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生产非线性负荷(化肥生产非线性负荷的原因)

大家都都说说自己厂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是哪一类呀!

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

一、综合颗粒状复混肥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料浆法

以磷酸、氨为原料,利用中和器、管式反应器将中和料浆在氨化粒化器中进行涂布造粒,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部分氮素和钾素以及其他物质,再经干燥、筛分、冷却而得到NPK复合肥产品,这是国内外各大化肥公司和工厂大规模生产常采用的生产方法。

磷酸可由硫酸分解磷矿制取,有条件时也可直接外购商品磷酸,以减少投资和简化生产环节。该法的优点是既可生产磷酸铵也可生产NPK肥料,同时也充分利用了酸、氨的中和热蒸发物料水份,降低造粒水含量和干燥负荷,减少能耗,此法的优点是: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好,产品强度较高。

由于通常需配套建设磷酸装置及硫酸装置,建设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而且涉及磷、硫资源的供应和众多的环境保护问题(如磷石膏、氟、酸沫、酸泥等),一般较适用于在磷矿加工基地和较大规模生产、产品品数不多的情况。如以外购的商品磷酸为原料,则目前稳定的来源和运输问题及价格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近年来,由于我国磷酸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湿法磷酸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有了良好的条件,在有资源和条件的地区建立磷酸基地,以商品磷酸满足其它地区发展高浓度磷复肥的需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市场需求必将促进这一行业发展,也必将解决众多地区原料磷酸的需求问题。拥有该种生产技术的外国公司主要有挪威的norskhydro、西班牙incro、espindsea、法国的AZF、KT、美国的avy/TVA等。

国内的主要生产厂家有:中阿化肥有限公司、江西贵溪化肥厂、云南云峰化工公司、南京南化磷肥厂、大连化工厂、金昌化工公司、广西鹿寨磷肥厂等。拥有相近于该种生产技术的国内企业主要有山东的红日集团、四川成都科技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等。

2.固体团粒法

以单体基础肥料如: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氯化钾(硫酸钾)等为原料,经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物料在转鼓造粒机(或园盘造粒机)的滚动床内通过增湿、加热进行团聚造粒,在成粒过程中,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转鼓造粒机加入少量的磷酸和氨,以改善成粒条件。造粒物料经干燥、筛分、冷却即得到NPK复合肥料产品,这也是国际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早期的美国及印度、日本、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均采用此法生产。

该法原料来源广泛易得,加工过程较为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上马快,生产灵活性大,产品的品位调整简单容易,通用性较强,采用的原料均为固体,对原材料的依托性不强,由于是基础肥料的二次加工过程,因此几乎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基础肥料大部分为粉粒状,因此,我国中小型规模的复合肥厂大多采用此种方法。目前,该种生产技术在国内已日趋成熟。国内最早开发和拥有该项生产技术和成套装备知识产权的单位为上海化工研究院。

3.部分料浆法

近年来,在TVA尿素、硝铵半料浆法及团粒法的基础上,国内又发展了利用尿液或硝铵溶液的喷浆造粒工艺-即部分料浆法,该技术利用了尿素和硝铵在高温下能形成高浓度溶液的特性(?95%),由于尿液或硝铵溶液温度高,溶解度大,液相量大的特点,以尿液或硝铵浓溶液直接喷入造粒机床层中,利用尿液或硝铵溶液提供的液相与其它固体基础肥料和返科一起进行涂布造粒,这样可以减少水或蒸汽的加入量,减少造粒物料的水含量,同样也达到减少造粒水含量、干燥负荷和减少能耗的目的。造粒物料经干燥、筛分、冷却即得到(尿基或硝基)复合肥料产品。目前国内开发和拥有该项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的单位为上海化工研究院等二十几个单位。

