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中氮肥临界期(水稻氮素营养临界期)

什么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临界值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与施肥效果关系最密切。

营养临界是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生成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所以在生产中常用磷肥作种肥以保证作物生长初期获得足够的磷素。氮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小麦、玉米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分化期。钾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形成期。据研究,水稻分蘖期钾含量在1.0%以下时则分蘖停止;在幼穗形成期如含钾量在1.0%以下,则每穗粒数显著减少。

临界值是作物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时,它的生长量或产量显著下降,并表现出养分缺乏症状,此时的养分浓度称为“营养临界”值。如上述的水稻分蘖期和幼穗形成期钾的临界值就是1.0%。

在不同时期所施用的肥料对增产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肥料的营养效果好,这个时期称为营养最大效率期。也就是各单位养分获得的经济产量最高。最大效率往往与作物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相一致。据研究,豌豆最大效率期是在它生长15—40天时间;茄子是从开始结果到盛果期;玉米在喇叭口形成至抽雄时是氮、钾最大效率期限

,开花至乳熟是磷的最大效率期。

各种作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不同的,我们可通过田间试验确定。方法是将作物生育期划分成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然后每个阶段施同量的肥料,看哪个阶段的经济产量最高,那个阶段就是营养最大效率期。

求水稻栽培技术

水管理技术

1、三洗:一是pH值超8.5的地块,耙地时应洗碱,洗碱时水层必须没过垡块,泡2-3天后排水。二是水混时应洗碱,在分蘖时水混成米汤状,往往造成缓苗慢、死苗、“脱裤”。三是高温时应洗碱,6月中下旬水温达22℃以上,易发生红叶、红斑(赤枯病),一定要洗,配合喷施叶肥。盐碱重的可以把酸化草碳装入丝袋,放新水时放在渠道或水口处,改善本田酸碱状况,效果较好。

2、三护:①护苗水,移栽时,保持寸水,栽后适当加深到苗高的一半左右,利于保温、快速分蘖;分蘖期遇15℃以下温度,适当加深水层,护苗。②护叶水,插秧后如果遇到连续几天35℃以上的高温时,稻田的表面水温也随之升高,此时与水面平齐正在生长的里叶很容易出现烫伤、细胞死亡,这个叶片出来时,叶烫伤部分失去叶绿素,变成黄色,严重时烫伤以上部分的叶,因不能吸收养分和水干枯死亡,出现叶烫伤的特点是经高温几天后出的新叶横断面出现黄色,但不传染。氮肥多或高温前2-3天追施氮肥的地块更严重。遇此情况应及时换新水减温或排水护叶。③护胎水,在孕穗时不能断水(6月末至7月中旬,倒数第四叶至第二叶)而且遇平均17℃以下低温,把水层加深至10—15厘米,深水护胎。

3、轻晒:盐碱轻的地块(或有青苔)、发生赤枯病的地块,在6月末可以轻晒,在夜晚或阴天晾田更好。稍裂后灌跑马水,或者大水后4-6小时左右排出,然后再建立水层。

4、收获撤水:收获前一周左右撤水,防止冷风和碱害。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25日—10月5日,过早过晚收割,都易引起裂纹、爆腰、变色等,影响品质;一是看完熟率,达到95%以上小枝梗(穗轴)变黄即可。二看水分,籽粒含水量在18—22%收割,利于减少碎米率,也便于机械收获。三看复晒时间(即割后晾晒时间),不能太长,正常天气一周即可脱粒。

施肥

(一)、施肥原理

1、水稻需肥规律

①不同时期吸收量:水稻氮素营养临界期(是需要营养关键时期,量不一定多)是分蘖期、营养最大效率期(吸收最多时期)是分蘖末到穗分化期,约占总量的65%;水稻磷素营养临界期是苗期、营养最大效率期(吸收最多时期)是从分蘖到成熟,约占总量的85%,基本是一生较平衡;水稻钾素营养临界期是孕穗期、营养最大效率期是分蘖到抽穗,约占总量的95%。

②总体吸收量:理论上水稻每一百公斤籽粒需从土壤中大约吸取氮2公斤、磷1公斤、钾2.5公斤,粳稻对钾需求略少一些。氮、磷、钾的配比因产量不同而不同:公顷产量在6000—7000公斤左右时,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为3:2:2;公顷产量在9000公斤以上时氮、磷、钾施肥比例为3:2:4.5。各种肥料的配合作用也是提高肥效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施肥的一个重要原理。盐碱越重,肥越该多下,特别是磷和钾肥,如果生产优质米要注重镁肥和其他微肥的使用。

