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铵的保存方法和性质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79,含氮17%左右。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为:
NH3+H2O–NH4OH+热量
NH4OH+CO2→NH4HCO3+热量
碳酸氢铵是一种无色或浅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比重1.57,容重0.75,较硫酸铵(0.86)轻,略重于粒状尿素(0.66)易溶于水,0℃时溶解度为11.3%;20℃时为21%;40℃时为35%。
从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看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NH3)、水(H2O)、二氧化碳(CO2)。其中氨气有特殊的氨臭味,所以在长期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地方会有刺激性气味。
因为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但是也有农村利用碳酸氢铵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将碳酸氢铵放在蔬菜大棚内,将大棚密封,并将碳酸氢铵置于高处,加入稀盐酸。这时,碳酸氢铵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蔬菜产量,而生成的氯化铵也可再次作为肥料使用。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NH4+,即带1单位正电荷),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供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或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放在一起。因为铵盐和碱共热会生成氨气使化肥失效。
碳铵在水中呈碱性反应。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10~20℃时,不易分解,30℃时开始大量分解。我国多数地区主要作物的施肥季节在5~10月,其间平均温度在200C以上,恰值碳铵开始较多分解的转折点,施用时必须采取各种防挥发措施。
碳铵怕”热”也怕”湿”,因生产时不能按常法加热干燥,故碳铵产品常有吸湿水,引起碳铵分子潮解,结果使密封包装下的碳铵结块,敞开时则加速挥发。
碳铵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农化性质上。碳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碳铵的另一个特点是其铵离子更易被土粒吸持,故当其施入土后不易随水下渗流失,淋失量仅及其他氮肥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表2-2)。因此,只要碳铵能较完全地接触土壤,被土粒充分吸持,施用后的挥发并不比其他氮肥高。有些条件下,如在石灰性土壤上,深施后还可比其他氮肥减少挥发损失。
施用:碳铵适用于基肥,也可用作追肥,但都要深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不离土不离水和先肥土、后肥苗的施肥原则即把碳铵深施入土,使其不离水土,被土粒吸持并不断对作物供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作基肥的铺底深施,全层深施,分层深施;作追肥的沟施和穴施等。其中以结合耕耙作业将碳铵作基肥深施,较方便而功效高,肥效稳定。对旱作物如小麦、玉米作追肥深施,效果也较好,但须注意适宜用量,防止烧苗,应结合灌水,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
②避免高温季节和高温时期施用的原则碳铵尽量在气温小于20℃的季节施用,一天中则尽量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施用,均可明显减少施用时的分解挥发,提高肥效。提倡碳铵与其他氮肥品种搭配施用,如将碳铵作基肥,用于低温季节,尿素、硫铵等作追肥,用于高温季节。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碳铵在我国农用氮素中的比例将可能逐渐降低,被其他高浓度稳定的氮肥品种所替代,但碳铵仍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氮肥品种,不能忽视。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NH3)、水(H2O)、二氧化碳(CO2)。所以消失了!保存时应注意密封、光照不能太强、不能和碱放左一起、不能高温、空气、湿度等
闻着醋一个碳铵味?
因为醋中电碳酸氢铵本身没有味道,只是因为碳酸氢铵容易分解,碳酸氢铵分解释放出氨气:
NH4HCO3==Δ==NH3↑+H2O+CO2↑
使得有氨臭味。
也就是说,臭味的本质是氨气。
一般来说,碳铵用作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可同时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铵态氮和二氧化碳,但含氮量低、易结块,如果要除去它的臭味,就可能使肥料失去效果。
要除去臭味也很简单,因为氨气是碱性的气体,所以可以用稀盐酸将其吸收,生成无味的氯化铵。
同时,氨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气,所以只需要放一盆水,就能将氨气全部吸收,倒点醋效果更好,然后把这盆水处理掉就可以了。
化肥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 ,含氮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反应(pH8.2-8.4)。
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全部分解。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10天的损失率分别为9%、48%、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
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碳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
(1)根据“碳铵”(NH4HCO3)的化学式可知碳铵可提供作物生成所需的N元素,因此应属于氮肥;
由于碳酸在常温下就能分解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因此推断碳铵化学性质不稳定;
碳铵化学性质不稳定且易潮解,因此在保存、运输时应密封,不要受潮和曝晒等;“碳铵”遇碱放出氨气,在保存时不能与碱性一起存放;
故答案为:氮;不稳定;①②;
(2)进行“碳铵”固体受热分解的实验需要选择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②;加热过程中,碳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该装置还可用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②;NH4HCO3
△
.
NH3↑+CO2↑+H2O;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3)装置①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因此,利用固体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该装置;在收集气体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⑤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可选择④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⑤;
(4)①产生的氨气缓缓通入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酚酞试液变红,证明氨水呈碱性,其溶液pH大于7;
故答案为:碱;>;
②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而被干燥剂浓硫酸吸收,因此,不能使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氨气能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
③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排取向下支收集,采取装置⑦收集氨气时,氨气应从b管进入使瓶内空气由下部的a管排出;因此,应将a管与c进行连接;为吸收多余的氨气,可在烧杯内放水或酸溶液;
故答案为:a;水或某种酸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