4.融熔法

熔体油冷造粒制高浓度尿基复合肥生产技术是利用尿素厂的中间产品尿素溶液,配以磷铵、钾盐,开发成功高质量、低能耗、少污染的高浓度尿基复合肥生产技术–熔体造粒工艺,已在江苏恒丰集团、黑化和银川化肥厂等单位得到应用。其中高塔晶体提升机由北京晨光兴业机械有限公司提供(钢丝胶带型,提升高度可达90米),已在中化山东肥业应用。

2004-10-29 09:38 回复

ztbxx

1位粉丝

2楼

熔体造粒工艺在化肥生产中已得到应用,如尿素塔式喷淋造粒、硝酸磷肥塔式喷淋造粒和双轴造粒、硝铵塔式喷淋造粒、尿磷铵塔式喷淋造粒等。但该工艺用于制造高浓度尿基复合肥料在国内尚属空白,这一工艺由于不需要传统复合肥生产装置中投资及能耗最大的干燥系统,而且由于尿素及尿素基复合肥的特性使然,特别适合尿基高氮比的三元(N、P、K)和二元(N、K或N、P)高浓度复合肥的生产。

与常用的复合肥料制造工艺相比,熔体造粒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直接利用尿素熔体,省去了尿素熔体的喷淋造粒过程,以及固体尿素的包装、运输、破碎等,简化了生产流程。

(2)熔体造粒工艺充分利用原熔融尿素的热能,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了能耗。

(3)生产中合格产品颗粒百分含量很高,因此生产过程返料量少(几乎没有)。

(4)产品颗粒表面光滑、圆润、水分低(小于1%)不易结块和颗粒抗压强度大(大于30N),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5)操作环境好,无三废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

(6)可生产高氮比尿基复合肥产品。

5.掺混法

根据养分配比要求,以各种不发生明显化学反应、颗粒度和圆度基本一致的氮、磷、钾各固体基础肥料为原料,通过一定的掺混方法配制成养分分布均匀的掺混肥料,该法加工过程简单,装置投资费用及加工费用比较低,是一种非常实用易于推广的方法,但是,此法在生产、储运、使用时十分强调各种基础原料的颗粒尺寸、重度和圆度基本一致、使不致发生混合物结块粉碎和低吸湿点的现象。目前我国基础肥料的形状和规格尚不具备这一条件,再由研究表明:均匀肥中的P2O5 、K2O与掺混肥中的P2O5 、K2O被作物根部吸收的速度不同(6倍、4.6倍),在肥效上有点差异,另外我国的测土施肥的普及还不够,其产品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被农民所认识和接受。因而该法的应用现阶段在我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我国仅有广东、天津等十几家小规模的工厂。总的说来,掺混肥料行业是化肥生产、销售和农业生产达到较高的水平后才得以实现的产肥、用肥的方式。它可以降低化肥分配、销售费用,使农业施肥科学化,有益于过度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化肥污染的问题。

6.挤压法

挤压造粒是固体物料依靠外部压力进行团聚的干法造粒过程。它具有如下优点:

(1)生产过程一般不需要干燥和冷却过程,特别适应于热敏性物料,同时可节约投资和能耗。

(2)操作简单,生产时无三废排放。

(3)能生产出比一般复合肥浓度更低的高浓度复合肥,生产中也可根据需要添加有机肥和其他营养元素。

但挤压造粒法也有不足的地方:①作为挤压造粒的关键设备挤压机由于设备制造和受压件的材质等问题,生产时材料消耗大,故障率高。②挤压机的生产能力小,很难实现规模生产。因此,该法一般用于3万吨/年以下的生产规模。该法目前主要用于稀土碳铵等复肥。拥有该生产技术的单位主要有上海化工研究院等。

