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是一条怎样的河?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共有256条河流前后汇入,全长513.3公里,流域
面积46000平方公里。滹沱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东穿太行山脉流入石家庄市平山境内,在平山县城北有
支流冶河汇入,横穿石家庄市北郊,在石家庄市境内全长206.6km。鹿泉、藁城、新乐、晋州、无极、深泽等
都处于其出山口的冲击扇的扇面之上。再向东于深泽县出市域,于献县臧家桥与滏阳河汇流,后称于牙河,
再入渤海。
石家庄市位于东经113°32′-115°28′、北纬37°04′-38°20′之间,居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东、南、西、北三面为广表的河北平原,是河北省省会所在地,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石家庄市为我国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华北地区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市区总面积为 455.8km2 建成区面积约 118km2 市区人口约 208万人。
石家庄市市区处于滹沱河冲击扇下部山麓平原,滹沱河南侧。
本次规划区域为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南侧地区,基地东西长约 10km,南北宽约 55 km,规划区内总用地面积约 55km2行政区划涉及长安区、桥东区、新华区、正定县三区一县,23个行政村及经贸大学、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省委党校、体育大学、省市体育运动学校、省神学院、市师范专科学校、滹沱河化肥厂等约9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工厂,总人口10余万人,耕地面积1.84万亩。
石家庄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都有哪些
今年,20家企业完成搬迁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总投资(万元) 完成时限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石家庄市油漆厂搬迁 搬迁至赵县,占地95亩 21400 2009年9月底 市安监局 崔同英
市工促局 吴飞
2 石家庄华北蓄电池有限公司 搬迁至良村开发区,占地52亩 7800 2009年9月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3 石家庄市三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一期) 搬迁至平山县柏坡工业园区,占地300亩 100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4 石家庄市华南炭素厂搬迁 搬迁至元氏县姬村镇北沙河农场,占地86亩 10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岳存义
5 石家庄新大东工贸有限公司印染厂搬迁 拟收购晋州市银河纺织公司进行搬迁改造,占地300亩 493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6 河北快枪农药厂搬迁 搬迁至赞皇县,占地100亩 551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岳存义
7 石家庄市永通精细化工公司搬迁 搬迁至元氏县,占地100亩 16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陈书广
8 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元氏县城南工业区,占地97亩 200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耿富顺
9 石家庄金石化肥公司搬迁 搬迁至化工基地,占地850亩 72500 2009年9月底 市发改委 张旭
10 河北华润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原址转型 783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环保局 宋春元
11 石家庄第二印染厂搬迁 拟搬迁至纺织基地,占地80亩 841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段致平
12 石家庄市永生华清液晶公司搬迁 搬迁至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200亩 899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13 石家庄市橡胶一厂搬迁 拟搬迁至良村开发区,占地200亩 95700 2009年底 市发改委 唐朔初
14 石家庄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拟搬迁至平山县,占地200亩 1015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毕拉祥
15 石家庄市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搬迁至正定县,占地300亩 1073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尹凤林
16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二期)搬迁 搬迁至正定纺织服装基地,占地2500亩 113100 2009年底 市发改委 郭玉辰
17 石家庄市滹沱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与焦化集团同步整体搬迁至晋州市,占地300亩 118900 2009年底 市发改委 郭玉辰
18 石家庄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搬迁 与滹沱河化肥厂同步整体搬迁至晋州市,占地1800亩 124700 2009年9月底 市发改委 齐志增
19 石家庄市电化厂搬迁 搬迁至化工基地,占地375亩 82600 2009年底 市国资委 张林
20 石家庄市塑料工业总公司搬迁 拟搬迁至赞皇县五马山工业区,占地50亩 136300 2009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市中小企业局 郭素芝
明年,17家企业完成搬迁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总投资(万元) 完成时限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石家庄市同心化工厂搬迁 搬迁至元氏槐河工业园,占地50亩 1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付庆文
2 石家庄北方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拟整体搬迁,如不能实现融资,企业即关闭 待定 2010年底 郭润杰 市中小企业局
