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做粒度应取多少样品(粒度分析需要多少样品)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样品时需要的样品量多少?

要看你所要检测的粉的密度和粒度(大概),如密度大的,颗粒大的适当多放些,1.5克~3克,一般的放1克就差不多了!

化肥做粒度应取多少样品(粒度分析需要多少样品)

复混肥料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

GB 15063—2001 本标准第4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中8.1、8.2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对GB 15063—1994《复混肥料》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严格了有关包装标识的规定。同时提高了高浓度产品的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和二元低浓度产品的总养分指标。

本标准增加了氯离子含量的指标及其分析方法,取消了颗粒平均抗压碎力指标及测定方法,采用了新的有效磷含量测定方法,使本标准更适合于目前市场发展的要求,也使分析方法更加简便,易于执行。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15063—1994。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刚、杜显兰、张小沁、章明洪、朱涛。

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钾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50 — 1989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003.1 — 1997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 ISO 3310 – 1:1990)

GB/T 6679 — 1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8569 — 1997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 8572 — 2001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测定法(neqISO 5315:1984)

GB/T 8573 — 1999 复混肥中有效磷含量测定

GB/T 8574 — 1988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eqv ISO 5317:1983和ISO 5318:1983)

GB/T 8576 — 1988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 真空烘箱法

GB/T 8577 — 1988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 卡尔·费休法(neq ISO 760:1978)

GB 18382 — 2001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neq ISO 7409:1984)

HG/T 2843 — 1997 化肥产品 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复混肥料(Compound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3.2 复合肥料(complex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3.3 掺合肥料(blended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3.4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含有一定量有机质的复混肥料。

3.5 大量元素(主要养分)(primary nutrient;macronuutrient)对元素氮、磷、钾的通称。

3.6 中量元素(次要养分)(secondary element;nutrient)对元素钙、镁、硫等的通称。

3.7 微量元素(微量养分)(trace element;micronutrient)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列如硼、锰、铁、锌、铜、钼或钴等。

3.8 总养分(total primary nutrient)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之和,以质量百分数计。

3.9 标明量(declarable content)在肥料或土壤调理剂标签或质量证明书上标明的元素(或氧化物)含量。

3.10 标识(marking)

用于识别肥料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标识可用文字、符号、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物等表示。

3.11 标签(label)

供识别肥料和了解其主要性能而附以必要资料的纸片,塑料片或者包装等容器的印刷部分。

3.12 配合式(formula)

按N-P2O5-K2O(总氮 — 有效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其在复混肥料中所占百分比含量的一种方式。

注:“O”表示肥料中不含该元素。 4.1 外观:粒状、条状或片状产品,无机械杂质。

4.2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表1要求 % 项目 高浓度 中浓渡 低浓度 总养分(N+P2O5+K2O), ≥ 40.0 30.0 25.0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 70 50 40 水分(H2O), ≤ 2.0 2.5 5.0 粒度(1.00-4.75mm或3.35-5.60mm), ≥ 90 90 80 氯离子(Cl), ≤ 3.0 3.0 3.0 注:

1 组织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5%。

2 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3 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3.0%,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氮”,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氮”时,必需检验氯离子含量。 本标准中所用式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之规定。

5.1外观

目视法测定。

5.2 总氮含量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

按GB/T 8572规定进行。

5.3 有效磷含量的测定及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的计算

按GB/T8573规定进行。

5.4 钾含量的测定 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

按GB/T8574-1988规定进行,取消其中6.1中加甲醛步骤。

5.4.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4.2 允许差

5.4.2.1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应符合表2要求: 钾(K2O)(X),% X10.0 10.0≤x≤20.0 X20.0 绝对差值,% ≤ 0.40 0.60 0.80 5.5 水分测定

5.5.1 卡尔·费休法 仲裁法

按GB/T 8577规定进行。

5.5.2 真空烘箱法

按GB/T 8576规定进行。

5.6粒度测定 筛分法

5.6.1方法提要

用一定规格试验筛,将实验室样品分成不同粒径,称量,计算百分率。

5.6.2 仪器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5.6.2.1试验筛(GB 6003.1R40/3系列):孔径为1.00mm、4.75mm或3.35mm、5.60mm的筛子,附盖和底盘;

