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图片(苹果褐斑病图片)

香妃兰花种植后叶尖发黑,是什么原因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兰花叶焦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兰叶焦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管理不当造成的,也有的是病害所致,其中以病害引起的焦尖危害最严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焦尖

(1)、湿度太低:兰叶焦尖与水分供应密切相关,尤其是蕙兰叶片较长,如水分供应不上势必引起兰叶焦尖。兰叶的水分供应一是靠根部输送,二是从空气中吸收。因此兰花的焦尖的原因,除盆土过分干燥外,与空气湿度过低有很大关系。空气中如果湿度太低,过于干燥,而引起兰株蒸腾作用加强,兰叶水分供需失衡致使兰叶焦尖。一般说来室内养兰空气湿度较大,兰叶焦尖情况不严重,而室外养兰由于空气湿度难以控制,兰叶焦尖的情况就要严重些。

(2)、气候骤变:以2007年为例,人们刚将兰花从湿度较高的兰房搬出,即遇到了数十年一遇的干旱,河流干涸见底,空气湿度极底,因而兰花焦尖情况较为严重。梅雨季节来得虽晚,但时间却很长,达50天左右,久不见阳的兰叶既薄又软,刚出梅雨季节随即遇上高温烈日,于是焦尖情况愈加严重。

(3)、空气污染:临近污水区、工业区,或有人在兰苑附近焚烧有害物质,致使空气中弥漫了有害气体危害兰叶而引起焦尖。

2、管理不当引起的焦尖

(1)、光照过强:夏季疏于遮荫或遮荫力度不够,致使光照太强,造成兰叶焦尖。

(2)、长期阴养:兰花在生长过程中遮荫过度,光照过弱,长期阴养,致使兰叶质薄柔弱,如果骤然让兰花见强光,容易引起兰花焦头缩叶。

(3)、水害伤苗:浇水太勤,引起烂根导致焦尖。阳光下喷水,水聚叶尖,经强光照射而焦尖。浇水的水质受污染,或者兰花淋了酸雨也会引起焦叶。

(4)、肥害伤叶:根系施肥时肥料浓度太大,次数太频繁,致使兰根焦黑,继而造成兰叶焦尖。

(5)、施药过浓:农药配比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浓度超过标准,喷施量又太多,致使农药积聚兰花叶尖,使叶尖受害造成焦尖。

(6)、植料太干:懒于浇水致使盆中植料太干,不能满足兰株对水分的需求,形成空根,兰叶不能得到正常的水分供应,因失水致使兰叶焦尖。

上述几种由于自然因素或管理不当引起的兰叶焦尖通常称生理性焦尖,这种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缘处没有黑色横纹,不会迅速向前推进,病程较为缓慢,危害程度并不大。(图1:生理性焦尖症状)只要找出原因,对症管理,兰叶受危害的情况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2、病菌引起的焦尖

⑴、细菌性褐斑病。兰花的褐斑病是由细菌侵染兰叶所致,是兰叶病害中最为凶恶的焦尖病,较易识别,它的病斑呈褐色,它在发病初期叶片有似开水烫过的呈水渍状的褪色斑,且迅速连成一片向前推进,造成整段叶片枯死,它传染性极强,迅速蔓延,危害极大。(图2:褐斑病症状)

⑵、炭疽病。兰花的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兰花叶片最常见的焦尖病,比较容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叶尖受害干枯后有若干呈波浪状的横向黑带,焦尖叶片剪去后如不施药,仍会继续向前推进,是一种较严重的焦尖病害。(图3:炭疽病症状)

⑶、黑斑病。兰花的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兰花叶片最常见的焦尖病之一,较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病斑呈圆形,散布于叶面和叶缘,严重时亦可连成一片,致使整片兰叶失去观赏价值。(图4:黑斑病症状)

⑷、叶枯病。兰花的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较凶恶的焦尖病之一,较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后期叶尖变灰白色整段枯死,病叶交界处呈深褐色,且不断向前推进,甚至使整个叶片迅速干枯,危害极大。(图5:叶枯病症状)

⑸、枯尖病。兰花的枯尖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最常见的焦尖病,较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枯死部分灰黄色,没有带状痕迹(与炭疽病区别),交界处有黑褐色斑纹。

(图6:枯尖病症状)

上述几种病害有时单一发生,有时几种病害同时发生。如兰花不仅患叶枯病同时又患黑斑病,叶片枯死后黑斑仍然存在。(图7:叶枯病叶上又患黑斑病)又如兰叶既患炭疽病又患黑斑病,叶片枯死后二种病症同时存在。(图8:炭疽病、黑斑病同时危害)