3 石家庄市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占地200亩 283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张旭
4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股份公司)搬迁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5 华北制药集团海翔医药化工责任公司搬迁
华北制药康欣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开发区华药工业园,占地3050亩 952363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6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7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搬迁 搬迁至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港区内,占地1800亩 850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齐志增
9 8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搬迁 明石染厂有限公司搬迁 搬迁至晋州市,占地150亩 拟搬迁至赞皇县五马山工业区,占地800亩 16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郭玉辰 100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付庆文
10 石家庄曙光制药厂搬迁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乔苏明
12 11 石家庄市华营联合葡萄糖厂搬迁 石家庄华曙联合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拟将污染产品生产线进行搬迁或停产减产,其他产品在原地进行升级改造的总体方案 78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乔苏明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乔苏明
13 石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搬迁 拟将污染产品生产线搬迁或停产减产,其他产品在原地进行升级改造的总体方案 510000 2010年底 市发改委 唐朔初
14 石家庄九通兽药厂搬迁 整体搬迁,占地15亩 3500 2010年底 市环保局 耿富顺
15 河北汇源药业有限公司搬迁 整体搬迁,占地20亩 待定 2010年底 市环保局 杨建刚
16 华北制药威可达有限公司搬迁 原拟搬迁至内蒙古 36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17 河北维尔康制药公司搬迁 原拟搬迁至内蒙古 155000 2010年底 市工促局 吴飞
想知道: 石家庄市 滹沱河化肥厂宿舍 在哪
在大正驾校附近,,在岔河和滹沱河大桥(正定大桥)之间,,107国道路东,五七路(学府路)稍微偏南,有一条小路(混凝土路),大概往东400米左右(路北就是),目前好像牵涉到拆迁,但现在还没拆
石家庄滹沱河化肥厂在什么地方?
河北省石家庄滹沱河化肥厂
氮肥、钾酸钠、硬化油、稀土系列复合肥;塑料纺织袋零售。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正定路五七路口 邮编:050041
提高肥料利用率,跟我们农民有关系吗?
对于农民来说,并没有发现化肥零增长与他们有什么关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传承了这种农耕习惯。该上什么肥就上什么肥。其实,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什么是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就是作物所能吸收肥料养分的比率。用百分比来表示。比如我国2017年肥料平均利用率为37.8%,就表示所有养分能够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比。也就是说,作物只是吸收所有营养成分的37.8%。那有人就问了,那剩下的62.2%去哪儿了呢?
这才是我们的重点。其实这62.2%的养分由于淋失、挥发或被土壤固定而成为作物不可利用的形态了。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养分没有为我们的作物生长起到作用。
而被土壤固定的这些养分,我们又能不能再次利用呢?
答案是“能”。
因为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与肥料的种类、性质、土壤类型、作物种类、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都有关系,只是差别大小的问题了。
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土壤。
农民施肥
二、提高肥料利用率,农民做了些啥
从肥料利用率的概念上看,很简单只是个比率,如果不是真看到这个数字,我们是不是以为自己施进土壤的那些肥料都被作物吸收了?
其实不然,我们上进去的肥料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流失了,或者被固定在土壤中了。是不是有点被坑的感觉呢?其实早年听说我国的肥料利用率是发达国家的一半还不到的时候,感觉也是这样的。本来我们就人均耕地不多,再加上广种薄收,产量上不去,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其实想想,上世纪5、60年代,那个“肥田粉”发到村里的时候,都以为那是个啥老虎,不往地里施,趁黑夜时倒在了水渠里。没过多少时间,路边的草都比玉米高了。(这是我从一则故事里听来的)
80年代以后,赶着马车到化肥厂、生产公司买化肥的就多了。基本上刚包地那一年,家家都要买些化肥回来,然后把家里的牛猪粪沤好了,早早地撒到地里。那一年,是不是家家都增产了?
想想那时候,我们是怎么上肥的,现在又是怎么上肥的。我感觉是颠倒了一下。那时候是以粪肥为主,化肥为辅;而现在是化肥为主,粪肥为辅。不一样的地方是那时候的地软得跟海绵一样,现在的产量能高出那时多少倍。
其实算算账,有好有坏,作物增产了,这是王道,是目的;至于地不如从前了,家家都是这情况,与咱老百姓有啥关系。据调研,好些农民都是这样想的。
其实我们能看到的是:肥料一年比一年上得多了,产量却不再上升了。
我们遇到瓶颈了,就是那些没被作物吸收的营养元素一部分被土壤固定了。
农民种地
三、农民还需要做些啥
现在的农民都醒悟过来了,作物不再增产,不仅仅是肥料上得多少,跟下面这些因素还有关系:那就是种子的优劣、土壤的好坏、管理的水平。
农民说,我们不懂什么肥料利用率,但我们懂不上化肥就是长不下东西,跟60年代时候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这是个思想的转变,我们经历了几十年。可是物极必反,当化肥上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了,我们应不应该去解决?