2、本田用肥量

整个本田期用肥量约为:纯氮180公斤(折合尿素350公斤)、纯磷100公斤(折合二铵200公斤)、纯钾75公斤(折合硫酸钾150公斤左右)、硫酸锌20公斤、硅肥200公斤左右。下一年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保水期不要用硝态氮,流失多且对水源有污染。

对于吉粳88等超级稻用肥量,氮肥应该比普通品种多1/5左右,否则达不到超级稻高产的目的。

特别提示:水稻也是喜硅作物,对硅的需求量超过对氮、磷、钾的需求量。硅肥对水稻具有:1、促进植株的表皮组织硅质化,增强对病害(尤其是稻瘟病)的机械抵抗力。如硅供应不足,则组织软弱,同时可溶性氮和糖类相对增加,使病原菌易于繁殖。2、由于硅在植株表皮组织内沉淀,增加其机械强度,使稻叶呈直立型,角度小,弯曲度也小,减少叶片间互相遮阳,提高了群体的光合效率。3、硅能增加水稻根部对环境中低价铁、锰的氧化能力,促进根系生长,改善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植株中磷素营养的转化。白浆土、草甸土、草甸黑土及老稻田都属缺硅性土壤,施用硅肥有很好的增产效果。目前,主要是利用含有钙、镁、锌的硅酸盐作为硅肥,做基肥与其他肥料同时施入,每公顷用量为有效硅15千克。

(二)、大田施肥

1、底肥的使用量一般为每公顷粪肥20-30方或商品有机肥300公斤、二铵150—200公斤(全部磷肥)、尿素75—100公斤(约占整个生育期总氮的30%)、硫酸钾50—100公斤(总钾肥一半)、硫酸锌20—30公斤、硅肥200公斤(使用合格的三元复合肥最好,能相互促进吸收,按氮磷钾配比施入,不够的用二铵、硫酸钾等配合)。

2、分蘖肥:施用分蘖肥可以起到促进水稻增蘖、增花的双重作用。为使追肥在分蘖期见到肥效,必须在移栽返青后立即施用,过晚施用,虽有保蘖作用,但易增加无效分蘖。分蘖肥以氮肥为主,最好是施用硫酸铵加黑壮肥(黑肥),次之是硫铵和尿素混合施。施肥量一般为施氮总量的30%左右,每公顷折合尿素100—150公斤。施用方法最好间隔一周左右分两次施入:先多一点,施用计划量的70%,促进早生快发;过几天再用剩余的30%对长势差的地方找零,调解弱势苗,哪弱追哪,也习惯称为补肥(站在田外观看水稻长势长相,对发黄、株矮的地方进行补施,一般在6月15日左右)。

3、穗肥:在出穗前25—30天左右施入(约7月5—10日),水稻施用穗肥的目的,主要是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颖花数,为抽穗和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打好基础。每公顷施尿素100—1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根据水稻长势,以巧施为主(一般地每平方米要保证有400-450穗,预计在6月25日前后茎数达不到要求的,应该早施,如果已达到预计茎数的1.1倍,可晚至7月15日左右施入),视情况间隔7-10天分两次施入:先施用计划量的60%,再用剩余的侧重施于长势差的地方,调解弱势苗。原则是:一看拨节黄,等叶色褪淡后再施;二看底叶是否枯黄,黄则根系受损,先撤水晒田壮根再施肥(约出穗前20天左右);三看有无病害,要先治病后施肥。

4、粒肥:只有能安全出穗的(一般是8月10日前)才可追,施粒肥可以增加蛋白质,但过多则会造成贪青、粒重下降,在7月末8月初每公顷施尿素30公斤(主张用叶面肥代替—破口、始穗、齐穗各一次,而且肥效快、促早熟、效果显著、不易贪青,可以适当加入一定量的米醋和防治稻瘟病药一起施用)。群体大的、易感病、受光不好的不能追肥;叶色淡、下叶枯黄、上叶有干尖、有早衰现象的,抽穗早、密度小、株型开张的可以追,哪黄哪追。

