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的诗意是?
悯农二首
[ 唐 ]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话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早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春种秋收是什么意思?
就是春天播种,秋天就会有收成。
现比喻为要想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累积,这样最才能成大事。
春种什么秋收什么诗句?
这句诗句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出处
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
2、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释义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扩展资料:
赏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春种秋收是什么意思
春种秋收是一个组合词,意思是春天种下秋天收成。
一、出处
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会获很多粮食。世间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二、春种释义
春天种植。
三、秋收释义
秋天收获。
扩展资料
形容春种秋收的成语:
一、五谷丰登
释义: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呢,难得这样五谷丰登,稻子收得这样多。”
二、盈车嘉穗
释义:稻重长得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形容粮食丰收。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周》:“又贡嘉禾,一茎盈车。”
译文:又上贡了生长茁壮的禾稻,一茎子实即能装满一车的禾穗。
春种秋收金灿灿跟什么有关?
跟丰收有关。金灿灿代表秋天到了,大丰收的景象。
春种秋收是一个组合词,意思是春天种下秋天收成。
出自:唐代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会获很多粮食。世间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形容春种秋收的成语
一、五谷丰熟
释义: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东观汉记·吴良传》:“盗贼灭息,五谷丰熟,家给人足。”
用法:作定语;指丰收在望。
二、风调雨顺
释义:风雨均匀适度。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春种秋收冬藏夏什么
春种秋收冬藏夏长。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基本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意思是春天是万物往上升的时候,夏天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到了秋天万物开始收获,冬天是万物开始藏的时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