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故事新编》79:“柱石之质”温恢故事
温恢(公元178年——223年),字曼基,是太原祁(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他的父亲叫温恕,任过涿郡太守,去世时温恢才十五岁。他主持送丧回到家乡,家中资财很多。温恢说:“在这个乱世之中,家境巨富是祸源。”一天时间散尽家财,全部用来赈济宗族中人。州中人称赞温恢,把他比作当年西汉的郇越。
温恢成年后被举荐为孝廉,历任廪丘县长,鄢陵、广川县令,彭城、鲁相,所任职的地方政绩显著,后来以丞相主簿的身份兼任扬州刺史。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进攻合肥,各州军兵严阵以待。温恢对兖州刺史斐潜说:“这里虽然有贼兵进攻,却不足为忧,我只是担心南方有变。现在水势渐涨而曹仁不加防备,关羽肯定会乘势取利,要早做准备。”后来果然关羽向樊城发起进攻。
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任命温恢为侍中,出任魏郡太守。数年后升迁为凉州刺史,持节兼领护羌校尉。年仅四十五岁就因病去世,曹丕专门下诏,称赞温恢有“柱石之质”,赏赐温恢的儿子温生承袭关内侯爵位。
黄其军
作于2019年3月14日(古历二月初七)
国之良臣张既故事
威震鲜卑的梁习故事
“司马八达”之首司马朗故事
被曹操刺死的刘馥故事
一支铁笔侍三君的刘放故事
历史上姓温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温的名人:
温季(?-前574年),即郤昭子,姬姓,步氏,讳至,谥昭。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才华横溢的军事家、外交家。其名郤至,其祖郤扬封步,以之为氏,故亦名步至,因采邑于温,时人尊称温季,史称郤昭子。步扬之孙,或为蒲城鹊居之子,与堂兄郤锜、叔父郤犨并称”三郤”。
温恢(178年-223年),字曼基,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任扬州刺史,后迁凉州刺史。温恢在史书《三国志》中与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兖州刺史司马朗、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曾为雍州刺史)等六人合为一传。
温璋(?~870年),字号不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唐朝官员、酷吏,黎国公温大雅六世孙,礼部尚书温造之子。凭借父荫入仕,授大理寺丞。出任藩镇幕僚,担任三郡太守。咸通初年,出任徐泗节度使,遭到银刀军驱逐。咸通八年(867年),接任京兆尹,执法严苛,诛杀女道士鱼玄机。咸通十一年(870年)八月,收受贿赂,上书为治疗同昌公主的医生及其求情, 坐罪贬为振州司马,服毒自尽。
温仲舒(944年-1010年),字秉阳,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北宋大臣,与寇准并称”温寇”。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了进士,位列探花。曾任枢密院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后外放秦州知州,驱逐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使之从边地成为北宋的内地。回朝后担任过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温仲舒被封为昭文馆大学士,不久去世,享年67岁。追赠左仆射,谥号为恭肃。
温生才(1870-1911),字练生,汉族,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人,1870年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失怙。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8日,法人组织之远东飞艇社,广州将军孚琦应邀往观,迨回跸,甫至东门直街尾咨议局前麒麟阁门口,温生才手持五响快枪,向孚琦发射,计中太阳穴、脑门、颈项、身部各一枪,当场毙命。温生才离去途中被巡警逮捕。15日被押赴刑场,途中神色自若,毫无怯色,行至惠爱街一带时,对着人群大声喊道:”今日我代同胞报仇,各同胞务须发奋做人方好!”既而又说:”许多事归我一人担任,快死快生,再来击贼!”遇害后葬于广州黄花岗。
温峤(288~329年),字泰(太)真,并州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东晋名将,司徒温羡的侄子。出身太原温氏,博学孝悌,善于清谈,起家司隶校尉都官从事。举秀才出身,授司徒东阁祭酒、潞县县令。进入司空刘琨(姨夫)幕府,拜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任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太子(司马绍),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牧。从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册封始安郡公。咸和四年(329年),病逝,时年四十二,获赠使持节、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多犯忌讳,屡举进士不第;又好讥刺权贵,取憎于时,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终生潦倒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客于江陵。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词话。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与李商隐时称”温李”,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
