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根部吸收草甘磷十二天后打微肥管用吗
柳树根部吸收草甘磷十二天后打微肥管用。根据查询资料可知,打了草甘膦药的7天以后才能进地,是一种封闭地表皮的药,所以在7天之后,施任何肥都是管用的。
播种耕田除草施肥收割怎么排序,施肥后几天能看到效果
耕地、播种、施肥、除草和收获是农事活动正确的顺序。农事活动指的是农民按照季节气候的规律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其中包括了传统农业活动和现代农业活动,传统农业活动有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现代农业活动有测土、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农作物销售等。
一、播种耕田除草施肥收割怎么排序
1、正确的排序顺序
农事活动正确的排序是:耕地、播种、施肥、除草和收获。因为耕地后才能播种,而播种了才可施肥,施肥后作物能才能正常生长,在作物生长期间要去除杂草才能使其正常生长,作物成熟后才能收获。
2、农事活动是什么
农事活动指的是农民按照季节气候的规律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农业活动有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现在的农事活动除了有传统农业活动之外,还有测土、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农作物销售、掌控农业信息等活动。
二、施肥后几天能看到效果
1、通常肥料的品种不同,施肥后见效的时间也不同,比如碳铵肥当天见效,肥效期15天;氯化铵肥3天见效,肥效期25天;尿素7天就能见效,肥效期45天;复合肥10天见效,肥效期90天;生物肥一般在1个月左右才能见效,而且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但是肥效可以持续6-8个月,例如沃叶菌肥,肥效期不光长还能改善土壤,改良土质。
2、部分菜农因为追求快速见效,所以施肥的时候加入了激素类物质,降低了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而在使用激素类花肥后,1-2天就能见效,效果非常明显,但是连续使用2-3次后,作物就会出现叶片发黄、茎秆细弱、果实生长不良等情况,在蔬菜上使用激素类物质,会严重缩短蔬菜的生长期以及果实采摘期,这就是滥用激素多出现的后果。
3、肥料需要长期供应,建议根据作物各个时期的生理特性进行配比施用,但没有必要盲目地追求速效性,因为速效型肥料会引起作物旺长、花芽分化差和早衰等问题,反而降低了总体产量,所以在选择肥料时,不能用见效时间长短来评价肥料的好坏,因为种植作物的目的是产量和品质,能够增产且保证品质的肥料才是好肥料。
钾肥施完后几天见效?
氮磷钾作为植物的大量元素,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尽其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要说植物吸收的快慢程度,一般的顺序是氮肥—钾肥—磷肥。
下面就说说氮磷钾的肥效问题。
1、氮肥 我们常说的立竿见影,其实用在碳酸氢铵上,是正真的恰如其分。它当天可见效,肥效期一般是15天左右。 氯化铵:3天见效,肥效期25天左右,后期作物易脱肥。 硫酸铵的肥效期大约在50天左右。 尿素:一般7 10天见效,肥效期45 60天;长效尿素的肥效期可以延长1倍以上,达到110 130天;多肽尿素的持效期比常规尿素更短肥效更快。
2、磷肥
磷肥的有效期相对较长。 施入土壤中的磷, 即使在当年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在以后的年份仍可缓慢地被作物吸收利用,磷肥表现出很好的后效作用。磷肥施入土壤后,由于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和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等原因,使磷肥当季利用率不高, 把后效包括在内也不超过25%。未被利用的部分则以不同形态残留于土壤之中,并不断累积起来。国内外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属于缓效肥,残留在土壤中的磷,在后茬会缓慢地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把残效算在内的磷肥表观利用率可达到 40.8% 53.0%,多年累积作物回收率可以达到50% 90%。以下是不同磷肥的有效期: 磷酸二铵是最常见的复合肥,以氮磷肥为主。作底肥使用,一般肥效为120天左右。施用后在水分、温度等合适的条件下50天左右肥效最佳。
3、钾肥
钾肥的有效期正好介于氮肥与磷肥之间,其期效较长。 硫酸钾:普通硫酸钾的肥效期较短,做基肥使用,一般肥效期60天左右。如果是硫酸钾缓释肥料,肥效期相对较长,可以保证作物整个生长期养分需求。 硝酸钾:硝酸钾中的钾一般肥效期在40 60天。 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肥效期在10 15天,土施磷酸二氢钾肥效期一般在40 60天。
农民朋友们经常用肥料,也知道哪种肥料速效,哪种肥料缓效,但是,对于哪种肥料施用几天后见效,持续时间是多长,可能并没有太在意。有时还会步入误区,认为见效快的肥料才是好肥料,这里面还真是大有学问。下面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肥效期时间表
一般来说,化肥产品肥效期如下(仅供参考):
碳铵:当天见效,肥效期15天;
氯化铵:3天见效,肥效期25天,后期脱肥;
尿素:7天见效,肥效期45天;
复合肥:10天见效,肥效期90天;
生物肥:一般一个月左右见效,效果在生长周期长的作物还不是很明显,但肥效可持续6-8个月;
激素类物质:自身没有多少营养,对增产没有多大实际帮助;
肥料需要长期供应,最好是根据作物各个时期的生理特性配比施用,没有必要盲目地追求速效性。
见效快的肥料就是好肥料吗?
