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的技术要点?
地膜覆盖具增温保温、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并可减少中耕次数,降低劳动强度。据试验,地膜覆盖较露地栽培增产生姜20%~30%。
生姜地膜覆盖栽培的播种期一般较露地栽培提早25~30天,因此,晒姜、困姜和催芽的时间都相应提前。整地、施基肥、株行距、中后期的田间管理等基本同露地栽培,所不同的是增加地膜覆盖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播种后,先向地面喷除草剂,将地膜拉紧,盖于姜沟上,根据地膜幅宽与种植行距,一般每幅膜可盖姜2~4沟,将地膜两侧紧紧压牢。为防风吹,可在地膜上隔1~2米压一堆土。幼芽出土时,及时破膜引苗出土,以防烧苗。至6月上旬,可撤除地膜,也可在7月中下旬追肥培土时撤除。为提高覆盖效果,可用竹片等在姜沟上支架,其上将地膜呈弓形盖上,后期温度高时破膜。或直接在弓架上盖农膜,高温时通风,后期撤除则效果更佳。
近几年我们采用无色膜、黑色膜双膜覆盖获得非常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具体做法是,播种后先进行透明膜覆盖,等生姜即将出土时,在透明膜上再盖一层黑色地膜,等出苗后不用进行遮荫,这种透明膜、黑色膜双膜覆盖不但可降低遮荫成本200%以上,而且产量可增加30%~40%以上,效果非常好。
地膜覆盖有几种方式?
有土下全膜覆盖和土面半膜覆盖两种方式。
土下全膜覆盖,是在唐菖蒲播种之后覆盖地膜,然后再在膜上覆2cm左右厚土。利用唐菖蒲坚硬鞘叶的顶土能力,实现自动破膜出苗。
面半膜覆盖,是在土面覆盖幅宽80cm地膜后,间隔约40cm再覆盖下一幅地膜,地膜的边缘覆土压紧。
地膜覆盖怎样操作?
①覆盖材料
一般采用有光泽、韧性好的黑色农用地膜,使用期2年以上,忌用再生地膜。每亩桑园用量10~15千克,地膜宽度应接近于桑园的畦面宽。
②桑园准备
集中成片、相对平整的桑园采用地膜覆盖较适宜,幼龄桑园覆盖效果更好。地膜覆盖前一年冬季,桑园冬耕并施足冬肥,畦面整理成中间略高呈龟背形,有利排水。冬种绿肥的桑园盖地膜前不必翻埋,杂草较多的桑地也不必除草,直接盖地膜后绿肥和杂草会自然死亡。
③覆盖方法
盖膜时间可选择在3月中下旬施入春肥后,顺桑树行向将地膜直铺地面,两侧按株距剪开,套进桑树主干,在树干基部和地膜四周用土压实,防风吹起。盖地膜时不宜绷得太紧,以免人踩踏后造成破裂。
④桑园管理
地膜覆盖桑园在施肥时,只需将地膜一侧掀起,施肥后把地膜复原,夏秋季一次性施入肥料,施肥总量不减,宜施用复合肥或氮、磷、钾肥配施。雨季前开通畦沟和排水沟,防止畦沟积水。
⑤起膜清理
地膜覆盖2~3年后会老化破裂,失去效果,这时应收集地膜,妥善处理,以防污染环境。起膜后冬耕并施足有机肥,待下一年再次盖膜。
简述地膜覆盖的作用
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与结皮形成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天旱保墒、雨后提墒,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地温下降慢、持续时间长,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提高土地肥力。地膜树盖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幅度大,是一项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髙作物产量的常用措施。
什么是地膜覆盖栽培?有哪些优点?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最简单的设施栽培形式,由于这种栽培形式不需要其他保护设施,只是比露地栽培多覆盖了一层塑料薄膜,固定成本投入很低,但比露地产量可增加40%~80%,所以目前在草莓生产上应用较多。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以下优点:
(1)保温增温效果明显 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温增温效果,并能明显改善草莓生育状况。据观察,地膜覆盖后地表以下0~20厘米的土层温度比不覆盖地膜的增加1.4~4.9℃。冬季下午2时观察,0~20厘米的土层温度,地膜覆盖后可达6.6~13.4℃,而露地草莓的同土层温度仅为4.8~7.1℃。上午8时观察,0~12厘米层露地温度在5℃以下,而地膜覆盖后的温度仍在5℃以上。在江苏句容通过地膜覆盖,可使草莓根系集中分布区的土层温度冬季大部分时间由5℃以下,提高到5℃以上,使根系在冬季仍能保持一定的生长。据测定,越冬结束时,地膜覆盖后的草莓植株干重比越冬开始时增加38%,而没有覆盖地膜的草莓植株干重只增加了2%。地膜覆盖对根系增重的效果更加明显,越冬结束时根叶比由越冬开始时的0.94∶1提高至1.15∶1,而没有覆盖的草莓根叶比仍保持在越冬时的0.78∶1。
(2)促进早熟,增加产量 与露地栽培相比草莓萌芽期可提早7~8天,开花期能提早10天左右,采果期可提早7~10天,整个采收期能延长18天左右。地膜覆盖可使草莓的花蕾数明显增加,单株果数、单果重量也明显增加,产量比不覆盖地膜可增加40%~80%。在弱苗迟栽情况下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在冷冬年份或地区增产可达1倍以上。地膜覆盖还可提高果实品质,提高商品果率。当露地栽培草莓的商品果率为55%时,覆盖地膜的商品果率可达80%(表6-1)。
表6-1 地膜覆盖草莓的增产效果
