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炭疽病经常出现,黄瓜炭疽病会有什么危害?
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盘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病症
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茎部发病,近地面基部变黄褐色,渐溢所,后折倒。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开裂。
发病特点
病菌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风雨、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种子调运可造成远距离传播。田间发病适温在20~27℃,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4℃,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叶片有露珠时有利于发病,适宜的温湿度潜育期仅需3天。土壤粘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护地光照不足、通风不及时的瓜地发病重。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炭疽病多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发病盛期在5~6月和9~10月。
黄瓜炭疽病的症状
(1)危害症状。该病在大棚黄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尤以生长中后期较为严重。幼苗发病,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稍凹陷,上面长黑色小点或淡红色黏稠物。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红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叶片上病斑多时,往往相互汇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块,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破碎,形成穿孔,叶片干枯死亡,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在潮湿时长出粉红色黏稠物质。瓜蔓和叶柄处受害,产生长圆形凹陷淡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茎蔓时,若病斑环茎或叶柄一周时,则造成茎蔓死亡。瓜条染病表面形成圆形、淡绿色凹陷形病斑,病斑中部有小黑点,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粉红色黏稠物,干燥情况下病斑处逐渐干裂露出果肉,嫩幼瓜不易感病,大都发生在大瓜或种瓜上。
(2)防治技术。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从无病地块和无病果上采种。播种或催芽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大棚及时通风排湿,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可使用以下药剂防治: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1天;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7天;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3天。
如何识别和防治黄瓜炭疽病?
炭疽病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黄瓜、西瓜、甜瓜和冬瓜,尤以保护地黄瓜受害最重。西瓜在贮运期继续被为害,造成西瓜腐烂。炭疽病为害不同瓜类所产生的症状不同。黄瓜幼苗受害,子叶边缘生黄褐色半圆形斑点。茎蔓基部缢缩,变褐折倒。成株期叶片上生黄褐色、圆形、背面水渍状斑点,后扩大,中央色浅,外围有一圈黄晕。后期病斑上具小黑点及橙红色胶质物,高湿时,叶背呈水渍状。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焦。叶柄、蔓和瓜条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黄褐色,后期表皮开裂。病害流行期常造成死株,使提早拉秧。
发病规律:黄瓜炭疽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里或田间越冬,也可在种子、保护地棚架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水滴和地面流水传播。在适温(24℃)、高湿(相对湿度87%以上)条件下病菌的潜育期只有3天,湿度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但相对温度在54%以下,抑制病害发生。此外,连作、温棚浇水过大、通风透气不良、植株生长瘦弱、管理粗放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实行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4号、中农5号、中农1101等。
②种子消毒。种子用55℃温水(恒温)浸种15分钟后即投冷水冷却,催芽播种。
③农业防治。苗床及温棚消毒,温棚架材用10%石灰水喷洒消毒,苗床用土壤消毒散2号6克/米2加细干土15千克拌匀,育苗时上盖下垫;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实行与瓜类蔬菜轮作2~3年;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病残体于田外深埋;定期追肥,每隔10~15天追1次。
④生态防治。同黄瓜霜霉病。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福(原名: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施药前一定要摘除病叶、拔除重病株于田外销毁。一般隔6~8天喷1次,连续(交替用药)喷2~3次。
黄瓜的炭疽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黄瓜炭疽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黄瓜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葫芦科刺盘孢菌侵染致病。
(2)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发育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遗落在田间越冬,也可黏附在种子表皮或在棚室内继续为害越冬。此外,病菌还能在棚室内旧木料上营腐生生活。第二年,温湿度适宜时,菌丝体和拟菌核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当年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直接由表皮或伤口萌发入侵,在田间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引起再侵染。
(3)发病条件。
病菌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2~27摄氏度,生长适温为24摄氏度,发病要求较高的湿度。在适宜的温度下,当相对湿度达80%以上,病害易发生和流行;湿度低于50%时则病害不能发生。
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大,氮肥过多,通风不良,灌水过多,连作重茬等均有利于发病。
黄瓜炭疽病的病原
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所以黄瓜种植一定要保持好周边的卫生,同时做好防虫工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