由病菌引起的兰叶焦尖,危害情况一般都较为严重,病缘处通常有黑色横纹,且这一黑色横纹病斑不断向前推进(图9:病叶交界处的黑色横纹),严重者整段叶片焦枯,即使剪除还会继续焦枯,再剪再焦,直至秃头。甚至对兰株的生命构成威慑。

(二)、兰叶焦尖病的准确诊断

前面对各种焦尖病的症状虽然作了较为明确的说明,但一般兰友对焦尖是何种病因引起的,一时还难以分辨,其实只要留心观察还是可以识别的。(图10:生理性焦尖、褐斑病、炭疽病、枯尖病、叶枯病和黑斑病)从该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的显著区别:

1、生理性焦尖(水伤、肥伤、药害等)受害处是全黑,交界处没有黑色条纹;病理性焦尖叶枯后不是黑色,交界处都有黑色条纹病斑。

2、细菌引起的病斑,初期有开水烫过的水渍状褐色斑块;而真菌引起的枯尖没有黄褐色的斑块。

3、真菌引起的病症一般在交界处都有黑色横斑。炭疽病危害过的枯尖上,有几条横向波浪状黑纹,其它病症都没有这种波浪状斑纹;叶枯病危害过的病叶呈灰白色;枯尖病危害过的叶片呈灰黄色。

4总结起来就是:生理性焦尖受害部位全部为黑色,病叶交界处无黑色横纹;细菌性褐斑病受害部位开始有褐色斑块,后期病斑呈黑色,病叶交界处有黑色横纹;炭疽病受害叶片上有几条横向波浪状黑色横纹,病叶交界处有黑色横纹;叶枯病受害部位呈灰白色,病叶交界处有黑色横纹;枯尖病受害部位呈灰黄色,病叶交界处有黑色横纹。

只有准确把握各种焦尖病的病症,在治理焦尖病时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定要下功夫去研究它,在治疗时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三)根治焦尖病的措施

从根本上消除由病害引起的兰叶焦尖病,难度比较大,但只要积极对待,认真管理,综合防治,一定会取得显著效果的。

1、病叶要剪除。叶片既已焦尖,剪去亦不足惜,必须坚决剪掉,丝毫没有留恋的必要。剪除病叶要彻底,剪口要离病斑处1厘米以上,如老株发病严重,可毫不留情地整株剪去。(图11:剪除病叶)并用甲基托布津喷洒。病叶剪下后要烧毁或深埋,万万不可将剪下的病叶留在兰苑中,修剪过程中掉在地上的病叶也要捡起,以防再次成为病源。

2、用药要对症。兰叶既已焦尖,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因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性焦尖,那就对症加强管理。如果因是病害引起的焦尖,那就首先区分是细菌引起的还是真菌引起的,这一点是很好区分的,那就是细菌引起的褐斑病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发病初期病斑似开水烫过的呈水渍状的痕迹。细菌引起的疾病用农用链霉素、叶枯宁、可杀得防治;而真菌引起的疾病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世高等药剂防治。如一时难以区分是何种病害,则将杀细菌的药剂和杀真菌的药剂混合使用,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治疗要及时。一旦发现病情就要及时用药治疗,千万不能有“兰叶焦尖没有关系” 的麻痹思想,更不能有“兰叶焦尖是正常的” 错误思想,而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范围扩大。要清楚地认识到兰叶患病的传染速度很快,虽不致死,但失去观赏价值。

4、预防要常抓。“防重于治” ,预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定期喷洒药液,预防用药要从早春开始,杀细菌、灭真菌的药要一起上,每隔10~15天一次,即使没有发现病情也要用药,防患于未然,要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5、喷水要严禁。一旦兰叶出现由病菌引起的焦尖,就必须严禁喷水。因喷水会使叶面湿润而加速病菌繁殖,同时喷水会使病菌加速扩散,造成恶性传播。如叶面灰尘太多,影响兰花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在喷水后叶面干爽时立即用可杀得和其它杀菌剂一同喷洒,以防病菌扩散传播。

6、管理要加强。不仅兰叶的生理性焦尖与管理有关,细菌引起的焦尖归根结底也与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在管理上多思考、多研究,把管理兰花的工作做好,尽量杜绝因人为引起的兰叶焦尖。

