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价格下降,出售速度缓慢是什么原因?未来东北玉米价格会涨吗?
本以为随着市场玉米需求的加大,接下来玉米价格还有一波不错的行情。迎来了一波不小的“降价潮”,每天都有十几家粮企在下调收购价格。尽管跌幅不大,但是就怕积少成多。截止到今天,国内玉米继续走低。山东地区超过7家粮企下调了收购价格。下跌幅度大多在6~10元/吨,粮企报价为2520~2620元/吨。
而东北地区,临储玉米的投放,加上市场调控的升级,深加工企业降价力度也颇为给力,佳吉生化,四平天成,吉林梅花三家粮企,每吨玉米下调20元,粮企报价为2430~2560元/吨。青冈龙凤每吨玉米下调10元,粮企报价为2430元/吨。目前东北玉米进厂价格已经降至2500元/吨附近,十多天的时间,每吨玉米下降了近百元。俨然东北成了这轮玉米降价风暴的“重灾区”。
尽管都知道当前市场玉米缺口巨大,年度玉米缺口在4000吨以上。但是主产区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已经引发了市场氛围的恐慌。不少农户由于担心玉米价格会再次走低,纷纷加快了手里玉米的出售进度。这也给了粮企二次压价调控收粮的可乘之机。更让人担心的是,不光市场玉米价格跌了下去,就连玉米期货市场在昨天也迎来了比较罕见的跳水行情。
我们都知道,期货玉米是对后期玉米价格走势的一个预判。期货市场玉米价格的下跌,意味着投资客对后市的看衰。一旦散户集体出逃选择变现,那么对接下来的玉米销售也会形成阻力。难道今年玉米行情上涨就要到此结束了吗?接下来玉米还会上涨吗?显然这也成了我们农户比较关心的话题。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导致当前玉米下跌的几个因素。从目前的数据统计显示,了解到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是玉米价格大涨过后形成的应激反应。前期玉米价格由于持续走高,导致粮企收粮比较谨慎。对高价玉米也比较抵触,大多都是用多少收多少,实际存粮的并不多。这就给后市玉米上涨埋下了隐患。一旦下游市场消费跟不上供给,那么就会形成价格倒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粮价上涨粮越紧张,粮价一跌到处是粮。
黑龙江玉米加工储备
另一方面,就是市场玉米价格的调控影响。由于玉米价格上涨过快,为了稳定玉米价格,东北地区在11日在吉林地区定向投放了56万吨左右的临储玉米。加上官方的喊话“玉米价格上涨缺乏支撑”,以及中储粮的暂停收购等因素叠加,给市场营造了一种玉米价格下跌的氛围。因此,不少粮企趁机开始打压粮价,形成了12月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临近年底,农户用钱的地方比较多,例如还贷款,交地租,购买农资化肥等。对于抗价惜售已经开始有所松动。何况当前玉米价格还算不错。所以大家这个时候卖粮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强。市场玉米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也就再所难免了。
至于后市玉米价格还会不会上涨?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一方面当前市场缺粮是事实,前期玉米高价粮企存粮有限,那么后期消费旺季来到,对玉米需求也会加大。另一方面,国家调控粮价,只是为了平抑物价减少矛盾。而不是为了刻意打压粮价打击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所以这次临储玉米拍卖非常有限,只不过区区50多万吨,对市场玉米价格走势影响不大。
因此,玉米价格行情来看,短期内随着农户售粮的增多,玉米价格下调或将持续。但是随着年底玉米需求旺季的来到,短暂的回落过后,玉米价格还将再次进入上涨通道。预计最快元旦前后,玉米价格将会止跌回升。只不过在市场调控的影响下,年前持续大涨的局面,将很难再现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现在玉米市场价多少钱一斤?