5.6.2.2天平:感量为0.5g;

5.6.2.3振筛机。

5.6.3 分析步骤

根据产品颗粒的大小,将筛子按1.00mm、4.75mm或(3.35mm、5.60mm)依次叠好装上底盘,称取6.9中经格槽缩分器缩分的试样约200g(精确至0.5g),分别置于4.75mm或5.60mm筛子上,盖上筛盖,置于振筛机上,夹紧筛盖,振荡5min,或进行人工筛分。称量1.00-4.75mm或3.35mm- 5.60mm之间的试料(精确至0.5g),夹在筛孔中的试料作不通过此筛处理。

5.6.4 分析结果表述

粒度x1,以1.00mm-4.75mm或3.35mm-5.60mm试料质量占整个试料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X1= …………………………(1)

式中:m1—1.00mm-4.75mm或3.35mm-5.60mm之间的试料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

5.7 氯离子含量测定

5.7.1 方法提要

试料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转化成为氯化银沉淀,用邻苯二钾酸二丁酯包裹沉淀,以硫酸铁铵为指标剂,用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定剩余的硝酸银。

5.7.2试剂

5.7.2.1 邻苯二钾酸二丁酯;

5.7.2.2 硝酸溶液:1+1;

5.7.2.3 硝酸银溶液[c(AgNO3)=0.5mol/L]:称取8.7g硝酸银,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

5.7.2.4 氯离子标准溶液(1mg/mL):准确称取1.648 7g经2700C -3000C烘干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于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储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mg氯离子(Clmacr;);

5.7.2.5 硫酸铁铵指示液(80g/L):溶解8.0g硫酸铁铵于75mL水中,过滤,加几滴硫酸,使棕色消失,稀释至100ml,

5.7.2.6 硫酸铁铵标准滴定溶液[c(NH4SCN)=0.05mol/L]:称取3.8g硫氰酸铵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标定方法如下:准确吸取25.0mL氯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硝酸溶液和25.0mL硝酸银溶液,摇动至沉淀分层,加入5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摇动片刻。加入水,使溶液总体积约为100mL,加入2mL硫酸铁铵指示液,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至出现浅橙红色或浅砖红色为止。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mol/L)

按式(2)计算:

c= …………………………(2)

式中:Vo—空白试验(25.0mL硝酸银溶液)所消耗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剩余的硝酸银所消耗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2—与1.00mL硝酸银溶液中氯离子的质量,g;

0.035 45—与1.00mL硝酸银溶液c[(AgNO3)=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离子质量。

5.7.3 操作步骤

称取试样约1g至10g(精确至0.001g)(称样范围见表4)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缓慢加热至沸,继续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溶液转移到25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均。干过滤,弃去最初的部分滤液。 氯离子(x),% X5 5≤x≤25 X25 称样量,g 10 – 5 5 – 1 1 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滤液(含氯离子约25mg)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硝酸溶液,加入25.0mL硝酸银溶液,摇动至沉淀分层,加入5mL邻苯二钾酸二丁酯,摇动片刻。

加入水,使溶液总体约为100mL,加入2mL硫酸铁铵指示液,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至出现浅橙红色或浅砖红色为止。同时进行空白实验。

5.7.4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氯离子X2的质量分数(%)按式(3)计算:

X2= …………………………(3)

式中:V0—空白试验(25.0mL硝酸银溶液)所消耗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试液时所消耗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m3—试料的质量,g;

D—测定时吸取试液体积与试液的总体积之比;

0.035 45—与1.00mL硝酸银溶液[c(AgNO3)=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离子质量。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5.7.5 允许差

5.7.5.1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5要求 6.1 本标准中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断,采用GB/T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

6.2 产品应由生产企业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生产企业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等级产品净含量、总养分含量以及分别标明氮、磷、钾含量、氯离子含量、生产许可证号、及本标准编号。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的产品应注明为“枸溶性磷”。