现在有些不法厂商,抓住农民朋友希望“快速见效”心理,于是在冲施肥中过量添加激素类物质,降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这种激素肥料在冲施后1至2天就见效,表面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叶片、茎秆生长迅速,果实膨大快,结果很多,农民朋友就以为这种肥料见效快,效果明示,是“好肥料”,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
如果在连续使用激素肥料2-3次后,就会发现植株底部叶片发黄,茎秆细弱,果实生长不良。蔬菜正常的生长期以及果实采摘期严重缩短,这就是滥用激素的后果。这类激素在施用后,常引起作物旺长、花芽分化差和早衰等问题,反而降低了总体产量。
氮磷钾肥在农业生产上农民称之为“大元素肥料”,钾肥不象氮肥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会从叶片上看到变化,看到效果。钾肥的效果体现在抗逆性、免疫力上,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上,钾肥能使农作物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增加农产品千粒重、穗粒重,能使农产品籽粒饱满,品质提高。因此,钾肥的见效天数,具体体现在灾害、药害、虫害、病害的时候,施过钾肥的田块,抗病毒、抗极端天气、抗倒伏,抗药害。钾肥想见到效果,可能要到农作物成熟期,从这方面推算,钾肥施用后,需要50天——60天以上。 钾肥应用广泛,所有农作物都需要钾肥,钾肥品种较多,不同农作物应该选择不同钾肥使用。农业生产上主要有草木灰、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高浓度磷酸二氢钾适合做叶面肥喷雾,草木灰适合做基肥和追肥,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适合追肥。
钾肥对确保世界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使用上,磷酸二氢钾做为叶面肥可多次喷雾使用,氯化钾属于钾盐,过多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草木灰是有机钾肥,使用上不受用法与用量限制。钾肥施用后,农作物很快吸收,但它不象氮肥马上见到效果,叶片变得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而是体现在抗逆性、免疫力上,同时体现在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上。所以很多农民认为钾肥见不到效果,这是错误的认识。 钾肥大多用于追肥,在农作物生长中期、后期使用,促进农作物循环代谢、呼吸光合作用。对农作物开花、坐果、扬花、授粉、结实都有明显效果。钾肥是大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上不可忽略。
因此,钾肥施用后几天是见不到效果的,当农作物收获后,才见到效果,比对照田块增产10%以上,就是效果,比对照田块口感好、营养丰富就是效果,比对照田块价格高就是效果!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两句话完美回答完。施完钾肥,还是其他的肥都一样,没有水分稀释溶解,等同于废物。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输送和利用。钾肥施完后几天能见效,问题的关键在于水分稀释溶解的程度,决定钾肥施完见效的时间。
钾肥施完后冲水,一周见效
钾肥是植物所需的三大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钾肥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植物果实的质量,增加植物的抗性。
钾肥几天生效
一般来讲很多肥料基本上都不可能当天见到肥效,比如尿素要七天左右见效,复合肥要两周左右才可见到肥效,生物肥则需要一个月之久才有效果。而钾肥一般需要一周,也就是七天左右即可有明显效果。
苹果树亲测钾肥肥效
以前我们家种植苹果,在每年的八月份都是苹果的膨大期,也是果实最需要钾肥的时候。曾经我用我们家的果树作过对比, 增施草木灰后并浇水 的果树上的果实外观要比未施肥的苹果果实色泽上好了很多。虽然没品尝口感上的差别,但基本上可证明钾肥的生效时间只需一周。
说到钾肥,在农业用途非常的广,甚至是很多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肥料之一。钾肥的好处有非常的多,可以促进果实糖分的生成,利于果实块茎的膨大,增强作物各种抗性,提升果实的品质等等。正是因为钾肥的好处多多,所以我们在农业植株不可忽视钾肥的施用。
如题所问,钾肥施用后可以什么时候开始发挥效果。这里可以分两种不同形态的钾肥来说,一种是叶面肥,还有一种是根肥。
在钾肥里面,经常被施用到的叶面肥,主要是磷酸二氢钾。虽然不是单一钾肥,但是我们在给作物补充钾元素的时候,就会经常性直接施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的使用,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速精准,意思就是施用的叶面肥是为了让作物快速吸收利用,且有针对性的补充所需的元素。如此,作为叶面肥的磷酸二氢钾中的钾元素吸收见效就比较多,大概3-5天左右见效。
而作为经常施用的根肥里面,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是被经常施用的钾肥。我自己家里种植西瓜和草莓的时候,就经常会施用到硫酸钾复合肥。一般硫酸钾复合肥被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而在追肥的时候,一般都以沟施覆土或者穴施。无论那种施用办法,我们在施用硫酸钾复合肥的时候,都会直接将肥料撒施在土壤里,且尽量靠近作物根部的位置。
原因是钾肥在施用到土地里面以后,因为钾元素在土壤里面的移动距离很短,所以为了使根部能够快速吸收到钾元素,我们一方面在把钾肥尽量施用在靠近根部的位置,一方面在施用以后,可以浇水利于肥料的流动以及被根系快速吸收利用。作为根肥的钾肥,施用以后见效就比较慢,估计在7-10天左右。
钾肥施完后几天见效?
