茛怎么读?
拼音:gèn,声母g,韵母en,音调去声。
基本信息:
部首:艹,总笔画:9,部首外:6
98五笔:aveu,86五笔:aveu,郑码:exo
统一码:831B,仓颉:tav
基本解释:落叶灌木,茎蔓生,叶到秋变红,花黄绿色,果实多毛有毒,叶茎可做染料,亦称“野葛”、“钩吻”。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毛茛[máo gèn]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茸毛,单叶,掌状分裂,花黄色,有光泽。植株有毒,可入药。
2、茛苕[gèn tiáo]
一种根据地中海沿岸植物刺茛苕的坚挺、多刺的叶子设计的建筑装饰。
3、水毛茛[shuǐ máo gèn]
水毛茛,多年生沉水草本。茎长30厘米以上,无毛或在节上有疏毛。
4、毛茛科[máo gèn kē]
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大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生或在茎上互生。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单生或排成圆锥花序。果实多为蓇葖或瘦果。种子中胚乳丰富而胚小。可供观赏(如牡丹、芍药等)和药用(如黄连、乌头等)…
5、毛茛灸[máo gèn jiǔ]
毛茛灸为天灸的一种,其法用新鲜毛茛茎叶捣烂,敷贴有关穴位使之起泡,敷贴时间约1~2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
茛怎么读 茛如何读
1、茛的读音是: gèn。
2、茛,汉语三级字,落叶灌木,茎蔓生,叶到秋变红,花黄绿色,果实多毛有毒,叶茎可做染料。亦称“野葛”、“钩吻”。
3、又名野葛,钩吻 。一种落叶灌木,茎蔓延细长,叶到秋变红色,花黄绿色,果实多毛,有毒,茎干可做染料。毛茛。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二三尺,茎叶都有毛,开黄色或白色小花,果实集成球形,茎叶根及果实都有毒,可以入药。
4、康熙字典:《唐韵》古恨切,音艮。《博雅》钩吻也。《本草》毛茛。《注》茛乃草乌头之苗,此草形状及毒皆似之,故名。又《集韵》居万切,音建。水草。蟹有毒,食水茛所为。
茛怎么读拼音,冫怎么读
茛,拼 音 :gèn
基本解释:
1.野葛,现叫钩吻。藤本植物。根和叶有剧毒。
2.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毛,花黄色,植株有毒。
笔顺如下图所示
茛怎么读
茛读gèn,茛是植物,落叶灌木,茎蔓生,叶到秋变红,花黄绿色,叶茎可做染料。亦称“野葛”,“钩吻”。
茛总笔画:9笔。
1.一(横)、2.丨(竖)、3.丨(竖)、4.ㄱ(横折)、5.一(横)、6.一(横)、7.し(竖提)、8.ノ(撇)、9.㇏(捺)。
茛的组词和编码信息:
茛组词:
毛茛、毛茛科、毛茛灸、水毛茛、茛苕、茛域、茛峯、茛岑、茛音、茛隅、止茛、茛止、茛背、茛天、沈茛、茛连、崇茛、弥茛地、茛屏、包茛。
编码信息:
五笔86:AVEU。五笔98:AVU。仓颉:TAV。郑码:EXO。笔顺编号:122511534。
“茛”字怎么读
茛[gèn]
释义
茛[gèn]:落叶灌木,茎蔓生,叶到秋变红,花黄绿色,果实多毛有毒,叶茎可做染料。亦称“野葛”、“钩吻”。
茛[gèn]:又名野葛,钩吻 [lobed ku-dzuvine]。一种落叶灌木( Pueraria lobata ),茎蔓延细长,叶到秋变红色,花黄绿色,果实多毛,有毒,茎干可做染料
组词
毛茛[ máo gèn ]:俗称“老虎脚爪草”。多年生有毛草本。初夏开花,花黄色。是有毒植物。茎、叶的汁液,有强烈的刺激性,用于杀蛆虫。民间以全草入药。
茛苕[ gèn tiáo ]:一种根据地中海沿岸植物刺茛苕的坚挺、多刺的叶子设计的建筑装饰。
毛茛灸[ máo gèn jiǔ ]:毛茛灸为天灸的一种,其法用新鲜毛茛茎叶捣烂,敷贴有关穴位使之起泡,敷贴时间约1~2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
水毛茛[ shuǐ máo gèn ]:水毛茛,多年生沉水草本。茎长30厘米以上,无毛或在节上有疏毛。
毛茛科[ máo gèn kē ] :在世界各洲广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有约50属,2000余种,我国有42属(包含引种的1个属,黑种草属),约720种。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少有灌木或木质藤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