7、购草要慎重。返销草和温室苗由于长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几乎是泡在药水里成长的,一旦移植到自然环境中种植,由于光照增强、湿度降低等原因,会迅速引起焦头缩叶。

8、农药要轮换。任何一种农药时间用长了都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切不可长时间用一种农药防治病害。农药要经常轮换,一般说来每种农药连续使用三次即可调换,这样就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引用浴花谷花卉网,

南方紫花苜蓿的病害

主要病害

苜蓿霜霉病:叶面正面出现褪绿斑,形状不规则,无明显边缘,叶片背面有灰白色(淡紫色)的霜状霉层,外围呈黄色,叶片多向下卷曲。受害植株茎秆扭曲,变粗,节间缩短,全株退绿。孢子产生时病斑变成灰褐色,易脱落。苜蓿霜霉病主要在川原灌区和阴湿地区发生,发病较早,始发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一般在6月初和7月底有2个发病高峰,8月下旬病害基本停止发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苜蓿锈病:受害叶片先出现褪绿色小斑,后病斑稍隆起呈孢疹状,近圆形或椭圆形,后孢疹状病斑表破裂散出棕红色粉末状夏孢子堆,叶片皱缩、卷曲,甚至脱落。严重时,茎秆也可受侵染。苜蓿锈病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要发生地,以7月中下旬到8月上中旬最盛发。

苜蓿白粉病:发病初期叶、茎秆或荚果上有白色霉层,后逐渐扩大,产生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病班覆层出现灰或浅褐色闭囊原,上有黄色或黑色小点,植株生长不良,易落叶。苜蓿白粉病5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均有发生,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发病最为严重,高寒阴湿地区次之,川原灌区偶有发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苜蓿褐斑病:由苜蓿假菌盘引起,发病初期茎、叶、荚果上均出现点状浅褐色绿斑,后扩大呈圆形,多发于下部茎、叶,再蔓延于上部嫩梢叶片。后期病斑出现褐色的盘状隆起(子囊盘),叶片变黄脱落。苜蓿褐斑病主要发生于6月上中旬)7月中旬。

苜蓿黄斑病:受害叶片上初期出现浅褐色的小点,后扩大成退绿斑,随之变为黄色的大斑。病斑呈扇状、条斑状或圆形。病叶干枯,提前脱落。后期病组织上出现许多橙黄色到黑色的杯状小点,即病菌的子囊盘,多生于死亡的叶背上。发病时间以5-8月为甚,主要危害幼龄苜蓿和头茬苜蓿,但高寒阴湿地区的苜蓿在阴雨低温条件下发病最为厉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苜蓿炭疽病:植株茎、叶、荚果均受侵染,根茎部最易受害发病,植株枯萎,严重时造成死亡。植株细小,生长不良,常引起草地出现裸地。病斑稍凹陷,边缘呈褐色,边缘以内呈甘草色,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发病严重时,病斑可环绕茎部或多个病斑互相连接,造成茎的折断。以6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的高峰期。

防治对策

1.引进新品种:抗性苜蓿品种抗病虫害品种可有效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和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减少或避免农药使用。同时对苜蓿品种合理布局,防治病虫害的蔓延和流行,避免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较大规模种植。在引进苜蓿种子时,要严把种子检疫关,谨防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2.注重和加强生物防治: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在苜蓿病虫害的防治中,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维护苜蓿地的生态平衡。苜蓿上捕食蝽、瓢虫、草蛉等种群有明显优势,对蚜虫、蓟马等害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采取每一项防治措施尤其是药剂防治时,都要首先考虑对天敌的保护。

3.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生产中以上措施尚不能奏效时,可有针对性地使用高选择性的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残留、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还可利用保护行诱杀法,即在苜蓿田边缘留一片不割地作为诱饵带,当害虫迁移到诱饵带时进行药剂防治。禁止使用高毒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氧化乐果、对硫磷等。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牧草安全,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

褐斑病图片(苹果褐斑病图片)

丝瓜的老叶子出现了黄褐色的癍,请问这个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谢谢!