二、我国复合肥生产技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

1、复合肥生产技术现状

(1)引进技术和装备

由于中国磷复肥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中国的农民对磷复肥认识、接受与大量的使用也较晚。为了加快中国磷复肥的发展速度,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一批高浓度磷、复肥装置已经相继建成,高浓度磷复肥的比重已从1988年的2%提高到了目前的15~20%,我国先后引进了一批国外有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和装备,磷铵和NPK复肥生产引进了罗马尼亚的喷浆造粒、美国Davy/TVA、美国Jacobs、西班牙Espindesa、Incro、法国AZF、KT和挪威Norsk hydro等生产技术和装备,这些引进技术和装备为我国的磷复肥工业的起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使作用,它们已在我国有关工厂转化为了生产力,有些装置已经达到和超过设计能力,有些装置正在继续改进,争取达产达标。我国一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生产管理进行了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了创新,在磷铵和NPK复合肥生产技术方面,如中阿化肥有限公司对法国AZF工艺进行了改进,对造粒机中管式反应器的进料,用液氨代替气氨,采用国产MAP产品代替部分进口磷酸,从而使装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不到48万吨/年提高到最高72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又如江西贵溪化肥厂24万吨/年磷铵生产装置我国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同类的引进装置的消化吸收和改进,整个工程建设采用了消化吸收的技术和国产装备,装置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装置运行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再如针对我国国情,工程技术人员对引进的大型重钙装置进行了改造,使重钙装置能适应NPK复合肥的生产,这样既为企业生产了适应市场的产品,增加了经济效益,又使大型重钙装置的技术和花费的大量投资发挥了作用,所有的均来自对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和吸收及技术改造和创新。上述实例在我国工厂中很多。

2004-10-29 09:38 回复

ztbxx

1位粉丝

3楼

(2)国产技术和装备

料浆法

我国一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通过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装备的消化和吸收,已开发了一批已形成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由上海化工研究院及山东临沂红日集团结合我国国情分别开发的硫基NPK技术,可将硫酸钾生产和磷铵、复合肥生产成功地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地简化了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前者应用了国家”八五”、”九五”重点推广的管式反应器技术,制得的产品N含量可达15%,已在山东寿光联盟集团等企业运行成功。后者山东临沂红日集团的稀酸料浆法将生产规模扩大到了10~15万吨/年,由于”三内”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装置的投资费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也较低,目前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工厂采用了该生产技术,同时,四川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针对国内的磷矿资源也开发和建成了一

批相应的料浆法磷铵和配套的NPK复肥工厂,它们为我国料浆法磷铵及NPK复肥生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生产能力和规模相对不大,一般规模在3~10万吨/年。

团粒法

除了上述的料浆法磷铵和配套的NPK复肥生产技术以外,由上海化工研究院针对国内基础肥料二次加工成高浓度复合肥的要求研究开发了固体团粒法高浓度复合肥料成套生产技术,由于该技术适应性强,原料来源广泛易得,加工过程较为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上马快,生产灵活性大,产品的品位调整简单容易,通用性较强,采用的原料均为固体,对原材料的依托性不强,由于是基础肥料的二次加工过程,因此几乎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操作稳定可靠,弹性大。

生产控制灵活,生产过程中能根据用户的要求较方便地调节NPK配比,还可以适当加入其它元素,生产更多品种的复合肥和专用复合肥,充分发挥多品种、多配方、多规格、专用化的特点。

原料来源广泛,适用于生产多种体系的复合肥:以尿素(尿液)为主要氮源生产尿基NPK;以氯化铵-磷铵-钾盐生产氯基NPK;以硫酸钾生产硫基NPK;以硝铵(硝铵浓溶液)-磷铵-钾盐生产硝基NPK等。

目前,我国中小型规模的复合肥厂大多采用此种方法。上海化工研究院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建立近300套不同规模的生产装置(3万吨/年~10万吨/年),也成功地为东南亚三国(菲律宾、印尼、泰国)建立了7万吨/年、10万吨/年、5万吨/年、15万吨/年四套生产装置。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全国中小型规模采用此技术的复合肥厂数量(转鼓、园盘)已达3000多家。