钾肥是农作物生长的“三大肥料之一”,也是农作物种植的“中后期”必备的肥料,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在种植大豆、芝麻、烟、花生、玉米、红薯以及果类等农作物以及经济类作物时需要钾肥补充养分。
钾肥一般是用于“追肥”施用,切不可当做基肥施用!在农作物进行追肥时以“抛洒”或者“按沟”、“挖坑”的施肥方式。钾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提高产量,在花生以及豆类生长的中后期,比如果实的膨大期,需要有足够的钾肥供给,对于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小希曾深入田间地头做了一个小实验,花生膨大期施肥的与不添加钾肥的产量差距在10%左右。
其二,提高品质。施用钾肥后农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汲取营养,促进养分的供给,有粗壮植株秆效果。比如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施用可以防止玉米倒伏的作用。
其三,促进农作物植株增强新陈代谢以及进行光合作用,促进ATP的合成,为二氧化碳固定提供能量。说的简单一点调节农作物碳水化合物以及氮的吸收,使农作物植株的水分养分快速输送,防止其死秧以及枯萎。
以大豆施用为例:施用钾肥可以有复合肥、硫酸钾、硝酸钾以及专用钾肥等,一般复合肥等肥效周期长在45天以上,专用肥料效果也基本一致。在施用钾肥后的一段时间里农作物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到了大豆收获时便能知晓,钾肥施用的大豆植株沉甸甸,大豆颗粒多饱满充实!用数据说话普通大豆亩产350斤,而施用钾肥的可能会达到400斤以上,提质并增产10%以上。
比如花生、玉米、红薯以及果树施肥完后7-10天开始陆续发挥效果!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而施用氮肥、磷肥等见效时间早,如“立竿见影”。
钾肥是各种农作物生长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今天我们只谈钾肥在作物生长中期效果最明显的问题。农作物中哪些需求钾最多?我们通过长期的种植经验得出:土豆和红薯需钾最多。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满足这两种作物钾的需求呢?最老最笨最好的办法是多施农家肥,一般每亩地应该3000一5000公斤左右,土豆在开花期和红薯长蔓到一米时,给他们补施含钾量高的肥料,和土壤中的有机肥结合共同促进果蕾澎大。我用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给士豆喷二、三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我这几年种的五、六亩土豆,就是用这肥料来提高产量的,不妨你也来试试。
七天以后。
叶面肥喷施后几天见效
;
回答
叶面肥一般喷施5-7天后即可见效。叶面肥的作用:为农作物补充多种营养元素,提高其光合作用的强度,加快农作物积累营养物质的速度;提高农作物的果实的品质和色泽,提升其口感和甜度,促进作物早熟等。
尿素追肥几天能见效,如何使用效果好
; 一般情况下,尿素在追施后7-10天左右见效,具体时间与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有关。水分适宜的前提条件下,当土壤温度为10°C左右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7-10天左右。当土壤温度为20°C左右时,大约需要4-5天。当土壤温度为30°C时,大约需要2-3天。
一、尿素追肥几天能见效
1、一般情况下,尿素在追施后7-10天左右见效,具体时间与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有关。因为尿素是一种有机态氮肥,在施加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这一过程则与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有关。
2、水分适宜的时候,土壤温度越高,尿素转化速度越快。一般当土壤温度为10°C左右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7-10天左右。当土壤温度为20°C左右时,大约需要4-5天。当土壤温度为30°C时,大约需要2-3天。
3、脲酶的适宜ph为7.4左右,同时脲酶在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过程中,需要有水的参与。尿素水解方程式为CO(NH2)2+H2O→2NH3+CO2。
二、尿素如何使用效果好
1、基肥
在用作基肥时,一般结合整地,将30%的尿素与有机肥、全部的磷、钾肥一起施入土壤之中(深施覆土,避免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引起氨的挥发,导致肥效降低)。
2、追肥
(1)用作追肥时,一般在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前7天左右,将60%的氮肥施入土壤之中,然后在后期的时候,将剩余10%的氮肥施入土中。
(2)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的需氮临界期在蕾铃期。小麦氮最大效率期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
3、叶面肥
(1)如果是禾谷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1.5-2%左右。如果是叶菜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1-1.5%左右。如果是果树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0.5%左右。如果是茄果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0.3%左右。
(2)用作叶面肥的时候,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不宜超过1%。
(3)叶面喷施,一般选择在下午的4点过后进行,因为此时植物叶片的气孔打开,有利于尿素溶液的吸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