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虫乙酯使用注意事项都有什么
; 螺虫乙酯是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它可以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
使用螺虫乙酯注意事项:
螺虫乙酯在柑橘和番茄上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天、40天,每季番茄或柑橘上最多施用1次。
螺虫乙酯是以胃毒作用为主,触杀作用为辅的内吸性杀虫剂,施用时应使作物叶片和树干、枝条等充分着药。
为了避免和延缓抗性的产生,建议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轮用,同时应确保无不良影响。
在配制和施用产品时,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口罩,严禁吸烟和饮食;药后应用肥皂和足量清水冲洗手部、面部和其他身体裸露部位以及受药剂污染的衣物等;空包装应三次清洗并砸烂或划破后妥善处理,切勿重复使用;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附近禁用,禁止在河塘等水域中清洗施药器具;开花植物花期禁用,桑园蚕室禁用;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应避免接触。
螺虫乙酯的防治对象
螺虫乙酯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可应用的主要作物包括,棉花、大豆、柑橘、热带果树、坚果、葡萄、啤酒花、土豆和蔬菜等。研究表明其对重要益虫如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螺虫乙酯在美国的登记:
过去:
2006年10月,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向美国农药主管部门――美国环保署(EPA)提交了螺虫乙酯的登记申请资料,并在2008年6月获得正式登记。该成分同时通过了PMRA(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和AGES(奥地利健康与食品安全局)的联合审查;奥地利是担任资料审查的欧盟成员国。
经批准的螺虫乙酯的用途有:
I.陆地食品和饲料作物:啤酒花;马铃薯和其他块茎或球茎蔬菜(作物亚组1C);芸苔属除外的食叶蔬菜(作物4组);芸苔属类食叶蔬菜(作物5组);食果类蔬菜(作物8组);葫芦科蔬菜(作物9组);柑橘(作物10组);梨果(作物11组);核果(作物12组);葡萄(作物亚组13F)和坚果(作物14组)
II.陆地非食品作物:圣诞树
2009年2月,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交了对用途进行扩展的第二批登记资料,扩展的用途包括:棉花,秋葵,腰果,豆科蔬菜(作物组6),大豆,不含猕猴桃的蔓生小果(作物亚组13-07F)和热带水果。
2009年初,有两个环保小组针对位于纽约南区的美国环保署(EPA)提起诉讼,质疑EPA批准杀虫剂螺虫乙酯登记的决定。该项法律诉讼希望能判定螺虫乙酯的登记无效,其依据是EPA没有严格遵循登记审批程序。确切地说,当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交螺虫乙酯的登记申请资料后,EPA未能按照程序要求在联邦公报上发布接受该项申请的受理公告,以及相应的登记申请信息和30天的公众评论期。为了纠正此项失误,EPA于2009年8月6号,在联邦公报上补发了批准登记公告,并征求公众评论。
但是,在2009年12月23号,纽约南区法院裁定:因为EPA未能按照登记审批程序及时发布申请产品的受理公告,螺虫乙酯的登记必须取消(“作废”);EPA必须“正确”履行登记审批程序。根据该项判决,从2010年2月16日起EPA必须取消螺虫乙酯的登记(最终该登记在2010年4月5日被取消)。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对该项判决提出上诉,暂时停止了该项判决的执行。2010年3月10日,美国纽约第二巡回上诉法庭提案小组驳回拜耳的上诉,随后判决继续执行,直至2009年12月23日所做出的登记取消令生效。
EPA也发布其它通知,而且已经将科学数据和支持“螺虫乙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不会造成不合理风险”的分析结果公布于众。其它许多国家的农药监管当局对螺虫乙酯已经达成相似的正面结论,并且批准螺虫乙酯在这些国家的使用。
现在:
EPA(于2010年2月26日)再次发布受理公告,并征求从2010年2月26日到2010年3月29日期间的30天公众评论。对于2009年8月6号EPA补发批准登记通告时公众所提交的评论意见,也连同本次受理公告期间内所得的评论意见,成为EPA最终审查时的参考意见。
螺虫乙酯的进口残留限量和最大残留限量则未受此事件的影响。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已经配送到销售渠道的Movento(商品名)存货可以继续销售,并且农民们可以继续在他们的土地上使用该产品。