2、我国复合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引进的大、中型料浆法磷铵、复合肥生产装置

磷酸和氨的配套问题

我国引进的大、中型料浆法磷肥、复合肥等生产技术和装备,这些引进技术和装备在我国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消化吸收和努力,已在我国有关工厂转化为生产力,有些装置已经达到和超过设计能力,在我国的化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要是说全部这些装置目前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很多,主要存在着与装置配套的磷酸或氨的供应问题或供矿质量没有保证,同时还存在着生产管理经验不足,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有些装置开工率低下。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工厂如:中-阿化肥有限公司的磷酸以前主要由突尼斯进口,进口磷酸的质量、数量、价格和船期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正常生产。不得已只好采取改变生产管理模式和立足国内磷酸和收购、兼并部分国内的MAP工厂的方法,目前中-阿化肥的第二套60万吨/年装置已经投产。再如江西贵溪化肥厂也受到氨的供应和供矿质量是否稳定的影响。

环保和污染问题

料浆法磷肥复合肥由于涉及到磷酸的加工过程,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磷石膏、含氟废水和含氟废气、酸泥等污染问题,在工厂布局全国分散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世界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环保问题,有些工厂已经被迫关闭。今天在我国环保法规进一步严格的情况下,工厂要花大量的资金解决上述环保问题这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化肥生产非线性负荷(化肥生产非线性负荷的原因)

化学肥料元素的循环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多年来,各国的农业生产实践已证明,施用化肥能直接提供养分为作物吸收利用,使作物产量增加;还能丰盈土壤中养分的贮备,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供肥能力;增加生态环境中养分的循环量,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纵观粮食生产、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化肥是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美国田纳西州流域管理局估计,化肥对美国作物增产的作用为37%。据有关资料,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丹麦等西欧国家,由于使用化肥,农产品总量增加40%~65%。1965~1976年,发展中国家靠使用化肥提高的产量占55%。1977~1979年与1961~1963年相比,世界谷物产量增加1.4倍,其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单产分别增加PL1044千克/公顷(100%)、588.75千克/公顷(56%),与这些国家间化肥施用的平均水平差异完全一致。我国在1950~1983年间,粮食产量与化肥用量也呈现正相关。

增施化肥固然是增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但并非是唯一条件。单位面积产量也不可能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而无限制地按比例增加。盲目地、过量地增施化学肥料,超过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负荷能力;或者施用不当,使作物吸收量少,肥料利用率低,都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影响作物的品质,而且污染环境,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危险。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而不配合施用有机肥料会使土壤性质变坏。例如,长期施用氮肥会使土壤逐步酸化,连续7年就可使土壤酸碱度从6.9下降到6.1。随着土壤的酸化,土壤中有机质迅速矿化分解,有机质含量大大减少从而引起土壤板结,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变坏,硝酸盐积累增加而土壤自净能力下降。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实验室研究证明,在施用氮肥的影响下,土壤酸度增加,活性铝、镁的含量也增加。施肥土壤与不施肥土壤相比,钙(Ca)的淋溶量增加了1~3倍,镁(Mg)增加了1倍。在施用氮肥的条件下,镁(Mg)的淋溶加速,以及土壤溶液中钾(K)/[钙(Ca)-镁(Mg)]比例的变化,可以使牧场家畜发病。

磷肥及各种复合肥料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如果长期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例如,磷肥的主要原料是磷灰石的矿物,这种矿物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有毒重金属元素。当然,磷矿产地不同,各种元素的含量也不同,用它们为原料制成的各种磷肥就不同程度地含有这些元素。对于我国各地磷肥测定结果,重金属含量一般为每千克几至几百毫克,只有钙镁磷肥含铬Cr3+较高,为1000~1800毫克/千克。据日本专家分析,砷在磷矿石中平均含量为24毫克/千克,而在过磷酸钙中为104毫克/千克,在重过磷酸钙中则增至273毫克/千克。镉在磷肥中的含量为10~20毫克/千克,按磷肥用量计算,长期用磷肥的土壤,镉的积累可能产生问题。汞在肥料中含量在0.5毫克/千克以下,由施肥引起的汞的积累问题极少。铅在磷矿中平均含量为17毫克/千克,但随磷肥施用进入土壤的铅被植物吸收得少。