3月29日,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下调。
其中:
1.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继续下调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在2620-26800元/吨,下跌20元/吨,水分15%左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新玉米收购价格在2640-2700元/吨,水分15%左右。
黑龙江佳木斯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在2610-2650元/吨,下跌50元/吨,水分15%左右。
黑龙江绥化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在2640-2700元/吨,下跌10元/吨,水分15%;淀粉企业三等粮挂牌收购价格2700元/吨,下跌30元/吨,折扣比例1:1.2。
内蒙古通辽市玉米收购价格2750-2820元/吨。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玉米收购价格2750-2820元/吨。
吉林省长春市玉米出库价格在2770-2900元/吨,下跌20元/吨,水分14%以内。
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在2780-2860元/吨;三等以上新玉米中粮生化挂牌收购价2770元/吨;三等以上新玉米黄龙挂牌收购价2770元/吨。
吉林省四平市玉米出库价格在2640-2690元/吨,下跌30元/吨;天成新玉米挂牌收购价2820元/吨,水分15%以内。
吉林榆树新玉米出库价格2720-2760元/吨;水分15%中粮生化三等以上新玉米收购价2740元/吨。
辽宁沈阳地区水分15%新玉米出库价格2780-2800元/吨,下跌50元/吨。
辽宁省铁岭市新玉米理论出库价格为2840-2860元/吨。
辽宁大连地区新玉米出库价格为2840-2860元/吨。
2.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偏弱
河北沧州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2990-3030元/吨,水分15%以内。
河北保定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在2980元/吨,水分15%。
河北石家庄地区玉米收购价格2940-2960元/吨,水分15%左右。
河北张家口地区出库玉米价格在3000元/吨,水分16%以内。
河北邯郸地区玉米收购价格2920-2980元/吨,水分15%左右。
天津地区饲料厂玉米收购价格为2940元/吨,水分15%。
河南焦作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2890-2960元/吨,水分16%以内。
河南安阳地区玉米净粮收购价格在2880-2940元/吨,水分15%。
河南濮阳地区饲料厂净粮玉米收购价格2980元/吨,水分15%以内。
河南周口地区玉米收购价2820-2870元/吨,下跌40元/吨,水分15%以内,霉变2%以内。
山东临沂地区饲料厂玉米收购价格2850-2940元/吨,水分15%以内,霉变2%以内。
山东德州地区粮点新玉米收购价格2970元/吨,水分16%左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2918元/吨,下跌46元/吨,水分15%左右。
山东青岛地区贸易商玉米收购价格2930元/吨,下跌30元/吨,水分15%左右;饲料企业收购价格2870-2940元/吨,下跌40元/吨,水分15%以内。
山东聊城地区贸易商玉米收购价格为2990元/吨,水分15%以内;饲料企业收购价格2800-2900元/吨,深加工企业收购价2890元/吨,下跌48元/吨,水分15%左右。
山东潍坊地区饲料厂玉米收购价格2900-3050元/吨,下跌50元/吨,水分15%以内。
山东寿光地区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2970元/吨。
陕西西安地区新玉米到饲料厂玉米价格2980-3010元/吨。
3.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平稳
大连地区大窑湾及北良港玉米平舱价格为2820-2840元/吨。
鲅鱼圈港平舱价格为2820-2840元/吨,水分14.5%以内,容重720。
锦州港地区水分15%玉米平舱价格为2800-2820元/吨,水分14.5%,水分15%以内。
广东蛇口港地区东北玉米主流价格在2810-2830元/吨,水分15%以内。
上海港成交价格为2980元/吨。
4.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弱稳
江西南昌地区东北玉米到站价2940-2950元/吨。
江苏徐州地区玉米到站价格在2940-2950元/吨,水分15%左右,霉变1%以内。
湖南省长沙市玉米到站价格为2940-2970元/吨。
湖北省武汉市玉米到站价格为2940-2960元/吨。
四川省成都市玉米到站价格为3210-3240元/吨。
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行情是怎样的?
