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地老虎 ?
小地老虎
学名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异名 Noctua ypsilon。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各种蔬菜及农作物幼苗。
为害特点 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卵长0.5mm,半球形,表面具纵横隆纹,初产乳白色,后出现红色斑纹,孵化前灰黑色。幼虫体长37—47mm,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蛹长18—23mm,赤褐色,有光泽,第5—7腹节背面的刻点比侧面的刻点大,臀棘为短刺1对。
生活习性 年发生代数由北至南不等,黑龙江2代,
北京3—4代,江苏5代,福州6代。越冬虫态、地点在北方地区至今不明,据推测,春季虫源系迁飞而来;在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在广东、广西、云南则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如小旋花、小蓟、藜、猪毛菜等,卵散产或成堆产,每雌平均产卵800—1000粒。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为害不大;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幼虫发育历期:15℃67天,20℃32天,30℃18天。蛹发育历期12—18天,越冬蛹则长达150天。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区,如属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对成虫的测报可采用黑光灯或蜜糖液诱蛾器,在华北地区春季自4月15日至5月20日设置,如平均每天每台诱蛾5—10头以上,表示进入发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为高峰期,过后20一25天即为2—3龄幼虫盛期,为防治适期;诱蛾器如连续两天在30头以上,预兆将有大发生的可能。对幼虫的测报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m2有幼虫0.5—1头,或定苗后每m2有幼虫0.1—0.3头(或百株蔬菜幼苗上有虫1一2头),即应防
治。(2)农业防治。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一环;如已被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沤粪处理。(3)诱杀防治。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孢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三是毒饵诱杀幼虫(参见蝼蛄)。四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卖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4)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667m290—120g对水50—60kg或2.5%溴氰菊酪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此外也可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m2 2—5kg处理土壤,具体方法参见网目拟地甲。
怎样防治小地老虎?
(1)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清洁田园,冬前深翻可杀死越冬幼虫。
(2)人工物理防治。
①糖酒醋液诱杀。按糖∶醋∶酒∶水=3∶4∶1∶2的比例,配成糖酒醋液,再加入90%晶体敌百虫,制成糖酒醋诱杀液,放在田间,可诱杀成虫。②毒饵诱杀。用90%晶体敌百虫0.75千克/公顷,加水15千克溶化,喷匀在50千克棉枯饼粉上,制成毒饵,傍晚撒在畦面上,对诱杀地老虎成虫有较好效果。③黑光灯诱杀。在成虫盛发期,每公顷菜田悬挂40瓦黑光灯1盏,可有效诱杀成虫。化学防治。
在发现为害后及时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也可用上述药剂进行灌根,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二)蛴螬433.如何识别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俗称白地蚕、白土蚕、蛭虫等,我国常见的种类有东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黑绒金龟、铜绿丽金龟,分别属鞘翅目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其中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分布普遍,东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黑绒金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其主要识别特征为:
东北大黑鳃金龟成虫体长16~22毫米,体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泽,触角10节,鳃片部3节黄褐或赤色。鞘翅革质、坚硬、长椭圆形,每侧有4条明显的纵隆线。前足胫节外侧有3个齿,内侧有1个距,均较锋利,中、后足胫节末端具端距2根。腹部臀节外露,臀节背板包住末节腹板呈半圆形。卵初产为长椭圆形,两头稍尖,长2~2.7毫米,水青色,逐渐变为卵圆形,污白色,表面光滑。幼虫体长35~45毫米,乳白色,肥胖,弯曲呈“C”形,多皱纹。头部橙黄或黄褐色,每侧具前顶毛3根。胸足3对,细长,密生棕褐色细毛。臀节腹面有呈三角形分布的钩状刚毛,肛门孔三裂。蛹为裸蛹,长21~23毫米,头小,体微弯曲,由黄白色渐变为橙黄色,尾节端部有1对角状突起。
华北大黑鳃金龟与东北大黑鳃金龟为近似种。
暗黑鳃金龟成虫暗黑色,无光泽。前足胫节外侧3根齿突较钝。鞘翅及腹部有蓝白色短小绒毛。幼虫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臀节腹面钩毛区面积小于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肛门孔三裂。
黑绒金龟成虫体长6~9毫米,卵圆形,黑褐色或棕褐色,具丝绒感。鞘翅有9条刻点沟。臀板宽大,三角形,密布刻点。胸部腹板密被绒毛。腹部各节腹板有1排毛。前足胫节外缘具2齿。幼虫体长14~16毫米,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额中侧毛每侧1根,无额前缘毛。肛腹片后部满布尖端稍弯的刺状刚毛,毛群前缘呈双峰状,裸露区呈楔状指向尾端,将覆毛区分隔为二,刺毛列位于覆毛区的后缘,呈横弧状排列,由16~22根锥状刺组成,中间明显中断。
铜绿丽金龟成虫的前胸背板和鞘翅均为铜绿色,具闪光。幼虫臀节肛门孔呈横裂状,腹面钩毛区中央有2列长针状刺毛。
小地老虎属于什么目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北方的低洼内涝或灌区发生比较严重;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适宜生存温度为 15 ℃~25 ℃ 。天敌有知更鸟、鸦雀、蟾蜍、鼬鼠、步行虫、寄生蝇、寄生蜂及细菌、真菌等。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
中文名
小地老虎
拉丁学名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别称
Black cutworm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亚门
六足亚门
纲
昆虫纲
亚纲
有翅亚纲
目
鳞翅目
科
夜蛾科
属
地老虎属
种
小地老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