6.3 用户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核检其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6.4 氯离子含量为型式检验项目,下列情况时,应检测氯离子含量:

a. 正式生产时,原料、工艺发生变化;

b. 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积累到一定量后,应周期行进行一次检验;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5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二倍量的包装袋中采取样品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结果中,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6.6 产品按批检验,以一天或两天的产量为一批,最大批量为1 000t。

6.7 袋装产品,按表7采样,超过512袋时,按式(4)计算结果采样,计算结果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总袋数 最少采样袋数 总袋数 最少采样袋数 1-10 全部袋数 182-216 18 11-49 11 217-254 19 50-64 12 255-296 20 65-81 13 297-343 21 82-101 14 344-394 22 102-125 15 395-450 23 126-151 16 451-512 24 152-181 17 超过512袋时,按试(4)计算结果采样:

采样袋数=3 …………………(4)

式中:N—每批产品总袋数。

按表7或式(4)计算结果,随机抽取一定袋数,用采样器从每袋最长对角线插入至袋的四分之三处,取出不少于100g样品,每批采取总样品量不得少于2g。

6.8 散装产品,按GB/T 6679规定进行采样

6.9 样品缩分:将采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缩分器或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 000g,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500mL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或聚乙烯瓶中,密封、贴上标签,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姓名,一瓶作产品质量分析,一瓶保存二个月,以备查用。

6.10 试样制备:由6.9中所取一瓶500g缩分样品,经多次缩分后取出约100g样品,迅速研磨至全不通过0.50mm孔径筛(如样品潮湿,可通过1.00mm筛子)混合均匀,置于洁净、干燥瓶中,作成分分析。余下实验室样品供粒度测定。

6.11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时,应按《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8.1 产品用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袋或内涂膜聚丙烯编织袋包装,应按GB 8569规定执行。每袋净含量(50±0.5)kg、(40±0.4)kg、(25±0.25)kg、(10±0.1)kg,每批产品平均袋净含量不得低于50.0kg、40.0kg、25.0kg、10.0kg。

8.2 在规定每袋净含量范围内的产品中有添加物时,必须与原物料混合均匀,不得以小包装形式放入包装袋中。

8.3 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晒、防破裂。

产品规格有:

通用型:15-15-15 45%

复合肥:16-16-16 48%

复合肥:17-17-17 51%

复合肥:18-18-18 54%

复合肥:15-10-15 40%

高氮型:25-0-0 25%

复合肥:30-0-0 30%

复合肥:30-5-0 35%

复合肥:30-0-5 35%

复合肥:28-5-7 40%

高磷型:18-22-5 45%

复合肥:16-26-6 48%

高钾型:18-9-18 45%

高钾型:18-10-20 48%

复合肥:15-5-21 41%

多彩控释:24-14-10 48%

多彩控释:22-8-12 42%

硫磷酸铵:20-20-24(S) 64%

硫磷酸铵:26-10-24(S) 60%

硫磷酸铵:16-20-24(S) 60%

硝基磷酸铵:26-13-0 39%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26-0-0 26%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26-0-6 32%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25-5-6 36%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18-6-18 42%

硫酸钾镁肥: 22%

白加黑:15-15-15 16-16-16 17-17-17 18-18-18

化肥怎样化验

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在给广大农民朋友选购农资产品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农资市场带来一定的麻烦。一些不法之徒为谋取暴利,利用品种多,包装各异的特点,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为帮助农民朋友选购好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减少损失,根据近年来假劣农资的特点,特介绍真假农资的几种简易识别方法,请农民朋友认真阅读,精心选购。

一、假劣种子的识别方法

1、看。(1)看种子经营者的主体资格。是否有种子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植物检疫登记证,证照是否合法有效。特别注意不要到游商游贩、无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种子销售者处购买种子。(2)看种子的包装和标签。种子的包装和标签上应当载明作物种类、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品种审定编号、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如果种子的包装和标签上项目不全,说明种子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注意不要购买散装、包装破损或标签标识不清的种子。(3)看种子的外观。观察种子的颜色是否均匀、漂色,有无明显的霉变;种粒是否饱满、匀称;是否有明显可见的杂草种子和石砾,种子中有无大量的谷壳灰尘等杂质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不要轻易购买。

