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可以修复土壤吗?
肥料是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是由天然矿物(白云石、石灰石和含钾页岩)制成,经高温煅烧后提取的。土壤调理剂具有三大土壤调理特性:保水、改善肥力和通风。完全无污染,无公害,不含生物激素,不同于国际市场上的各种化肥、农药、叶面肥和生物激素,是世界上新型农林种植绿色生产资料。那么,土壤改良剂和微生物肥料有什么区别?微生物肥料分很多种,又分为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一般来说,我们在市场上看到最多的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菌剂,它们都是改善土壤的。
改善土壤的主要方向与有机肥类似,主要是渗透到土壤中,使土壤更加疏松。同时,改善土壤中有益菌的环境,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使土壤变得更加健康。土壤改良剂是指添加到土壤中以改善其物理和/或化学特性和/或其生物活性的材料。肥料是一种材料,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植物养分。土壤改良剂可分为无机土壤改良剂和有机土壤改良剂。无机土壤改良剂不含有机物,也不表明氮、磷、钾或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机土壤改良剂来自植物或动植物产品,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
有机土壤改良剂不能被归类为肥料,因为其关键营养成分的总量较低,通常低于最终产品的2%。土壤调理剂是以农业保水剂和富含有机物的天然泥炭以及腐植酸或其他有机物为主要原料,辅以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元素,经科学技术加工而成。土壤调理剂与化肥不同,它是由生长中的植物根部分泌的弱酸中和吸收的。土壤调理剂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土壤调理剂多为矿物元素,是大量矿石加工后的土壤调理剂。这种肥料一般是水溶性的,适合做基肥和改良土壤。有的可以改善酸性土壤,有的可以改善碱性土壤。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时,矿物元素会在土壤中缓慢释放,使根系能更好地吸收中、微量元素。土壤改良剂含有较多的中量元素,市场上最多的是补充硅、钙、镁。
微生物肥是什么?
生物菌肥和生物有机肥是两种肥料类型。微生物肥料是指的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做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分类
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
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
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
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产菌等。
优势
三种以上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
提高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品质
增强作物抗逆性
提高化肥利用率
改善土壤环境
微生物肥料分为哪三类?微生物肥料如何达到最好效果?
微生物肥料是大家目前经常接触到的一种肥料,那么微生物肥料究竟有什么作用?有哪些分类?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微生物肥料的话题。
微生物肥可兼具肥料与抗病的功能,前者主要是增加营养来源(例如固氮、加速有机质分解)、有效性(溶解被固定的磷、钙、镁等),及促进吸收的作用;后者则是根圈保护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是以土壤有益菌的概念采用“人海战术”的方法,将大量有益微生物施用于根圈内,借由竞争养分的原理,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族群而产生拮抗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的分类
从微生物肥料的组成不同,可分为3类: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三类。
按照微生物的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以下6类:
固氮菌:分为共生型、协生型和非共生型三类,前者如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菌,固氮量高;后者属游离性固氮菌,固氮效率差。
溶磷菌:可溶解土壤中不易溶性的结合磷,如磷酸铁、磷酸铝(酸性土壤)和磷酸钙(碱性土壤)。
菌根菌:增进根系吸收磷素,可抗旱、抗病。
分解菌: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提供作物养分。
聚合物分泌菌:分泌多醣类,增进土壤团粒。
生长激素合成菌:分泌生长激素,增进作物生长。
如何使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很方便,只要将种子、作物根部或小苗直接与接种剂充分接触即可。一般微生物肥料的剂型可分为液体和固体,液体者可采用幼苗接种法、种子接种法、以及种植后的接种法或直接灌入土壤中的方法施用,固体者则以幼苗接种法与种子接种法施用。而为了使微生物肥料发挥最大的功效,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土壤不能太酸或太碱:土壤pH小于5或大于7.8均影响各种营养的吸收及有效性,对于微生物肥料的发挥将受到限制。因此土壤pH值若太高或太低,须先作改良。
配合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微生物肥料是活菌,施入土壤后需要繁殖生存,其中最佳生存之处是根圈,因此施在根上的效果最佳,若微生物肥料在稀释液中添加少量腐植酸、糖蜜或营养剂,将有助于微生物的繁殖及生存。
配合作物的需求:各种作物在不同生长期中对不同微生物肥料的需求要配合,微生物肥料的接种愈早愈好,以幼苗接种最有效。若多年生果树则在生长期重视增进氮及磷功能的菌种,中果期则重视增进磷功能的菌种。
微生物肥料的品质要求:微生物肥料是活菌,因此,接种剂的品质要求菌数要维持,菌的活性要高,要能适应本土环境及杂菌要少的要求。
微生物接种剂的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低温保存
阴凉处保存
避免与有毒的农药混合使用,特别是杀菌剂。
微生物接种剂的品质要求如下:
菌数要多
菌的活性要高
适应性要高
杂菌及杂质要少