(3)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地膜覆盖防止了果实与地面接触,所以可避免泥土沾污果实,保持了果实鲜艳洁净,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环境湿度,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减少果实腐烂,提高果实品质。地膜覆盖还可以减少灌水和中耕次数,从而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地膜覆盖的作用
地膜覆盖是指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可以减少雨滴的冲击,防止侵蚀和结皮;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旱中保墒,雨后养墒,促进作物吸收和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缓地温,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分解,提高土地的肥力。地膜覆盖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幅度大。这是一种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增加作物产量的常用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最大的作用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时使用地膜覆盖,可使0-10厘米深的土层温度提高1-6℃,最高可达8℃以上。高温期,如果没有遮荫,地膜下土壤表面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燥时,表面温度会更高。然而,当作物遮荫或塑料薄膜表面覆盖土壤或淤泥时,土壤温度仅比露地高1-5℃,当土壤潮湿时,将比露地低0.5-1.0℃,最多低3℃。由于夜间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仅比露地高1-2℃。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地膜种类的不同而不同[1]。由于膜的气密性强,覆膜可以显著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湿度稳定,长时间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生长。干旱地区可以通过人工造墒和补充土壤水分进行抗旱播种。在干旱条件下,0-25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随着土层的加深,水位差逐渐减小。地膜覆盖的作物生长旺盛,蒸腾耗水高,在同样的管理情况下,容易出现缺水现象。要注意灌溉,防止干旱减产。地膜覆盖可以提高温度,保持水分,因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加速腐殖质向无机盐的转化,有利于作物的吸收。据测定,地膜覆盖后,有效氮、钾、磷分别增加30-50%、10-20%和20-30%。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养分的淋溶、流失和挥发,提高养分利用率。而地膜覆盖的养分在作物生长前期较高,但后期有降低的趋势。生产蔬菜时,要注意后期追肥,否则会影响产量。此外,地膜覆盖可以避免灌溉或雨水冲刷造成的土壤板结,减少耕作的劳动,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能增加土壤总孔隙度1-10%,降低容重0.02-0.3g?Cm-3,可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1.5%,协调土壤中的肥、水、气、热条件。同时可以防止返碱现象,减少盐碱化的危害。地膜覆盖后,中午,植株中下部叶片可多获得12-14%的反射光,比露地多3-4倍。所以树干下部的苹果可以很好的上色,花朵鲜艳,烟叶颜色好。番茄光合强度可提高13.5-46.8%,叶绿素含量可提高5%左右,并可延缓中下部叶片衰老期,促进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产量。晴天塑料薄膜与地表之间温度较高时,常出现50℃左右的高温,使草芽和杂草枯死。在覆盖前后使用除草剂可以防止杂草生长,并减少除草的劳动。然而,劣质的覆盖物或不使用除草剂也会导致草荒。地膜覆盖由于植物生长健壮,可以增强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用银灰色反光膜覆盖,可以避开蚜虫,减少病毒病的传播。但地膜覆盖栽培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如地膜覆盖年限长,残膜清除不彻底,造成土壤污染。由于地膜覆盖后有机质分解快,作物利用率高,肥料补充少,土地肥力下降,或地膜覆盖管理不当,也可导致早熟,不增产,甚至减产。地膜覆盖不适合在干燥沙地、贫瘠地和重粘土地种植。因为覆膜的干沙地土壤温度容易产生中午高温,但干旱严重时会减产。在贫瘠的土地上,覆盖后不方便追肥,播种时底肥不足,覆盖也不能增产。重粘土干旱时不易耙碎,覆盖后不易粘地。风一吹,地膜很容易破,吹走。因此,地膜覆盖栽培必须掌握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早熟、高产、稳产的目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