国内外学者经过近20年来的研究,已明确氮和磷素营养含量的增加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报道,每增殖1克藻类,大约需要消耗0.009克磷(P),0.063克氮(N),0.07克氢(H),0.35克碳(C)和0.496克氧(O)以及少量的其他微量元素。通常情况下,自然界水体中碳、氢、氧等元素来源广泛,可满足水域中藻类生长的需要,而氮、磷的多寡,则往往成为水体中藻类能否大量繁殖的限制性因子。其中由于氮的移动性大,来源较充足,因而只有在某些少数场合下,才起主导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磷。磷在农业环境中的流失量虽然不大,但当水体中含氮量充分时,磷(PO3-4)浓度达到0.015ppm,就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大面积的农业环境中流失的磷量汇集到相对小面积的承受水面时,这种流失量就不可忽视了。氮素对水体的主要补给途径是通过淋溶到地下水补给,而磷素则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水土流失补给。因此,可以说,地表径流造成的磷流失量(即磷的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吸收的氮素,大部分为硝态氮,一部分为铵态氮,除水稻外,大多数植物吸收以硝态氮为主要形态。硝酸根离子进入植物体后迅速被同化利用,所以积累的浓度不高,一般在100毫克/千克以内。但如施氮肥过量就会发生硝酸盐积累,有时可达1%以上的高浓度,含高浓度硝酸盐的植物被动物食用后,则由硝酸盐或由硝酸盐产生的亚硝酸盐对动物发生危害。亚硝酸盐毒性远较硝酸盐大。动物摄入硝态氮后,一般90%从尿中排出,毒性不强。由于人胃构造上的原因和胃液酸度的关系,硝酸盐不易表现毒性,但对婴儿并非如此。饮用1L硝态氮浓度为10毫克/千克的水,就摄入10毫克硝态氮,高浓度硝态氮饮用水,是婴儿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皮肤呈青紫色是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毒的外观重要特征。由亚硝酸与二级胺或三级胺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已引起广泛重视。

什么是化肥的功过?

化学肥料为农业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它仍然要唱“主角”,依靠它换取粮食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但也有人认为,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是造成环境污染之源,并逐渐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对农用化学产品的批判风。对化肥的指责集中在: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水质污染,农田遭受侵蚀或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特别是大量施用氮肥,在农田和饮水中有过量的亚硝酸盐沉积,对人畜造成危害。施用化肥还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他们称“每一个粮食丰收年都是以流失大量可贵的表土换来的”。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农化产品的批判在发达国家中早已酝酿发生并此起彼伏。当时由于石油涨价,一些学者试图抛弃“无机农业”,提倡所谓“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实质上主张走“低投入农业”之路;其理论核心是完全不投入或少投入化学产品,减少或降低农业成本。

