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果期钾肥和钙肥可一起冲施吗
膨果期钾肥和钙肥不可以一起冲施。
不能把钙肥和钾肥混配使用,原因是钙肥和钾元素在吸收过程会出现拮抗作用,相互抑制吸收,效果不佳,要分开使用。
也就是说,在叶面喷施叶面肥时,不是都可以混用,要分清叶面肥所含元素的性质,合理复配。同时,不建议大家一次性混配多种叶面肥,有时会影响效果或者起反应,失去原有的功效,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两种。
扩展资料:
蔬果膨果期的注意事项
1、腐烂病:
随着气温升高,此病逐渐进入发病高峰,形成表面溃疡。应仔细查找新病斑及时刮除,控制腐烂病的蔓延。
2、轮纹病、炭疽病:
从7月份开始,病果陆续表现出症状。应及时摘除病果深埋,每隔10-15天喷一次杀菌剂,雨后要及时补喷一遍。
3、早期落叶病:
对于褐斑病、轮斑病、斑点落叶病等,可用多氧霉素或多抗霉素防治。
4、金纹细蛾:
在第二代成虫发生期,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5、各种害螨:
可用尼索朗、螨克、克螨特、阿维菌素等系列产品。防治害螨,要注意喷药均匀。对于全园果实套袋的园片,重点保叶,防治红蜘蛛、卷叶蛾和早期落叶病等病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冲施肥
钙肥能不能和钾肥混用
一般含钙的碱性化肥不要和含有磷酸根的钾肥混用,否则一些元素会发生化学反应分解掉,矿物元素对农作物的作用可能会降低。
化肥混用的相容性是在作物施肥时,几种肥料混合在一起施用,肥分不损失,有效性不降低,以达到利于性状改善,肥效相互促进,节省劳力的目的。但是,不同化肥的理化性质有差异,混合时将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肥料肥效,因此,有些肥料能混合使用,有些肥料混合后应马上施用,有些肥料不能混合施用。一般来说,不稳定的肥料如碳酸氯铵只有单独施用,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化肥混用规则:
1、混用物不会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2、混用后,能保持原有的理化性状,其肥效、药效均得以发挥;
3、混用物之间不发生碱中和、沉淀、水解、盐析等化学反应;
4、混用物中各组分在药效时间、施用部位及使用对象都较一致,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功效。
5、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证明无不良影响时才能混用。
扩展资料:
混用注意事项:
化肥与农药混用,固体农药化肥可直接混用,而固液混用或液液混用要注意:
1、化肥不能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化肥的挥发性、腐蚀性强,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2、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不能与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或过磷酸钙混用,否则易产生氨挥发或产生沉淀,从而降低肥效。
3、碱性化肥如氨水、石灰、草木灰不能与敌百虫、乐果、速灭威、甲胺磷、托布津、井冈霉素、多菌灵、叶蝉散、杀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混用使用,因为多数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分解失效。
4、含砷的农药(如砷酸钙、砷酸铝等)不能与钾盐、钠盐等混用使用,否则会产生可溶性砷,从而发生药害。在所有的肥药混用使用中,以化肥与除草剂混用多,杀虫剂次之,而杀菌剂较少。
化肥与化肥混用注意:
1、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混施,否则会增加氨的挥发。
2、过磷酸钙以及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石灰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会降低磷的有效性。
3、化学肥料不能与细菌性肥料混用,因为化肥吸水性、腐蚀性、挥发性较强,会杀伤或抑制根瘤菌等细菌性中的活菌体,使细菌性肥料失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化学肥料
如何防止肥料之间的”相克”?哪些元素会有拮抗作用
肥料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矛盾。比如多施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与土壤中的有效锌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锌沉淀,而引起土壤有效锌的缺乏。不仅如此,多余的有效磷还会抑制作物对氮的吸收,引起氮的缺乏。又比如多施钾肥,多余的钾会减少作物对氮、镁、钙、硼和锌的吸收,引起农作物体内缺乏这些营养元素。