丝瓜味道清甜可口,是我们常见的蔬菜品种,种植的农户非常多。近年来,有种植丝瓜的农户表示,在种植丝瓜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褐斑病。褐斑病是丝瓜的常见病害,会降低丝瓜的产量及品质。那么丝瓜褐斑病的症状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方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丝瓜褐斑病的症状

丝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为水浸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0.5~1.5厘米的病斑,病斑浅褐色或黄褐色,边缘深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上长出针尖大小的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

二、防治方法

1、轮作

不在同一片地块上连作,可以和非瓜类作物进行2~3年以上的轮作,特别是发病重区、老菜地要更加注意。在地块的选择上,要注意避开地下水位低、容易积水的地方,可以进行高垄栽培。

2、种子消毒

从没有病害的地块上,选择种子进行留种。在播种之前要均匀的铺在太阳下晾晒消毒,然后进行浸种和催芽,保证种子能够苗齐、苗壮,增加幼苗的抗逆性,提高抗病害的能力。

3、加强田间管理

在播种之前要充分的施足底肥,保持植株要良好的养分供应。同时在生长过程中要避免过度使用氮肥,以免植株的徒长。

做好田间的排湿工作,保持田间干爽无杂草、降低田间湿气,及时做好通风排湿工作,不要给病害提供高湿的环境。对徒长枝叶进行及时的修剪,底部相互重叠、交叉的病老枝叶要及时疏除。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喷10%世高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或视病情发展而定,连防2~3次。

以上就是丝瓜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丝瓜褐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病害,在高湿温暖的条件下有利于发病,种植户们一定要注意通风,尤其是大棚种植,要及时注意棚内温度,减少褐斑病的发生。

脐橙树叶有很多白色的?

褐斑病:柑橘园中的“李鬼”夏季,有的果园中果树枝梢短期内出现干枯,叶片病斑黄褐色。这是柑橘链格孢褐斑病也就是俗称的柑橘褐斑病。此病因侵染快,容易爆发,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柑橘幼嫩枝梢叶片干枯脱落,常被与炭疽病混淆。褐斑病在云南文山塘房橘、重庆万州红橘、浙江瓯柑、湖南和云南的椪柑上都曾经灾难性发生。这病因侵染快,容易爆发,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柑橘幼嫩枝梢叶片干枯脱落。这种病因为和柑橘急性炭疽容易混淆,果农错误判断,错误用药,所以常常造成很大的损失。褐斑病发生特点1、发病期长,从4月到9月贡柑都可感病,一般春梢发生最严重,秋梢次之;2、幼嫩组织最易感病,以嫩芽、嫩叶、花蕾和幼果受害最严重;3、产生分生孢子田间再侵染。李红叶研究表明,一般成熟叶片出现症状后10天,病斑会产生分生孢子,持续产孢达50天。湿度大于85%,产孢量加大,也加速孢子大量释放;4、孢子侵染快,当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继续存在时,降落在感病组织上的分生孢子,只需要6-10小时完成侵染;5、病菌会产生毒素。病菌在带病的成熟叶片上越冬,翌年春,气温回升,病斑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当温度在20-29℃,湿度大于85%的条件下,孢子产生毒素,导致被接触的细胞死亡,形成坏死斑。嫩枝上病斑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微凹陷,病斑在枝梢上数量不等,可延输导组织扩散。当病斑环绕枝梢大半圈时,枝条弯折,环绕一圈时,枝梢枯死。花蕾和花瓣感病,赤黄色斑块状,随后脱落或干枯。幼果谢花即发病,初时病斑针头状,后渐扩大成凹陷的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幼果脱落。不脱落的幼果病斑随幼果膨大而凸起,表面显木栓化龟裂,成疤斑状,影响果实外观,有的病斑变黑引起成熟果实腐烂。褐斑病常伴随着炭疽病,感病品种如贡柑,不论在水田、还是在山地或坡地,也不论管理正常的壮树果园,还是管理较差的果园,更不论春季果园积水,还是果园不积水,只要阴雨连绵或大雨后持续阴雨,果园都有可能爆发褐斑病。由于春季的温、湿度适宜多种危害柑橘的病原菌繁殖和侵染,例如炭疽病等,也在此时期侵染柑橘。链格孢褐斑病之危害症状图片                                                                                      