尽管此案的原告们发表了各种各样的声明,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仍愿在此强调,此案的真正症结在于EPA在执行登记审批程序过程中因没有及时发布受理公告,而法院的判决也是针对此项过失所进行的裁决,与螺虫乙酯产品本身的特性无关。事实上,EPA在2010年4月5号发布的最终取消令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此外,关于原告们所声称的“螺虫乙酯对蜜蜂有特别危害”,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希望强调:作为有较高活性的杀虫剂成分,螺虫乙酯已经在实验室和田间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只要按照登记的作物和用途使用,螺虫乙酯对蜜蜂是安全的。
未来: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正在开展深入工作,以便EPA能尽快恢复螺虫乙酯的登记。而EPA也基本完成了对其的重新评估,我们预料螺虫乙酯的登记将在近期恢复。
另外,2009年2月提交的扩展作物用途的正式登记也有望在原来批准的登记恢复后很快获得。
使用螺虫乙酯需要注意什么
1、螺虫乙酯在柑橘和番茄上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天、40天,每季番茄或柑橘上最多施用1次。
2、螺虫乙酯是以胃毒作用为主,触杀作用为辅的内吸性杀虫剂,施用时应使作物叶片和树干、枝条等充分着药。
3、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用,同时应确保无不良影响。
螺虫乙酯是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杀虫剂之一,它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
扩展资料:
螺虫乙酯使用
1、防治番茄烟粉虱:于烟粉虱若虫发生始盛期,每亩用22.4%悬浮剂20~30毫升对水喷雾,或用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40毫升/亩喷雾,持效21天。
2、防治温室白粉虱:可用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40毫升/亩喷雾,持效21天。
3、防治康氏粉蚧:在若虫分散转移期,分泌蜡粉形成介壳之前,用24%悬浮剂2500倍液喷雾。
螺虫乙酯防治什么虫
螺虫乙酯主要防治的虫类如下:
螺虫乙酯主要主要防治蚜虫(包括棉蚜、甘蓝蚜、桃蚜、葡萄根瘤蚜、黑醋栗莴苣蚜等)、蓟马、粉虱(如温室粉虱、B型烟粉虱、柑橘粉虱、茶树黑刺粉虱等)、木虱(如梨木虱)、介壳虫、粉蚧、吹绵蚧、蝉、辣根猿叶甲、叶螨、广明螨和刺皮瘿螨等害虫和害螨。
螺虫乙酯使用注意事项
1、配制和施用产品时,仍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口罩;严禁吸烟和饮食。
2、不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轮用,为了避免和延缓抗性的产生。
3、不在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使用,禁止在河塘等水域中清洗施药器具。
4、螺虫乙酯在柑橘和番茄上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天、40天,每季番茄或柑橘上最多施用1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会产生药害吗,在什么作物上不能用
;
回答
螺虫乙酯通毒性低,正常使用不会带来药害,若是配制的不合理,药物浓度过高,就会带来药害。螺虫乙酯是常见的杀虫剂之一,应用广泛,主要用来防治各种刺吸式的口器害虫。像对蚜虫、粉蚧、粉虱、蚧壳虫、木虱等,效果比较好。它是一种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目前没有试验证实不能用于哪种作物。
一、螺虫乙酯会产生药害吗
1、螺虫乙酯是一种低毒应用广泛的杀虫剂,只要喷洒合理,浓度控制的好,就不会带来药害,是配制的不合理,药物浓度过高,就会带来药害。
2、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间隔:螺虫乙酯在柑橘和番茄上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天、40天,每季番茄或柑橘上最多施用1次。
(2)充分着药:螺虫乙酯是以胃毒作用为主,触杀作用为辅的内吸性杀虫剂,施用时应使作物叶片和树干、枝条等充分着药。
(3)不与其他杀虫剂混用: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用,同时应确保无不良影响。
二、在什么作物上不能用
螺虫乙酯是一种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目前没有试验证实不能用于哪种作物。主要在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杰出防效,并对一些害螨提供抑制作用。可用的作物有:棉花、大豆、柑橘、葡萄、马铃薯、甘蓝、梨果、核果、香蕉、番茄、啤酒花、热带果树、花椰菜、抱子甘蓝、花茎甘蓝、黄瓜、茄子、莴苣、芒果、西瓜、坚果、洋葱、草莓、辣椒和葫芦等;螺虫乙酯也可用于温室、作物苗床和观赏植物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