2、选。购种时,要选择经营信誉好,具有赔偿能力的经营者购买,并要索取或咨询清楚有关种子的品种性状、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等使用说明。特别要向售种者索取发票,播种后保存好发票、种子标签和包装袋,作为出现问题后的投诉索赔依据。

3、摸。用手摸种子包装袋及种子,有明显湿润或潮湿的感觉,说明种子的水分含量超标,应为不合格种子,不应购买。

二、假劣农药的识别方法

 1、看农药标签及包装外观识别。

(1)农药标签包括“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产品执行标准号)、产品名称、有效成份、含量、毒性、用途、重量、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项和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等,标签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购买,超过有效期的不能购买。

(2)农药产品名称上随意增加如fh、cp、ⅰ型、ⅱ型、复方等字样,都是非法名称。不要轻易购买。

(3)检查包装计量。注意内外包装应完整、标识应一致,不能有破损和差异。

(4)散装农药产品不能购买。

2、看农药形态识别。

(1)粉剂、可湿性粉剂应为疏松粉末,无团块。如果产品颜色不均匀,有结块或有较多较大颗粒,不能购买。

(2)乳油应为均匀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如出现分层、混浊、沉淀等,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

(3)悬浮剂、悬乳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无结块。长期存放,可能存在少量分层现象,经摇晃后应能恢复原状。否则,说明质量有问题。

(4)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状,表明已经失效。

(5)水剂应为均匀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

(6)颗粒剂应粗细均匀,不应含有较多粉末。

  三、假劣肥料的识别方法

1、看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袋内有合格证、生产日期等标签。包装袋标有注册商标、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使用方法、养分含量(等级)、净重、厂名、厂址等项目,复混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专用肥等还应有肥料登记证号;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

2、看产品名称。名称上不允许带有夸大性词语。如“高效××肥”、“××肥王”、“全元素××肥料”。

3、看养分含量。养分含量仅指氮、磷、钾,不能把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及其它添加物计入到总养分中。

4、看肥料外观。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钾肥多为白色结晶体,部分钾肥呈现暗红色;磷肥多为黑灰色多孔块状;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5、火烧。(1)氮肥:碳酸氢铵,直接分解,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臭味,无残留物;氯化铵,直接分解或升华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和酸味,无残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烟,投入炭火中能燃烧;硝酸铵,不燃烧但熔化并出现沸腾状,冒出有氨味的烟。(2)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骨粉则迅速变黑,放出焦臭味。(3)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钾镁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发出噼叭声。(4)复混肥:复混肥料燃烧与其构成原料密切相关,当其原料中有氨态氮或酰氨态氮时,会放出强烈氨味,并有大量残渣。

6、加水。如果外表观察不易识别化肥品种,也可通过加水看溶解情况识别。硝铵、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等可以完全溶解(化),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部分溶解;复合肥颗粒会发散、溶解或有少许残留物,而假劣肥料溶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除磷肥)。

肥料检测标准有哪些标准?

关于肥料检测标准可以参考:土壤肥料检测标准

单质化肥氮、磷、钾含量的测定方法及步骤:

(一)氮素化肥氮含量的测定

1. 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铵态氮肥含氮量的测定

(1) 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经磨细的有代表性肥料样品 0.5g,置于 100mL 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约 30mL 左右, 再加入肥料水解剂 10 滴,振荡至完全溶解为止(或振荡 30 分钟),然后转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定容,然后过滤于干燥的三角瓶(不干时弃去最初滤液)中。

用 1mL 吸管吸 1.0mL 滤液于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铵态氮待测液。

(2) 测定步骤;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 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肥料铵态氮 1 号试剂 4 滴

肥料铵态氮 2 号试剂 4 滴

肥料铵态氮 3 号试剂 4 滴

摇匀,静置 5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1,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18.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肥料铵态氮的含量(%),对于硝酸铵而言,将测定值×2,即为肥料含氮量。

2. 硝态氮肥中氮含量的测定

(1) 待测液的制备:同铵态氮肥含氮量的测定时待测液制备过程。

(2) 测定步骤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用)、蒸馏水 2mL+1 滴肥料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待测液 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肥料硝态氮 1 号试剂 2 滴