病叶上有褐色至黑色小点或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 

病斑圆形或不正圆形,常有带尾须病斑 

枝梢病斑与叶片类似,有塌陷病斑相连,严重造成枝梢枯死

果实上产生灰白色的微隆起痘疮状病斑,隆起部位用指甲刮之易脱落

二、炭疽病——柑橘园中的真“李逵”炭疽病症状炭疽病属“弱寄生”病害,其发病的气候条件与链格孢褐斑病相似。一般在管理较差的果园,或正常果园中的弱树和花量大的树、或积水的果园、或有机质缺乏的果园、或土壤差而板结的果园发生。急性炭疽病发生不选择品种。因此,才有急性炭疽病掩盖了更“作恶”的链格孢褐斑病。在防治用药上,对炭疽病的药剂对链格孢菌褐斑病毫无效果。而对链格孢菌有效的药剂,对防治炭疽病也同样有效。炭疽病叶片症状可分叶斑型和叶枯型两种。叶斑型一般发生在叶片边缘或近边缘处,病斑呈半圆形或近圆形,病部稍下陷,中间呈灰白色,边缘褐色至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湿度高时病斑上生出许多红色小点,干燥时则为黑色小点,排列呈同心轮状或呈散生状态,即分生孢子盘。叶枯型在温州蜜柑和槾桔上较常见,以春季生长势差的树上为多。发病部位多在叶尖处,初期病斑暗绿色如开水烫伤一般,后迅速扩大变为黄褐色,病斑边缘似波纹状,病部组织枯死后多呈‘V’字形,上生许多红色小点,病情扩展迅速,常造成大量落叶甚至死树。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在炭疽病的防治上,要选准药剂并及时喷药。在春梢露芽3-5毫米,或花蕾微露,就必须喷布第一次药剂,间隔7-10天再喷1次,雨前、雨后应补喷药剂。可选用45%咪鲜胺微乳剂、或80%代森锰锌(大生M-45)可湿性粉剂、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醚菌酯,或吡唑醚菌酯,或25%戊唑醇+丙森锌,或异菌脲等。要坚持混合使用或是轮换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在喷好药剂的同时,还要抓好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质肥料,疏通排灌系统,做好修剪工作,改善园间小气候,使园内通透性良好,以减低春季园内湿度。最后,已经发病的果园,应进行清园,彻底清理病枝、病叶和地面的枯枝落叶、杂草,甚至进行地面喷药杀菌。加强栽培管理恢复树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89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20日 下午1:48
下一篇 2023年1月20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 四川省凯基复合肥价格(复合化肥价格)

    四川凯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四川凯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2003-09-17在四川省自贡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自贡市贡舒路65号。 四川凯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300754702180R,企业法人毕相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四川凯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销售:生物肥料…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4日
    00
  • 魏晨老婆(魏晨老婆是快本的那个女的吗?)

    魏晨和老婆曝光,于玮脸部圆润小腹凸起明显,网友直呼像怀孕,是真的吗? 网上曝光一张魏晨和老婆于玮的甜蜜合照。照片中,夫妻俩身穿黑色系情侣装,脸上都挂满幸福的笑容,笑起来的两个人好有夫妻相。拍照时于玮还将头轻轻靠向老公肩膀,夫妻俩一起对镜比心, 在一起十几年还像热恋小情侣的两个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甜蜜。 值得一提的是,婚后的于玮不知道是不是胖了,此次出…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8日
    00
  • 想知道氨基酸肥料税收分类编码?这篇文章讲全了!

    今天来跟大家伙儿聊聊,这氨基酸肥料的税收分类编码到底咋回事。前段时间,我们公司进一批货,说是氨基酸肥料,你知道的,这玩意儿现在挺火的,增产又环保。可到开发票的时候,我就懵圈,这税收分类编码到底该选哪个?选不对,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我想着这氨基酸肥料,既然是肥料,那就往肥料上靠呗。可我打开那税收编码表一看,好家伙,光是肥料就一大堆,什么有机肥、无机肥、复合肥,…

    肥料资讯 2025年2月4日
    00
  • 67岁老汉养大雁走上脱贫致富路

      养殖鸡、鸭、鹅等家禽是常见的事儿,然而在浪河镇浪河口村,却有一位67岁的老汉却养起了一件“稀罕物”——大雁,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走进大雁养殖户曾庆杰的家,就能听到“嘎嘎”的叫声,似乎是鹅的叫声。走近后才发现,这群“鹅”嘴宽而厚,羽色为黑色,羽毛光亮,头部灰褐色,跟不远处的几只大白鹅外形相差甚远。一问,才知道这就是大雁。一只只体态丰腴的大雁看见…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5日
    00
  • 安徽氨基酸水溶肥料登记证新流程 氨基酸水溶肥证件

    办理氨基酸肥料证件需要什么手续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新型肥料,你将如何选择?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专家认为,惟一的依据是该产品是否取得了农业部门的肥料登记证。 近年来,新型肥料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同时肥料市场也出现了混乱。为了科学、有效地引导肥料市场向有序化转变,2000年农业部出台了《肥料登记管理办法》。除办法中规定的免于登记的产品…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3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