化后的幼虫多在嫩梢表皮危害,随后侵入中心蛀食,虫粪自虫孔排出,可使全株枝干中空而枯死。成熟幼虫于孔道内作蛹。幼虫体细长,白色带淡紫色,头平滑而小,呈弧形,腹部环节很长。成虫触角呈白色丝状。2006年6~7月间,金华有一位用大油茶嫁接山茶的大户发生了这种病害,有些油茶主干裂皮或有节疤的地方出现虫粪,嫁接抽出的新枝新叶枯萎死去。后来,他采用很多办法,终于杀死了茶木蠹蛾,控制了危害。
防治方法:
(1)在树根土壤表面洒上氟乃丹(是一种蓝色的有毒农药),从根部吸收到植株内杀死幼虫。
(2)用注射器从虫孔内注入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800倍液,可杀死初孵幼虫。
(3)用棉纱布条喷上农药绑缚在主干上,再在棉纱布条上绑缚一层塑料薄膜带,每隔1周将塑料薄膜带除掉,在棉纱布条上再喷洒农药,再绑上塑料薄膜带。1个多月后,可见小虫从孔中爬出死亡。
(4)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选择油茶树桩时,千万不能选择主干上有节疤或裂皮的树干。如果有的话,可以把它剪截后,伤口用药消毒再进行嫁接。
蒙古木蠹蛾是什么?
(goat moth)
(方德齐)
学名:Cossus mongolicus Erschoff。鳞翅目,木蠹蛾科。成虫触角单栉齿状;体灰褐色,腹部密被毛丛,前胸后缘毛丛黄色,中胸毛丛为白、黑、黄相间;前翅灰褐色,密布黑色曲纹,其中有的连成黑线,较显著的有一条亚外缘线和一条由前缘2/3处伸向臀角的外横线,两线在臀角处相交;后翅灰褐色,密布黑色线纹(见图)。幼虫圆筒形;胸、腹部背面紫红色,略显光泽,腹面桃红色;头部黑色,前胸背板上有一倒“凸”形黑斑,中间有白纹一条,伸至黑斑中部。分布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新疆。为害杨、柳、榆、槐、丁香等。在山东两年1代。少数一年1代;以幼虫越冬。成虫4月下旬出现,羽化多在16~18时进行。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雌虫羽化后即可释放性信息素,一头雌虫一生可诱到雄虫73~87头。卵产于树皮裂缝、伤口处。每雌产卵178~858粒,平均505.6粒。初孵幼虫由伤口侵入皮下取食韧皮部和边材,然后逐渐蛀入木质部内。幼虫第一年在原侵蛀的坑道内越冬,第二年幼虫老熟后于9月中旬由坑道内爬出,钻入土壤内越冬。防治方法:用雌蛾的性信息素诱杀雄成虫;其他见榆木蠹蛾。
小木蠹蛾是什么?
小木囊蛾(Holcocerus insularis Stgr.)又称小褐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寄主较多。为害山楂、苹果等果树、林木和观赏植物。北方山楂产区有分布,辽宁、山东、河北局部地区受害较重。
为害状
幼虫蛀食干、枝木质部。蛀孔处有木屑状虫粪。受害株叶小枝枯,大枝、主干枯死,甚至毁园。
形态特征
成虫灰褐色,体长17~23毫米,翅展32~50毫米。头顶毛丛灰色,中胸背板灰白色,后胸有1黑色横带。腹部较长,圆筒形。前翅密布黑褐色短条纹,中室至前翅2/3部分较暗,翅顶端近前缘处有小“Y”形纹,中室末端有1小白色点。后翅暗灰色。卵为椭圆形,长径1.5毫米,黄白色渐变为红褐色,表面有纵脊和横隔,似花生皮。幼虫扁圆筒形,老熟时体长34~40毫米,头深褐色,前胸盾黄褐色,中间有白斑,两侧各有1褐色斑。胴部背面浅红色,体节每节后半部色较淡,节间和腹面乳黄色。蛹长18~28毫米,黄褐色,腹末有2个大齿,4个小齿。
发生特点
北京地区2年1代。以幼虫2次越冬,生育期需740~800天。次年3月中下旬山楂绽芽时开始取食,从蛀孔排出新粪。现蕾期进入活动盛期。5月上旬老熟幼虫于虫道较宽处做椭圆形蛹室化蛹,蛹期15~20天。6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羽化时间在每天下午4时至凌晨1时。羽化后蛹壳半露出虫孔口。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枝干树皮缝、机械损伤处及旧虫孔附近。卵粒常几十粒成堆。初孵幼虫寻找树皮缝、伤口蛀入树干。3龄前幼虫群居,常集中于一段树干,或弱枝,多达上百头。3龄后分散钻蛀,虫道先与枝干横向延伸至心材,然后沿枝干生长方向旋转而上,每蛀食一段即横向蛀一通风孔,形成上下连通、多孔的虫道系统。9~10月份幼虫开始越冬,虫道内堆积木屑排泄物,充塞两端,部分幼虫结薄茧越冬。
防治方法
(1)清除虫源。锯虫枝,并及时集中烧毁。春季用敌敌畏药泥堵洞闷杀。
(2)药剂注射虫孔。可利用春、秋虫态整齐的习性,注射药液杀幼虫。可用50%辛硫磷或40%氧化乐果、50%杀螟硫磷、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芜菁夜蛾线虫水悬液,每毫升中含线虫1000~2000条,用尖咀奶瓶注射,或用10号兽用针头焊在喷雾器喷杆上,喷雾器加压注射,效果良好。
(3)全树喷药。成虫产卵期,可用3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树干和枝叶。
(4)夏季树干涂白杀卵。可用石灰水加1%的敌百虫拌均匀后涂刷。
枣病虫害
木蠹蛾要怎么防治?
木蠹蛾防治方法:冬季检查清除被害树木,并进行剥皮等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于成虫羽化初期,产卵前利用白涂剂涂刷树干,可防产卵或产卵后使其干燥,而不能孵化;幼虫孵化初期,可在树干上喷洒80%氧化乐果乳剂400~800倍液等;当幼虫蛀入木质部后,可根据排出的新鲜虫粪找出蛀道,再用废布等蘸取敌百虫原液或50%久效磷等塞入蛀道内,并以黄泥封口。林内招引益鸟,扑食害虫等方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