肥料硝态氮 2 号试剂 4 滴

肥料硝态氮 3 号试剂 1 滴(滴加前须剧烈摇动或 70℃热水水浴加热 3 分钟摇动几下,使沉淀物充分悬浮后再滴加)

摇匀,静置 15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2,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12.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肥料硝态氮的含量(%),若肥料为硝酸铵,则将测定值×2 即为硝酸铵肥料的含氮量。

3. 尿素含氮量的测定

(1) 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经磨细的有代表性的肥料样品 0.5g 置于 100mL 三角瓶中,加入 5mL 水将肥料润湿,再加入 2mL 浓硫酸(或直接加入 5mL 肥料水解剂),用小火加热,不停地摇动,待无气泡和冒白烟 后停止加热,冷却后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过滤后用 1mL 吸管吸 0.5mL 滤液(当氮含量高于 30%需稀释 4 万倍时)或用 1mL 吸管吸 1.0mL 滤液(当氮含量低于 30%需稀释2 万倍时)放入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即为待测液(此待测液可用于复合肥中磷钾含量的测定)。

(2) 同单质肥料铵态氮素的测定,标准液浓度显示值调整为 36(稀释两万倍时调 18),待测液的浓度显示即为尿素及复合肥氮素的含量(%)。

4. 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1) 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 3.00g 尿素样品(精确至 0.01g),倒入 100mL 容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成待测液。

(2) 测定步骤

用吸管分别吸取蒸馏水 2mL(作空白液用)、蒸馏水 2mL+1 滴缩二脲标准储备液(作标准)、待测液 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向三个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缩二脲 1 号试剂 2 滴

缩二脲 2 号试剂 4 滴

摇匀,保持温度 25℃左右,15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三只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 2,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 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 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 1.0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示值即为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

肥料养分检测的国标方法

肥料养分检测的国标方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掺混肥料(BB肥)的国家标准GB 21633-2008(以下简称“新标准”),该标准将于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部分条文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实施后,企业生产的掺混肥料(BB肥)内在质量和产品标识都要执行新标准,而不能再执行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GB 15063-2001。以下是新标准的几个要点。

一、标准的适用范围

新标准适用于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适用于用干混法掺入颗粒氮肥(如大颗粒尿素)、颗粒磷肥(如磷铵)和颗粒钾肥中的一种或多种颗粒的复混肥料。新标准不适用于在复混肥料中仅干混有有机颗粒、生物制剂颗粒、中微量元素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颗粒的产品。

二、养分指标不区分高中低浓度

与复混肥料国家标准按总养分含量分高、中、低浓度不同,新标准只有一个指标:总养分不低于35.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水分含量和粒度(2.00mm~4.00mm)的指标分别为:不低于60%、不高于2.0%和不低于70%。

三、中微量元素方面有新突破

2001年在修订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时,国家同时发布了GB 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与GB 18382-2001《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为了杜绝当时部分企业将中量、微量元素计入总养分等利用标识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标准明确规定: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上标明。但是考虑中微量元素也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养分,在标准中预留了“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除外”的接口。近年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调整氮磷钾配比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增施中量、微量元素变得越来越重要。2006年,农业部发布农业行业标准NY/T 1112-2006《配方肥料》,第一次对铁、锰、铜、锌、硼和钼微量元素“开禁”。该标准规定:铁、锰、铜、锌、硼含量不低于0.2%和钼含量不低于0.01%可以在包装标识中标明,但不得计入总养分。而此次发布的新标准规定,单一中量元素不低于2.0%、单一微量元素不低于0.02%可以在包装标识中标明,但不得计入总养分。中量、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目前按GB/T 19203-2003、GB/T 14540-2003标准执行。

四、采样方案更科学合理

掺混肥料(BB肥)在储运过程中,不同密度的物料颗粒容易分层,会造成包装内养分分布不均匀。按复混肥料国家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案,容易出现养分检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的情况。新标准针对掺混肥料的产品特点规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案:使用专用的内外双层的、可旋转关闭内槽的采样探子;依次从包装四角处采样;总样品量不少于4公斤;样品必须用格槽式缩分器缩分。

