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水稻氮、磷、钾化肥适宜用量?
答:稻田土壤在水稻生长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土壤水多气少,二氧化碳增加,氧化还原电位下降,还原性增强,铵态氮占主导地位,磷、钾的有效性增加,铁、锰活性加强,锌的有效性降低,pH趋于中性。
现以安徽省为例说明水稻推荐施肥用量。
据土壤养分监测数据表明,安徽省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8%~2.5%,平均2%左右;全氮含量0.09%~0.15%,平均在0.11%左右;速效磷含量8~15mg/kg,平均在10mg/kg左右;速效钾含量70~120mg/kg,平均在90mg/kg左右;土壤有效硼(B)含量0.4~0.5mg/kg;有效锌(Zn)含量0.8~2mg/kg(表5)。
表5 安徽省水稻推荐施肥量
对土壤全氮含量0.15%、碱解氮120~13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100mg/kg以上和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对于前期作物为油菜、小麦,且磷肥施用量较大的地块,应酌情减少磷肥施用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5mg/kg、速效钾50~60mg/kg以下和有机肥施用很少的地区,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增加化肥用量,尤其是磷、钾肥的施用量。土壤有石灰反应的应分别施用1kg左右的硫酸锌和硫酸锰,江淮和皖南地区杂交稻每亩酌施20~30kg硅肥。氮、钾肥视水稻生长情况分基肥、追肥2~3次施用,磷肥一次基施。水稻氮肥的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以6∶4或5∶5较宜,钾肥以基肥与拔节肥(分蘖末)按5∶5为宜。对于皖南、皖西南土壤pH在5.0以下的水稻土,应酌情施用石灰。
施肥量的推荐因水稻品种特性、产量目标及土壤供肥能力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现将中籼稻产量目标为500kg/亩的本田施肥量推荐列于表6。操作上应根据品种、土壤条件和产量指标等调整施肥量。另外,对于早茬田和低洼沤水田应注意基施锌肥1kg/亩,对于新改水田(特别是由蔬菜地新改水田)应注意基施硼肥0.5~1kg/亩。
表6 中籼稻亩产500kg施肥量推荐表
一亩田地应施用氮磷钾多少?
每生产100千克稻谷约需要氮1.7到2.0千克,平均1.85千克、五氧化二磷0.7到1.0千克、氧化钾1.6到2.6千克。亩产1000斤,即500公斤,需氮9.25千克左右,所以每亩用含氮量为45%的尿素要20.5公斤。分蘖以前,由于苗小同化面积小,吸收养分少,这个时期吸收的氮占一生总吸收量的三分之一,磷占六分之一,钾占五分之一左右。分蘖到抽穗期是养分吸收最多的时期,约占一生总吸收量的一半以上。这个时期要注意追肥,同时分蘖末期叶面喷施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促进叶片光合效率。灌浆期,水稻根系逐渐老化,这时叶面喷施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效果更加明显,能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
一亩水稻施用多少磷肥
水稻无论是苗期、分蘖期、灌浆期、结实期均需要磷,但是磷以早期施用为好,因为磷在稻体内移动性大,前期吸收的磷酸贮蓄在水稻体内,后期可以转移再利用。同时,土壤对磷肥的保蓄能力较强,不易淋失,早期施用的磷肥到后期仍比后期施用的效果好。磷肥一般作基肥一次施用。
每亩五氧化二磷(P2O5)10公斤。
全国 一亩水稻平均【氮磷钾】化肥用量是多少??
稻田土壤在水稻生长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土壤水多气少,二氧化碳增加,氧化还原电位下降,还原性增强,铵态氮占主导地位,磷、钾的有效性增加,铁、锰活性加强,锌的有效性降低,PH趋于中性。
对土壤全氮含量0.15%、碱解氮120~13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100mg/kg以上和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对于前期作物为油菜、小麦,且磷肥施用量较大的地块,应酌情减少磷肥施用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5mg/kg、速效钾50~60mg/kg以下和有机肥施用很少的地块,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增加化肥用量,尤其是磷、钾肥的施用量。土壤有石灰反应的应分别施用1kg左右的硫酸锌和硫酸锰,江滩和皖南地区杂交稻每亩酌施20~30kg硅肥。氮、钾肥视水稻生长情况分基肥、追肥2~3次施用,磷肥一次基施。水稻氮肥的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以6:4或5:5较宜,钾肥以基肥与拔节肥(分蘖末)按5:5为宜。
施肥量的推荐因水稻品种特性、产量目标及土壤供肥能力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现将中灿稻产量目标为500kg/亩的本田施肥量推荐列于下表。操作上应根据品种、土壤条件和产量指标等调整施肥量。另外,对于早茬田和低洼沤水田应注意基施锌肥1kg/亩,对于新改水田(特别是由蔬菜地新改水田)应注意基施硼肥0.5~1kg/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