追肥方法:每次追肥前要把陈水放出(中午温度高可以促进盐溶解,下午3—4点排水),趁夜晚或阴天适当晾晾田,再撒入肥料,随后灌水(持续保水5-7天为宜,对于不保水地块肥量要以少而勤为宜),以水带肥,达到根系。如果结合中耕、挠秧效果更好,即可增加肥效又可以放除土壤内臭气、冷气、毒气。

以上施肥、水管理是我们吉林盐碱地常用的方法,日期是以常年经验为主,实际施用日期应以土壤情况、天气和苗情为准。

声明:以上是已发的论文,不是网摘。

水稻生长中氮肥临界期(水稻氮素营养临界期)

一般作物营养有两个关键时期

第一,作物营养临界期

农作物在生长的时候,有一些时期对于某些养分是十分敏感的,并且需求也比较急迫。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的补充该种营养,那么我们的农作物产量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所种植的农作物的营养临界期是什么时候,然后根据情况及时的补充营养。

比如说,水稻,小麦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油菜在五叶期以前。如果在营养临界期缺乏营养,那么就会造成大幅度的减产。

第二,作物营养最大效率

我们的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在一定时期需要的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而且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这个时期一般是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或是在营养生长或是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此时农作物需要的养分较大我们要注意补充养分。比如说玉米氮肥的最大效率期是喇叭口期和抽雄初期,这个时候如果氮元素供应不上玉米的产量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作物营养临界期该怎样施肥?

作物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不平衡而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植物对养分需求量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多,但要求很迫切,某些养分缺少或过多都会明显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即使以后再供给这种养分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也难以纠正或弥补损失。大多数作物的营养临界期都出现在生长初期或生长发育的转折时期。如种子萌发到出苗初期主要依靠种子中贮藏的营养,当这些营养消耗殆尽,开始依靠根系吸收营养时,这个由靠种子供应营养转变为依靠根系吸收营养的转变时期,就是作物营养的一个临界期。所以,苗期是施用速效化肥的重要时期。

不同养分临界期的出现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认为,磷素营养多在幼苗期,棉花在二、三叶期,玉米在三叶期,小麦和水稻在分蘖初期,因为此时大部分幼根在土壤表层,尚未伸展,吸收养分能力差。而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很低,移动性也小,所以幼苗期容易表现出缺磷,出现“小老苗”现象。若用少量磷肥作种肥,常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作物氮营养临界期一般比磷营养临界期稍晚一些,往往是在营养生长开始转向生殖生长的时间。水稻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小麦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此时如缺氮则表现为分蘖少、花数少、产量低,即使以后多施氮肥,也只能增加茎叶质量,提高千粒重,不能增加穗粒数。相反,如果在氮营养临界期后再过多追施氮肥,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加,甚至倒伏而减产。棉花氮营养临界期为现蕾初期,这时缺氮便会影响现蕾速度,以致蕾少且易脱落,明显影响开花,结铃减少,导致产量不高。钾在作物体内呈离存在,移动性强,可被再利用,因此一般不易判断钾的营养临界期。据报道,水稻的钾营养临界期可能在分蘖和幼穗形成期,它们是通过植株器官钾的含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的。

什么是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影响最大的时期。作物在营养临界期对某种营养成分需求的绝对值虽然不多,但很迫切,如果该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失调时,作物生长所受到的损失,即使以后供应这种养分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也难以纠正或者弥补。作物营养临界期,多出现在作物发育的转折时期。一般地讲,各种作物的生长初期对外界环境条件较敏感,此时胚乳中贮存的养分已消耗殆尽,必须及时供给充足的养分才能维持幼苗的正常发育。作物的氮素营养临界期,水稻在三叶期和细穗分化期;小麦在分蘖期和幼穗形成期。这个时期适量供给氮素,就能增加分蘖数,为形成大穗打下基础。缺氮会减少分蘖数和籽粒数,即使以后多补给氮素,也只能增加茎叶和提高粒重,而不能增穗、增粒。相反,氮素过多,则无效分蘖增加,造成穗中子粒少或倒伏而减产。玉米的氮素营养临界期在穗分化期。此时缺氮或氮素过多,都会造成穗小而减产。而供给适量氮素则穗大、花多、子粒也多。棉花的氮素营养临界期在现蕾初期。此时缺氮植株生长矮小,果枝短,并引起蕾铃脱落;氮素过多,易造成茎叶徒长,导致花蕾大量脱落。作物的磷素营养临界期在生长初期。冬小麦、水稻在分蘖始期,棉花、油菜在幼苗期,玉米在三叶期。此时缺磷,水稻和小麦根系细弱,分蘖延迟或不分蘖,容易形成“小老苗”;棉花叶片呈暗绿色,现蕾推迟,霜后花多;玉米基部叶片和叶鞘呈紫红色。作物苗期因缺磷,生长受到抑制,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钾素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形成期。分蘖期茎秆中含钾(K2O)量在1%以下时,则分蘖停止。幼穗形成期如含钾(K2O)量在1%以下,则每穗子粒数量显著减少。