引言:目前东北地区他们的玉米价格稳中偏弱的运行,有些地方的玉米收购价格还有所下跌,但是下跌的范围增加并没有到暴跌的地步,只有少部分企业价格下降,其他地方依旧比较稳定。如果说大家喜欢吃玉米的话,建议找一个相对于比较实惠的地方买玉米。
一、玉米的行情
小编还是比较喜欢吃玉米的,尤其是喜欢吃那种雌玉米,吃在嘴巴里面次次诺诺的就感觉特别的舒服,但是有些人好像不是很喜欢吃玉米,而且小便一直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现在玉米真的是太贵了,随便买一个玉米也需要两三块钱,而买个其他的东西,往往没有这个贵,自己在家煮又好像煮不到那样好吃的味道,而东北地区他们的玉米价格12上涨12下跌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而目前东北产区它们的玉米价格其实是稳中偏弱的运行。
二、感觉玉米的价格可能还有上涨的空间
感觉玉米可能还会有上涨的空间,到时候玉米价格会继续上涨,因为现在库存量它也在不断的增加进口成本不会很大,所以进口玉米量增多对于后期来说危险性比较大。也不知道这个玉米的价格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影响的,大家如果真的喜欢吃玉米的话,其实可以在家里面囤一点。
三、总结
上一次玉米涨价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那边天气转暖,当地农户朝良娣他量出售意愿增加,所以就导致良缘增加而价格回落。玉米还是一种我说处于减肥阶段的话可以在家里面多备几根玉米,饿了的话可以啃一些,然后再配一些其他的奶制品。这样就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碳水,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水分。
2022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未来一个月内玉米行情如何?
通常情况下在下半年的时候,玉米的价格并不会出现上涨太多的情况,而现在哪个地方的价格波动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朝阳市可能是在1.3元一斤,那么在齐齐哈尔等等地区可能是1.4元一斤
东北玉米价格和福建一样吗
行情宝数据显示:今日国内玉米价格稳中偏弱,河北、山东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弱稳,部分下调10-30元/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区间在2400-2800元/吨左右,价格行情保持稳定。内蒙古地区玉米价格区间在2350-2650元/吨左右,福建地区玉米价格在2800-2850元/吨左右,河南地区玉米价格在2750-2900元/吨左右,重庆、四川地区玉米价格在3000-3150元/吨左右。两湖地区玉米价格多在2800-2900元/吨区间。
行情宝预测:
最新美国农业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美玉米生长优良率较之前一周上调2个百分点至64%,超出市场预期,近期美原油持续回落,降低玉米制乙醇需求前景,美玉米期价承压。
国内谷物进口继续放量,据海关总署,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785万吨,同比大增,大麦、高粱等替代品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也是明显增加。东北玉米丰产的可能性大,新玉米开始上市,在心理层面上给予市场压力。
前期贸易商联合挺价惜售自救,使得山东、河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厂前到货量不多,企业以上调收购价的方式吸引更多到货,但东北地区余粮较多,市场渠道库存较高,地区间价差很容易通过跨区域货物流通回归到均衡水平,加之深加工企业亏损,本身开工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收购价上调幅度预计有限,难以对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行情形成大的提振。近期山东、河北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又略有下调,侧面反映市场供需宽松。
行情宝认为,玉米市场需求疲弱的态势没有改观,进口玉米到港和中储粮投放轮换粮补充市场供应,后续春玉米上市步伐将加快,廉价小麦等谷物替代,预计预计行情仍然以稳中偏弱为主。(行情观点和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为什么玉米价格这么低
问题一:为什么玉米价格那么低还能长价吗?谢谢大家 中国玉米市场和玉米政策现状
一、当前中国玉米市场的现状
1.进口原料替代量巨大。
全年度高粱、大麦、木薯、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进口量超过3000万吨。
2.下游需求弱。
饲料养殖需求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受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的影响。
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经济形势不好所影响,
下游产品需求差,利润低,导致深加工开工率不足。
3.市场心态极度悲观。
市场心态悲观导致贸易商加快去库存速度,导致现货价格大幅下跌。
4.国储拍卖难以成交,库存压力巨大。
由于拍卖粮成本与市场价存在巨大价差,
国储拍卖成交率很低,
国储去库存速度缓慢,库存压力巨大。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新年度开始一定要控制住进口替代。
最好的办法是将运输补贴大幅度提高到300-400元/吨,
这样东北玉米到南方价格会在2050-2150元/吨之间,
那么进口高粱、进口大麦都将失去市场份额。
这样临储可以少收3000万吨,而400元/吨的运输补贴相当于不到2年的临储费用支出,从财政的角度看总体还是划算的。
