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粮食的危害有哪些
有害金属进入人体后,多以金属元素或金属离子形式存在,有些可转变为毒性更强的化合物。一次大剂量可引起急性中毒,但大多数属于低剂量长期摄入后在机体的蓄积造成的慢性危害。
(1)铅:粮食中限量为0.2mg/kg。铅在人体的生物半衰期为4年,骨骼中可达10年。主要侵犯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肾脏,常见中毒症状有食欲不振、胃肠炎、口腔有金属味、失眠、头昏、关节肌肉疼痛、腹痛及便秘或腹泻、贫血等,后期会出现急性腹痛或瘫痪。
(2)镉:粮食中限量为稻谷、豆类0.2mg/kg,花生0.5mg/kg,麦类、玉米及其他0.1mg/kg。镉在人体的生物半衰期为15-30年,主要蓄积在肝脏,其次为肾脏。镉中毒主要损害肾脏、骨骼和消化系统,临床上可出现蛋白尿、氨基酸尿、糖尿和高钙尿,由于钙的排出而导致肌肉疼痛、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镉中毒是长期低剂量摄入后蓄积造成的,其潜伏期可达2-8年。
(3)汞:成品粮食中限量为0.02mg/kg(总汞)。人体吸收的汞分布于全身组织和器官,以肝、肾、脑含量最高,导致脑和神经系统损伤。汞蓄积性很强,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为70天,在脑内可达180-250天。常见的有机汞为甲基汞,毒性很强,中毒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伤症状,有运动失调、语言障碍、视野缩小、听力障碍、感觉障碍及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瘫痪、肢体变形、吞咽困难,甚至死亡。
(4)无机砷:粮食中限量为大米0.15mg/kg,小麦粉0.1mg/kg,其他0.2mg/kg。砷的性质类似金属,砷的毒性与存在形式有关,无机砷的毒性大于有机砷,如砒霜剧毒(三氧化二砷),故卫生标准以无机砷制定。砷进入人体后分布于全身,以肝、肾、脾、肺、皮肤、毛发、指甲和骨骼中蓄积量最高,生物半衰期为80-90天。可造成代谢障碍,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多器官广泛病变。急性中毒症状为胃肠炎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并出现全身出血症状。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四肢末梢神经痛、皮肤色素异常等。砷及其化合物有致癌作用。
化肥烧玉米苗会出现什么现象
(一)、脱水:一次施用化肥过多,或土壤水分不足,施用后土壤局部养分浓度过高,引起水分自作物细胞向土壤的反渗透,而使植物出现萎蔫,像霜打或开水烫的一样,即脱水。脱水轻者发育迟缓,重者导致死亡。
(二)、烧伤:氨水、碳铵等氮素化肥在高温下施用,氨气易大量挥发,作物叶片及幼嫩部位易被灼伤,轻者叶尖,叶缘发黄干枯,重者全株赤红死亡,形似火烧。
(三)、烧根:肥料用量过大或石灰氮直接施用,在土壤转化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尖生长点,从而引起作物死亡。过磷酸钙中游离酸超过5%,或尿素中缩二尿含量超过2%,导致作物根系腐烂而死亡。
(四)烧种:尿素、硝酸铵等含氮量较高的化肥,若用量过大,种子胚芽部位变黑,失去生命活力即烧种。轻者出苗迟缓,重者缺苗断垄。
(五)、粘着烧叶:追肥时不能撒施。如撒施粘着在植物叶片上,尤其带露水时,会发生严重烧叶现象。
肥害缓解方法
较易引起玉米肥害的营养元素有氮和磷,其次为硼、锌及铜。施肥后应注意玉米的反应,若发现明显的肥害症状,应尽快采取措施补救。多数情况下灌水泡田可迅速减轻肥害。对于氮素过剩引起的肥害,可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缩节胺、多效唑等加以缓解。如果是磷过剩,可增施氮、钾、锌及其他微肥,以调整元素间的合理比例。微量元素引起的肥害,多数情况下是点片发生,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不大。
玉米地钾肥使用过量会对玉米造成什么影响
会造成玉米对其它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例如对钙镁硼锌的吸收能力下降,还有就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危害问题,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的抗病害能力降低,玉米穗粒不饱满,果实小。
无论玉米的生长特点如何,如下雨再施肥。科学设定目标输出。例如,同一块地里连续几年的玉米产量为800斤,今年的目标产量1800斤是不科学的。虽然科学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产量,但土壤承载力也是制约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连续三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5%左右的产量会更加科学。考虑土壤肥力。
亩肥40斤,沟或穴施用,施用深度5-7厘米。有条件的,可加有机肥,有机肥施深为10厘米左右,可除玉米植株15-20厘米在沟里,施有机肥、化肥等一次,有条件的可以再配合“宴沃微生物菌剂”20亿活菌,独含哈茨木霉菌,让作物能够更好的吸收营养,提高肥料效果。尿素40斤或用磷酸钾(30-5-5)比例接近复合肥50斤左右,以深施5-10厘米左右为最佳。穗期追肥一般从玉米植株15 ~ 20cm处,条状或孔状施用。注:有时可加三种配料。
重金属对农作物有哪些?
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对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作物生产力下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