即使是有机肥也不可过多施用,如果施用过多,土壤中微生物与农作物会出现“争氮”“夺氮”的矛盾,引起土壤一段时间内暂时缺氮,而且多余的有机质与锌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会降低锌的有效性。
防止肥料之间“相克”的方法
尽可能做到平衡施肥
对农作物偏施或多施单质肥料,不仅浪费了肥料,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易导致其他某种或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需肥结构的不同和土壤的供肥能力,做到量出为入,不偏不少营养元素的平衡,这样就可以相安无事。
根据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关系,要增同增,要减同减
相对单质肥料而言,复合肥或复混肥营养元素的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和协调。因此,施肥时应以复合肥为主,以单质肥料为辅,如对于以块茎、块根为收获对象的蔬菜等需钾量大的农作物,可在施用硫基复合肥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硫酸钾单质肥料作补充。
错开施用时期或施用部位
锌肥和磷肥若混施,必然会产生“相克”。因此磷肥应作底肥或基肥施用,锌肥应作追肥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应以根际追肥为主,微肥应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
缩小接触范围
氮、钾肥可采用撒施的方法;磷肥可采用集中施肥的方法;微肥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等方法,使微量元素局限在根部这一较小的范围内,尽量不与大量元素接触。
肥料含有多种元素,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时期所需元素及用量均有所区别,但是这些元素相互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哪些元素会有拮抗作用?这些基本的问题可得掌握,日后施肥一定用得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各元素之间会起反作用
氮:吸收硝态氮要比吸收氨态氮难;施用过量的钾和磷都影响对氮的吸收;缺硼不利于氮的吸收。
磷:增加锌可减少对磷的吸收;多氮不利于磷的吸收;铁对磷的吸收也有拮抗作用;增施石灰可使磷成为不可给态;镁可促进磷的吸收。
钾:增加硼促进对钾的吸收,锌可减少对钾的吸收;多氮不利于钾的吸收;钙、镁对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钙:钾影响钙的吸收,降低钙营养的水平;镁影响钙的运输,镁和硼与钙有拮抗作用;铵盐能降低对钙的吸收,减少钙向果实的转移;施入钠、硫也可减少对钙的吸收;增加土壤中的铝、锰、氮,也会减少对钙的吸收。
镁:钾多影响镁的吸收,多量的钠和磷不利于镁的吸收,多氮可引起缺镁。镁和钙、钾、铵、氢有拮抗作用,增施硫酸盐类可造成缺镁。镁能消除钙的毒害。缺镁易诱发缺锌和缺锰。镁和锌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铁:多硼影响铁的吸收和降低植物体中铁的含量,硝态氮影响铁的吸收,钒和铁有拮抗作用,引起缺铁的元素比较多,它们的排列顺序为Ni>Cu>Co>Gr>Zn>Mo>Mn.钾不足可引起缺铁;大量的氮、磷和钙都可引起铁的缺乏。
硼:铁和铝的氧化物可造成缺硼;铝、镁、钙、钾、钠的氢氧化物可造成缺硼;长期缺乏氮、磷、钾和铁会导致硼的缺乏;增加钾可加重硼的缺乏,缺钾会导致少量硼的中毒;氮量的增多,需硼量也增多,会导致硼的缺乏。锰对硼的吸收不利,植株需要适当的Ca/B和K/B比(如:葡萄健株的Ca/B为1234毫克当量,K/B为1142毫克当量)。以及适当的Ca/Mg比。硼对Ca/Mg和Ca/K比有控制作用。几种能形成络合物的元素,如锶、铝和锗有临时改善缺硼的作用。
锰:钙、锌、铁阻碍对锰的吸收,铁的氢氧化物可使锰呈沉淀状态。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使锰被固定。钒可减缓锰的毒害。硫和氯可增加释放态和有效态的锰,有利于锰的吸收,铜不利于锰的吸收。
钼:硝态氮有利于钼的吸收,氨态氮不利于钼的吸收;硫酸根不利于钼的吸收。多量钙、铝、铅以及铁、铜、锰都阻碍对钼的吸收。处于缺磷和缺硫的状态,必然缺钼,增加磷对钼的吸收有利,增加硫则不利;磷多时需钼也多,因此,磷过多有时会导致钼的缺乏。
锌:使锌形成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则成不可给态。植物要求适当的p/Zn比(一般为100~120,大于250则缺锌)。磷过量会导致缺锌,氮多时需锌量也多,有时也会导致缺锌,硝态氮有利于锌的吸收,氨态氮不利于锌的吸收。增多钾和钙不利锌的吸收。锰、铜、钼对锌吸收不利。镁、锌之间有互助吸收的作用。缺锌会导致根系中少钾。土中有Si/Mg比率低的粘粒会缺Zn,锌拮抗铁的吸收。