五、标识新规定

按新标准要求,产品名称只能使用“掺混肥料”或“掺混肥料(BB肥)”。氯离子含量大于3%的必须明确标注中文“含氯”,不可以用“氯”、“含Cl”或“Cl”代替。并且标“含氯”不得同时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等容易导致用户误认为产品不含氯的字样。加入硝铵原料的掺混肥料应在包装正面标注硝铵质量分数,并在标识中标注安全注意事项。

六、增加了吨袋包装规格

BB肥的英文是Bulk blending fertilizer,意思是散装掺混肥料。BB肥在国外大多是现混现用、短途散装运输,但在中国目前基本上没有散装肥料。新标准第一次将1000公斤的吨袋包装列入净含量的规格,这主要是考虑中国种植业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集约化,对散装或吨袋装的肥料会有一定的需求。

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粉体粒度,做一次试验大概需多少粉体?

只做一次实验的话湿法的用量很少大概在1克左右,干法的大概在十几到二十几克,其实样品和的多少和密度有关系,同一批样品干法、湿法都可用,但是决定哪种方法测试出来的报告更准确,是由样品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测试的种类多了,慢慢的自己就能摸索出来规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635.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8日 下午4:05
下一篇 2023年1月8日 下午4:06

相关推荐

  • 肥料厂气体治理设备哪家强?对比这几家不踩坑!

    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在肥料厂那点事儿,说起来真是又脏又累,但也是一次挺难得的实践经历。 接到这个活儿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肥料厂?那味道,想想就够呛。不过没办法,活儿来就得干。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处理肥料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得想办法把它变得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就是得去现场摸情况。一大早,我就和几个同事一块儿去肥料厂。那味儿,真冲!刺鼻的氨气味,还有各种…

    肥料资讯 2025年4月24日
    00
  • 石龟为什么咬尾石龟咬尾怎么防治

      在石龟苗育苗过程中,咬尾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不能有效预防往往造成极大的损失,集以往养殖之经验,讲述一下石龟为什么咬尾,以及石龟咬尾怎么防治。    石龟为什么咬尾   1、食物方面:这也是我认为的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之一,养殖户在配食物过程中,有不少人使用猪肉和牛肉,这两类食品很难剔除其中的“肥肉”和“筋膜”,在投喂过后这类东西极易粘到小龟的尾部和四肢,在…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5日
    00
  • 我这十年 80后“新农人”吴多霞“智慧农业”撑起“吨半粮”

      记者:王雅洁   采访时间:10月6日   地点:禹城市莒镇   受访者:吴多霞   职务:禹城市李屯乡吴多霞家庭农场场长   年龄:40岁   “这十年来,农业的精细化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前我们的种植方式较简单粗放,产量也不高。十年前小麦每亩打1000斤就算高产了。而现在最高产的地块能达到每亩1500斤-1600斤的产量,像我们种粮大户每亩产量达到1…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12日
    00
  • 蜜蜂分蜂后怎么收回来,附分蜂时间

      蜜蜂分蜂时,大约2~3小时结团,蜜蜂结团后,养蜂的人可以坐梯子,把捕获箱或捕获箱放在蜂团上接近蜂团,另一只手用草把蜂团从下向上驱逐,蜂王和全群蜂在捕获箱下结团后把捕获箱拿走,如果捕获不成功,蜂群再次会再次迁飞,这个时候可以撒水或扬灰让蜂群在附近结团,再次结团后即可进行收捕。      一、分蜂时间   蜜蜂分蜂一般在春季晴朗天气的早上10点至下午16点发…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1日
    00
  • 想知道 荆州市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花卉市场 在哪

      湖北荆州市最大专业的花卉苗木批发市场在沙市区锣场镇318国道边,叫荆州市长湖花木大世界。在关沮镇和锣场之间。绿化工程苗,绿色植物,草花,园林资材都有批发。全国各地批发商户100余家在那做批发 。是荆州花木最大的集散中心。 7,路 33 34路公汽路过荆州市长湖花木市场。荆州市长湖花木市场距G50沙市出口2公里。火车站12公里。距沙市红门路10公里;荆州东…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0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