总之,从事种植的朋友就是要和土壤及作物做朋友,充分了解土壤和作物的特性,才能作正确的肥培管理。土壤中的微生物彼此有制衡的作用,因此施用微生物肥料不是施一次就可一劳永逸,而是每年都要施用,才能使土壤的菌相渐渐恢复健康状态,通常单一菌种的产品无法达成效果,必需使用复合菌种。而且也没有所谓的万能肥料,千万不要被广告噱头所蒙蔽。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有哪些?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
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断降低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说明,仅靠大量增施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有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微生物肥料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有独到的作用。所以,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采用微生物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证增产,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减少污染。
2、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全球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有机农业)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近年来,中国已用具有特殊功能的菌种制成多种微生物肥料,不但能缓和或减少农产品污染,而且能够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3、微生物肥料在环保中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发酵城市生活垃圾及农牧业废弃物而制成微生物肥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应用的主要是两种方法,一是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原料经处理由工厂直接加工成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料;二是工厂生产特制微生物肥料(菌种剂)供应于堆肥厂(场),再对各种农牧业物料进行堆制,以加快其发酵过程,缩短堆肥的周期,同时还提高堆肥质量及成熟度。另外还有将微生物肥料作为土壤净化剂使用。
4、改良土壤作用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0.1%,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如何选择微生物肥料?
选用微生物肥料的基本原则我认为是因地制宜,选用与土壤环境还有农作物品种相匹配的微生物肥料。在使用微生物肥料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种植情况符合相应的微生物的生理要求,以便充分发挥其作用。
选用微生物肥料时具体应该注意如下事项:
1、施用微生物肥料时必须配施有机肥
有机质是微生物肥料赖以生存的食物,在有机质高的土壤中施用微生物效果显著,缺乏有机质的土壤单独施用微生物肥料效果欠佳。微生物肥料应该与有机肥一同施用,或微生物肥料中的载体就含有供微生物生长的有机质,如生物有机肥。
2、按照作物与土壤特征选择肥料
氮素高的土壤中施用固氮菌、根瘤菌,其效果不会太明显;含铝、铁、钙高的土壤单独施用可溶性磷肥效果不好,施用磷细菌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可溶性磷肥的使用效果;磷养分含量高、有效磷低的土壤使用磷细菌肥料,再配施一定有机肥,连续不施可溶性磷肥,也不会出现缺磷症状;为了提高钾肥利用率,配施一定量的生物钾肥可大幅节约化学钾肥施用量,并且可以明显改善作物的品质。
3、施肥方式需得当
随不同作物和不同生长期选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不同的菌肥种类。蘸、喷、灌、撒、随播等不同的施肥方式,要选用不同剂型的微生物肥。例如拌种、喷施宜选用液体类型的微生物肥料;机器播种的宜选用造粒后的微生物肥料;条施、撒施、大棚用粉状即可。
4、施用环境必须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
施用微生物肥料后遇到暴晒天气,蒸腾作用强又缺水灌溉的田地往往效果不好。
5、不能与农药混合施用
除了说明书上特别说明,不能与杀菌剂、消毒剂等农药共同使用。
6、使用过程应该注意天气变化
如果是叶面喷施,应在上午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喷施后如果遇到大雨淋洗,雨后应该补充施肥,而且喷施在叶面的背面比在正面效果要好。
7、不与高浓度化肥混合施用
不要与高浓度的化肥混合施用,不但浪费,效果也不是很好。凡是号称总养分高于40%的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其中微生物菌剂肥效难以充分发挥。这种化肥虽然号称含有有机物和微生物,实际上就是大化肥制造的。
以上就是微生物肥料的选用原则和施用所要把握的原则,希望能够对题主有所帮助,如你在施用微生物肥料中有任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探讨微生物肥料的选用和施用方法。
微生物肥料可以分成哪五大类?
微生物肥料是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制剂。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类:复合菌肥料,含有两种以上的有益微生物(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或其他一些细菌),它们之间互不拮抗,并能提高作物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且含有生理活性物质。
硅酸盐细菌肥料,能对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铝硅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磷与其他灰分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有硅酸盐细菌、其他解钾微生物等。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磷,改善作物磷素营养。有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等。
根瘤菌肥料,能在豆科植物根上形成根瘤,可同化空气中的氮气,改善豆种植物的氮素营养。有花生、大豆、绿豆等根瘤菌剂。固氮菌肥料,能在土壤中和很多作物根际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有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