铜:施用生理酸性氮或钾肥等可提高铜的活性,有利于吸收。生成铜的磷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则有碍吸收,所以富含Co2、碳酸和含钙多的土壤,不利于铜的吸收。多磷会导致铜。土壤嫌气状态产生H2S也有碍铜的吸收。铜还与铝、铁、锌、锰元素拮抗。氮多时也不利于铜的吸收。
土壤理化性质的不良
这里所说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与养分吸收有关的因素。正常而旺盛的地上部的生长有赖于根系的良好发育,根系分布越深越广,吸收的养分数量就越多,而且可能吸收到的养分种类也越多。土壤僵韧坚实,底层有硬盘、漂白层、地下水位高等都会限制根系的伸展,减少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加剧或引发缺素症。
高的地下水位如一些低地,在梅雨季节地下水位上升时期作物缺钾症较多发生,而在钙质土壤中,高的地下水位还使土壤溶液中重碳酸离子(HC03-)增加而影响铁的有效性,从而引发或加剧缺铁症等。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使土性恶劣养分贫瘠的底土上升也常成为缺素的原因。
钾肥和尿素可以混合吗
;
回答
钾肥可以和尿素混合使用。注意事项:肥料之间会产生拮抗作用,比如钾肥的用量较多时一般会导致尿素(氮肥)利用率出现下降的现象,因此在确定肥料配比的时候,建议以某一种元素的含量为基础来确定肥料的比例。
土壤中氮、磷、钾之间有拮抗作用吗?即相互之间是否影响到植物的吸收。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的概念是: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发生拮抗作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离子的选择性吸收。
发生离子拮抗作用只有两种情况:1、化学性质相近的离子之间竞争同一结合位点(竞争性对抗)2、阳离子见的电荷竞争和电价相同的阴离子之间的对抗作用。(非竞争性对抗)
例如:K+,Rb+
与Cs+;Ca2+,Sr2+与Ba2+;Cl-与Br-,I-;SO4
2-与SeO4
2-;H2PO4-与OH-,H2PO4-与Cl-;NO3-与Cl-之间都是拮抗作用。
另外,1、在酸性土壤上氮肥的施用量不宜太大,否则铵根离子浓度较高时,作物吸收钙离子困难。2、在缺钙土壤上最好施用钙肥以提高钙离子的浓度,但是还要考虑钙离子对镁离子的对抗。3、钾肥的施用量一次不能过大,高浓度的钾离子,对钙离子、镁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吸收产生对抗作用。
但是氮磷钾是大量元素,它们之间暂时没有发现有拮抗作用。
希望采纳!
钙肥与钾肥之间是颉颃关系吗这两种肥料可以混合使用吗
不可以混合使用。因为钙钾肥同时使用,它们会出现相互杀的局面,也就是说钙钾会相互抑制对方被农作物吸收。这样直接导致吸收率很低而造成浪费。
并且钙肥对于作物来说起着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维持正常生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预防果实脱落、开裂,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混合使用,导致钙肥得不到利用,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扩展资料:
化肥使用注意事项
1、忌单施某一种化肥。理想的施用方法是,先施有机肥、然后氮、磷、钾诸肥合理搭配、科学施用。
2、忌中午高温进行根外施肥。中午气温高,不但喷洒后蒸发快,而且液肥在作物体表不易很好地滞留住,难以被气孔皮孔很快吸收。
3、忌氮肥表土浅施。将氮肥施在表土浅层,受太阳光照射后,很容易使氮素分解挥发。
4、忌一次过多施用高浓度肥料。不论是何种肥,若一次剂量过大,就会使作物根系出现“倒吸”现象,致使根部受到伤害。
5、忌随水撒施。如将磷酸二氢钾与尿素混在一起随水撒施,磷和钾在土壤中的称动性较小,随水撒施肥料的利用率很低,基本上都停留在表土。
6、忌大棚或温室内施用氨水和碳铵。因为大棚生态环境处在高温和封闭状态下,这两种肥料在高温密闭条件下十分容易挥发而熏伤植株,影响正常生长。
7、忌“拉郎配”。不论肥料性质、任意配合施用是不好的,如若将“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石灰、磷肥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势必加速氮素挥发,导致肥料浪费、还易熏坏作物。
8、忌撒施或面施磷素化肥。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撒施或面施就特别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而大大降低磷素的肥效。
参考资料:国家标准样品网-高钾冲施肥是否可以与高钙肥一起混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