对化肥的批判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事出有因,看法迥异,而宣传媒体过分地夸大了。美国的科学家举出几例:第一,关于水质污染问题。据报道,典型的与施用化肥有关的损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叫皱躯(Blue-baby)综合症,如果饮用井水的亚硝酸盐含量在万分之二以上可诱发此症。但调查表明,更多的发病诱因是化粪池的渗漏,而不是化肥的残毒。据美国科学家(1990)在俄亥俄州对1.4万口井取水样分析,硝酸盐的含量只为百万分之五至百万分之七,所谓硝态氮污染并无依据。科学家(1988)对依阿华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井水作了检测与比较,两地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一致,均低于十万分之一。但宾夕法尼亚州氮肥用量比依阿华州氮肥用量低1/3,其余部分则来自厩肥和豆科植物。这表明,氮素在土壤中的行为是相同的,而与肥料来源无关。美国学者(1994)对美国东部、中西部和南部农业区3万多口井水进行分析,绝大部分(63%)井水中的硝态氮含量低于千万分之三,只有3%的井水硝态氮的含量为十万分之一,略高于国际饮用水规定的硝态氮含量的临界值。究其因,还主要与井旁长期堆放的厩肥渗漏有关。另据对依阿华州德梅因(DesMoime-si)河水分析,1945年时河水中的硝态氮含量为百万分之五,当时农田从肥料供氮仅占总供氮量的0.3%。45年后的1990年对河水再次分析,硝态氮含量为百万分之五点六,而从化肥中所获取的氮已达到总供氮量的63%。显然,早期硝态氮来源于有机质的矿化,今日之硝态氮既来源于氮肥,又来源于土壤有机质。这表明合理施用化肥并非水质污染的原因。

主张实行“有机农业”的学者希望摒弃化肥,生产“无公害”食品。但忽视了两个重要的事实:第一,哪里能制造出那么多的有机肥呢?全世界充其量只能提供“有机农业”不足20%的肥料,即使畜牧业十分发达的美国,也只能满足30%的动物粪肥。据估计,美国每年来自动物厩肥中的有效氮约190万吨,仅相当于每年施用氮化肥的18%。第二,有机肥料来源复杂,它自身就是一个寄生各种微生物和菌类的污染源,如果质量不高或处理不当,施用有机肥料不一定比化肥能获取更高的产量。

美国140多位科学家联名公布一份令人信服的调查报告(SmithE.G等,1990)指出:(1)如果现在立即停止使用化肥,美国玉米总产量预计将减产52%,生产成本提高61%,粮食出口剧减。(2)美国消费者每户每年将多支付428美元用于购买食物。相当于中等收入家庭食物支出的12%,低收人家庭的44%。(3)美国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将恢复到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如果仍要保持今天的高产量,则需要新增500万公顷耕地。(4)每施用1吨氮肥(有效成分)的产出,在美国相当于增加2.7公顷灌溉地的产量或1.8公顷旱地的产量,在泰国相当于3.2公顷耕地的产量,在秘鲁相当于6公顷耕地的产量。(5)完全依靠厩肥中的养分来源所造成的生态压力比化肥更为严重。因为同等养分的厩肥使土壤负荷增大,可能会造成板结和迳流。还会增大生化耗氧量,导致微生物污染。结论很明确:今世绝大部分农产品是农化产品换来的,化肥是农业生产系统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投入。增施化肥可以免去开垦新荒、减少污染以及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

著名“绿色革命之父”勃劳格(1990)告诫说:“就现有科学水平而言,农业化学产品的明智使用,尤其是化肥的使用,对满足世界53亿人口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农民如果立即停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世界必将面临悲惨的末日。这并非由于化学产品的毒害所致,而是由于饥馑所造成。”

怎样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一、扩大生产规模,集约化管理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控制程序,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管理顺序,种植业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变异经常发生,实际成本计算滞后。实行集约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1、组建一批专业的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种粮大户,对农业科学技术进行集中传播。2、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都是38,99,61部队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方便购置一些大型农机设备,购置农业生产设备,可以有效地节约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3、集约化管理不但能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抵御风险,对应急和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损失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调整,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合理运用农业科学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

农业生产是一项弱势产业,气候,病虫危害,土地环境,人为等因素都可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合理地利用农业科学技术,不但可以减轻生产负担,而且能事半功倍地完成增产增效的目标。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嫁接技术,就解决了半个中国人口吃饭的问题。