否则替代品持续冲击, 一旦3000万吨玉米就会进入临储,那么还需要几年时间的存储,存储费用会对财政造成较大的负担。运输补贴都是先运后补,等于先不用钱就可以解决掉3000万吨玉米的消化问题。
2.加大力度打击走私肉类。
每年大约有300万吨的走私肉,打掉之后每年可以消化1000万吨的粮食。并且将利于中国饲料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应下大决心,全国范围开展打击走私肉的运动,要抓典型,严处理。
3.加大燃料乙醇的使用范围。
建议全国范围内使用,这样每年可以消化掉3000万吨库存玉米。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收购乙醇,进行混配。
用加油站获得的各项相关税收以补贴可能出现的加工亏损,这样还可以解决全国酒精厂开工率不足的问题,并且如果未来一旦缺粮可随时进行调整。
到新季玉米收购结束时会有2亿吨的库存,足够消化7-10年,不用担心缺粮问题。
三、新季临储政策剖析
1.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要完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虽然15年临储可能是最后一年执行,但也必须要收,否则 *** 会失信于民、市场会失灵,那么玉米价格下跌幅度有超过50%的可能,甚至会更多。
因供严重大于求,无人接盘。以种粮为主要收入的农民会受到毁灭性打击,所以新季临储必须要收。
2.大幅下调临储价格不可取,因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和失灵,即便是再降,玉米也会都进入临储库存。
不仅与保护农民利益(尤其是种粮农民利益)的中央精神相违背,造成种粮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并且还会严重损害新型农业主体。
因事先未告知农民和市场,租地成本很高,生产资料成本更高,以黑龙江一些地区为例,仅玉米种子的成本就达到2500元/公顷。这样多年来培养的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将会破产,土地集约化经营会严重倒退,在中国刚刚兴起的现代化、规模化农业会被搞垮。
在整体经济形势下滑的背景下,如有大批农民的利益受损害、甚至破产,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如果临储收购价格大幅下调200元/吨,以收……
问题二:2016年的玉米价格为啥这么低?还能不能长钱 玉米价格连续暴涨的行情自2015年开始不复存在,甚至出现大幅走低现象。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再加上个低需求,价格能不跌?临储收购执行8年首次下调收购底价,时不时坊间再传点补贴、拍卖传言,价格还能涨?2016年过去的两个月里,新季临储收购提前顺利进行、春季前阶段性补库,并未令玉米价格行情有所起色。那么,问题来了!今年的玉米价格涨跌到底谁说了算? 政策说了算?! 咱先抛出几个关键词:定向销售、临储收购、价补分离 第一个:临储收购。这次临储收购提前公布、提前执行,尽管底价下调,但收储量依旧惊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东北玉米临储入库累计8260多万吨、去年同期5499万吨。随着临储收购持续进行,东北基层粮源持续减少,将阶段性支撑玉米价格。 第二个:定向销售。从去年开始,国家将对国储粮进行定向销售的传言便流入市场。近日终于拍板,玉米定向销售的文件流出,但也仅仅是公布了定向销售加工企业的初步名单,销售价格、数量均未给出。而定向销售主要是为了制约临储收购后的基层供粮紧张而带来的突发行情。 2016年玉米价格涨不涨谁说了算? 第三个:价补分离。春节前“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其中“价补分离”这个词首次被写进文件中。也就是说,继2015年临储托市底价首次下调后,今年临储政策将继续发生变化。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预计临储收购制度仍存在,但价格持续下调。同时,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补贴低收入者;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目前进口成本在1500左右,临储收购价格就不应该低于1500元/吨。 市场说了算?! 说到市场,肯定是供应和需求这两方面。 供应:咱拿数据说话!去年玉米总产量2.25亿吨;上一年度临储入库量8929万吨;从近两年拍卖情况来看,2012年的3083万吨临储玉米已成交2137万吨,2013年的6919万吨临储玉米已成交915万吨。而去年临储拍卖成交不足500万吨。再加上今年已经收储的8260万吨的玉米……粗略算下来,国储库玉米库存早已破2亿吨。意味着,就算全国一年不种玉米都能满足供给。 需求:需求差!都说玉米走的是政策市,从去年开始市场化影响日趋严重,而需求差对玉米的打压影响首当其冲。首先要说的是饲料需求,就从应用最多的猪料说起吧。生猪产能持续淘汰,导致存栏的减少,玉米饲用消费大打折扣。而深加工企业常年开机率不足50%,玉米工业消费持续低迷。从最新数据来看,母猪存栏持续偏低,尽管猪价上涨,市场出现补栏仔猪、母猪现象,但饲料消费恢复性增长将在下半年体现。
问题三: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谢谢 今年3月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在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开始历时六个月下跌。我们认为,我国玉米价格在供应压力、需求疲弱以及今年收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熊市格局确立,玉米价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1、 供应端:产量新高 库存庞大
