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有机质是衡量有机肥的一个指标。
碳表现在土壤钟既有机质。目前我国耕地有机质普遍很低,平均 1%左右。通过有机肥养地,大幅度提高土壤含碳量,进而提高产量。这里的有机肥,指自然界中的所有光合产物及其衍生物,不仅仅是传统理解的人粪尿和动物排泄物。高效生态农业中的有机肥将以植物源肥料如绿肥、秸秆肥、杂草肥为主。
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在暖温带湿润地区,当生态农田有机质提高到 5% 时,在这样的土壤肥力下,即使空白对照 ( 不施肥 )的作物产量,也能超过吨粮(小麦玉米周年产量)。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处于不同分解阶段死亡的各种动植物残体,也可以说是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土壤肥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人们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可以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比较低,除东北黑土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2.5%~7.5%外,像华北、西北地区大部分低于1%,华中、华南一带水田有机质含量稍高,达1.5%~3.5%。
什么是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除碳酸盐以外的所有含碳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植物的残体,施人的有机肥料,以及经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有五种类型:①新鲜有机质,尚未被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如作物的秸秆和根茬等;②半分解的有机质,有机残体在缺氧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后形成的物质,如泥炭、半腐烂的有机肥料等;③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有机残体经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在土壤中含量不多,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等;④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和一些昆虫等;⑤腐殖质,是有机质经微生物转化后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成分和结构都比较复杂的高分子有机胶体,一般分为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胡敏酸和溶于碱又溶于酸的富里酸,以及既不溶于碱又不溶于酸的胡敏素三个组分。前四种土壤有机质为非腐殖质物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30%~50%,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50~70%。
土壤有机质的成分主要是碳、氢、氧,还含有氯、硫、磷、钾、钙、镁、铁以及微量元素,是作物营养元素的来源,也是微生物的食物,一般只占表层干土重的0.5%~3%,个别土壤如黑土有机质含量达10%左右。土壤有机质数量虽然不多,但它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对培肥、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微生物、动物来源、植物来源、人为施入的有机质 。
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异很大,含量高的可达20%或30%以上(如泥炭土,某些肥沃的森林土壤等),含量低的不足1%或0.5%(如荒漠土和风沙土等)。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作层中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含有机质在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一般情况下,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有机质的含碳量平均为58%,所以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大致是有机碳含量的1.724倍。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决定于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的组成,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的组成相当复杂。各种动、植物残体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因动、植物种类、器官、年龄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什么是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计算公式里的100:1、土壤有机质计算公式为(V0-V)×C2×0.003×1.724×100/m×100%。2、100的意思是有机质的百分含量,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的形式,就是把克每克转换为克每100克。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它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中国地域辽阔,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林业经营水平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差异较大。低者少于1%,多者可高达20%。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基本上可以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
什么叫有机土壤?
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成为有机土壤。
含有机质在20%以下的土壤,成为矿物土壤。
但是在实际中,除东北黑土区的部分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耕作土壤中,表层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