(一)通过测土配方等措施,合理施肥。2008年,四川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首次提出了“区域化肥负荷”,“化肥施用相对生产力”,“化肥相对适宜度”等概念。我国虽然只有世界上9%的耕地,却使用了世界上35%的肥胖,肥料的过量使用,不但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成本,影响农产品质量,而且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地的再利用率。科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施肥,能帮助农户有针对性的施肥。“用什么肥料”,“每种肥料用多少”?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能减少生产资料的投入,而且也能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二)加强统防统治,有效的控制病虫害。

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但是农药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农药的使用不当,不但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还会对作物和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科技部门及时准确的病虫测报,有助于农户合理的施药,对于“什么时候用药”,“用什么药”,做到及时准确。

三、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中粮油进口的日本大米99元一公斤的,我国的大米只卖2元一斤,相差四十多倍,日本的苹果一个卖80块,我们的苹果质量也不错,80块能买一麻袋,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东北的盘锦大米、云南的文山的三七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过度施用化肥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影响

会污染环境,使土壤板化,有机质含量少,造成减产减收。人体吃的多了,对身体也不好。可以试下水溶肥,听说效果还不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079.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17日 下午5:39
下一篇 2023年1月17日 下午6:01

相关推荐

  • 安阳附近有机肥生产企业(安阳沃磷丰肥业有限公司)

    种植黄瓜使用喜满地水溶肥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用,但是要根据黄瓜不同的生长阶段用不同配方的,满足其养分需求,喜满地液体水溶肥高浓缩,在用前要稀释,对改善黄瓜品质非常有用 安阳市喜满地肥业有限责任公司[1]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肥料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顺畅的物流和全面的技术服务,可为广大客户提供…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15日
    00
  • 没有壳的蜗牛叫什么(蛞蝓)

    蜗牛没有壳子是什么虫子? 蜗牛没有壳子是蛞蝓。 没有壳的蜗牛学名叫蛞蝓,俗称鼻涕虫,它们属于一种害虫。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 蛞蝓是由蜗牛转变而来,潮湿的环境会滋生这种没有壳的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圆而长,表面有许多多黏液,感觉略恶心。头上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长在长触角上。背面是淡褐色或黑色的,腹面是白色。 消灭蛞蝓的方法: 蛞蝓是一种…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18日
    00
  • 果树(果树苗)

    果树具有哪些特性? 果树为多年生,寿命长,少则二三十年、长则数百年的大树尚能结果。例如,山东平邑百年以上的梨树;湖北秭归百年的甜橙树;广东增城500年的荔枝;湖北五峰500年的猕猴桃,尚能大量结果。果树一生中长期固定在同一生长地点,使之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甚至各种灾害的侵袭,因此在栽培管理上,确实比1~2年生作物难度大。同时,多数果树的系统生长发…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18日
    00
  • 女人运化肥 女人施肥

    扛化肥技巧 化肥运送中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化肥运送中严禁赤身露体搬扛运送化肥。化肥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化肥袋外经常黏附有大量化肥粉粒颗粒和溶化的卤汁液体物质。赤裸着臂膀扛运化肥势必污染皮肤。因此耕种帮建议帮运工运送化肥时应穿长袖衣服。 化肥储存应用专仓分类,并设立标志。农家储肥时,化肥不得与瓜果、蔬菜及粮食等混放于一起,以防污染或误食中毒,更不宜用化肥袋盛装…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7日
    00
  • 平时买的氮磷肥可以给多肉浇水吗(多肉能用氮磷钾肥吗)

    多肉需要氮磷钾肥吗(多肉可以用磷肥吗) 1.多肉植物可以使用磷钾肥,比如最常用的是氮磷钾肥,氮肥可以促使植物叶片生长和叶片茂盛。 2.磷肥在植物花期前使用,会增加开花数量及延长花期时间。 3.使用钾肥会使植物的根系繁茂,枝干粗壮。 4.花市卖的花肥一般都是复合肥,如磷酸二氢钾就是一种复合肥,主要成分是磷钾元素。 5.但是多肉植物不甚喜肥,使用花肥时,需按比例…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2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