温彦博(574年~637年),名大临,太原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唐朝宰相,隋朝泗州司马温君悠次子,礼部尚书温大雅的弟弟。出身太原温氏,博览群书。隋朝时期,担任文林郎、通直谒者,出任幽州司马。武德初年,随罗艺归顺大唐,历任幽州长史、中书舍人、中书侍郎、雍州治中、御史大夫,册封西河郡公。唐太宗即位,出任中书令,进封虞国公,反对内迁胡人。贞观十年,累迁右仆射。贞观十一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获赠特进,谥号为恭,陪葬于昭陵。
温彦宏,唐初大臣(?-627),字大雅。太原祁人。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大雅、大临、大有)兄弟三人,俱知名于当世。著《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述李渊起兵反隋至即位之事颇详,为后人研究唐初李氏父子创业过程的一部极为重要的史籍。
温体仁(1573年-1638年),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朝廷首辅。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编修官,累任到礼部侍郎。崇祯初年升为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务。崇祯三年(1630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入阁后他逼迫周延儒引退,自己成为首辅。崇祯十年(1637年),请辞获批,第二年在家中病死。
温纯(1539-1607)字景文,三原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任知县、巡抚、吏、工部尚书等职。他一生为创建地方公益事业不遗余力,虽三朝为官而家无积,是三原古龙桥的倡建者。
温恢传翻译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回乡里,内足于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人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斐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近,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
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道病卒,时年四十五。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其愍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生早卒,爵绝。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
【译文】
温恢字曼基,太原郡祁县人。父亲温恕,任涿郡太守,去世的时候,温恢十五岁,送丧回乡,家里十分富有。温恢说:“世上刚刚开始大乱,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一下子把家财全部散出给自己宗族的人,帮助他们振兴家业。州里认为他的作法高尚,把他同州里的先贤邮越相比。温恢被推举为孝廉,作过廪丘县长,鄢陵、广川县的县令,彭城、鲁城的相,所在的地方对他有好评。又入朝作丞相主簿,出任扬州刺史。曹操对他说:“我非常愿意让您在我身边做事,但又认为扬州的事情更为重要。《尚书》 上说‘股朕之臣良好,那么诸事都会安宁’。是不是需要让蒋济来担任治中辅助您呢?”当时蒋济正任丹杨太守,于是便下令让他回到扬州。曹操又对将军张辽、乐进等人说:“扬州刺史温恢通晓军事,凡事要和他共同商议。”
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统兵攻打合肥。那时侯各州都屯兵守卫,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这里虽然有贼兵,但还构不成威胁,所害怕的是曹仁的征南部队遭遇变故。现在洪水已经来了,而曹仁的孤军却没有防备。关羽骁勇善战,率领精锐部队,借着地利进攻,一定会造成祸害。”后来果然有水淹樊城的事。朝廷诏书征召裴潜以及豫州刺史吕贡等人,裴潜等人拖延不动。温恢秘密地对裴潜说:“这一定是襄阳危急,要让你们赶去支援。所以没有大张旗鼓急着让你们聚积,是朝廷不愿惊动远处的部队。一两天内一定会有密书催促你们上路,张辽等人也会被召去援助,他们一向知道魏王的心思,一定会后召先到,您可就要受责备了!”裴潜听从了温恢的话,放弃了辎重,让部下改换轻装迅速出发。果然接到了催促进军的命令,张辽等人紧接着也分别被征召,完全像温恢所预料的那样。
魏文帝即位,用温恢为侍中,又出京担任魏郡太守。过了几年,升任凉州刺史,又持着朝廷的节钺领受护羌校尉的职务,赴任途中病死,死时四十五岁。文帝发布诏书说:“温恢有支撑社稷的素质,为先帝作事,功劳卓著;为朕办事,能够忠于王室,所以把万里以外的重任委托给他,让他执掌一个方面的大事。他为什么这样英年早逝,我非常悲痛!”文帝赐予他儿子温生关内侯的爵位,温生死得早,爵位便断绝了。
温恢去世以后,汝南郡的孟建担任凉州刺史,有善于治理的名声,官作到征东将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