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是什么意思
氨化
1、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尿素等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而转变为氨的过程。可能在无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能直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养分,为硝化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氨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降解为多肽、氨基酸、氨基糖等简单含氮化合物; 第二步则是降解产生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在脱氨基过程中转变为NH3。 参与氨化作用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其中以细菌为主。据测定在条件适宜时土壤中氨化细菌每克土可达105~107个。 2、指盐水的氨化。氨碱法制取纯碱的一个工序。目的是制取氨盐水,并使氨盐水达到碳酸化过程所要求的浓度。在饱和盐水中通入氨气,使其吸氨而氨化。盐水的氨化是一吸收过程。盐水在氨化前若未预先净化或净化过程不够,则氨化尚起着最后净化钙、镁等杂质的作用。氨气的主要来源是回收过滤碳酸氢钠晶体所得母液中的氨和碳酸化塔尾气中的氨,以及新的补充氨气等。
氨化和青贮的区别!
一、处理原理不同:
含氮有机物如 蛋白质、 尿素等被植物秸杆或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而转变为氨的过程。
青贮饲料是指青玉米秆、牧草等青绿饲料经切碎、填入、压实在青贮塔或窖中,密封,在密封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调制成的一种多汁、耐贮存、质量基本不变的饲料。
二、成份不同:
氨化饲料主要用于反刍动物。氨化饲料就是用尿素、碳酸氢铵或氨水溶液等含无机氮物质与植物秸秆混合后密闭,进行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增高饲草的利用价值新鲜的饲草水分高、适口性好、易消化,但不易彼逆,容易腐烂变质。青贮后,可比青绿饲料的鲜嫩、
青绿,营养物质不但不会减少,而且有一种芳香酸味,刺激家畜的食欲,采食量增加,对肉羊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效果不同:
氨化饲料则是通过氨的作用降解纤维素;提高原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且提高粗蛋白的含量。
青贮料是在厌氧环境下保持青绿多汁饲草的营养特性,养分损失较小,尤其是维生素的损失程度明显低于干草和氨化饲料。
四、处理时间不同:
青贮适用于原料含水量在65%~70%,水分含量较高或过低,青贮极易失败或效果很差,因此青贮有较强的时间限制,要在刚刈割时进行;氨化则对原料水分的要求较宽松,可以常年使用。
五、处理方法不同:
青贮可以不添加任何物质,成本最低;氨化则必需配有充足的氨源,成本相对较高。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
扩展资料:
氨化尽可能在无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能直接增加秸杆或土壤中的氮素养分,为硝化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氨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降解为多肽、氨基酸、氨基糖等简单含氮化合物。
第二步则是降解产生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在脱氨基过程中转变为NH3。
青贮饲料从总体上看具有五方面的好处:
营养损失较少
青饲料适时青贮,其营养成分一般仅损失10%左右。而自然风干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并未立即死亡,仍在继续呼吸,需消耗和分解营养物质,当达到风干状态时,营养损失约30%左右。
如果在风干过程中,遇到雨雪淋洗或发霉变质,则损失更大。据测定。
使用青贮饲料发酵剂发酵的优质青贮玉米秸比风干玉米秸粗蛋白高1倍,粗脂肪高4倍,而粗纤维低7.5个百分点,尤其是对维生素的保存更为有利。
适口性好
青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牲畜大都喜食。尤其是对一些质地较硬、适口性差的青绿料经青贮后,改善适口性效果更为明显。
内贮量大
1立方米青贮饲料的重量为450—700千克,其中干物质150千克。而1立方米干草仅为70千克,约含干物质60千克。单位容积内贮量大,有利于草料的贮存。
可长期保存
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而且保存期达3—4年,有报道可达20年。而干草即使在库房内堆放,也会受鼠虫或霉变的危害。
可减少寄生虫病
青贮饲料由于营养丰富,乳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饲喂牲畜消化疾病较少。
同时,由于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可减少内寄生虫病的发生。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减少了牲畜粪便传播杂草的机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贮
氨化作用名词解释
氨化作用名词解释如下:
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又叫脱氨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产生氨的过程。产生的氨,一部分供微生物或植物同化,一部分被转变成硝酸盐。很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能分泌蛋白酶,在细胞外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氨基酸和氨(NH3)。
其中分解能力强并释放出NH3的微生物称为氨化微生物。氨化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有氧(O2)或无氧条件下,均有不同的微生物分解蛋白质和各种含氮有机物,分解作用较强的主要是细菌,如某些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和假单孢菌等。
微生物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释放出氨的过程。土壤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主要为蛋白质、多肽、核酸、肽聚糖、几丁质等,也有少量水溶性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氨基糖和尿素等。蛋白质及多肽通常占有机含氮化合物总量的20%~50%,氨基糖占5%~10%。
除可溶性氨基酸外,这些物质都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将氨释放出来,才能供植物利用。 大部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能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