有的农民还说,那是国家的事,种子优劣我们去选没问题,管理水平高低我们也要学,但土壤我们真的无能为力,那是要钱的呀。一说到投资养地,农民就有些抵触。
南方稻谷区,我们曾经见到过四川镉污染,连农民自己都不敢吃自己种的大米;在晋中一个茴子白菜区,农民自己都是另开园子给自己种;在晋北滹沱河流经的一个村,盐碱严重到成片的地荒芜,种啥啥不成……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认为还可以的地,也会变成这样。
有的老百姓又问了:我们啥都不懂,你说该怎么办?
其实你们已经在办了,只是不经意间罢了。近几年,对口的农委补贴精制有机肥是不是有?补贴的生物肥料是不是有?少量补贴的测土配方肥料是不是有?补贴的地膜是不是有?补贴的农机是不是有?这都是在农民不经意间完成的。可是有些农民还认为精制有机肥不管用,不如给些菌肥管用,这说明啥?农民并不傻,知道这些东西施进地里头好,这就够了。
现在是不是自己沤粪往地里上的多了?是不是专挑含菌的肥料多了?买化肥时也学会了看配方了?是不是旱田里头都开始搞滴灌了?这就对了,这才是我们农民该做的事。至少是有从各方面来找原因的思想了。
四、怎么达到发达国家的肥料利用率水平
现在发达国家的肥料利用率水平就是在50-60%之间,为什么达不到100%?主要还是与作物吸收肥料习性、土壤吸附肥料程度、气候状况、作物品种等有关。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能赶得上荷兰、以色列、日本、台湾这些高肥料利用率的国家和地区。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而要达到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需要我们国家来做支撑,更需要我们农民来配合。
1、改良现有的土壤
土壤的恶化或者叫变化,农民是看在眼里头、疼在心里头的,只是感觉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吧。四川绵羊一位老农为了降低水稻镉含量,在几年前就做了相应的土壤改良工作,他是为了啥?山西怀仁为了治理盐碱地先把排涝工作做在前头,然后补贴生物肥料,发动农民种牧草,为了啥?国家在管,农民自己也在做,为了脚下这块耕地,为了子孙后代有饭吃,这块耕地必须得改良。
连以色列这个沙漠之国都能在沙漠上搞出绿洲来,咱这黄土地、黑土地没理由跟不上。
荷兰农业
2、改变种植结构和方式
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一些思想先进的农民已经先行先试了。陕西杨凌的果树培育一直在改变着农民的选种习惯,全国各地瓜果生态种植也在进行着,大田滴灌技术正在运行……
其实这些种植结构的改变,都是在配合着土壤的改良,也配合着肥料的配方技术在运行着。这样,提高肥料利用率,就是在不经意间进行着。
我们也看到了,大批的学者、农民走出国门,向荷兰、日本学习着现代水肥控制技术,学习着无土栽培技术,这些都是在有意地改变着肥料利用的走向。我们农民能做的就是跟着这些技术往前走,一起走,就离发达国家的水平不远了。
专栏苹果园土壤及施肥综合管理作者:乐农道199币5人已购查看
3、改良施肥技术
农民习惯了现在的施肥方式,都是当时粗放式经营传下来的。因为当时不需要考虑土壤的问题,不需要考虑种植习惯的问题,不需要考虑果实品质的问题(当时就没有这些问题)。可是现在,我们要考虑土壤中被吸附的那些大中量元素,要考虑土壤疏松的问题,要考虑土传病害的问题,还要考虑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流通的问题。说到底,我们的土壤中不该有的菌群不平衡现象太多了,该补的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太少了。
而我们肯定不能和原来那样,任意地用肥料来换取产量了。只能通过逐步地往土壤中添加有机质,注入菌种,来分解其中的盐类,来活化其中的营养元素,让它们被作物吸收。同时,我们不能和以前一样,随意地去上化肥了,而应根据作物的不同、土壤中沉积元素的多少来标准化地配比化肥了,这是我们农民该做的。
其实说起来,以色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搞滴灌技术,节水35%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了90%;荷兰水肥一体化,近40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种植模式,肥料利用率也在60%以上,可以想象得出来,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肥料利用率超过60%肯定用不了那么多年。我们农民该做的,把管理学到手,把有机肥料施进去,把肥料按配方施,苦学新技术,就够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