据USDA最新预估数据,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25亿吨,持平9月预估;照此预估,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较前三年增幅约4.33%、3%和9.43%,再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利空中国玉米价格。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我国玉米产区前三位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2015年9月21日至9月26日,我们对我国大豆、玉米主产区黑龙江西北部地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调研,西线调研路线为:哈尔滨―绥化―北安―黑河―讷河―齐齐哈尔――哈尔滨,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于今年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大豆和玉米产量了解到如下情况:
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大豆玉米种植主要为承包租地方式,农户自种比例约占1/3。除了黑龙江偏北地区种植大豆以外,偏南地区以种植玉米为主。从地区分布来看,绥棱、海伦、海北、北安等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如绥化地区农户反映,今年全部种植玉米;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户反映,去年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各占一半,而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上升至90%,大豆种植下降至10%;海伦县乡镇领导反映,该县去年大豆种植面积约17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约205万亩,占比分别为45.3%和54.7%;今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预计为165万亩和210亩,占比分别为44%和56%;黑河市孙吴县某合作社负责人反映,最近几年全部种植大豆;黑河市西岗子镇以种植玉米为主,大豆种植较少;嫩江县今年大豆种植面积略增;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反映,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约1倍多;齐齐哈尔相关人士反映,大豆种植500多万亩,在该地区种植结构中的比例约为15%,玉米种植面积2000万亩,占比约57%。由此可见,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今年黑龙江西北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仍然居首。
农户选择种植大豆或玉米的主要原因:(1)玉米种植收益远远高于大豆,如海伦现乡镇领导估算,如果不算大豆价格补贴的话,预估大豆每垧收益比玉米低4000-5000元,种植收益使得农户偏好种植玉米。如有农户表示,如果大豆价格升至3元/斤,才会考虑种植大豆。(2)地块原因,农户只有在不能够种植玉米的情况下才种植大豆,如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认为该地区因气温低、农药残留大,所以该地区不适合种植玉米。
从今年大豆、玉米的生长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也呈现出不同情况:绥化地区农户反映,由于今年雨水偏多,积温低,播种晚,预计今年玉米单产不及去年。去年玉米收成好,主要因为出现了夜里下雨,白天晴天的良好天气,对于玉米生长极为有利。今年预计没有霜冻危害,因为至今还没有下霜,往年此时已经下霜。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户反映,今年大豆单产情况良好,因为天气好,不旱不涝,单产预估约300斤/亩,蛋白质量较好;该村玉米种植则因选购河田2号种子的原因,造成大面积倒伏;农户预估今年玉米单产约1万斤/垧,去年单产为2.3万斤/垧。海伦县乡镇领导介绍,今年大豆单产情况不及去年,主要因为积温低(大约少了200-300度),所以大豆底部15-20CM没有结荚,同时顶部籽粒不够饱满,有青豆现象,今年大豆单产预计4500斤/垧,较去年减产约10%左右;玉米平均单产预计约2.4万斤……
问题四: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17年还会更低吗? 玉米大多数用作饲料。首先,由于国际经济继续萎靡不振,国家对于传统出口国家的肉类产品出口大幅度降低 ,国内需求量消化不了外贸剩余。国内饲养场减少了动物的饲养量,致使玉米产量过剩。其次,国内玉米生产粗放,生产成本高于北美国家集约化生产的优质玉米。他们的价格优势使得大量进口优质玉米低价充斥国内市场,直接拉低了国内玉米生产的价格。加之玉米上市时不少的农户捂盘惜售,错过了收购的最佳季节。保存不善使得玉米的质量大幅度降级。17年不可能重演16年玉米生产的颓势,因为今年玉米种植者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产量会下降。不过粗放型种植必须改变,否则前景依然不乐观。
问题五:为啥玉米价格这么便宜?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玉米己联续丰收多年,国家决定不再收储了,调价处理库存陈粮是主要原因。
问题六:为什么今年玉米价格那么便宜 一是上年玉米市场的一些变化特点
上年玉米虽然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大;上年玉米水份偏高,存放相对困难,促使销售加快,而需求又减弱,因此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市场放开,收购竞争趋于激烈,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大幅下降,收购、存量趋于分散;农民惜售心理比较突出和普遍,手中存量仍较多。