什么是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应期?它们与施肥有何关系?

作物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缺少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期。作物营养临界期对养分需要量并不大,但要求很迫切。如果缺乏此种营养元素,就会明显抑制作物正常的生长。一般认为,作物磷素营养临界期多在幼苗期,棉花在二、三叶期,玉米在三叶期,小麦在分蘖初期;氮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三叶期,棉花在现蕾期,小麦、玉米在分蘖期;钾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分蘖期。

作物营养最大效应期,是指作物需要养分最多,且施肥能获得最大效应的时期。如水稻氮肥最大效应期在幼穗分化期,玉米在喇叭口至抽雄初期,大、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大豆、油菜在开花期,棉花在花铃期。所以必须施足基肥,并在此时期到来之前,追施相应的肥料,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总之,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应期均是施肥的关键时期,必须保证养分供应,才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805.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20日 上午6:06
下一篇 2023年1月20日 上午6:19

相关推荐

  • 马铃薯播种时间

         回答马铃薯的播种时间一般为10-12月份,次年1-3月份收获,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铃薯植株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根、茎、叶这3部分密切配合、高度协调下生长发育的。从幼苗出土,其绿色茎叶即开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发育良好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水分和无机元素,以供植株的各部分利用。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10日
    00
  • 脂肪酸加氨基酸(浙江震元:公司已在氨基酸、抗氧化剂、功能性脂肪酸、健康糖四个领域开展相关产品的小试或中试工作)

    脂肪酸加氨基酸 柿子为柿科柿属植物,落叶乔木,原产东亚,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柿子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其中包括类胡萝卜素、黄酮类、脂肪酸、酚类和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可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等领域。鲜柿、干柿饼、柿霜、柿蒂、柿叶都是很好的药材。柿漆是良好的防腐剂,柿木可作雕刻用材、家具用材、装饰品及高尔夫球杆。柿果、叶鲜艳悦目,具观赏作用。柿树适…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6日
    00
  • 2024平陆屯屯枣

      屯屯枣也是山西名枣之一,因果实短而宽,与农村贮粮屯相似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平陆、芮城两县,运城和河南灵宝县亦有种植。   屯屯枣树体较大,一般树高6~8米,树姿紧密,树势强壮,干性强,树冠扁圆,枝条粗壮。果实大而短,呈短圆柱形,纵横径为3.2X3.4平方厘米,横径大于纵径,单果重18克左右,特大果可达30克以上。果实大小均匀,浅红色,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

    肥料资讯 2025年3月20日
    00
  • 小麦种植要做好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

      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属于土传病害,大量秸秆直接还田后浅旋耕层浅,病原菌逐年积累,是造成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小麦玉米连作种植模式形成周年关联侵染链条;苗期土壤湿度大加速侵染危害;小麦灌浆期田间干旱加速病害显症。   特别是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部分区域有重发趋势。侵染高峰在秋苗期,扩展高峰在拔节期,显症高峰在灌浆期,对亩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均有影…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8日
    00
  • 汽车电瓶负极搭铁6(汽车电瓶负极搭铁冒火花)

    车上蓄电池负极为什么要搭铁,不搭不行吗? 负极使用搭铁连接是因为汽车电器使用直流电,采用串联、并联或者串并混联电路,所有电路都有正极和负极。从负载引出的回路都要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到蓄电池的负极接线端上。如果采取分立接线方式,蓄电池上的导线就会有上百条之多。 为了节约电线材料和安装方便,一般汽车电路都采用单线制,即蓄电池正极线直接与各用电设备连接,蓄电池负极线直…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20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