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糖什么意思
灶糖就是麦芽糖,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也是春节食品和祭祀用品。但灶糖与在吃的糖果可不一样,也不是用甘蔗熬成的白糖,而是用谷物熬制而成,主要成分是麦芽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如果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灶糖。灶糖是祭灶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糖果,在民俗中,人们用这种甜甜的糖来给灶神吃,灶神就会不好意思给玉帝说自己家的坏话了。
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不过也有一个说法是祭祀这种又粘又甜的糖瓜灶糖的原因,是为了能够直接粘住灶爷的嘴巴,让他即使到了天上也不能言语,想说坏话都说不出来。
小年献灶糖这种传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直到今天,这种传统还在延续。
祭灶节吃灶糖,灶糖的做法是什么?
吃灶糖现在想想也是童年的回忆,小时候住外婆家的时候,外公外婆最注重这些传统节日,当然每年祭灶节也会好好的祭拜,祭拜少不了祭品,我们最高兴的就是祭完灶神有灶糖可以吃。
灶糖是由很多种杂糖组合而成的。
有时候我也会自己做小米花生糖,首先炒花生米,锅里不倒油,把洗净的花生放锅里炒,炒到花生有点变色就可以关火了(也可以放微波炉里加热,分多次加热,每次一分钟左右,直到脆脆的就可以了),晾凉就会脆脆的了,再装进口袋里,用擀面棒轻轻敲碎就可以了,不用敲得太碎。
然后再来炒小米,锅里放一点油倒入洗净的小米,炒到小米变色就可以了,黑白芝麻也是放锅里炒熟备用。
最后取一口干净的锅,锅里倒入清水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再放点麦芽糖不停的搅拌,搅拌到糖色微微发黄就关火,倒入炒好的小米,花生碎,黑白芝麻翻拌均匀,再倒入刷了油的盘子里,用擀面棍擀平后,晾凉就可以倒出来切块了,这样小米花生糖就做好了。
我还喜欢做花生芝麻糖。
一种是锅里倒入适量的油,倒入白糖翻炒,炒至白糖融化变成金黄色,关火之后就可以倒入炒好的去皮花生粒和熟芝麻,翻拌均匀后再倒入刷好油的盘子里,用擀面杖擀平后,晾凉倒出来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就可以了。用油炒的花生糖非常的脆,也好吃。
另一种就是无油的花生糖。
锅里倒入少许清水再加入适量白糖,炒到糖色变成金黄色,加入麦芽糖翻拌后关火,再倒入炒好的花生粒,一起翻拌均匀再倒入刷好油的盘里,用擀面杖擀平后晾凉取出切块,装盘后就可以开始吃了。
做多的灶糖要是没有吃完,就用口袋密封好后放冰箱保存,这样就一直脆脆的。
小年为什么吃灶糖,吃灶糖的介绍,吃灶糖的来历
吃灶糖
灶糖最开始是为了祭灶,除了希望灶神吃了甜食,能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
介绍
按照传统习俗,每年小年都要祭灶神吃灶糖。灶糖属于麦芽糖的一种,麦芽糖又粘嘴又粘牙的甜食。古话说“二十三,灶糖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据说灶糖最开始是为了祭灶,除了希望灶神吃了甜食,能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还有据说是为了粘住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灶糖的来历
传说,北宋时期的宰相吕蒙正小时候住在一座寺院内,寺内的长老,满腹经纶,且有一手做风味小吃的绝技——制作芝麻糖。吕蒙虽家中一贫如洗,但是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长老器重。因此,长老不仅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吟诗作赋,还常赏些芝麻糖让他母子品尝。公元976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日,人们都在忙着送灶王爷上天。
吕蒙正见百姓用食物供奉灶王爷,而他没有东西可供奉灶王爷,便用寺院里的芝麻糖粘到灶王爷画上。待灶王爷返回天宫,大帝询问时,他欲说但张不开口,只是一味点头。玉皇大帝以为“灶火之神”连连称赞吕蒙正人品,于是就颁旨降福,赐官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果然居天下数百名举子之冠,考中状元。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百姓也纷纷效仿吕蒙正用芝麻糖供奉“灶火之神”,祈求玉皇大帝降瑞赐福。这样,世代沿袭,流传至今。
因为灶糖是用麦芽糖制作的,所以小朋友吃灶糖就要格外小心,过量食用会损坏孩子的牙齿,如果孩子感冒或有气管炎,则更应该少量食用。
如果不是自己制作的,那一定要购买有外包装的灶糖,避免细菌灰尘进入肠道刺激胃肠道黏膜。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灶糖的做法
1、配料
小米、稗子米、大米、玉米、大麦芽等作物。最好的原料要数大黄米,学科名叫黍子,在东北俗称为糜子。
2、熬糖
熬糖这活,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候掌握不住,拔出的糖就要“皮实”,变成“老糖”,吃着不脆生;或根本就拔不出糖。经过熬制出的糖叫“糖膏”,也叫“糖稀”。这个时候的糖膏,温度可达摄氏158至160度,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有经验的糖匠,用挑糖棍从糖锅里将糖挑起,尺把长的糖丝不断,又呈现白色透明,糖锅里也不再起小白气泡泡。这是证明糖里没有水份了,老糖匠要喊声“撤火”,马上就忙着“起锅”。
3、起锅
其程序是将锅里的糖膏舀出来,放在案子上或容器里,进行冷却。待到糖膏热度降到摄氏80度左右时,便可以“揉糖”了。
4、揉糖
就是将熬好的糖膏放在案子上反复揣揉,这活也不仅是个力气活,还要讲究技巧。首先要掌握好糖膏的温度。糖锅太热了,下不得手;糖膏太凉了,就会变硬揉不动。一锅糖膏一般都在50斤左右,每次只能揉5斤左右,所以呀,揉糖要一气呵成。揉起糖来往往是饿了不能吃饭,渴了也顾不得喝口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