二是今年上半年玉米购销价格虽然出现大涨大落,但总体平稳偏弱
东北玉米购销价格一直表现坚挺和平稳,南北方市场购销价格出现倒挂,商家获利空间缩小,玉米市场受禽流感的影响最大,养殖业明显偏淡,使玉米需求大幅下降,玉米供给增强,运输趋于好转,供需矛盾明显缓和。
三是政策性因素支持了生产,调控了供需
促农增收、促粮增产的政策,提高了粮食产量;提价和补贴政策,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益;加强宏观调,施制约了粮价大幅上涨;加强调运,缓解了产销矛盾;陈粮抛售增加了供给,减弱了玉米品种的需求,压制了市场价格;上半年玉米出口仅163万吨,同比下降76%,减少玉米的出口,增强了国内供给能力。上述因素都明显对玉米市场构成较大影响。
问题七:玉米价格太低了,为什么赔钱还要种 种得时候以为能赚钱,另外,还有人除了种玉米就不知道种啥了
问题八: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导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的 过去,我国多次提高保护价,导致国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国外玉米大批涌入国内,致使国内高价玉米存在国库内,
国家难以忍受,取消了保护价和临储收购等政策性收购,采取市场定价,致使价格猛跌。
问题九:为什么今年玉米这样便宜 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直线下降。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国际低粮价与国内库存积压均被视为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要格外重视粮价大跌对数亿农民收入的影响,千亿级的收入负增长会影响到消费市场,预计会影响1%的GDP增长。
三大主粮全线下挫
国庆过完,各地玉米陆续收割完毕进入收购环节,但是多地农民发现今年的玉米收购价却低于往年的20%-30%。
《华夏时报》记者对多个粮食主产区随机抽样调查,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收割的湿玉米价格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东济宁长沟镇地区,去年凉晒玉米(达到收购标准)的价格是1块零几分,今年只有8毛钱,跌了2毛多。河北邯郸农民告诉记者,当地的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区,粮食获得丰收,但是粮价同样重挫农民的积极性,七台河市官方通报,玉米收割后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购价格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孙集村农民张爱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凉晒干的玉米去年同期价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购商特别少,主要是卖给贩子。“我家7亩田去年卖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虫灾产量下滑价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种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麦的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今年国庆放假期间,小麦价格出现了多年难见的断崖式下跌行情。中国粮食信息网称,大部分地区的制粉企业二等小麦的收购价格从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间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间,跌幅在0.1元/斤左右。这使得大部分做小麦贸易方面的相关人士摸不到头绪,市场陷入严重的恐慌氛围中。
一般而言,在全国国储托市收购9月30日结束后,小麦价格是会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让制粉企业有一个接盘的过程,但今年的麦价下跌幅度历年少见。
有小麦业内人士介绍,这次大跌是由山东引起的,当地托市收购结束,但是各地粮库仍有大批小麦车队无法今年入库,特别是在聊城和德州两市,只能将小麦送到面粉厂,而面粉厂无法消化直接压跌价格。
“河北等地面粉巨头得知聊城、德州小麦收购价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后,均作出了快速反应,开始下调小麦收购价格,这些面粉企业的价格往往是市场的风向标,最终传导到全国。”上述人士说。
不仅是小麦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安徽当涂县农民杨治财告诉记者,今年水稻价格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种的几百亩地少收几万元。记者抽样调查黑龙江地区,目前水稻价格基本与往年一致。
马文峰说,今年价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麦,其中玉米主要是饲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饲料也会受到影响,主要是在饲料环节传导到价格,同时库存积压也有影响。“但仅玉米这一项就影响很大。”
影响GDP或达1%
尽管有国家托市收购政策,但是政策难以影响到市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国家调控价格是一块钱但市场相对调控价掉了30%,“这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