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苋菜是什么?
药名
铁苋
别名
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血见愁、小耳朵草、
玉碗捧真珠、粪斗草、凤眼草、肉草、喷水草、痢疾草、野麻草、蚌壳草、铁灯碗、七盏灯、血布袋、布袋口、皮撮珍珠、田螺草、野苦麻、猫眼菜、寒热草、叶里仙桃、金畚斗、金盘野苋菜、沙罐草、灯盏窝、金石榴、茶丝黄、水芥、下合草、瓦片草。
植物特征
一般特性:一年生草本,高可达50厘米
叶:具长柄,膜质,卵状菱形或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两面均略粗糙,先端渐尖,基部楔形,3脉,边缘有钝齿。
花:雄花序极短,长2-10毫米,此花序藏于叶状苞片内,此苞片开展时肾形,长约1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脏形。花期:5-7月。
果:蒴果小,被粗毛。
生态环境
1.生于旷野、丘陵、路边较湿润的地方。
2.多生于低山坡及荒地中。
资源分布
分布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及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各地及台湾。
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用价值编辑
性味
苦;涩;凉
药材基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及短穗铁苋菜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细,单一或分枝,棕绿色,有纵条纹,具灰白色细柔毛。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卵形或卵状菱形或近椭圆形,长2.5-5.5cm,宽1.2-
3cm,先端稍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棕绿色,两面略粗糙,均有白色细柔毛。花序自叶腋抽出,单性,无花瓣;苞片呈三角状肾形。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直径3-4cm,表面淡褐色,被粗毛。气微,味苦、涩。
药物应用鉴别
铁苋与栀子,二药均清热利湿,同为凉血解毒要药。铁苋草类体轻走表,清利肌表湿热;栀子果实类质重走里,清利脏腑湿热。前者偏走外,后者偏走里。功效略同,主治各异。
药理作用
铁苋水煎液在体外对几种常见的痢疾杆菌都有抗菌作用,尤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效果好(试管内2倍稀释法),在稀释度为1∶256时,不但有抑菌效力,且有杀菌作用。对舒氏和弗氏痢疾杆菌作用次之,对宋内氏痢疾杆菌效果最差。以铁苋制成的片剂,在体外亦有同样抗痢疾杆菌之效。50%铁苋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舒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琼脂平板法);其根、茎、叶中皆含抗菌成分,但对不同细菌,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其抗菌效力似有差异;铁苋醇提物亦有同样抗菌作用。铁苋菜中分离得抗菌、平喘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猫的支气管有扩张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铁苋菜全草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铁苋碱(acalyphine)。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积
主治
痢疾;泄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小儿疳积;痈疖疮疡;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用药禁忌
《泉州本草》:孕妇忌用,老弱气虚者少用。
出处
《中华本草》
铁苋是什么?
铁苋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 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巳成空洞。 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 气微芳香,味淡。 主产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地亦产。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
铁苋菜为大戟科植物,地上部分可入药,味苦、涩、性凉,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后应用。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
1、清热利湿:可用于湿热痢疾,常单味应用;
2、外用可治疗痈结疮疡,毒蛇咬伤、皮炎湿疹等疾病;
3、消积:主要治疗小儿疳积、腹胀、泄泻;
4、散瘀止血,促进凝血作用:可以用于血瘀闭经、崩漏或出血证,例如咯血、尿血、吐血、瘀血、便血等多种情况。可以煎汤服用或外用;
5、内服还能治疗风湿痹痛、淋病、白浊等。
铁苋菜属于感光蔬菜,含有的维生素同时兼有光敏性物质,因此部分人食用铁苋菜后,晒太阳会出现皮肤发紫、发痒、灼烧等过敏反应,所以过敏体质者需尽量少食。
铁苋菜的性状与作用如何?其用法与用量怎样?
【性状】铁苋菜为1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叶互生,卵状菱形,边有齿。花序腋生,雌花序藏于对合的叶苞片中,故名“海蚌含珠”。果小,三角状半圆形,表面有毛。在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均有分布。【作用与用途】铁苋菜含有生物碱、甙类、还原性糖类、鞣质、淀粉、油脂或蜡等,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产病害防治中主要用于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如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竖鳞病、烂鳃病、赤皮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斑点叉尾img class=”scrollLoading” src=”肠型败血症、赤鳍病和红点病等。【用法与用量】内服:以10~20克/100千克体重用药量,煮沸10~15分钟,除渣后拌料投喂,连用5~7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